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在乳品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技术突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宇 冯立玲 +5 位作者 田桂艳 吴学君 高建军 李慧 赵三军 杜爱民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深入探讨该装置在乳品检测中的多领域应用,涵盖微生物、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及污染物检测等;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与结构组成;全面分析控温精度、振荡性能、稳定性、密封性等性能指标;并从创新设计、技术融合、标准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提升乳品检测水平、促进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 乳品检测 微生物检测 营养成分分析 理化特性检测 污染物检测 温控技术 振荡技术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振荡扰动技术测定甲维盐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守君 兰焕 +2 位作者 李晓凤 迟云英 王志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9-1653,共5页
以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为化学振荡体系,研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稳定振荡期的某一时间点,加入甲维盐样品(在0.92~12.07mg范围内)进行扰动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质量分数甲维盐的振幅改变值△A与样品质量m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 以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为化学振荡体系,研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稳定振荡期的某一时间点,加入甲维盐样品(在0.92~12.07mg范围内)进行扰动实验。结果表明,同一质量分数甲维盐的振幅改变值△A与样品质量m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线性方程所成的角与质量分数ω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B-Z振荡扰动技术测定甲维盐含量的方程A/m=tan(30.29ω+57.22)。经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符合甲维盐含量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振荡扰动技术 甲维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肺功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萍 孙坚 +2 位作者 徐春燕 张翠萍 刘晓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观察脉冲振荡(IOS)呼吸阻抗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OSAH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SAHS患者(OSAHS组)、22例单纯打鼾而无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单纯鼾症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 目的:观察脉冲振荡(IOS)呼吸阻抗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OSAH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SAHS患者(OSAHS组)、22例单纯打鼾而无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单纯鼾症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IOS肺功能检测,比较3组的呼吸阻抗指标,并将OSAHS患者睡眠监测有关指标与呼吸阻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患者上气道阻力(R35)、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纯鼾症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R35和R20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3和0.617(P<0.01);最低SO2与R35、R20、Zrs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7、-0.591和-0.462(P<0.01)。结论:IOS肺功能可作为检测OSAHS患者上气道阻力的一种方法,为非睡眠状态下OSAHS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脉冲振荡技术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阻抗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美琴 钮善福 +2 位作者 李燕芹 张志凤 白春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阻抗的价值。方法对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呼吸阻抗的测定并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相比较。结果哮喘组共振频率(Fres)、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R5、R20...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阻抗的价值。方法对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呼吸阻抗的测定并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相比较。结果哮喘组共振频率(Fres)、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R5、R20)及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差值(R5-R20)均明显高于健康组。5Hz振荡频率时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哮喘组Fres、R5-R20、R5和X5与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参数相关,R20与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参数不相关。Fres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速相关性最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和-0.724。Fres、R5-R20、R5和X5诊断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83.78%、67.57%、56.76%和40.54%。特异性分别为86.21%、89.66%、98.27%和94.83%。结论Fres是IOS参数中诊断哮喘的最敏感指标。IOS是诊断哮喘、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有用工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振荡技术 哮喘 呼吸阻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的振荡指纹图谱 被引量:11
5
作者 原春兰 李宗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6-728,共3页
关键词 振荡技术 振荡指纹图谱 六味地黄丸 成品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法测定在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宇路 吴美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86-2187,共2页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脊柱侧弯的应用价值。方法:用IOS对69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低频段黏性阻力(R5)、和共振频率(Fres)较健康组明显增高,5Hz时的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脊柱侧弯的应用价值。方法:用IOS对69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低频段黏性阻力(R5)、和共振频率(Fres)较健康组明显增高,5Hz时的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R5、R20、Fres、X5与VC均有相关性,其中R5与VC相关性最密切,相关系数为-0.735。IOS测定指标中Fres随cobb角增大而增大,X5随cobb角增大而降低,而R5、R20与cobb角大小无关。结论:R5、Fres是IOS参数中检测脊柱侧弯患者呼吸功能状况的敏感指标。IOS对研究胸壁疾病是具有潜力的一项检查,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脉冲振荡技术 呼吸阻抗 脊柱侧弯 脉冲振荡 患者 测定 cobb角 常规肺功能 I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振荡呼吸阻力监测仪数据分析验证准则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华珠 杨海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49-2852,共4页
