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1
作者 赵明光 陈建华 +2 位作者 冯广朋 王海华 张燕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7,共9页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30)mm;中:(49.82±2.13)mm;大:(58.99±1.16)mm]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体、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猎物,分别开展鲶和乌鳢对饵料生物种类和克氏原螯虾幼体规格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鲶、乌鳢均喜好在夜间捕食,并且鲶、乌鳢的捕食高峰期均集中在为20:00—8:00;(2)多种饵料生物同时存在时,鲶、乌鳢均未捕食克氏原螯虾幼体,并且对鲤、食蚊鱼和日本沼虾表现出较明显的捕食偏好性。(3)同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组合中,鲶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同时乌鳢捕食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大规格的数量(P<0.05)。(4)多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等量混养组合中,鲶、乌鳢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并且这种偏好性随克氏原螯虾幼体间规格差距增大而升高。综上,在多种饵料生物共存时,克氏原螯虾不是凶猛性鱼类的最佳猎物;但当其他饵料生物种类及数量较少时,较小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依旧面临较高的捕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乌鳢 饵料生物 克氏原螯虾幼体 捕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海星对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占会 王珺 +2 位作者 毛玉泽 张继红 方建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878-4884,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和海燕这两种海星对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捕食Q10温度系数。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和海燕对三种贝类均可捕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捕食选择性,选择...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和海燕这两种海星对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捕食Q10温度系数。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和海燕对三种贝类均可捕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捕食选择性,选择顺序依次为菲律宾蛤仔、贻贝和栉孔扇贝。海星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贝类,分别为0.50和0.37个/d;对扇贝的摄食率最低,分别为0.05和0.07个/d。海星摄食率随水温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总平均摄食干重分别为0.69和0.79 g/d。水温从4.3℃升高到7.8℃多棘海盘车和海燕捕食Q10系数分别为6.38和2.33,而水温从7.8℃升高至13.3℃时,Q10系数没有显著升高,分别为1.13和1.22。说明水温从4.3℃升高时,海星捕食强度显著升高,是防御海星的重点时期。根据海星对贝类捕食的选择性,可在养殖笼内放入贻贝等低值贝类来保护扇贝,缓冲海星对扇贝的捕食,并在缓冲期间对养殖笼内的海星进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星 多棘海盘车 海燕 捕食选择性 摄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选择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晓会 徐学农 王恩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85-6291,共7页
多食性天敌对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及猎物密度对天敌捕食的干扰作用直接影响到天敌对不同猎物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或二斑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选择性,以及两猎物中一种猎物的密度变化对小花蝽取食另一... 多食性天敌对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及猎物密度对天敌捕食的干扰作用直接影响到天敌对不同猎物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或二斑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选择性,以及两猎物中一种猎物的密度变化对小花蝽取食另一种猎物的影响。结果如下: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对西方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均强于对其成虫,对二斑叶螨的选择性为雌成螨>若螨>幼螨。实验中西方花蓟马2龄若虫是东亚小花蝽最喜好的虫态。二斑叶螨雌成螨密度固定为60头/19.63cm2,西方花蓟马若虫密度从10增加到60时显著地减少了东亚小花蝽对二斑叶螨的取食。反之,固定西方花蓟马同样密度,增加二斑叶螨密度却没有显著改变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的取食。此结果进一步表明,西方花蓟马是东亚小花蝽更喜好的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西方花蓟马 二斑叶螨 捕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丽君 杨灯海 +4 位作者 胡其磊 石凌志 操海群 李桂亭 蒋兴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探究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与本地害虫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存在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开展了异色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 为探究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与本地害虫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存在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开展了异色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捕食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禾谷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方程,其日捕食量随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控害效能分别为221.88头和343.01头,其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控害效能分别为140.88头和210.93头。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禾谷缢管蚜具有较好的控害能力,其成虫对两种害虫的防控效果优于其4龄幼虫,且异色瓢虫对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选择性强于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草地贪夜蛾 禾谷缢管蚜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成虫对3种蚜虫捕食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纪树凯 王洪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8,77,共3页
研究了异色瓢虫成虫对不同密度下和不同虫龄的菜蚜、麦蚜、苹果瘤蚜的捕食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3种蚜虫成虫与幼虫的捕食量与其密度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异... 研究了异色瓢虫成虫对不同密度下和不同虫龄的菜蚜、麦蚜、苹果瘤蚜的捕食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3种蚜虫成虫与幼虫的捕食量与其密度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异色瓢虫对菜蚜和麦蚜成、若虫均有较好的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捕食选择性 菜蚜 麦蚜 苹果瘤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蚊鱼对水生昆虫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娟 童晓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解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对华南地区水生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食蚊鱼栖境中有代表性的3种水生昆虫为猎物,研究食蚊鱼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单捕食者-多种猎物作用系统中,当猎物密度较低时,食蚊鱼对不同猎物的捕... 为了解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对华南地区水生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食蚊鱼栖境中有代表性的3种水生昆虫为猎物,研究食蚊鱼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单捕食者-多种猎物作用系统中,当猎物密度较低时,食蚊鱼对不同猎物的捕食选择性差异不显著.但随猎物密度的增加,食蚊鱼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和蛹的捕食量明显增加,对摇蚊Chironomus kiiensis幼虫和蜉蝣Cloeon bengalense稚虫的捕食量下降.在单捕食者-2种猎物的作用系统中,在猎物比例相同的情况下,食蚊鱼更喜欢捕食白纹伊蚊幼虫;但是在猎物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猎物比例,对食蚊鱼总的捕食量影响不大.说明食蚊鱼喜欢捕食漂浮于水面上、会动的活体猎物,对死的或不动的猎物不敏感,且对蚊子幼虫具有明显的嗜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蚊鱼 捕食选择性 水生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捕食选择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巍 苏悦 +1 位作者 马雪 姚永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2-480,共9页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捕食选择性,为利用十一星瓢虫调控棉蚜以及研究由天敌介导的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竞争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不同密度下捕食量、取食棉蚜和棉长... 