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大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频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加满 陈莹迪 +2 位作者 李世迎 阴正勤 翁传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背景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的振荡电位(OPs)在多种视网膜疾病的视功能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波形的确切起源尚未完全明确。OPs波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OPs的发生和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正常大鼠... 背景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的振荡电位(OPs)在多种视网膜疾病的视功能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波形的确切起源尚未完全明确。OPs波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OPs的发生和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正常大鼠的暗适应ERGOPs与刺激光强度和动物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21、25、32、35、37、46、60及90d的RCS—rdy^+-P^+大鼠各3只,采用RETI—scan记录系统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OPs波记录,记录电极为环形角膜电极,参考电极为不锈钢针状电极,刺激强度分别为-20、-10、-5、0、5dB,通过Matlab提取OPs成分,分析其频谱特性。结果上述各种刺激强度下不同年龄组大鼠OPs的最大能量振幅值对应的频率值(即主频)范围为80~120Hz。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开始出现高频(200—250Hz)成分,对应的振幅值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频成分,即主频随着刺激光强度的增加其对应振幅值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刺激光强度达到0dB时,低频成分出现双峰现象。25日龄大鼠OPs主频振幅最小,60日龄大鼠OPs主频振幅最大;25日龄大鼠OPs主频的带宽最窄,60日龄大鼠OPs主频的带宽最宽。结论大鼠ERG的OPs频域特性分析说明,刺激光强度对大鼠OPs振幅产生正向的影响,而大鼠的年龄主要影响OPs的主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 振荡电位 频谱 刺激光强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域和频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洪金 韩铁 +1 位作者 刘晓明 李培忠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98-99,共2页
用快速傅里叶转换(FFT)方法,对正常wistar大鼠暗适应ERG振荡电位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在OPs能量集中区确定通频带,结果发现50只大鼠OPs通频带的低频端为52.9±5.4Hz,高频端为155.3±10.7Hz,频域中总能量、最高能量的... 用快速傅里叶转换(FFT)方法,对正常wistar大鼠暗适应ERG振荡电位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在OPs能量集中区确定通频带,结果发现50只大鼠OPs通频带的低频端为52.9±5.4Hz,高频端为155.3±10.7Hz,频域中总能量、最高能量的变异性较大,时域中的各子波振幅和总振幅的变异程度也大于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电位 时域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振荡电位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宫媛媛 吴星伟 +1 位作者 张皙 朱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振荡电位变化,了解术后视网膜的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选用美国LKC公司UTAS-E2000型电生理仪,按照国际标准化建议对7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巩膜扣带术术前、...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振荡电位变化,了解术后视网膜的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选用美国LKC公司UTAS-E2000型电生理仪,按照国际标准化建议对7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巩膜扣带术术前、术后记录振荡电位,术后随访5个月。选择43例为对照组。结果视网膜脱离后,振荡电位振幅明显下降,子波数减少,手术复位后1个月,子波数增加,但振荡电位的总振幅在随访期间无明显变化,仅在术后5个月有缓慢增长趋势,一些病例可在术后远期出现改变。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后,其微循环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手术方法及视网膜的病理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振荡电位 巩膜扣带术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电流图振荡电位的计算机处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敏忠 邓娟 +1 位作者 梁小玲 吴德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研究视网膜电流图 (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测试了 40只 (4 0例 )正常对照眼、33只 (33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眼、9只... 目的 研究视网膜电流图 (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 (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测试了 40只 (4 0例 )正常对照眼、33只 (33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眼、9只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患眼和 9只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vein occlusion,BRVO)患眼的振荡电位。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OPs的 10~ 2 90 Hz频谱 ,计算频谱的功率总和以及最大功率。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用 110~ 2 5 0 Hz频谱成分重构时域的 OPs。测量重构的 OPs4个子波的潜伏期、振幅和振幅总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早期 DR患眼 140~ 2 10 Hz振幅谱、功率总和以及最大功率下降 ,4个子波的潜伏期延长 ,振幅和振幅总和下降 ;CRVO患眼 15 0~ 180 Hz振幅谱、功率总和以及最大功率下降 ,第 1到第 3个子波的潜伏期延长 ,振幅和振幅总和下降 ;BRVO患眼功率总和以及最大功率下降 ,第 2和第 3个子波的潜伏期延长、第 1到第 3个子波的振幅和振幅总和下降。结论 该文阐述的 OPs分析方法可为 DR、CRVO和BRVO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电位 频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央静脉阻塞 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电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振荡电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星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5,共6页
