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方案及谐振抑制分析
1
作者 丁炅 朱介北 +3 位作者 张淼 边翊楠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9-90,共12页
为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抑制潜在的模式谐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信号和运行场景信息的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DOMP)方案。首先,基于多通道测量信号辨识系统在历史运行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解决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数... 为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抑制潜在的模式谐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信号和运行场景信息的数据驱动型振荡模式预测(DOMP)方案。首先,基于多通道测量信号辨识系统在历史运行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解决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数据来源问题。其次,基于深度极限学习机算法建立系统振荡模式预测模型,以历史数据中的场景信息为输入、振荡模式的辨识结果为输出,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准确性评估,提高DOMP方案的预测准确性。基于DOMP的模式预测结果可优化系统控制参数,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模式谐振,提高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通过IEEE 39节点模型,验证了所提DOMP方案可通过场景信息快速、准确地预测系统在未来场景下的振荡模式,进而通过参数优化抑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模式谐振,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预测 模型训练 小干扰稳定性 数据驱动 深度极限学习机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节点电压-支路电流的风电并网系统场内/场网振荡模式辨识
2
作者 胡宸凤 郭春义 +1 位作者 张加卿 孟凡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5-75,共11页
风电并网系统存在场内/场网振荡模式,不同模式的激发条件、抑制方式不同,且场内振荡难以在广域系统中被监测,影响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内机组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振荡模式的振荡特征,进而有效辨识场内/... 风电并网系统存在场内/场网振荡模式,不同模式的激发条件、抑制方式不同,且场内振荡难以在广域系统中被监测,影响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内机组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振荡模式的振荡特征,进而有效辨识场内/场网振荡模式,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抑制提供参考依据。文中基于风电场多机并网系统,采用频域阻抗模型对直驱风电并网系统场内/场网振荡模式进行了机理分析,发现常用的节点电压分析法在场内振荡模式的辨识上存在失效情况。然后,根据场内/场网振荡模式分析的结果,以振荡溯源定位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综合节点电压-支路电流振荡特征的场内/场网振荡模式辨识法,该方法可以对场内/场网振荡及存在场内/场网振荡风险的模式进行辨识。最后,基于辨识结果对相应振荡模式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辨识方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振荡模式 节点电压 支路电流 频域阻抗模型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网接入方式下LCC-HVDC系统运动方程模型及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特征(二):交互振荡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加卿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8-1700,I0002,共14页
为研究分网接入方式下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阻尼特征,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及系列文章(一)建立的运动方程模型,提取了表征逆变侧... 为研究分网接入方式下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的交互振荡模式及阻尼特征,基于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及系列文章(一)建立的运动方程模型,提取了表征逆变侧电气与控制环节强耦合特性的多个弱阻尼交互振荡模式,研究了不同短路比工况下交互振荡模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复转矩系数法量化评估了整流侧/逆变侧内部自稳性路径及双极交互作用致稳性路径对主导交互振荡模式阻尼特性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不同短路比工况下交互振荡模式的阻尼比会进行重新分配;2)当逆变侧正负极短路比相差较大时,双极交互作用较弱,正负极系统的稳定性由2个交互振荡模式各自主导,且稳定性特征有所差异;3)当逆变侧正负极短路比相近时,双极间动态交互加强,交互振荡模式会同时主导参与系统两极的稳定性,正负极稳定性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分网接入 交互振荡模式 阻尼特征 双极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的振荡模式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高本锋 姚磊 +2 位作者 李忍 赵书强 杨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130,共8页
随着光伏电站容量的不断增大,其对于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也日趋明显。建立了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系统的等值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验证其准确性。基于等值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分析了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振荡模式,并研究了光伏逆变器的控制... 随着光伏电站容量的不断增大,其对于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也日趋明显。建立了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系统的等值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验证其准确性。基于等值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分析了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振荡模式,并研究了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参数、光伏阵列结构以及交流系统强弱对振荡模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并网系统中主要包含正阻尼的次同步振荡模式和低频振荡模式,其中次同步振荡模式主要受q轴电流PI参数的影响,低频振荡模式主要受外环电压和d轴电流PI参数的影响;光伏阵列结构的变化对系统振荡模式有影响,会使系统中与直流电压相关的模式由非振荡状态变为振荡状态;交流系统变弱会导致振荡模态阻尼减弱,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时域仿真验证了特征值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小信号模型 等值模型 振荡模式 特征值法 时域仿真 光伏阵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受扰轨迹识别电力系统主要振荡模式的信号能量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穆钢 王宇庭 +2 位作者 安军 黎平 严干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7-11,共5页