【目的】研究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捕食选择性,为利用十一星瓢虫调控棉蚜以及研究由天敌介导的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竞争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不同密度下捕食量、取食棉蚜和棉长管蚜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两种蚜虫的选择性。【结果】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具有良好的捕食作用,成虫日捕食量分别为107.67和98.67头;取食棉蚜和棉长管蚜均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体重和成虫性比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两种蚜虫等密度组合,十一星瓢虫对棉蚜表现出一定选择性,成虫选择性强于幼虫,而且随密度增加选择性增强;两种蚜虫配置不同比例可影响瓢虫的捕食选择性。【结论】十一星瓢虫取食两种蚜虫均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两种蚜虫等密度组合条件下,瓢虫对棉蚜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星瓢虫 棉蚜 棉长管蚜 捕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及搜寻效应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兴川 桂富荣 +3 位作者 陈斌 李志华 穆静娟 李正跃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1期20-26,共7页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选择性、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强于成虫;在相同的试验空间,南方小花蝽成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捕食量在猎物数量为每指形管中60头时最大,分别为15.90和19.30头;而搜寻效应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各供试条件下,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若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794;而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小,仅为0.3506,其处理1头西花蓟马成虫的时间约需0.0402d,而处理1头若虫的时间仅需0.0242d。在相同的猎物数量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均低于其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结论与意义】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有很强的捕食效能,对西花蓟马的种群消长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应用南方小花蝽防治西花蓟马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南方小花蝽 捕食选择性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岸蠼螋对棉铃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彩红 张俊逸 +7 位作者 徐存翊 李国平 黄建荣 刘毅 王根松 封洪云 尹新明 封洪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Labidura riparia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 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Labidura riparia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最大,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螋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螋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岸蠼螋 棉铃虫 捕食能力 捕食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能力及其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敏 陈维刚 +2 位作者 袁勋文 李鸿儒 王森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5-188,228,共5页
为明确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在25℃±1℃,RH80%±5%,光照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喜好及其自身干扰反应,并以截形叶螨为食组建了黄瓜新小绥螨生命表。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 为明确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在25℃±1℃,RH80%±5%,光照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喜好及其自身干扰反应,并以截形叶螨为食组建了黄瓜新小绥螨生命表。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最喜食截形叶螨的卵(Ci=0.25),其次为若螨(Ci=0.15),最不喜食雌成螨(Ci=-0.42);在截形叶螨密度保持不变时,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日捕食量随着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干扰反应方程为E=0.162 9P-0.480 8;以截形叶螨为食的黄瓜新小绥螨生命表参数分别为:净增殖率(R0)为22.289 3,世代平均周期(T)为19.313 0 d,内禀增长率(rm)为0.143 3,周限增长率(λ)为1.151 4,种群倍增时间(t)为4.836 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新小绥螨 截形叶螨 捕食选择性 干扰反应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捕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向阳 朱卫东 +2 位作者 富裕 韦庠有 王志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1,共6页
以平均体重为(416.67±14.21)g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为捕食者,平均全长为(18.40±0.04)mm(A)、(27.77±0.07)mm(B)和(38.90±0.07)mm(C)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幼虾为猎物,采用种间捕食... 以平均体重为(416.67±14.21)g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为捕食者,平均全长为(18.40±0.04)mm(A)、(27.77±0.07)mm(B)和(38.90±0.07)mm(C)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幼虾为猎物,采用种间捕食作用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华鳖对日本沼虾的捕食选择性和功能反应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虾鳖混养模式参数和提高日本沼虾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鳖的捕食活动时段为18:00~6:00,主要集中于0:00~4:00,该时间段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捕食量占总捕食量的80%;(2)当日本沼虾幼虾密度为30尾/m^2时,中华鳖表现出对B规格的日本沼虾幼虾更具捕食选择倾向,当密度为60尾/m2和90尾/m2时,中华鳖则表现出对A规格的日本沼虾幼虾更具捕食选择倾向;(3)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捕食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中华鳖对A、B和C三种规格日本沼虾幼虾理论上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69、75和70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幼虾 捕食选择性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捕食功能反应
12
作者 邹梦婷 侯飞 +1 位作者 倪召红 郭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Chant)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控制能力,在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85±5)%、光照L∶D=16 h∶8 h的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种螨态的...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Chant)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控制能力,在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85±5)%、光照L∶D=16 h∶8 h的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种螨态的选择捕食作用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草栖钝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雌成螨、幼螨、卵和若螨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1.53、1.18、0.86及0.42,对雌成螨和幼螨表现出嗜食性,对卵和若螨表现出非嗜食性;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对侧多食跗线螨幼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其次为成螨、卵和若螨,捕食能力a/Th值分别为65.0430、56.8499、45.4918、23.3043;对幼螨、成螨、卵、若螨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09.8901、90.0901、54.6448、24.3902。研究表明,草栖钝绥螨可作为侧多食跗线螨的生防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栖钝绥螨 侧多食跗线螨 捕食选择性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