应用计算机平均技术,对54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前后的视网膜振荡电位(OPs)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对各遗传分型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RP病例的ΣOPs振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代表视锥成分的OP... 应用计算机平均技术,对54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前后的视网膜振荡电位(OPs)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对各遗传分型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RP病例的ΣOPs振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代表视锥成分的OP2子波振幅具有较明显的改善,而代表视杆成分的OP3子波振幅仅在视网膜病变轻、病程较短的病例中得以改善。可记录到OPs波形的RP病例较治疗前增加了5例。提示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RP患者视网膜内层的循环状态,促进其神经突触活动,增强视细胞活性,对延缓病情进展具有特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振荡电位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振幅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力 宋琛 +2 位作者 何庆华 徐玉华 王红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正常人ERG的振荡电位(OPs)的几种不同的测定方法的对比,了解了各种测定方法的OPs总振幅和O_1振幅与a波振幅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简便且又受a波振幅影响最小的OPs总振幅测定方法,并建议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之。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振荡电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流图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节个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共1页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节个数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王红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electroretinograms-oscillatoryPotentials,简称ERG-oPs),是一项视网膜生理功能的检查,它反映了视网...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节个数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王红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electroretinograms-oscillatoryPotentials,简称ERG-oPs),是一项视网膜生理功能的检查,它反映了视网膜的血液循环状态。OPS是ERG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波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变化
9
作者 刘冬梅 周姝 +2 位作者 陈捷敏 彭书雅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对照组及甲醇中毒3 d组、中毒7 d组的SD大鼠模型,在相应时间点于暗室内进行ERG检测,记录OPs波形特点。结果相对于... 目的研究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对照组及甲醇中毒3 d组、中毒7 d组的SD大鼠模型,在相应时间点于暗室内进行ERG检测,记录OPs波形特点。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中毒3d组和中毒7d组的总振幅均下降了约50%,时程分别延长约16%和61%。结论大鼠甲醇中毒后,ERG的OPs呈现时程延长、总振幅下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中毒 甲醇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振荡电位的影响
10
作者 雷晓琴 田冰玉 +2 位作者 刘建国 雷春灵 杨新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的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影响。方法选取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证实黄斑部残留视...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技术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患者的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的影响。方法选取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常规口服迈之灵,康网灵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每天1剂,分3次服,30d为1疗程,共治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视力及视觉电生理检查,观察视力、OPs的变化。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2组在年龄、病程、视力及OPs总振幅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康网灵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高于对照组、OPs总振幅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1个月时康网灵组视力>0.50者5眼,对照组2眼,OPs总振幅前者为(84.17±7.96)μV,后者为(74.40±7.39)μV,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视网膜循环改善、视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网灵汤剂 视网膜振荡电位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残留视网膜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适应状态与光刺激强度对视网膜电流图振荡电位的影响
11
作者 黎晓新 宋蓓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395-397,共3页
