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的免疫磁珠对食源性致病菌捕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静雯 杜美红 +3 位作者 杨寅 陈婷 陈尔凝 赵瑞雪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52,共7页
粒径是影响免疫磁珠捕获效率的关键因素。选取微米级(1μm)和亚微米级(300 nm)超顺磁珠,偶联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抗体偶联量和磁回收率。结果表明,与微米级免疫磁珠相比,亚微米级免疫... 粒径是影响免疫磁珠捕获效率的关键因素。选取微米级(1μm)和亚微米级(300 nm)超顺磁珠,偶联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抗体偶联量和磁回收率。结果表明,与微米级免疫磁珠相比,亚微米级免疫磁珠抗体偶联量较高,在缓冲液中磁回收率较高,因此捕获率较高(300 nm:55%,1μm:41%);在牛奶中磁回收率较低,导致捕获率明显降低(300 nm:15%,1μm:26%)。因此,需根据待测样本的体积与黏度来确定免疫磁珠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免疫磁珠 亚微米级免疫磁珠 粒径 食源性致病菌 捕获效率 磁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70 MS管线钢焊接接头硫化物应力腐蚀敏感性及氢捕获效率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玮 黄峰 +2 位作者 赵小宇 范丽霞 刘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44,共11页
目的分析探讨氢在X70级抗酸管线钢(X70 MS)母材及焊接接头中的氢捕获效率及其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SCC)敏感性的影响机理。方法依据NACE TM 0177标准,采用应力环拉伸试验分别获得X70 MS管线钢母材及焊接接头SSCC的临界应力门槛值(σs... 目的分析探讨氢在X70级抗酸管线钢(X70 MS)母材及焊接接头中的氢捕获效率及其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SCC)敏感性的影响机理。方法依据NACE TM 0177标准,采用应力环拉伸试验分别获得X70 MS管线钢母材及焊接接头SSCC的临界应力门槛值(σscc)。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拉伸断口形貌、氢显试验后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充氢后裂纹区域EBSD观察。利用改进的D-S双电解池氢渗透技术,联用Letry应力腐蚀试验机,测量母材及焊接接头的氢渗透动力学参数。结果X70 MS管线钢母材和焊接接头发生SSCC的临界应力门槛值σscc分别为362.1 MPa和338.4 MPa,拉伸断口均呈脆性断裂特征。与母材相比,焊接接头的氢渗透通量J∞和表观氢浓度Capp较大,氢有效扩散系数Deff较小,被捕获的晶格氢、可逆氢和不可逆氢浓度均较高。结论X70 MS管线钢焊接接头具有比母材较高的SSCC敏感性,一方面是由于焊接接头中的板条贝氏体组织晶界及其亚晶界均是氢扩散通道及捕获陷阱,具有较高的氢捕获效率;另一方面,焊缝区中有相对较多的易于裂纹穿晶扩展的{101}//ND取向晶粒,在应力和可逆氢的共同作用下,裂纹易穿过这些取向晶粒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耐酸管线钢 焊接接头 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捕获效率 氢显 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浮游生物网对强壮箭虫捕获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浩 刘光兴 陈洪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为了比较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孔505μm)、WP-2型浮游生物网(网孔200μm)和小型浮游生物网(网孔77μm)对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的捕获效率,利用2012年11月在渤海中部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网的捕获效率最... 为了比较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孔505μm)、WP-2型浮游生物网(网孔200μm)和小型浮游生物网(网孔77μm)对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的捕获效率,利用2012年11月在渤海中部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网的捕获效率最高,分别为大网的2.9倍、WP-2网的1.3倍;大网对体长9mm以下个体有明显漏采,WP-2网对体长4mm以下和部分4~5mm个体有明显漏采,小网对体长9mm以上个体的捕获效率略低于大网和WP-2网。不同网具的捕获效率与箭虫个体大小密切相关,个体越小,网具间捕获效率的差异越明显,随着体长增大,差异缩小。建议今后在强壮箭虫的繁殖季节采集小网样品,作为其他网具样品的必要补充,为毛颚动物的种群动力学研究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网 捕获效率 强壮箭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比对圆柱体流致振动能量捕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旭 乐智斌 张焱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25-3330,共6页
结合结构振动方程和非线性流体振子方程得到耦合模型并进一步得到能量捕获效率计算公式,根据Stappenbelt的实验设置对双自由度的圆柱体流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质量比在低阻尼比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发现随质量比增加,顺流向和横向... 结合结构振动方程和非线性流体振子方程得到耦合模型并进一步得到能量捕获效率计算公式,根据Stappenbelt的实验设置对双自由度的圆柱体流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质量比在低阻尼比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发现随质量比增加,顺流向和横向的振幅均减小。对无量纲振幅比的分析表明,阻尼比大于0.1时,不同质量比下的顺流向振动比横向振动更小,可忽略。能量捕获效率分析结果指出低质量比条件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对比不同阻尼比条件发现,在阻尼比为0.05且质量比最低时出现最高的捕获效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能 流致振动 质量比 运动响应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高碱煤灰渣流动特性及钠捕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陈颖 周昊 +2 位作者 邢裕健 张佳凯 周明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3-630,共8页