研究了强迫振荡呼吸阻力监测仪的数据分析模块。以最优线性近似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互相干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将采集得到的原始压力和原始流量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呼吸阻力、呼吸阻抗、呼吸电抗和呼吸顺应性参数指标,以反映人体的肺部... 研究了强迫振荡呼吸阻力监测仪的数据分析模块。以最优线性近似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互相干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将采集得到的原始压力和原始流量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呼吸阻力、呼吸阻抗、呼吸电抗和呼吸顺应性参数指标,以反映人体的肺部状况信息。通过改进的Pwelch算法计算得到相干系数作为测试数据是否有效的准则,相干系数的阈值为0.95,大于或等于0.95为有效数据。数据分析验证准则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实验测试误差为0.000 1~0.00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荡技术 最优线性近似法 互相干法 改进的Pwelch算法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振荡腔室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钱声华 熊继有 +4 位作者 王仕水 严仁俊 李福德 唐嘉贵 李烈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5,76,共3页
自激振荡腔室是产生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重要条件 ,振荡腔室的结构参数、流体流动参数、有效反馈条件及流场特性直接影响脉冲射流的瞬时冲击力。文章在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标准的K -ε模型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腔室内三... 自激振荡腔室是产生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重要条件 ,振荡腔室的结构参数、流体流动参数、有效反馈条件及流场特性直接影响脉冲射流的瞬时冲击力。文章在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标准的K -ε模型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腔室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并根据结果作出了流场速度分布图及压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图。模拟结果与室内台架实验对比表明 ,数值模拟能很好的反映流场的分布及腔室压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进一步研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荡腔室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技术 流体 数学模型 射流喷嘴 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振荡微观指纹图谱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宗孝 赵微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90-91,94,共3页
以BrO3--Mn2+-H+-丙酮为振荡器,添加不同草药考察其图谱的变化,探讨振荡体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获得的草药指纹图谱反映了草药的特性,依据图谱可将其放大而得到振荡微观指纹图谱。该图谱为草药的辨识及检验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振荡技术 振荡微观指纹图谱 草药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及其转化技术现状与煤化工产业碳减排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雷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24-32,共9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煤化工产业碳减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燃烧后CO_(2)捕集及其转化技术发展现状,根据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碳排放实际,提出CO_(2)捕集及其转化一体化思路,具体是将CO_(2)微界面振荡捕集技术和CO_(2...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煤化工产业碳减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燃烧后CO_(2)捕集及其转化技术发展现状,根据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碳排放实际,提出CO_(2)捕集及其转化一体化思路,具体是将CO_(2)微界面振荡捕集技术和CO_(2)CH_(4)重整技术相结合,实现CO_(2)低成本捕集和精准转化。“微界面振荡吸收及再生+微通道反应”捕集转化技术工艺是采用微界面振荡捕集技术对烟气中的CO_(2)进行深度吸收,进而通过再生过程获得高纯度的CO_(2),再利用CO_(2)CH_(4)重整技术将CO_(2)和CH_(4)催化转化生成H_(2)和CO,即高附加值的合成气;最后对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示范效应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产业 碳减排 CO_(2)微界面振荡捕集技术 CO_(2)CH_(4)重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道呼吸阻力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建梅 赵玉娟 +1 位作者 崔明亮 李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6-40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气道呼吸阻力的差异。方法选取确诊为OSAHS且常规肺功能检查正常的35例患者进行研究,依呼吸紊乱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5次/h≤AHI≤20次/h)、中重度(AHI>20次/h)两组,研...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气道呼吸阻力的差异。方法选取确诊为OSAHS且常规肺功能检查正常的35例患者进行研究,依呼吸紊乱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5次/h≤AHI≤20次/h)、中重度(AHI>20次/h)两组,研究两组患者气道呼吸阻力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4 Hz及16 Hz振荡频率所反映的总气道阻力及中心气道阻力上,中重度组患者增加更为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8 Hz振荡频率所反映的周围气道阻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 Hz振荡频率所反映的周围气道阻力增高更为明显,说明部分OSAHS患者常规肺功能虽无异常,但仍有小气道因素存在。脉冲强迫振荡(IOS)技术对OSAHS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可疑OSAHS的患者,可通过IOS测量联合体质指数、颈围、白天症状等预测整夜多导睡眠图(PSG)可能的异常,减少进行夜间监测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呼吸紊乱指数 脉冲强迫振荡技术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TiOPO_(4)晶体的2μm波段光参量振荡器
12
作者 王柯君 孙可 +4 位作者 孔辉 马云凡 徐海萍 邹杰瑞 李晓霞 《激光与红外》 2025年第8期1184-1189,共6页
通过1064 nm激光泵浦KTiOPO_(4)晶体(51.3°,0°)和光参量振荡技术获得了2μm波段的可调谐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1.86~2.48μm,输出能量达到18.76 mJ。利用该方案产生的2μm波段激光,具有全固化、宽调谐、高能量、高调谐分辨率和... 通过1064 nm激光泵浦KTiOPO_(4)晶体(51.3°,0°)和光参量振荡技术获得了2μm波段的可调谐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1.86~2.48μm,输出能量达到18.76 mJ。利用该方案产生的2μm波段激光,具有全固化、宽调谐、高能量、高调谐分辨率和高光束质量等优势,并可为产生中远红外激光提供泵浦源,在光电对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 KTiOPO_(4) B073 光参量振荡技术 宽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截面串联双管浮体模型波浪能量转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梓真 吴必军 张芙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6-481,共6页
提出一种具有后弯管和直通管2种工作模式的新型振荡水柱装置,并通过水槽实验来探讨做功方式、波周期、波高及质量等因素对该装置从波浪能到气动能量转换的影响。水槽实验表明,当模型工作在后弯管模式下,气室中气流双向做功时,规则波中... 提出一种具有后弯管和直通管2种工作模式的新型振荡水柱装置,并通过水槽实验来探讨做功方式、波周期、波高及质量等因素对该装置从波浪能到气动能量转换的影响。水槽实验表明,当模型工作在后弯管模式下,气室中气流双向做功时,规则波中的俘获宽度比(CWR)最高可达138.6%,随机波中的CWR最高可达94%;气流单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113.7%,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81.9%。当模型工作在直通管模式下,气流双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81.1%,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66.2%;气流单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53.9%,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42.1%。模型在随机波实验中后弯管、直通管工作模式的CWR峰值分别能达到“巨鲸号”的3倍、2倍,显然模型的后弯管工作模式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振荡水柱技术 俘获宽度比 后弯管 直通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