本研究对26只正常眼进行了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在两种不同背景光亮度(明适应和暗适应)和两种不同刺激光强度下,记录ERG的振荡电位(OPs)。通过付立叶(Fourier)变换,对ERG进行频谱分析及滤波处理,分离出OPs,分别测定分离后OPs的最高能... 本研究对26只正常眼进行了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在两种不同背景光亮度(明适应和暗适应)和两种不同刺激光强度下,记录ERG的振荡电位(OPs)。通过付立叶(Fourier)变换,对ERG进行频谱分析及滤波处理,分离出OPs,分别测定分离后OPs的最高能量、主频率、振幅和潜伏期。结果显示,在两种背景光亮度下,随刺激光强度增加,OPs振幅增高、潜伏期缩短、最高能量升高。相同刺激条件下,暗适应ERG的OPs最高能量大于明适应ERG。OPs主频率随刺激光增强而升高;从暗适应状态进入明适应状态,主频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电流图 振荡电位 光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振荡电位异常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强 张雪彤 周丹虹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 对多种眼科疾病进行视网膜振荡电位(Op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了视网膜振荡电位在眼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及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61例412只眼进行Ops检测,对Ops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 目的 对多种眼科疾病进行视网膜振荡电位(Ops)的检测及分析,探讨了视网膜振荡电位在眼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及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61例412只眼进行Ops检测,对Ops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及分支静脉阻塞、高度近视及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Ops总幅值改变 同时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弱视、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轻、中度近视者,则Ops总幅值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电位 视网膜 视网膜电图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S大鼠病变过程中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频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晶 陈莹迪 +1 位作者 阴正勤 翁传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观察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视网膜变性过程中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频域特性。方法选择出生后20、30、40 d及60 d的RCS大鼠各3只,采用RETI-sca... 目的观察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视网膜变性过程中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频域特性。方法选择出生后20、30、40 d及60 d的RCS大鼠各3只,采用RETI-scan记录系统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OPs记录,记录电极为环形角膜电极,参考电极为不锈钢针状电极,刺激强度为0dB,通过Matlab提取OPs成分,分析其频谱特性。结果相对于同龄的正常大鼠,RCS大鼠OPs频域幅值明显重度降低(P<0.01),且高频成分缺失。RCS大鼠发育过程中,随着病程进展至40 d时对应的频率向高频部分明显延迟(P<0.05),进展至60 d时其频域幅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RCS大鼠ERG的OPs频域特性与视网膜功能的变性程度存在相关性,利用这些特性可以更明显观察到视网膜变性对大鼠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皇家外科学院大鼠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在国人正常眼的检测及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星伟 张承芬 姜茹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6,共6页
通过改进国产仪器、建立并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记录分析了国人120只正常眼的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观察到所有应试眼均可记录到4~5个波节,随年龄增长可出现振荡电位的振幅降低、峰值期延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文中对于振荡电... 通过改进国产仪器、建立并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记录分析了国人120只正常眼的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观察到所有应试眼均可记录到4~5个波节,随年龄增长可出现振荡电位的振幅降低、峰值期延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文中对于振荡电位技术的方法学及其在正常眼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流图 振荡电位 公式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锥体细胞失功能大鼠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大鼠对视锥与视杆通路振荡电位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少伟 安晶 +5 位作者 夏峰 张磊 张迁 陶冶 李振峰 张作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52,共7页
背景振荡电位(OPs)是评估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功能变化的重要工具,利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特点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目的在两种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模型大鼠中分离视锥、视杆通路,对比分析... 背景振荡电位(OPs)是评估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功能变化的重要工具,利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特点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目的在两种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模型大鼠中分离视锥、视杆通路,对比分析视杆、视锥通路起源的OPs波的特点。