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测试保护的系统振荡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孔繁鹏 葛耀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8-42,共5页
为了更方便地对保护元件和保护性装置的性能进行仿真测试,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振荡模型,包括纯振荡模型和振荡中故障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纯振荡和振荡中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情况。这一模型可用以检查各种微机线路保护,有广泛的实用性。
关键词 仿真 电力系统 振荡模型 微机保护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振荡模型的摄动增量法
2
作者 胡敏 刘浪环 黄頳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用摄动增量法求解一类三极管振荡器自激振荡器的振幅、频率。
关键词 自激振荡 三极管振荡 振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电网全过程振荡仿真新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章启明 乐全明 +4 位作者 费铭薇 王忠民 周岚 张沛超 郁惟镛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5,共3页
超高压电网振荡模型的准确设计是进行振荡与故障识别算法研究的前提。提出并论证了超高压电网振荡频率变化连续且可导原理,设计出具有连续可导性质的电网振荡频率函数,重新设计了振荡初始与复归阶段的频率变化函数,尤其在振荡复归阶段,... 超高压电网振荡模型的准确设计是进行振荡与故障识别算法研究的前提。提出并论证了超高压电网振荡频率变化连续且可导原理,设计出具有连续可导性质的电网振荡频率函数,重新设计了振荡初始与复归阶段的频率变化函数,尤其在振荡复归阶段,使用具有衰减特性的反双曲函数来模拟振荡频率逐步衰减,直至恢复正常的过程。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新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电网 振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电网宽频振荡定位
4
作者 李雨攸 顾洁 +1 位作者 吴佳庆 金之俭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快速准确的振荡源定位是消除振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子站与主站之间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与... 新能源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快速准确的振荡源定位是消除振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子站与主站之间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结合的输电网宽频振荡定位模型。首先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高频采样,并经压缩感知稀疏化处理后得到压缩振荡数据;进一步将输电网拓扑结构和部分节点的振荡采样数据相结合,通过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全局振荡信息生成模型补全未知节点信息,形成节点特征矩阵;最后根据全网各节点振荡特征矩阵,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算法实现振荡源定位。基于含直驱风电机组的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GCN补全数据的均方根误差(0.0319)显著优于对比模型,且所提模型定位准确率达96.93%,尤其对风电机组振荡源定位精度达99%,显著高于GCN-SVM(94.22%)等基准方法,证实该方法在部分可观条件下能有效融合拓扑与时空特征,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运用MATLAB/Simulink制作样本数据集,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宽频振荡定位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振荡源定位 振荡信息生成模型 图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特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安竹林 徐勇军 +1 位作者 李晓维 陈灿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2-11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并讨论了模型中各参数对同步的影响。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采用线性的动态函数描述振荡器的状态变化,从而解决了经典的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因采用非线性动态函数而使计算量过大的问题,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时间同步算法可以在WSN节点上高效运行。通过测试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 生物同步 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模型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WSN时间同步算法——以ZigBee网络为例
6
作者 周春良 屈卫清 +3 位作者 程萍 张琪 陆正球 黄元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3期63-6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ZigBee网络时间同步算法,解决了ZigBee网络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延迟,使得整个ZigBee网络趋于同步,提高了系统的时间精度。该研究引入不应期的方法解决延迟节点重复激发的问题,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模型中...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ZigBee网络时间同步算法,解决了ZigBee网络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延迟,使得整个ZigBee网络趋于同步,提高了系统的时间精度。该研究引入不应期的方法解决延迟节点重复激发的问题,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模型中各个参数对同步精度的影响。通过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线性动态函数,解决经典模型中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通过测试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网络 耦合振荡模型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技术的随机振荡序列预测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32,共3页
文章对传统的随机振荡序列的直线喇叭带预测模型提出了疑问,分析了产生随机振荡序列的主要原因;采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弱化随机振荡序列的峰值,将随机序列取值带由直线喇叭带转换成指数包络带;根据弱化后的数据序列峰值所连直线计算新序... 文章对传统的随机振荡序列的直线喇叭带预测模型提出了疑问,分析了产生随机振荡序列的主要原因;采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弱化随机振荡序列的峰值,将随机序列取值带由直线喇叭带转换成指数包络带;根据弱化后的数据序列峰值所连直线计算新序列,求出了该序列GM(1,1)模型的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并进一步计算包络带的上缘点和下缘点;对上缘点和下缘点序列再次使用GM(1,1)模型,得到了随机振荡序列预测区间的上限、下限及基本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荡序列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技术 直线喇叭带 指数包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自回归模型设计矩阵阶的研究
8
作者 杨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通过对振荡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给出了其设计矩阵的分解定理,也就是存在非奇异矩阵使得设计矩阵可以通过变换转化成对角矩阵,从而对振荡自回归模型设计矩阵阶的收敛性问题给出了答案,充实了相关文献中的结论.