弱联系的互联电力系统容易发生低频振荡已成为危及系统运行安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据系统受扰轨迹识别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轨迹识别电力系统主要振荡模式的信号能量法,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受扰轨迹... 弱联系的互联电力系统容易发生低频振荡已成为危及系统运行安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据系统受扰轨迹识别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轨迹识别电力系统主要振荡模式的信号能量法,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受扰轨迹能量变化与振荡模式阻尼比之间的解析关系。通过构造与受扰轨迹在能量意义下等效的二阶系统,该方法也可用于识别多机系统的主导模式。由于所需的受扰轨迹既可取自于广域量测系统,也可通过仿真获得,该方法易于用来研究多机系统的主要振荡模式。运用信号能量法还可以识别不同时段主导振荡模式的变化。在单机对无穷大系统和EPRI-36节点8机系统算例中,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能量 电力系统 振荡模式 阻尼比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联网大区模式下低频振荡模式的频率特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高磊 张文朝 +3 位作者 濮钧 赵红光 郭强 卜广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0,共6页
以"三华"联网工程为背景,研究了"三华"互联电网低频振荡模式的频率特性。首先以实际网络特性为基础,建立了"三华"联网等值系统模型,并使用实际电网试验数据验证了等值系统的有效性和精度。基于"三华... 以"三华"联网工程为背景,研究了"三华"互联电网低频振荡模式的频率特性。首先以实际网络特性为基础,建立了"三华"联网等值系统模型,并使用实际电网试验数据验证了等值系统的有效性和精度。基于"三华"联网等值系统,使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华"电网主导振荡模式的频率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规模及联网区域的不断发展是导致主导模式振荡频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励磁绕组、发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是使主导模式振荡频率进一步下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稳定 主导振荡模式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快速傅里叶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及模态协同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姜涛 刘方正 +3 位作者 陈厚合 李雪 李国庆 葛维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132,共8页
针对连续小波变换在主导振荡模式辨识中存在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傅里叶小波变换(CWTFT)方法以提高小波变换效率;针对单通道小波辨识的结果受振荡模式可观性影响的缺陷,提出一种多通道CWTFT,实现多通道量测信息的时频域分解,进而... 针对连续小波变换在主导振荡模式辨识中存在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傅里叶小波变换(CWTFT)方法以提高小波变换效率;针对单通道小波辨识的结果受振荡模式可观性影响的缺陷,提出一种多通道CWTFT,实现多通道量测信息的时频域分解,进而获得对应的小波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小波尺度相对能量甄别出与主导振荡模式强相关的关键小波尺度,以其为基准重构小波系数矩阵;对重构的小波系数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重构小波系数矩阵的第一左、右奇异特征向量辨识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及振荡模态。将所提方法应用到16机68节点测试系统和南方电网的广域实测数据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扰动稳定 快速傅里叶小波变换 振荡模式 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模态原子法在低频振荡模式时变特性追踪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勋 龚庆武 +2 位作者 关钦月 张英杰 贾晶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89,15,共11页
为克服传统方法不能自适应反映振荡模式时变特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分析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原子分解的迭代优化过程中,通过比较粒子的最佳适应值,选取最能反映振荡模式特性的模态原子,从而实现将模态原子... 为克服传统方法不能自适应反映振荡模式时变特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分析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原子分解的迭代优化过程中,通过比较粒子的最佳适应值,选取最能反映振荡模式特性的模态原子,从而实现将模态原子的选取过程转化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函数最优化问题。每1个模态原子对应于1个振荡模式,最终完成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过程。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鲁棒性强,并能有效追踪振荡模式的时变特性,时频分辨率强。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优于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 广域测量系统 粒子群优化 原子分解 模态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鉴别 被引量:44
9
作者 邓集祥 涂进 陈武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6-41,共6页
Prony方法是获取系统振荡模式特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通过给定输入信号下的响应直接估计系统的振荡频率、衰减、幅值和初相位。基于Prony算法,作者提出了振荡模式能量级的概念,用于鉴别电力系统大干扰下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在8... Prony方法是获取系统振荡模式特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通过给定输入信号下的响应直接估计系统的振荡频率、衰减、幅值和初相位。基于Prony算法,作者提出了振荡模式能量级的概念,用于鉴别电力系统大干扰下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在8机36节点系统中应用本文所提方法准确识别出了主导低频振荡模式,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与正则形理论研究低频振荡模式间的非线性相关作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再次验证了大干扰中主导低频振荡模式对系统动态特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大干扰 PRONY分析 主导低频振荡模式 能量级 正则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干扰稳定中低频振荡模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邓集祥 华瑶 韩雪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4,共5页