为了给液态排渣锅炉安全燃烧准东高碱煤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平管式炉上利用刚玉斜坡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SiO2、CaO、Fe2O3和MgO的准东煤灰渣在空气气氛下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RF技术对煤灰渣的钠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通过钠捕获效率来... 为了给液态排渣锅炉安全燃烧准东高碱煤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平管式炉上利用刚玉斜坡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SiO2、CaO、Fe2O3和MgO的准东煤灰渣在空气气氛下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RF技术对煤灰渣的钠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通过钠捕获效率来表征煤灰渣的固钠效果.研究表明:SiO2和Fe2O3能够促进准东煤灰熔融.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10%时,煤灰渣由结晶渣逐渐转变为玻璃体渣,流动性能大大提高;而CaO和MgO则会抑制煤灰熔融,导致流动性能降低.随着SiO2添加比例的增加,灰渣对钠的捕获效率逐渐升高,当SiO2的质量分数达10%时,钠捕获效率由原先的23%上升至30%;而随着Fe2O3添加比例的增加,钠捕获效率缓慢降低.因此,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10%时即可有效改善煤灰渣的流动性能,又能提高钠的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高碱煤 高温灰渣 添加剂 流动特性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牛顿流体多相流的磁性药物靶向给药捕获效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全 王帅 +2 位作者 吴强 王石刚 刘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研究磁性靶向系统中各参数对捕获效率的影响,根据血液和矩形永磁铁特性,建立描述磁性靶向药物在血液中流动状态的两相卡森-牛顿模型,分析磁性纳米颗粒在血管中受磁力和流体力共同作用的运动轨迹,得到血管三维空间捕获效率的理论公式,... 为研究磁性靶向系统中各参数对捕获效率的影响,根据血液和矩形永磁铁特性,建立描述磁性靶向药物在血液中流动状态的两相卡森-牛顿模型,分析磁性纳米颗粒在血管中受磁力和流体力共同作用的运动轨迹,得到血管三维空间捕获效率的理论公式,并进一步提出药物捕获体积优化模型。使用Matlab仿真比较两相卡森-牛顿模型、单相卡森模型、单相牛顿模型的血液流速、捕获效率,揭示不同模型下磁性药物捕获体积变化规律,探讨磁性药物靶向系统中药物颗粒半径、磁场强度、磁铁与血管距离、血管半径等参数对捕获效率的影响关系。分析表明,非牛顿流体多相流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磁性药物靶向系统的特性与规律;而由仿真获知,两相卡森-牛顿模型比单相卡森模型和单相牛顿模型捕获效率均大4%以上,且颗粒的磁性物质半径比为0.75时,捕获的药物体积最大。研究结果可以为磁性靶向系统和药物颗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药物靶向 卡森-牛顿模型 捕获效率 矩形磁铁 优化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离子阱在第三稳定区内的捕获效率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滕宇 詹宇星 +3 位作者 张俊良 俞建成 张谛 方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6,25,共4页
矩形离子阱(RIT)凭借结构简单、捕获能力强、存储容量大等优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RIT分析能力,本文研究了RIT在第三稳定区的离子捕获能力,并分析了不同端盖电压下离子初始动能对RIT捕获能力的影响,对其显示出的较低捕获能力... 矩形离子阱(RIT)凭借结构简单、捕获能力强、存储容量大等优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RIT分析能力,本文研究了RIT在第三稳定区的离子捕获能力,并分析了不同端盖电压下离子初始动能对RIT捕获能力的影响,对其显示出的较低捕获能力进行了分析。离子从离子阱外部在初始动能的作用下穿过离子阱入口端盖电极的通孔,进入阱内时受到端盖电极以及x,y电极的影响,从而造成离子损失。对传统RIT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相同初始动能下降低了不均匀电场对飞行离子的影响,从而降低离子消耗。研究结果表明:在端盖电极电压EC为60 V,且离子初始动能为6 eV时,RIT捕获效率能够达到89%,既保留了RIT结构简单的优点,又达到了较高的捕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离子阱 第三稳定区 离子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GPS信号的翻转位预测捕获算法
8
作者 李卫斌 张迎新 +1 位作者 郭新明 张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73-3476,共4页
微弱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的捕获需要较长的积分时间,但受导航数据位翻转的影响,一般采用10 ms的相干积分。为进一步提高捕获灵敏度,提出了一种数据位翻转预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多组信号积分结果的对比估算出翻转位的位置,舍弃存... 微弱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的捕获需要较长的积分时间,但受导航数据位翻转的影响,一般采用10 ms的相干积分。为进一步提高捕获灵敏度,提出了一种数据位翻转预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多组信号积分结果的对比估算出翻转位的位置,舍弃存在位翻转的5 ms数据从而消除其影响,并对其余数据进行15 ms的分块相干积分。同时,为降低分块相干积分中非相干积分的平方损耗,采用差分相干积分对其进行改进,并在运算过程中采用"先累加后相关"的方式,在进一步提高捕获灵敏度的同时降低运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高效地捕获到信噪比低至-50 dB的信号,可有效地提高GPS接收机的捕获灵敏度和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信号检测 捕获 位翻转 高灵敏度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潮流能捕获桨叶翼型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斌 郑堤 +1 位作者 乔峰 陈俊华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778-782,共5页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桨叶专用翼型的设计问题,对翼型的流场、翼型捕获能量的机理、二维翼型的升阻力系数和x方向切应力系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航空翼型与风力发电机专用翼型在捕获冲击能量上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水平轴潮...