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捕食线虫性真菌圆锥节丛孢的分离鉴定及其捕食线虫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孙殿明 李柠杏 +5 位作者 张嘉华 孙焱森 李若冰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3,共6页
为研发高效广谱的捕食线虫性真菌生物防控制剂,采集新疆石河子牧区和林区的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将纯化后的菌株进行18s rRNA、ITS基因序列扩增及系统进化分析,并测定其捕食线虫活性。结果显示,分离的真菌(命名为AC-s... 为研发高效广谱的捕食线虫性真菌生物防控制剂,采集新疆石河子牧区和林区的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将纯化后的菌株进行18s rRNA、ITS基因序列扩增及系统进化分析,并测定其捕食线虫活性。结果显示,分离的真菌(命名为AC-shz1)菌落为白色,菌丝无色;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具有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呈球状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分生孢子呈倒圆锥型,具有一个分隔,分隔处缢裂,与圆锥节丛孢(Arthrobotrys conoides)形态特征完全相符。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C-shz1分离株与圆锥节丛孢同源性最高(100%),与OQ398107.1聚为一个分支。捕食线虫能力测定显示,AC-shz1菌株对秀丽隐杆线虫LⅢ幼虫的捕食效率活性可达96.7%,捕食器为黏性网;产孢数量在玉米粒培养基上最多,其产孢浓度为8.33×10^(10)个·mL^(-1)。表明分离到的圆锥节丛孢具有较强的产孢与捕食线虫活性,为高效生物防控制剂的研发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鉴定 圆锥节丛孢 形态学特征 秀丽隐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体外杀寄生性线虫幼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3 位作者 刘珍莲 王燕 汪明 刘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菌株体外粪便捕杀马寄生性线虫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在体外粪便中发育并发挥其捕食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寄生性线虫第一、二期幼虫的作用与对第三期幼虫的...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菌株体外粪便捕杀马寄生性线虫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在体外粪便中发育并发挥其捕食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寄生性线虫第一、二期幼虫的作用与对第三期幼虫的作用相比较,捕获致死速度快。菌株对马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杀虫率高达98.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加入粪便的分生孢子数量在达到一定阈值后,再加入分生孢子,则杀虫率不再增加。此结论对捕食线虫性真菌今后临床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体外杀作用 寄生线 生物防治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寄生性线虫的生物控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晓野 汪明 +4 位作者 杨莲茹 刘珍莲 韩云亭 刘群 朱引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寄生线 生物控制 分布 种类 分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禹旺盛 刘珍莲 +3 位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汪永胜 考桂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 ;分生孢子对...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Arthrobotrys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 ;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 ,高浓度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杀死分生孢子 :但分生孢子耐低温 ,因此可用低温冷冻法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生孢子 ,其方法简便易行。首次解决了国内外在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中的难题。研究显示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无明显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理化特 染色 抵抗力 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18S rDNA基因序列与种系发生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4 位作者 刘珍莲 汪明 考桂兰 刘海成 刘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的18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varoligospora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的18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varoligospora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都具有捕食性结构—菌网的特点相一致,证实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性结构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种系发生有关。从少孢节丛孢菌3个分离菌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A1、A.oligospora1、A.oligospora2)的进化树及同源性来看,不同国家地区的丛孢菌属(Arthrobotrys)分离株确实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18S RDNA基因 序列分析 种系发生 少孢节丛孢菌 捕食结构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庆玲 乔军 +4 位作者 王辉胜 王为升 陈双庆 王光雷 陈创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8-201,共4页
为研究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将20只6月龄绵羊分成4组,前3组分别灌服含有1.0×105、1.0×106、1.0×107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口服生物制剂,第4组为对照组灌服灭菌的生理盐水,灌服后连续30d观察绵羊的各项临床指... 为研究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将20只6月龄绵羊分成4组,前3组分别灌服含有1.0×105、1.0×106、1.0×107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口服生物制剂,第4组为对照组灌服灭菌的生理盐水,灌服后连续30d观察绵羊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在7d后每组分别剖检2只绵羊,无菌采集绵羊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和少孢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另外,将12只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的绵羊分成3组,灌服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后测定其对粪便中线虫的捕食活性。结果表明,绵羊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体温、粪便、增量正常;绵羊肝脏、脾脏、肾脏、肠道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没有出现病理变化;也未从上述组织中分离出少孢节丛孢菌;3个不同剂量的生物制剂均可显著降低绵羊粪便中的幼虫数量。研究结果证实,少孢节丛孢菌口服生物制剂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口服生物制剂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考桂兰 石鑫 +3 位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刘珍莲 王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5-388,共4页