该文在向量场正则形理论的指引下,提出了数值求解向量场非线形正则变换系数的算法,实现了非线性向量场的正则变换,得到了电力系统状态方程的2阶解析解和鉴别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低频振荡模式与其它模... 该文在向量场正则形理论的指引下,提出了数值求解向量场非线形正则变换系数的算法,实现了非线性向量场的正则变换,得到了电力系统状态方程的2阶解析解和鉴别大干扰下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低频振荡模式与其它模式以及状态变量间的非线性相关作用,把低频振荡模式与系统大干扰稳定联系在一起。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以往大干扰稳定分析中所无法涉及的新现象,得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状态方程 暂态稳定性 低频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多种振荡模式的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杜威 姜齐荣 +2 位作者 洪芦诚 谢小荣 R.H.LASSETER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3,共7页
现有文献对光伏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多种振荡模式研究较少。文中针对一种含有光伏电源的典型微电网,建立了系统孤岛运行时的全阶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揭示该微电网中存在5~20 Hz,60 Hz及800~1 000 Hz这3种主导振荡模式。... 现有文献对光伏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多种振荡模式研究较少。文中针对一种含有光伏电源的典型微电网,建立了系统孤岛运行时的全阶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揭示该微电网中存在5~20 Hz,60 Hz及800~1 000 Hz这3种主导振荡模式。通过计算参与因子分析了特征值对状态变量的敏感度,揭示了各振荡模式的起因。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控制器和网络参数变化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微电网物理实验平台进行扰动测试,实验结果准确地反映了以上3种振荡模式,说明所建立全阶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的建立为优化微电网中光伏电源主电路和控制器参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号模型 光伏电源 微电网(微网) 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互联对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洪涛 刘玉田 +2 位作者 雷鸣 牟宏 杨明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5,共4页
结合规划中的山东与华北电网互联工程,给出适合评估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变化趋势的方法。通过跟踪瓦联前后原系统中弱阻尼振荡模式,借助振荡模态图,分析低频振荡问题受联网影响的变化趋势。对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 结合规划中的山东与华北电网互联工程,给出适合评估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变化趋势的方法。通过跟踪瓦联前后原系统中弱阻尼振荡模式,借助振荡模态图,分析低频振荡问题受联网影响的变化趋势。对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的变化、联络线交换功率对振荡模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总结出电网互联对山东电网内部2类低频振荡模式影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互联 低频振荡模式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技术和TLS-ESPRIT算法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超 刘涤尘 +3 位作者 廖清芬 党杰 张彪 孙文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18,123,共6页
针对传统Prony方法对噪声敏感和辨识精度不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方法,实现了在有噪声干扰情况下低频振荡模式的准确辨识。该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设计出一种多结构元素的并行复合形态滤波器,可有效滤除多种噪声,保留... 针对传统Prony方法对噪声敏感和辨识精度不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方法,实现了在有噪声干扰情况下低频振荡模式的准确辨识。该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设计出一种多结构元素的并行复合形态滤波器,可有效滤除多种噪声,保留更多的有用信息。对消噪后的信号采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进行辨识,从而获取低频振荡各个模式参数。通过算例仿真,说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数学形态学 TLS-ESPRIT算法 振荡模式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模式非线性相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邓集祥 华瑶 张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35-39,共5页
在向量场正则形理论的指导下 ,提出了求解向量场非线性相关系数的算法。把线性化分析中的线性相关因子的概念引申到强非线性系统中 ,求得了非线性相关因子。通过对模式的非线性相关作用的研究 。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振荡模式 非线性相关系数 非线性相关因子 二阶偏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系数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检测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邓集祥 欧小高 姚天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14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力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从系统功角或功率曲线上获取低频振荡模式主要特征,再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有效提取模态参数,最后通过计算小波能量系数识别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新方法不受系... 提出了一种检测电力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从系统功角或功率曲线上获取低频振荡模式主要特征,再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有效提取模态参数,最后通过计算小波能量系数识别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新方法不受系统规模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分析、检测大小扰动下电力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克服了线性化特征法在计算时所出现的维数灾缺点。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出系统主导低频振荡模式,其结果与正则形理论分析结果相同,进而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分解 连续小波变换 主导低频振荡模式 正则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信号非线性去趋的平滑先验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念成 王予疆 +4 位作者 陈刚 徐玉韬 刘贵富 何潜 李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29,共6页