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桨叶专用翼型的设计问题,对翼型的流场、翼型捕获能量的机理、二维翼型的升阻力系数和x方向切应力系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航空翼型与风力发电机专用翼型在捕获冲击能量上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桨叶专用翼型的设计方法,该翼型能综合利用压差升力与冲击作用力,从而提高潮流能的整体捕获效率。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并借助Matlab迭代,求解出了桨叶21个截面的弦长与扭角,利用Cincinnati加工中心制作了桨叶并在水槽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观察并记录发电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翼型尾部弯度能有效提高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桨叶的自启动性能和能量捕获效率,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翼型 压差升力 冲击作用力 自启动性能 能量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波无线输能的高增益柔性天线研究
10
作者 彭文雄 李鑫源 +2 位作者 肖辉 张淮清 刘哲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克服传统有线供能方式的接入不便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5.8 GHz微波无线输能(MWPT)高增益柔性天线。天线以聚酰亚胺(PI)为基底,采用广义迭代设计方法得到3层圆环结构,并选用共面波导(CPW)方式馈电。此外,为提高天线增益,在天线背面加载... 为克服传统有线供能方式的接入不便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5.8 GHz微波无线输能(MWPT)高增益柔性天线。天线以聚酰亚胺(PI)为基底,采用广义迭代设计方法得到3层圆环结构,并选用共面波导(CPW)方式馈电。此外,为提高天线增益,在天线背面加载空气层和柔性反射板,并对天线性能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显示:该天线在频率5.8 GHz处的峰值增益为9.51 dBi;当天线弯曲在曲率半径为85,60,45 mm时,增益始终保持在8.89 dBi以上,S_(11)幅值始终小于-10 dB。最后,通过微波无线输能实验测得该天线最大能量捕获效率可达71.3%,在弯曲状态下也能保持59%以上的捕获效率。该天线的高增益、高能量捕获效率以及稳定性证明了其在微波无线输能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天线 高增益 微波无线输能 能量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1
作者 林泽川 黄宣睿 肖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1-198,共8页
将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组成阵列是大规模开发波浪能的发展趋势。对于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采取合适的能量优化控制方法能显著提升波浪能捕获效率。然而,由于阵列式系统存在浮子间的相互辐射作用,已有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MPC)面临在... 将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组成阵列是大规模开发波浪能的发展趋势。对于阵列式直驱波浪发电系统,采取合适的能量优化控制方法能显著提升波浪能捕获效率。然而,由于阵列式系统存在浮子间的相互辐射作用,已有的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MPC)面临在线计算量大、难以工程应用的困难,而将各浮子视作独立系统的分布式MPC则存在能量捕获效率的损失。对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集中式MPC方法,将优化区间与约束区间进行解耦,可在保障系统整体能量捕获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开销,提升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约束区间解耦方法的性能,并在多种波浪工况条件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装置 阵列式 直驱式 模型预测控制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富集沙门氏菌的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山珊 牛瑞江 +3 位作者 赖卫华 刘道峰 魏华 熊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3-156,共4页
采用活泼酯法将磁珠和抗体偶联,制备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系统地优化了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偶联条件:每毫克磁珠抗体偶联量为50μg,免疫磁珠的添加量为0.4mg,菌液浓度为102~106CFU/mL时,捕获效率为65%~82%;免疫磁... 采用活泼酯法将磁珠和抗体偶联,制备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系统地优化了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偶联条件:每毫克磁珠抗体偶联量为50μg,免疫磁珠的添加量为0.4mg,菌液浓度为102~106CFU/mL时,捕获效率为65%~82%;免疫磁珠捕获工艺:目的菌最佳孵育时间为45min,最佳磁分离时间为3min,磁场强度为0.8T,磁珠粒径为180nm;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捕获效率分别为61.4%、45.8%、48.2%、78.5%、64.1%,对鸡蛋清、蛋黄、牛奶和纯培养基中沙门氏菌捕获效率分别为44.3%、43.2%、65.2%和72.5%。免疫磁分离富集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捕获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食品样品预处理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分离 沙门氏菌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磁珠快速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程程 赵玲 +3 位作者 李敏通 王蓉晖 李延斌 胡耀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8,182,共5页