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锥体细胞失功能(RCD)大鼠、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大鼠各6只,以RETI—scan视觉生理记录系统分别在暗适应(12h)和明适应(10min)条件下,用不同强度的刺激光(-35、-25、-15、-5、0、5db)进行刺激,记录各组大鼠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通过Matlab7.0的Butterworth滤波提取OPs,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所得OPs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暗适应条件下SD大鼠和RCD大鼠的ERG均可见a波和b波,但CSNB大鼠b波阙如;明适应条件下,sD大鼠和CSNB大鼠可见b波,但RCD大鼠各波阙如。暗适应较高刺激光强度下,SD大鼠和RCD大鼠均有低频(主频)和高频(次频)两个明显的频峰,分别为75~110Hz、90~120Hz和90—120Hz、110~135Hz;不同刺激光强度下,CSNB大鼠只有一个频峰,为70~100Hz。而明适应不同刺激光强度下,sD大鼠和CSNB大鼠均只有一个频峰,分别为75~95Hz和70~85Hz。明适应条件下与sD大鼠比较,CSNB大鼠b波隐含时延长,b波振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暗适应条件下,RCD大鼠b波隐含时和振幅与sD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大鼠比较,RCD和CSNB大鼠OPs波振幅下降,隐含时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适应条件下不同刺激光强度下CSNB大鼠OPs波的隐含时明显长于sD大鼠,振幅明显低于SD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有不同特性,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改变大鼠的视杆OPs有两个频峰,正常情况下,视杆通路对OPs的贡献比视锥通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视网膜锥体失能大鼠 先天性 静止性夜盲大鼠 傅里叶变换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傅立叶频谱滤波为手段的振荡电位波形分离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宁 黎晓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克服传统方法(Calliper-square)和带通放大器在测量振荡电位(OPs)中的不足,应用计算机傅立叶频谱滤波技术,从ERG中分离出振荡电位波形。分离出的OPs能够摆脱a-波,b-波对它的影响而独立地表现出来,使得对OPs的测量变得直观、方便、准确... 为克服传统方法(Calliper-square)和带通放大器在测量振荡电位(OPs)中的不足,应用计算机傅立叶频谱滤波技术,从ERG中分离出振荡电位波形。分离出的OPs能够摆脱a-波,b-波对它的影响而独立地表现出来,使得对OPs的测量变得直观、方便、准确,并把对ERG、OPs的研究,从时域分析扩展到频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电位 傅立叶频谱 波形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17
作者 张浩润 初歌今 +2 位作者 尤毓陆 贺圣光 王冬璇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5,共1页
采用视电生理检测仪,我们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18例(36眼)进行了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s)研究,以期对POAG的病变过程有所了解。1材料与方法检查对象患者组:POAG患者为我院确诊的住院... 采用视电生理检测仪,我们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18例(36眼)进行了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OPs)研究,以期对POAG的病变过程有所了解。1材料与方法检查对象患者组:POAG患者为我院确诊的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 青光眼 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对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聂晓丽 刘苏冰 +3 位作者 王霞唐 秀侠 辛宝丽 左建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振荡电位总振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波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加固术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振荡电位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莹 付玉兰 +1 位作者 陈子畅 马晓洁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为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期发现,有效监测,阻止或降低致盲率,我们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diabeticmelitus,DM)检测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 为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期发现,有效监测,阻止或降低致盲率,我们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diabeticmelitus,DM)检测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ualevokedpoten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振荡电位 PV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特性
20
作者 吴德正 梁炯基 +1 位作者 高汝龙 江福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mfOPs)的特性。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正常人40例40眼的mfOPs,年龄13~74岁,平均38.2岁。选取放大器的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100Hz,高频截止为1000 Hz。结果 在整个测试区、上半视网膜...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多焦振荡电位(mfOPs)的特性。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正常人40例40眼的mfOPs,年龄13~74岁,平均38.2岁。选取放大器的通频带的低频截止为100Hz,高频截止为1000 Hz。结果 在整个测试区、上半视网膜和下半视网膜、4个象限和5个环的一阶反应于37 ms内,二阶反应于47ms内可见3个振荡电位OP1、OP2和OP3,二阶反应OPs振荡波形较一阶反应更明确。性别和眼别在潜伏期和振幅总和的各项反应均值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组间(<50岁和≥50岁)部分值差弃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结果提供了视网膜不同区域的mfOPs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振荡电位 正常人 VERIS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 视网膜病变 眼底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