关键词 振荡自回归模型 设计矩阵 重对数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振荡闭锁判据的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湘宁 刘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53,85,共6页
探讨了在实际可能的系统运行工况和振荡模式下,采用“圆套圆”自适应振荡闭锁判据时,振 荡轨迹在内圆停留的时间与跨越时差比值的实际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自适应振 荡闭锁新策略。最后通过EMTP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方案的有... 探讨了在实际可能的系统运行工况和振荡模式下,采用“圆套圆”自适应振荡闭锁判据时,振 荡轨迹在内圆停留的时间与跨越时差比值的实际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自适应振 荡闭锁新策略。最后通过EMTP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自适应振荡闭锁 EMTP 振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频率的保护用振荡建模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明 高厚磊 +1 位作者 邹贵彬 侯梅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40,66,共5页
现有振荡模型的建立都是通过改变"0-t时间段的平均频率"来实现,不能直接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频率的振荡建模新方法,通过对瞬时频率的变化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拟合,能准确地仿真出实际系统... 现有振荡模型的建立都是通过改变"0-t时间段的平均频率"来实现,不能直接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频率的振荡建模新方法,通过对瞬时频率的变化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拟合,能准确地仿真出实际系统的振荡过程,不受"0-t时间段平均频率"的束缚。利用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全过程振荡模型,通过MATLAB中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包PSB对其振荡以及振荡中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反映预先设置的频率变化规律,非常适合于继电保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模型 瞬时频率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phenomenon on vanadium-compensationsemi-insulating 4H-SiC PCSS
11
作者 Lin Zhouyang Chen Zhipeng +7 位作者 Sun Qian Zheng Zhong Xu Kun Jiang Shuqing Zhang Yuming Wang Yutian Hu Yanfei Guo Hui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8,共7页
Constructing a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PCSS)-metal coil structure, we discovered anew phenomenon of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in vanadium-compensation semi-insulating (VCSI) PCSS. Here thePCSS responds... Constructing a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PCSS)-metal coil structure, we discovered anew phenomenon of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in vanadium-compensation semi-insulating (VCSI) PCSS. Here thePCSS responds to laser pulse and high-voltage signal while the metal coil generates an oscillating voltage pulseenvelope signal. The generation of this oscillating signal is not related to the input bias voltage of the PCSS, the pulsecircuit components, or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PCSS, rather it is related to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CSS.This physical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using the current surge model in photoconducting antenna. Preparingohmic contact electrode on the silicon carbide material forms the PCSS, which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photogenerated carriers when ultra-fast laser pulses irradiate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and Simultaneously applies abias voltage signal between the electrode. At this time inside the PCSS the electric field causes the transient current,radi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the metal coil to generate oscillating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SI 4H-SiC PCSS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 current sur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细胞模型的类脑大尺度空间矢量导航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雨 赵修斌 代传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4-2100,共7页