基于PMU实测信号的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是阻尼控制的基础,有效去除PMU实测信号中的非线性趋势才能保证模式辨识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平滑先验法的PMU实测信号非线性去趋方法。在分析平滑先验法基本原理基础上,为适应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 基于PMU实测信号的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是阻尼控制的基础,有效去除PMU实测信号中的非线性趋势才能保证模式辨识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平滑先验法的PMU实测信号非线性去趋方法。在分析平滑先验法基本原理基础上,为适应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中信号非线性去趋要求,对其频率响应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平滑先验法的正则化参数。采用IEEE-39节点系统时域仿真信号和某电网的PMU实测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并与经验模态分解法和数字滤波法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非线性趋势,较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同时也能提高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精度,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先验法 非线性趋势 实测信号 在线辨识 低频振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振荡模式非线性相关作用的高阶谱非参数直接分析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勋 龚庆武 +2 位作者 乔卉 关钦月 贾晶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68,18,共8页
为克服特征分析法无法反映大干扰下强非线性系统所激励的复合模式,而传统的非线性数值解法存在截断误差和计算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分析低频振荡模式非线性相关作用的新方法。该方法将高阶谱理论中非参数直接法应用于低频振荡模式... 为克服特征分析法无法反映大干扰下强非线性系统所激励的复合模式,而传统的非线性数值解法存在截断误差和计算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分析低频振荡模式非线性相关作用的新方法。该方法将高阶谱理论中非参数直接法应用于低频振荡模式分析,通过双谱分析及双相干系数辨识模式间的二次相位耦合信息,能够定量分析模式间的非线性耦合程度,为分析强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模式 非线性相关作用 高阶谱 非参数直接法 双谱估计 双相干系数 二次相位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联络线功率相对相位判定低频振荡模式 被引量:14
18
作者 武诚 徐政 张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40,共5页
提出一种在线判定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将发电机的有功功率与转速表示为广义相量的形式,推导了两者相位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阐明了联络线功率振荡增量的相对相位与振荡模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的振荡模式对应... 提出一种在线判定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新方法。将发电机的有功功率与转速表示为广义相量的形式,推导了两者相位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阐明了联络线功率振荡增量的相对相位与振荡模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的振荡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相位组合,从而可以通过考察相位组合来判定振荡模式。利用PSS/E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验证了相位组合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随工况与模型详细程度而变化。给出了在实际系统中使用本方法的步骤,并对华东电网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线判定低频振荡模式,对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监测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振荡增量 联络线 低频振荡模式 相对相位工况 模型详细程度 华东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模型定阶的低频振荡模式类噪声信号辨识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超 陆超 +2 位作者 韩英铎 吴小辰 柳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共6页
弱阻尼低频振荡是影响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基于测量信息只能在振荡发生后进行告警,而不能预警。大量广域实测数据表明,因负荷的随机变化,电网内持续存在类似噪声信号的小幅波动。文中基于这种类噪声信号,采用自回归... 弱阻尼低频振荡是影响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基于测量信息只能在振荡发生后进行告警,而不能预警。大量广域实测数据表明,因负荷的随机变化,电网内持续存在类似噪声信号的小幅波动。文中基于这种类噪声信号,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法进行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从而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动态稳定性预警。模型定阶是利用ARMA法进行振荡模式辨识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在分析比较各种定阶准则优缺点的基础上,选用贝叶斯准则(BIC)确定ARMA模型阶数,进一步面向在线实际应用,采用ARMA(2n,2n-1)建模方案提高辨识速度。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对36节点系统仿真数据和南方电网实测类噪声信号进行处理,辨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式辨识 类噪声信号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贝叶斯准则 ARMA(2n 2n-1)建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空腔流的振荡模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环 方涛 +1 位作者 吴方良 李万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2-786,共5页
采用二维大涡模拟方法进行了空腔水流场的数值计算,考察空腔前缘动量损失厚度及来流速度等因素如何影响空腔流的振荡,同时考察了空腔长深比与空腔流振荡模式的关系.用空腔水流场的粒子图像测速测量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信性.结果表明... 采用二维大涡模拟方法进行了空腔水流场的数值计算,考察空腔前缘动量损失厚度及来流速度等因素如何影响空腔流的振荡,同时考察了空腔长深比与空腔流振荡模式的关系.用空腔水流场的粒子图像测速测量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信性.结果表明,空腔水流是否发生振荡取决于壁面摩擦速度.瞬时涡结构和空腔阻力系数2个方面的特征显示空腔水流场有2种典型的振荡模式,剪切层模式与尾流模式,确定振荡模式的关键因素是空腔长深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压缩 空腔流 振荡模式 大涡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