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主要分潮振幅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初探
1
作者 王佑铭 沈淇 +3 位作者 李俊花 顾峰峰 贾雨少 应铭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径潮流相互作用及河口拦门沙综合影响下,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及内在机制十分复杂。以“下游口门-北槽拦门沙-上游徐六泾”段沿程6个潮位站多年逐时潮位、北槽洪、枯季水文及上游大通站流量资料,采用t-tide分析工具与河道阻力系数公式,重... 径潮流相互作用及河口拦门沙综合影响下,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及内在机制十分复杂。以“下游口门-北槽拦门沙-上游徐六泾”段沿程6个潮位站多年逐时潮位、北槽洪、枯季水文及上游大通站流量资料,采用t-tide分析工具与河道阻力系数公式,重点分析长江口主要分潮(M2、S2、N2、K1、O1、M4)振幅受径流及河口拦门沙影响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外海潮波自口门传入口内,长江口各主要天文分潮振幅呈先增后减的特征,浅水分潮(M4)振幅逐渐增大。径流对分潮振幅影响的正向作用表现为其引起的局地水位抬升使分潮振幅增加,反向作用体现为其与潮流顶冲使分潮振幅减小。由于长江口各水域受径潮流正、反作用影响的占比差异,所以越靠近口内(外),径流对分潮振幅的反(正)向作用越显著。在两者之间的拦门沙过渡水域,分潮振幅(M2)随径流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临界径流量约为45 000 m^(3)/s。最大天文分潮振幅位于河口拦门沙水域,且洪季拦门沙水域分潮振幅沿程衰减速率小于枯季。洪季拦门沙近底高含沙量减阻效应对长江口潮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分潮振幅 时空变化 调和分析 河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技术在高邮凹陷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骜卓 宁松华 +2 位作者 曾德龙 杨森 李继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3-50,共8页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uersus offset,AVO)模型正演,分析已知油、水和岩性及其不同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并判断该区为第一类AVO特征;最后以2口井为约束进行AVO叠前反演,得到一系列的AVO属性,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优选PG属性和敏感因子F属性对目的层段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结果显示,E2d52层段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区北东方及南西方,大多数有利区域靠近汉留断层一带,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该结果的提出希望为将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分析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正演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质点弦振子系统振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善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85-88,i006-i007,共6页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质点弦振子振动方程,对其振动进行了分析,利用级数展开,得到了三质点弦振子的级数解,利用MAPLE9.0计算机绘图,作出了级数解和振幅比随参数变化曲线。所得结论为级数解x1随参数β和t增加而减小;级数解x2随参数...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质点弦振子振动方程,对其振动进行了分析,利用级数展开,得到了三质点弦振子的级数解,利用MAPLE9.0计算机绘图,作出了级数解和振幅比随参数变化曲线。所得结论为级数解x1随参数β和t增加而减小;级数解x2随参数α增加而增加,随参数β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分析 振子系统 质点 拉格朗日方程 计算机绘图 级数解 振动方程 级数展开 变化曲线 振幅 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潮动力变化趋势与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小婷 程和琴 +2 位作者 郑树伟 石盛玉 马玉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61,共9页
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 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南京段潮动力有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相近径流量条件,潮差平均增大约10cm,主要分潮振幅增加10%~30%,潮汐形态系数有减小趋势。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1)近期感潮河段整体冲刷变深导致潮波上溯阻力减小;(2)口外潮汐动力增强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使潮汐上溯能力增强。此外,长江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群,导致该河段径流量变化由自然因素主导变成自然与人为调控共同作用为主,从而影响了潮动力的相对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变化机制 趋势分析 分潮振幅 长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载流管道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崧 赵留平 江能军 《船海工程》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分析计算载流管道在外部激振力和流体激励下的动态响应 ,比较在不同激振力频率和不同管内流速情况下的管道动态响应 ,根据舰船管道的实际情况 。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舰船载流管道 动态响应 基础振动 流固耦合 动态分析 振幅变化 船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长年际信号提取及其与大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欣峰 刘根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为对日长年际变化进行更细致分析,利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从日长变化序列中识别和提取出6个主要的年际信号,周期分别为2.3 a(2.4 a)、3.3 a、3.7 a、4.8 a、6.1 a和8.1 a,并基于信号的时域提取结果,计算获得相应信号的平均振幅,依... 为对日长年际变化进行更细致分析,利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从日长变化序列中识别和提取出6个主要的年际信号,周期分别为2.3 a(2.4 a)、3.3 a、3.7 a、4.8 a、6.1 a和8.1 a,并基于信号的时域提取结果,计算获得相应信号的平均振幅,依次为0.08 ms、0.05 ms、0.05 ms、0.07 ms、0.10 ms和0.07 ms。仿照提取出的6个日长年际信号,对大气角动量序列中相应的信号进行提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和日长对应的4个高频年际信号(2.3 a(2.4 a)、3.3 a、3.7 a和4.8 a信号)存在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3、0.99和0.91,且大气的激发贡献率依次为99.7%、63.1%、94.7%和69.3%,表明日长2.3 a(2.4 a)和3.7 a信号几乎完全可由大气解释,而大气也为其余2个日长信号的主要激发源;大气6.0 a、8.5 a信号与日长对应的6.1 a、8.1 a信号不相关或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1和-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长变化 标准Morlet小波变换 年际信号 平均振幅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吕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宏观速度场正确与否,大大提高了聚焦算子的计算精度和双聚型保幅成像精度。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与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的CFP成像剖面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波动方程的CFP偏移剖面分辨率更高,层位更清楚,可以对地下构造清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成像 波动方程延拓 傅里叶有限差分 两步聚焦 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海峡及对马海峡水文系统的初步分析
8
作者 杨天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2期90-98,共9页
本文对朝鲜海峡及对马海峡水文情况作一次较全面的分析,以了解此二海峡的水才性质及运移、消长情况,使我们对祖国黄海、东海与日本海的水团运移、交换情况有一初步了解.这,对我国生产、国防有一定意义的。辟如:像冷水团的分析,就能了解... 本文对朝鲜海峡及对马海峡水文情况作一次较全面的分析,以了解此二海峡的水才性质及运移、消长情况,使我们对祖国黄海、东海与日本海的水团运移、交换情况有一初步了解.这,对我国生产、国防有一定意义的。辟如:像冷水团的分析,就能了解我国黄海冷水团的消长情况,而黄海冷水团是我中寒带性鱼类的唯一生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分析 朝鲜海峡 黄海冷水团 日本海 振幅 对马海峡 水文系统 变化 运移 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