本试验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介质保存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存活情况及其不是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分别经过1周冷冻融化或2周反复冷冻融化,被保存的分生孢子... 本试验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介质保存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存活情况及其不是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分别经过1周冷冻融化或2周反复冷冻融化,被保存的分生孢子接种于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能生长发育:在加入线虫第3期幼虫后,能生产捕食器,对虫体发挥捕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菌种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束诱变选育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军 王瑞 +1 位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为获取理想的生物防治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达到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目的,作者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胞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分生孢子,测定分生孢子萌发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产孢... 为获取理想的生物防治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达到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目的,作者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胞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分生孢子,测定分生孢子萌发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产孢能力及菌株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筛选正突变株。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具有诱变少孢节丛孢菌的潜能,诱变后的1株少孢节丛孢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呈现出了正突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产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氨基酸对其捕食器诱导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双庆 孟庆玲 +5 位作者 乔军 赵海龙 王俊伟 王为升 罗建勋 才学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226,共5页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分布情况,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培养分离阿勒泰地区土壤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通过对纯化后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出5株少孢节丛孢属真菌和1株圆锥节丛孢菌。另外用质量浓度分...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分布情况,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培养分离阿勒泰地区土壤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通过对纯化后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出5株少孢节丛孢属真菌和1株圆锥节丛孢菌。另外用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5,0.005 g/L的L-苯丙氨酸、L-色氨酸、L-蛋氨酸和L-缬氨酸对已分离的圆锥节丛孢菌AS3株进行捕食器生成的诱导反应,发现各组氨基酸对捕食器的产生均有诱导效应,但质量浓度为0.05 g/L的L-苯丙氨酸诱导产生的捕食器总数最多。为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生物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鉴定 氨基酸 捕食器官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2 位作者 杨玉琴 刘珍莲 郭媛华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洪波 张春霞 +2 位作者 孙亚丽 多杰才旦 康明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对祁连县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获菌用革兰氏染色、瑞特染色均能很好着色;其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对抗生素耐受性强。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 对祁连县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获菌用革兰氏染色、瑞特染色均能很好着色;其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对抗生素耐受性强。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生物杀线虫制剂打下理论基础,为该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捕食线虫性真菌 生物学特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粪便中捕食线虫性真菌分布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2 位作者 刘珍莲 黄金旭 刘海成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3年第4期5-7,F002,共4页
分别采集马属动物 (马、骡 )、反刍动物 (牛、羊 )的新鲜粪便 ,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 ,调查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家畜粪便中的分布情况 ;并对分离到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做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 ,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 :从上述家畜新... 分别采集马属动物 (马、骡 )、反刍动物 (牛、羊 )的新鲜粪便 ,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 ,调查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家畜粪便中的分布情况 ;并对分离到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做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 ,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 :从上述家畜新鲜粪便中均分离出捕食线虫性真菌——梨形指环菌 (Dactylaria pyriformis) ,但该菌株在不同家畜粪便中的分布情况不同 ,马属动物粪便的分出率为 10 .0 % (骡粪 :13 .3 % ,马粪 :6.7% ) ;反刍动物粪便的分出率为 2 6.7% (牛粪 :2 3 .3 % ,羊粪 :3 0 .0 % ) ;总分出率为 18.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粪便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布 菌株 分离 纯化 形态学观察 种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张洪波 张春霞 +2 位作者 孙亚丽 多杰才旦 康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224,共3页
采用玉米琼脂粉培养基对祁连县、共和县和泽库县4个地区的不同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并利用藏绵羊马歇尔线虫第3期幼虫诱导真菌捕食器官的产生。结果表明,从祁连县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及捕食器官的... 采用玉米琼脂粉培养基对祁连县、共和县和泽库县4个地区的不同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并利用藏绵羊马歇尔线虫第3期幼虫诱导真菌捕食器官的产生。结果表明,从祁连县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捕食线虫性真菌,根据菌丝及捕食器官的形态特征,鉴定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防治线虫感染的研究概况
14
作者 杨玉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7-38,共2页
线虫是一类在家畜体内寄生数量最多的虫体,它给畜牧业经济和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线虫的防治还完全依赖于抗蠕虫药。然而,近年来关于虫体产生抗药性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致使需要不断地研制和推出新产品,这对人力、物力... 线虫是一类在家畜体内寄生数量最多的虫体,它给畜牧业经济和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线虫的防治还完全依赖于抗蠕虫药。然而,近年来关于虫体产生抗药性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致使需要不断地研制和推出新产品,这对人力、物力、财力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感染 牧草 生物防治 捕食线虫性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的分离与鉴定
15
