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单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岩体损伤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潘强
张继春
石洪超
邹新宽
邓稀肥
许宏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自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64-26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4076)
-
文摘
开挖爆破作用下岩体损伤分布特征研究是地下工程围岩加固和边坡支挡防护设计的基础。通过弹性模量定义损伤因子以及对不耦合装药爆破进行损伤分区及其特征描述,应用Taylor提出的有效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分别按照爆炸应力波衰减规律和厚壁圆筒理论建立相应的单孔爆破下损伤分布特征公式,进而叠加得到爆炸应力波与准静态气体共同作用下损伤分布特征公式。援引损伤实验数据分析其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理论公式与实验数据的相关性较好,准确性较高,可表征爆破损伤分布特征及预估损伤范围;不耦合装药爆破的损伤因子呈幂函数衰减,其衰减速率在K≥K 0时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K<K 0时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衰减速率又随着不耦合系数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相同时,爆破损伤范围随着不耦合系数增大而减小;从损伤角度阐明了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装药结构采用合适的不耦合系数的必要性。
-
关键词
单孔爆破
损伤分布特征
不耦合装药
有效弹性模量
爆炸应力波
准静态气体
-
Keywords
single-hole blasting
dam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decoupling charge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explosive stress wave
quasi-static gas
-
分类号
U45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孔洞数量及孔径对大理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张闯
唐建新
腾俊洋
李臣林
-
机构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41-50,共10页
-
文摘
为分析孔洞数量及孔径对大理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对含不同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大理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对破坏前后的试件进行CT扫描,研究其损伤裂纹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孔洞数量及孔径对试件的强度参数、破坏形式及损伤程度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为(1)随着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增加,试件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起裂应力和起裂应力水平逐渐减小;(2)随着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增加,试件在破坏过程中的拉剪裂纹增多、远场裂纹减小,且在破坏后的破坏形式逐渐由拉剪破坏过渡到剪拉破坏,破坏后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3)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含孔试件,其破坏过程在试件的前后方向表现为由一方向另一方逐渐破坏,在试件的上下方向表现为由圆孔所在平面向上下两端逐渐破坏;(4)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含孔岩样损伤分布在试件的前后方向上表现为由一方向另一方的逐渐减小,上下方向上则表现为由圆孔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需注意的是由于损伤的叠加效应多孔试件在其上下方的最大损伤面并非位于圆孔处而是位于两圆孔的中间处。
-
关键词
孔洞大理岩
力学特性
起裂特性
破坏过程
破坏模式
损伤分布特征
-
Keywords
hole mar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racking characteristics
destruction process
failure mode
dam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