通过实验优化建立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方法,为后续快速检测提供基础。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抗制备的免疫磁珠对其捕获。结合平板菌落计数,考察包被磁珠时多抗加入量、免疫磁珠加入量及捕获时间等因素对捕获效... 通过实验优化建立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方法,为后续快速检测提供基础。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抗制备的免疫磁珠对其捕获。结合平板菌落计数,考察包被磁珠时多抗加入量、免疫磁珠加入量及捕获时间等因素对捕获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最佳捕获条件为抗体加入量30μL,免疫磁珠加入量80μL,捕获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捕获效率均超过30%,该方法捕获限可达到101CFU/mL,特异性良好,并初步用于羊肉卷洗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捕获时间小于1h。免疫磁分离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离筛选方法,可用于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捕获效率 快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晶复合纳米棒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润花 张森 +3 位作者 夏新元 云大钦 卞祖强 赵永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锐钛矿TiO_2纳米棒(ANR).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调节ANR和锐钛矿纳米颗粒(ANP)的掺杂比例来增加TiO_2纳米晶膜的光捕获效率和电子传输速率,并对比了单... 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锐钛矿TiO_2纳米棒(ANR).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调节ANR和锐钛矿纳米颗粒(ANP)的掺杂比例来增加TiO_2纳米晶膜的光捕获效率和电子传输速率,并对比了单层结构(ANR+ANP)和双层结构(ANP/(ANR+ANP))的纳米晶膜光阳极的光电转化性能.在AM1.5、光强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下测试,染料N719敏化的双层结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7.3%,比相同条件下单层纯ANP光阳极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6.1%)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纳米棒 纳米颗粒 电子传输速率 捕获效率 光电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纳米磁珠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快速富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玲 王程程 +3 位作者 李敏通 王蓉晖 李延斌 胡耀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0-292,297,共4页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捕获。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4~5mg/mL)结合1mL链酶亲和素纳米磁珠((180±20)nm,2mg/mL)的最佳量为70μL,免疫纳米磁珠捕获高浓度目标细菌(102~104CFU/mL)时的最佳加入量为60μL。对于纯菌液和羊肉洗水,其捕获限可分别达到100CFU/mL和101CFU/mL,并且捕获时间在1h之内。本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免疫磁珠快速富集目标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纳米磁珠 磁分离 捕获效率 福氏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波浪能发电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鲍经纬 林勇刚 +1 位作者 李伟 刘宏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9-2055,共7页
提出可用于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方案并介绍其工作原理。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验证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可进行压力调节,并且能够提高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捕获效率的作用,该文... 提出可用于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方案并介绍其工作原理。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验证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可进行压力调节,并且能够提高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捕获效率的作用,该文完成了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样机及测试系统的设计搭建并进行样机试验,试验结果可验证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的可行性及仿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式液压缸组(DCHCG) 波浪能 浮力摆 能量捕获效率 压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 kV直流GIL微粒陷阱关键结构参数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鹏 张语桐 +3 位作者 吴泽华 李智凯 谭盛武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95-4706,共12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设置上提式微粒陷阱是目前最常用的微粒抑制措施,能有效捕捉微粒并限制其运动。为使微粒陷阱捕获效果达到最佳,提出了直流电压下微粒陷阱捕获效能的有限元计算...