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脉冲强激光加载下团簇(SiO_2)_n(n=6,14)损伤动力学过程研究
1
作者 任达华 向宝燕 +1 位作者 谭兴毅 胡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4-2080,共7页
在超快强激光应用中,尤其是激光聚变研究,SiO2作为光学元件的主要成分,而光学元件是由无定型二氧化硅组成的,基于无定型二氧化硅结构的复杂性,在理论研究中常常用团簇结构代替无定型结构,而且光学元件在损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 在超快强激光应用中,尤其是激光聚变研究,SiO2作为光学元件的主要成分,而光学元件是由无定型二氧化硅组成的,基于无定型二氧化硅结构的复杂性,在理论研究中常常用团簇结构代替无定型结构,而且光学元件在损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硅团簇。因此,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激光脉冲与团簇(SiO2)n(n=6,14)相互作用对二氧化硅玻璃的损伤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当脉冲激光作用在团簇时,Si—O键长被拉长,激光削弱了Si—O共价键强度,Si—O键逐渐断裂,最终导致整个团簇(SiO2)n结构坍塌而破坏;随激光强度增加,Si—O键首先被破坏的时间缩短;同时飞秒激光诱导电荷密度变化,与飞秒激光脉冲衰退的痕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团簇(SiO2)n(n=6 1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损伤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损伤粘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
2
作者 郑玉芳 傅衣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4-17,共4页
讨论了具损伤粘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基于Von Karman薄板理论、Boltzman叠加原理和连续损伤力学,建立了以中面位移表示的具损伤粘弹性薄板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并与相应的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具损伤粘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基于Von Karman薄板理论、Boltzman叠加原理和连续损伤力学,建立了以中面位移表示的具损伤粘弹性薄板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并与相应的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外载荷幅值和激励频率对无损和有损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损伤动力学 非线性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关键部件损伤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邵鹏 王玉惠 +1 位作者 吴庆宪 甄武斌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4,80,共6页
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关键部件的损伤演化及飞行器飞行动态对损伤的影响。在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关键部件损伤动力学模型、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以及对机翼关键部件载荷应力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次分析了飞行器飞行高度、速度、迎角... 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关键部件的损伤演化及飞行器飞行动态对损伤的影响。在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关键部件损伤动力学模型、飞行器动力学模型以及对机翼关键部件载荷应力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次分析了飞行器飞行高度、速度、迎角以及控制舵面偏角等飞行器变量对机翼关键部件损伤动态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影响损伤的关键变量。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变量,飞行器迎角对机翼关键部件损伤的影响是最大的。基于此结果可得出当飞行器进行高超声速飞行时,从保证飞行安全与延长使用寿命的角度来看,应尽量限制飞行迎角大小。所得结论为实际工程中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机翼 损伤动力学模型 损伤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容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米栋 龙湘云 +2 位作者 赵思波 胡相波 姜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为保障直升机被弹击后仍具备充足时间供直升机安全降落,亟需对弹击后传动轴进行损伤容限设计,确保其被击中后仍拥有足够的剩余疲劳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容限分析方法,可有效预测弹击损伤后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为保障直升机被弹击后仍具备充足时间供直升机安全降落,亟需对弹击后传动轴进行损伤容限设计,确保其被击中后仍拥有足够的剩余疲劳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容限分析方法,可有效预测弹击损伤后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采用该方法对尾传动轴进行弹击动力学仿真分析;其次,发展一种非标准断裂韧度测试方法以获取尾传动轴的断裂韧度;给出一种非标准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方法以获得尾传动轴的疲劳裂纹扩展材料常数;通过建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三维裂纹扩展模型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预测;通过尾传动轴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入射角条件下,切边入射导致的尾传动轴剩余疲劳性能普遍低于中部入射的;在相同的入射位置条件下,45°入射比0°入射导致的尾传动轴剩余疲劳性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尾传动轴 损伤容限 损伤动力学 疲劳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光学元件后表面损伤过程中的爆炸流场及喷溅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远航 梁凌熙 +2 位作者 李宇芯 淡自强 朱成禹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9,共9页
紫外光学元件损伤动力学的研究是关联物质微观结构演化与光学元件宏观性质变化的重要纽带。在光学元件后表面损伤坑形成的过程中,激光能量沉积导致材料爆炸形成高温高压物质突破表面,并伴随形成爆炸流场和喷溅射流。爆炸流场与初始起爆... 紫外光学元件损伤动力学的研究是关联物质微观结构演化与光学元件宏观性质变化的重要纽带。在光学元件后表面损伤坑形成的过程中,激光能量沉积导致材料爆炸形成高温高压物质突破表面,并伴随形成爆炸流场和喷溅射流。爆炸流场与初始起爆强度具有强关联性,对爆炸流场及喷溅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分析损伤初期的材料状态变化和响应机制,是损伤动力学研究的必需环节。基于多种时间分辨成像技术,捕获了损伤发展前期的材料电离和气化响应演化行为,分析了材料损伤起爆后气化电离等过程的弛豫时间,并确定各个行为转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描述了损伤区域能量快速释放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损伤 熔石英 爆炸流场 喷溅射流 损伤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值摄动法在利用动响应结构小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余龙 姜节胜 +1 位作者 闫云聚 刘芹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前在使用遗传算法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动力学损伤检测,需要基于少量的在线测量损伤结构数据和大量的数值仿真数据来实现,其中通过有限元方法来获得仿真数据的巨大计算量是动力学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 目前在使用遗传算法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动力学损伤检测,需要基于少量的在线测量损伤结构数据和大量的数值仿真数据来实现,其中通过有限元方法来获得仿真数据的巨大计算量是动力学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建模方面应用近年来提出的调整单元刚度模拟损伤的先进方法,以保证在损伤前后结构自由度数目不变;在此基础上应用特征值摄动法来减少损伤检测中计算量,并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响应信号的小波分析验证了使用一阶矩阵摄动在有效降低计算量的同时,可以获得对损伤检测而言足够准确的响应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值摄动理论 动力学损伤检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age and failure rule of rock undergoing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 and dynamic load 被引量:21
7
作者 左宇军 李夕兵 +3 位作者 周子龙 马春德 张义平 王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For understanding the damage and failure rule of rock under different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s and dynamic loads, tests on red sandstone were carried out on Instron 1342 electro-servo controlled testing system with ... For understanding the damage and failure rule of rock under different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s and dynamic loads, tests on red sandstone were carried out on Instron 1342 electro-servo controlled testing system with different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s of 0, 2, 4 and 6 MPa. It is found that peak stress, peak strain, elastic modulus and total strain energ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tatic compressive stress.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mechanism on damage and failure of rock was analy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equivalent strain hypothesis, a new constitutive model of elastic-plastic damag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established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to show a good agreement. Furthermore the rule of releasing ratio of damage strain energy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axial static compressive load dynamic loa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