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界面能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民 蒋官澄 +3 位作者 邢晓璇 李志勇 罗少杰 谢水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8,共5页
理论和实验表明气体润湿程度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气体润湿性主要通过室内实验进行定性评价,缺少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提出了采用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固体表面能和固·液界面能的计算,并进... 理论和实验表明气体润湿程度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气体润湿性主要通过室内实验进行定性评价,缺少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提出了采用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固体表面能和固·液界面能的计算,并进行室内实验证实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捕泡法实现了“固-液-气”体系中气体润湿性评价的可视化与定量化。此外,气体润湿性与黏附张力的关系为实现气体润湿从而提高凝析气藏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泡法 气体润湿性 定量评价 界面能 黏附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在粗糙表面的润湿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易航 郑军 何勇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21,共7页
目前,润湿状态及粗糙度对气泡润湿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晰。为了系统研究气泡润湿行为,在强亲水至疏水范围内的液体中,对三种不同粗糙度(r)固体表面(S1 r=1.15、 S2 r=1.64、 S3 r=2.29)上气泡的表观接触角及润湿滞后效应进行实验,得出杨氏... 目前,润湿状态及粗糙度对气泡润湿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晰。为了系统研究气泡润湿行为,在强亲水至疏水范围内的液体中,对三种不同粗糙度(r)固体表面(S1 r=1.15、 S2 r=1.64、 S3 r=2.29)上气泡的表观接触角及润湿滞后效应进行实验,得出杨氏接触角、粗糙度与气泡润湿行为之间的定性关系。结果表明:气泡润湿行为符合摩擦力理论;表观接触角与润湿滞后效应随着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亲水状态中,气泡受浮力与静水压力挤压,出现失真的表观接触角;随着杨氏接触角的增加,亲水体系中表观接触角与润湿阻力系数均无明显变化,当接近中性润湿状态时,表观接触角服从气泡Cassie-Baxter方程,S1与S2的润湿滞后效应明显增强,且S2的增加幅度小于S1,而S3的润湿滞后效应无明显变化;当接近中性润湿状态时,S1上气泡的表观接触角与液滴后退角相等、液滴表观接触角与气泡前进角相等,而更为粗糙的固体表面(S2、S3)未出现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粗糙度 捕泡法 移动针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