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设置上提式微粒陷阱是目前最常用的微粒抑制措施,能有效捕捉微粒并限制其运动。为使微粒陷阱捕获效果达到最佳,提出了直流电压下微粒陷阱捕获效能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上提式微粒陷阱的电场分布特性和捕获效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上提式微粒陷阱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混沌粒子群算法,联合调用COMSOL及MATLAB对微粒陷阱的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陷阱的提升高度及厚度越大,栅格的宽度越小,对内部电场的屏蔽效果越好;增大陷阱的厚度,提升高度、长度以及分布角,选取适当范围的挡板与栅格的宽度比有助于提高微粒陷阱的捕获率;优化设计后的上提式微粒陷阱可达74.16%,较优化前提升53.36%,并通过缩比装置的微粒捕获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规律的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和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陷阱对微粒的抑制作用,为直流GIL及GIS母线微粒陷阱的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L 上提式微粒陷阱 捕获效率 电场分布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中氮茚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丽梅 温智 +3 位作者 李银祥 胡华友 阚玉和 苏忠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4-1512,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9个新的中氮茚[3,4,5-ab]异吲哚(INI)为给体的染料敏化剂性质.对影响电池效率的光捕获效率、电子注入、染料再生和电荷复合等重要因素与D5和D9染料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设计...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9个新的中氮茚[3,4,5-ab]异吲哚(INI)为给体的染料敏化剂性质.对影响电池效率的光捕获效率、电子注入、染料再生和电荷复合等重要因素与D5和D9染料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设计的INI系列敏化剂在440–500 nm内有最大吸收峰,表现出明显的电荷分离特征,INI2具有比D9染料更高的最大理论短路电流.Fukui反应指数计算指出INI2的亲核加成最易实现.染料分子在二氧化钛(101)面吸附计算表明,染料INI2以间接注入途径实现电子注入.综合计算结果,中氮茚INI染料有希望作为性能优良的染料敏化剂而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氮茚[3 4 5-ab]异吲哚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子吸收光谱 捕获效率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二聚噻吩类光敏染料构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欣 张吉 +2 位作者 吴勇 耿允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5-1952,共8页
D-π-A型有机光敏染料结构上的微小差异会引起器件性能的显著不同.为了合理解释染料分子1和2(给体分别为咔唑和二氢吲哚)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讨论了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捕获效... D-π-A型有机光敏染料结构上的微小差异会引起器件性能的显著不同.为了合理解释染料分子1和2(给体分别为咔唑和二氢吲哚)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讨论了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捕获效率、电子注入驱动力、垂直方向偶极矩和电子转移数目在内的一系列影响染料性能的理论参数.结果表明,在光捕获效率和电子注入效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染料分子2较低的染料再生效率可导致其短路电流较小;同时,在由光诱导产生的从染料分子转移到半导体的电子数目以及电子复合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染料分子1垂直方向上较大的偶极矩则可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有望对今后设计合成高效光敏染料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π-A型有机染料 捕获效率 染料再生效率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范亚宁 彭伟 郑金海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7-625,共9页
波浪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可以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由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研发受制于建造和维护成本过高这一瓶颈,专家们提出了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的设计方案。除了波浪能发电之外,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还具有防波堤消浪、海上风机发... 波浪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可以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由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研发受制于建造和维护成本过高这一瓶颈,专家们提出了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的设计方案。除了波浪能发电之外,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还具有防波堤消浪、海上风机发电、潮汐能发电、潮流能发电、光伏发电和海水淡化等用途。文章重点阐述了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的技术特点以及波浪能捕获效率、电力输出、装置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动力摄取系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于未来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型波浪能装置 波浪能捕获效率 电力输出 动力响应 动力摄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