动物和人类可以使用感官中不完整的空间信息来快速定位其当前位置并导航到目标,为未知环境下的矢量导航提供了生物模型.本文针对基于连续吸引子模型和余数系统的大尺度空间矢量导航方法所存在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荡干扰模型... 动物和人类可以使用感官中不完整的空间信息来快速定位其当前位置并导航到目标,为未知环境下的矢量导航提供了生物模型.本文针对基于连续吸引子模型和余数系统的大尺度空间矢量导航方法所存在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荡干扰模型和逐级模糊度确定法的大尺度空间矢量导航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2%的测量噪声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在245 m×245 m×sin 60°的大尺度环境下准确解算出位置矢量,并且每个维度中位置的解算精度可以达到1 cm以内,有效提高了大尺度空间内矢量导航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导航 类脑导航 振荡干扰模型 逐级模糊度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振荡器的四足机器人步态CPG调节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海东 干苏 +2 位作者 任杰 王斌锐 金英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92-3099,共8页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对于哺乳动物的节律运动有着重要作用。依据猎狗的步态特征和肢体运动关系,针对四足机器人的结构特点,以Hopf振荡器模型为核心,使用旋转矩阵连接四个振荡器,建立全对称的CPG网络模型。CPG网络输出信号通过映射函数...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对于哺乳动物的节律运动有着重要作用。依据猎狗的步态特征和肢体运动关系,针对四足机器人的结构特点,以Hopf振荡器模型为核心,使用旋转矩阵连接四个振荡器,建立全对称的CPG网络模型。CPG网络输出信号通过映射函数变换作为机器人虚拟样机关节转角的控制信号。通过调节CPG网络中占空比等参数,改变旋转矩阵的值,可以实现在walk与trot两种典型步态间的快速平滑转换。通过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实验,验证了调节CPG模型参数实现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转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Hopf振荡模型 节律信号 旋转矩阵 步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启动工况下光伏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识别方法
14
作者 赵双乐 刘志峰 +2 位作者 侯晓鑫 于佳丽 游国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91-4702,共12页
光伏系统逆变器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等内部控制算法会引起电流瞬态变化,从而干扰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诊断装置对故障特征的正确识别,造成误动作。为此,针对逆变器启动情况下电弧故障检测装置易出现... 光伏系统逆变器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等内部控制算法会引起电流瞬态变化,从而干扰直流串联电弧故障诊断装置对故障特征的正确识别,造成误动作。为此,针对逆变器启动情况下电弧故障检测装置易出现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量纲特征量和灰色关联度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弧故障RLC等效振荡模型,得出电弧电流信号在频域具有较宽的频带;然后分别对逆变器工况与电弧故障实测电流的频域特性进行了对比,发现正常工况与故障在1~20 kHz和40~60 kHz范围内的频谱在波峰陡峭度、所处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别,使用峭度、偏度、峰值因子、冲击因子、裕度因子、波形因子等提取频谱特征,计算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故障识别;最后,分别使用模拟平台和实际光伏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避免逆变器启动造成的干扰,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串联电弧 光伏系统 逆变器启动 灰色关联度 无量纲特征量 RLC振荡模型 峭度 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CCDKAI-0340DM高速相机的设计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余达 郭永飞 +4 位作者 周怀得 武星星 李广泽 吕世良 刘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91-2799,共9页
使用常规CCD设计了高速相机系统,并解决了相机高速工作方式下的一系列难题。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0340DM的工作原理,采用高度集成视频处理芯片来产生各高速时序信号;通过提高驱动芯片与线路板的热传导效率增加有效散热面积从... 使用常规CCD设计了高速相机系统,并解决了相机高速工作方式下的一系列难题。介绍了行间转移面阵CCD芯片KAI-0340DM的工作原理,采用高度集成视频处理芯片来产生各高速时序信号;通过提高驱动芯片与线路板的热传导效率增加有效散热面积从而降低芯片的温升;建立了高速运放电路的自激振荡模型,并采用有效方法克服了自激振荡;采用串并转换的方法降低了数据整合的难度,通过压缩图像数据的消隐期对输出数据进行异步降频并使用CameraLink接口来传输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相机系统工作时驱动器温升仅5.2℃,信噪比>40dB,动态范围不低于60dB,可在4种分辨率下工作,当分辨率为640×480时,可在时间延迟积分(TDI)方式下工作。当相机的分辨率为228×164,帧频为1 000frame/s,基本满足高速摄像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高速连续摄像 热传导 自激振荡模型 消隐期 异步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滤波技术研究土壤孔隙结构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华珊 陈研 +1 位作者 梁露焘 任图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5,共8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土壤切片数字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软件,采用3种滤波方式,即BMO滤波(boundarymeanoscillation有界平均振荡模型)、PM滤波(Perona-Malik偏微分方程模型)和中值滤波,对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切片的... 