作者 韩元 刘伟 +4 位作者 孙龙杰 彭建伟 蔡葵蒸 徐春兰 陈明月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家畜寄生线虫病防治的工作者提供更多候选菌种。方法:采用玻片法、琼脂块法,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状并测其大小,从而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1个分隔。分生... 目的:通过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家畜寄生线虫病防治的工作者提供更多候选菌种。方法:采用玻片法、琼脂块法,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状并测其大小,从而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1个分隔。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枝,8~11个分隔,顶端形成烛台状分枝,在短而小的齿梗上产生3~12个分生孢子,稀疏,呈头状排列,厚垣孢子黄色,球形或椭圆形,单生或串生,直径14~22μm,一般在培养20d后形成。捕食器为粘性网。最终鉴定为弯孢节从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分离 鉴定 弯孢节从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性真菌与植物单宁联合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杀灭效果
16
作者 李倩楠 马园 +5 位作者 郝陆瑶 张艳妮 郭志凯 丁玉林 杜山 王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为了测试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及植物单宁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杀灭效果,在制备伊维菌素、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及植物单宁片剂与联合制剂的基础上,进行了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防控试验,并通过EPG的计数评测... 为了测试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及植物单宁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杀灭效果,在制备伊维菌素、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及植物单宁片剂与联合制剂的基础上,进行了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防控试验,并通过EPG的计数评测驱虫效果。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生物制剂与药物的联合制剂,动物试验表明该制剂具有一定杀虫效果。试验发现单宁酸有一定驱线虫作用;植物单宁、驱虫药与捕食性真菌联合制剂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组。试验结果为绵羊消化道线虫防治提供了新方法,为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Duddingtonia flagrans 单宁酸 联合制剂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捕食性线虫真菌分离株少孢节丛孢菌生长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逢会 王波波 +1 位作者 徐春兰 蔡葵蒸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观察捕食性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生长及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试验将分离株少孢节丛孢菌丝接种于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35℃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菌种分别接种... 为了观察捕食性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生长及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试验将分离株少孢节丛孢菌丝接种于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35℃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菌种分别接种到pH值为5.5、6.0、6.5、7.0的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每天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A.oligospora在pH值为5.5~7.0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以pH为6.0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温度为15~35℃时均能生长,其中以25℃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此外,对真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和图片说明,特征为: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枝、分隔,分生孢子丛状着生、无色、具1个隔、梨形至倒卵形,捕食线虫的器官为三维粘性网.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oligos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批量化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PH值 温度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斌 母晓佳 +5 位作者 牛杰康 尚世杰 樊雅茹 丁玉林 王瑞 杜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85,共6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动物寄生性线虫的生物防治对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无公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活性、捕食器形成、真菌基因组学及相关捕食机制到应用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线 捕食线虫性真菌 捕食器形成 捕食机制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线虫性真菌F088分生孢子在不同渗透压下萌发率的探究
19
作者 龚赛赛 魏佳欢 +3 位作者 谭海川 黄艳宏 潘立 蔡葵蒸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了探究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萌发情况,将保存于4℃下2%的玉米粉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编号为F088的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接到2%水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挑取分生孢子接入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反复纯化直至得到F08... 为了探究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萌发情况,将保存于4℃下2%的玉米粉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编号为F088的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接到2%水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挑取分生孢子接入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反复纯化直至得到F088的纯培养物。将得到的纯培养物接种到2%麸皮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 d后再转入粮食培养基中培养21 d。取培养好的粮食固体捣碎后用0.1%吐温80冲洗孢子后用超声波分离菌丝并离心洗掉残留在孢子表面的吐温,最后将得到的孢子均匀涂布到不同渗透压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4 h后计数孢子萌发率。最终发现孢子萌发率与培养基的渗透压有关,渗透压高的条件下孢子的萌发率非常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线虫性真菌 渗透压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线虫真菌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春兰 刘伟 +12 位作者 秦鸽鸽 王康英 房少新 蔡葵蒸 孙龙杰 陈明月 赵明旺 白振京 杨静 吴佳炎 黎晓珊 魏栓 李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在自然界,食线虫真菌本身作为动物胃肠线虫的天敌而存在,它们在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被发现。目前,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已取得初步成果,论文介绍了食线虫真菌在家畜胃肠道线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 在自然界,食线虫真菌本身作为动物胃肠线虫的天敌而存在,它们在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被发现。目前,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已取得初步成果,论文介绍了食线虫真菌在家畜胃肠道线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寄生线虫的体内外杀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现状。诸多研究表明,鞭式达丁屯氏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由于能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因而对控制家畜胃肠道线虫病最具应用潜力。建议今后在规模化生产生防制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其尽快用于畜牧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真菌 捕食线虫性真菌 线 生物防治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