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长石振荡环带成因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江海 吴金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7,共7页
作者根据斜长石结晶生长过程的非平衡与非线性特征,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法模型,提出了斜长石振荡环带成因的动力学模型:f=1/(1+β(1-x^3/x^3)(e^(-w/rt)^(1-2f))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上述方程有三重态;由此模型并结会... 作者根据斜长石结晶生长过程的非平衡与非线性特征,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法模型,提出了斜长石振荡环带成因的动力学模型:f=1/(1+β(1-x^3/x^3)(e^(-w/rt)^(1-2f))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上述方程有三重态;由此模型并结会斜长石表面成分的质量平衡方程就能较合理地解释振荡环带的成因.而且,此模型可以推广到二组分硅酸盐固溶体矿物中振荡环带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振荡环带 成因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白垩纪煌斑岩中单斜辉石再循环晶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元惠 单伟 +5 位作者 于学峰 迟乃杰 汪方跃 李大鹏 张岩 李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03-2233,共31页
穿地壳岩浆系统理念的提出为认知岩浆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在穿地壳岩浆系统内,深层次岩浆储库结晶的矿物(例如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等)可通过通道向上运移至浅层次的岩浆储库,该过程可导致这些矿物的熔蚀、流体交代或再生... 穿地壳岩浆系统理念的提出为认知岩浆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在穿地壳岩浆系统内,深层次岩浆储库结晶的矿物(例如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等)可通过通道向上运移至浅层次的岩浆储库,该过程可导致这些矿物的熔蚀、流体交代或再生长。上述矿物属于再循环晶,它们保留的成分环带信息可忠实地记录岩浆环境的变化。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北早白垩世丛家岩体(-127Ma)内产出的闪斜-拉辉煌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钙碱性煌斑岩中常见不同结构和成分特征的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它们保存了多级岩浆储库的相关信息。丛家煌斑岩包括一系列中基性煌斑岩,形成一个煌斑岩岩石组合,具有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14.2-28.1)的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上,丛家煌斑岩表现出亏损Nb、Ta、P和Ti,而富集Ba、Pb、Sr和Nd等元素的特征。本文在丛家煌斑岩中识别出了两类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即正环带单斜辉石和振荡环带单斜辉石。正环带辉石核部Mg#值为86.0-94.9,稀土元素总含量偏低,亏损HREE;部分核部具筛状结构,筛孔填充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表现出Cr-Ni元素的解耦,显示与流体交代作用有关。正环带辉石边部具振荡环带特征,反映了晶体在震荡环境中的再生长。再生长辉石环带的Mg#值为78.9-89.1,稀土元素总含量较高,但其分配趋势与核部相似,富集Th等元素,亏损Nb、Pb、P。振荡环带辉石的Mg#值为82.3-89.4,化学成分特征与正环带辉石边部相近。丛家煌斑岩中的角闪石可分为低硅角闪石和高硅角闪石。低硅角闪石的SiO_(2)含量偏低(38.2%-40.1%),Mg#值为72.0-82.4,结晶于较高的温压环境(976±22℃-1024±22℃,5.72-10.9kbar)。高硅角闪石的SiO_(2)含量较高(40.3%-44.3%),Mg#值为70.9-83.0,结晶于相对低的温压环境(872±22℃-947±22℃,3.06-4.43kbar)。本研究认为,丛家煌斑岩中的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在不同层次岩浆储库内发生了熔蚀、流体交代或再生长,指示了深部岩浆系统是由多级岩浆储库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循 振荡环带 单斜辉石 煌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成因及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4
3
作者 侯国旺 李红艳 +1 位作者 牛之建 王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3,共9页
钾长石巨晶在花岗岩中较为常见,对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介绍了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一些典型地质特征,讨论了钾长石巨晶的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关于钾长石巨晶原位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 钾长石巨晶在花岗岩中较为常见,对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介绍了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一些典型地质特征,讨论了钾长石巨晶的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关于钾长石巨晶原位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巨晶 结构加粗 Rb-Sr-Pb同位素 Ba振荡环带 阴极发光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新生代斜斑玄武岩的岩浆作用过程与岩石成因制约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琦 于宋月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47,共16页
斜斑玄武岩能较好地记录岩浆作用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构造环境信息。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长白山新生代斜斑玄武岩的基质和斜长石斑晶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Sr同位素分析研究,以制约其岩浆作用过程和岩石成因机制。结果显示,长白山斜斑... 斜斑玄武岩能较好地记录岩浆作用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构造环境信息。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缘长白山新生代斜斑玄武岩的基质和斜长石斑晶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Sr同位素分析研究,以制约其岩浆作用过程和岩石成因机制。结果显示,长白山斜斑玄武岩是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具有较低的MgO、Cr、N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具轻微Ti正异常;基质的^(87)Sr/^(86)Sr比值较低且较均匀(0.705080~0.705248),Nb/U比值相对较高且几乎不变(44.62~49.65),表明补给岩浆未受到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斜长石斑晶普遍显示核-幔部振荡环带结构,其An变化幅度最高达8%,受岩浆房中温度和岩浆补给、混合作用影响。另外,斜长石斑晶在边缘很小范围内的An快速降低,斜长石斑晶与基质斜长石具有相似的An、TiO_(2)、MgO、TFeO范围,且斜长石斑晶边缘、基质斜长石微晶和玄武质岩浆均具有近似的结晶温度,表明它们都形成于很近地表的次火山过程。研究表明,长白山斜斑玄武岩位于板内拉斑玄武岩区域,其斜长石An值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相似,其形成环境应为板内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斑玄武岩 振荡环带 岩浆作用 新生代 长白山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