利用自主研发的土壤切片数字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软件,采用3种滤波方式,即BMO滤波(boundarymeanoscillation有界平均振荡模型)、PM滤波(Perona-Malik偏微分方程模型)和中值滤波,对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切片的数字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并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了孔隙特征参数提取与统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种图像滤波技术的效果以及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孔隙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期找到适用于土壤切片数字图像的滤波技术,为后期土壤孔隙信息的提取与统计提供工具。结果表明,采用BMO滤波后,从土壤切片数字图像得到的土壤孔隙度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其中,孔径〈5μm的孔隙度显著大于其他图像滤波技术的结果,而5~50μm与〉50μm孔径的孔隙度与其他图像滤波技术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与免耕相比,翻耕与旋耕提高了表层土壤的孔隙度,增加了传导孔隙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图像处理 模型 有界平均振荡模型 土壤孔隙度 孔隙分布 图像滤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晶体微天平在月尘累积量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鹢 庄建宏 +6 位作者 杨生胜 姚日剑 邹昕 王先荣 崔阳 陈丽平 李存惠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0,共4页
针对月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的月尘累积分布的测量方法,用于月面环境月尘累积质量的原位测量。通过涂覆粘性膜,解决了月尘颗粒与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并进行了真空环境下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 针对月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的月尘累积分布的测量方法,用于月面环境月尘累积质量的原位测量。通过涂覆粘性膜,解决了月尘颗粒与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并进行了真空环境下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QCM传感器的质量灵敏系数为5.63×10-9g/(cm2·Hz),测量量程可达1.29×10-4g/cm2。目前已搭载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展月面长期月尘累积质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尘 累积质量 粘性石英晶体微天平(SQCM) 振荡模型 质量灵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DOM的参数规范化与离散化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智涛 晏海华 刘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5-1419,共5页
为了更好利用叠加式双阻尼振荡模型(ABDOM,Accumulative Bi-Damped Os-cillation Model)来描述、预测和评估真实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在提出理想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范型(ISPSDD,Ideal Sequential Process of Software Defects Discov... 为了更好利用叠加式双阻尼振荡模型(ABDOM,Accumulative Bi-Damped Os-cillation Model)来描述、预测和评估真实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在提出理想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范型(ISPSDD,Ideal Sequential Process of Software Defects Discovery)的基础上,对AB-DOM中软件缺陷发现阻尼a和软件缺陷发现周期阻尼b的规范化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了软件缺陷发现时序过程质量评价指数Q,给出了其典型取值和相关意义,并将其引入ABDOM,最终得到了经过参数规范化和离散化改进后的ABDOM-Qd,并利用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数据对ABDOM-Qd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 缺陷模型 叠加双阻尼振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网络中萤火虫同步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弦 华宇 +2 位作者 刘涛 曾婷 燕保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91-3793,共3页
根据对频率同步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选择性脉冲算法,解决了频率异步网络的时间同步。该算法中节点的相位增量摒弃传统萤火虫同步中的"遇激则增"原则,通过加窗来筛选脉冲,进而实现节点相... 根据对频率同步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耦合振荡器模型的选择性脉冲算法,解决了频率异步网络的时间同步。该算法中节点的相位增量摒弃传统萤火虫同步中的"遇激则增"原则,通过加窗来筛选脉冲,进而实现节点相位突变;对于已同步的节点集合,采用周期最值原则,最终实现全网节点的频率和相位全同步。应用数学几何原理对该算法的同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耦合振荡模型 萤火虫同步 加窗 频率异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邱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6-58,共3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随机振荡序列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技术 直线喇叭带 指数包络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