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对马铃薯蛋白功能和结构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卓 陈会民 +2 位作者 李倩文 窦小雪 陈树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8-266,共9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游离巯基以及表面疏水性等多项指标,分析改性马铃薯蛋白功能及结构特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PP相比,pH 12偏移结合500 W超声处理条件下,PP的溶解度由24.84%上升至90.74%,乳化活性、起泡性分别提升86.37%和31.24%。此时,PP的分子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平均粒径由452.05 nm降低至89.63 nm,ζ-电位由-24.64 mV下降至-32.57 mV,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上升,游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径、浊度及ζ-电位与溶解性、乳化及起泡性呈负相关,游离巯基和表面疏水性与溶解性、乳化性及起泡性呈正相关。综上,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有利于改善PP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 功能特性 结构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希望油田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涛 艾克拜江.艾尔肯 +1 位作者 李来运 贺金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515,共3页
以哈萨克希望油田的地震资料为例,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中采用Aki Richards及Shuey公式,获得了流体因子等数种地震属性剖面,对探区KT-Ⅱ储集层的含气性进行综合判识,预测了气层的分布范围,对下步钻探和开发井网的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 AKI Richards公式 Shuey公式 气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技术在高邮凹陷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骜卓 宁松华 +2 位作者 曾德龙 杨森 李继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3-50,共8页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uersus offset,AVO)模型正演,分析已知油、水和岩性及其不同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并判断该区为第一类AVO特征;最后以2口井为约束进行AVO叠前反演,得到一系列的AVO属性,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优选PG属性和敏感因子F属性对目的层段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结果显示,E2d52层段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区北东方及南西方,大多数有利区域靠近汉留断层一带,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该结果的提出希望为将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分析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正演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方法在致密碎屑岩储层烃类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振涛 金宁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了频散AVO反演公式,印证了频散AVO近似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精度是可行的,应用频散AVO反演方法对大牛地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碎屑岩 流体识别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es offect AVO)反演 AVO近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叠前地震偏移对地震相干性和振幅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Walter E.Rietveld 马建波 +1 位作者 蒋先勇 侯春丽 《石油物探译丛》 2000年第4期82-90,共9页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的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 叠前成像 地震勘探 振幅变化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盖次数的叠前振幅归一化处理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清岭 李来林 +1 位作者 陈斌 毕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3,127,共4页
振幅一致性处理对连片处理至关重要,尤其对叠前偏移,因为各个区块的施工因素不同,区块间的能量差异很大,这样在叠前偏移处理中会导致严重的偏移噪音(边界划弧现象),影响了成像质量。利用基于覆盖次数的振幅归一化处理技术,对大庆油田松... 振幅一致性处理对连片处理至关重要,尤其对叠前偏移,因为各个区块的施工因素不同,区块间的能量差异很大,这样在叠前偏移处理中会导致严重的偏移噪音(边界划弧现象),影响了成像质量。利用基于覆盖次数的振幅归一化处理技术,对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连片叠前时间偏移的振幅一致性进行处理,在保证原始地震道不丢失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叠前偏移的能量一致性问题,见到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次数 叠前时间偏移 振幅归一化连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1 位作者 朱敏 王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8-230,共3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对振幅保持在...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的处理方法。相对振幅保持必须做好统一静校正处理、子波一致性处理、振幅处理、提高分辨率处理、各偏移距内振幅归一化处理、叠前偏移成像处理。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七块三维老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相对振幅保持处理还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好,连续追踪强,剖面品质高,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叠前偏移 子波处理 分辨率 偏移距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丽艳 刘洋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7,123+246,共7页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 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偏移不但能使构造准确成像,而且还可为AVO分析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本文以纵波的单程波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转换波的单程波方程。根据反褶积成像条件,利用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推导出转换波的共炮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公式。由于最后反演积分的结果是体现反射系数的信息,所以又导出了转换波乘积型成像条件的共角度道集的偏移公式,这样使偏移后道集的振幅峰值成为入射角的函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理论模型试算证明,无论是水平层还是倾斜层,应用振幅保持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都能使偏移后的振幅峰值比较真实地反映原始反射系数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转换波 振幅保持 地震数据处理 单程波方程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振幅保持技术在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1 位作者 朱敏 王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18,195+5,共9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期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的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运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7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利用相对振幅保持处理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良好,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振幅保持 连片叠前时间偏移 子波一致性处理 提高分辨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混合法真振幅偏移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东奇 崔兴福 张关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本文从三维不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外推算子分解出发 ,得到了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再经过一系列数学变换 ,推导出裂步傅里叶法真振幅偏移和傅里叶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波场外推方程。文中还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并采用 Ma... 本文从三维不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外推算子分解出发 ,得到了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再经过一系列数学变换 ,推导出裂步傅里叶法真振幅偏移和傅里叶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波场外推方程。文中还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并采用 Marm ousi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表明此方法在总体上与相应的常规偏移结果相当 ,在某些局部处理效果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三维不均匀介质 振幅 地震波 反射面 偏移成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在三江盆地西大林子地区的应用
11
作者 于明德 铁迎春 +2 位作者 杨云飞 冯全东 胡艳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4-97,共4页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和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环节技术参数(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和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环节技术参数(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表明,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在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提高了4%左右。最后,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偏移 地震数据处理 振幅 地震成像 三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振幅慢变化近似的适用性
12
作者 陈坤 姚志欣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近似处理 光学 波动方程 振幅变化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在华北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现俊 史英龙 +2 位作者 张志国 贾福宗 杨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45-52,共8页
针对华北探区地震资料的特点,从叠前系列保真去噪、振幅处理、偏移速度场建立方面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叠前系列保真去噪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面波压制、摘除法50Hz工业干扰压制、脉冲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异常... 针对华北探区地震资料的特点,从叠前系列保真去噪、振幅处理、偏移速度场建立方面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叠前系列保真去噪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面波压制、摘除法50Hz工业干扰压制、脉冲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异常振幅剔除等,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净化道集,提高叠前道集的品质,重点介绍了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覆盖次数的振幅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由于覆盖次数严重不均匀造成的偏移画弧问题;最后介绍了基于偏移速度扫描建立的高精度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技术。这些特色配套处理技术在华北探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处理 叠前去噪 振幅处理 偏移速度 华北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14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3 位作者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误差补偿的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22
15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3,共6页
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强适应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 系数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它在有限差分波场延拓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算子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提高了算子的成像精度;同时也可以... 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深度偏移对介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强适应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 系数的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算子。它在有限差分波场延拓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算子误差的补偿校正,从而提高了算子的成像精度;同时也可以基本消除差分频散,提高成像 剖面信噪比。该算子具有方程阶数低且能对陡倾角成像的特点,能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 文中一切计算均在频率域进行,与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相比,具有计算效率高、成像方便的 优点。脉冲响应测试和对Marmousi模型进行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表明,该偏移方法是强横向 变速情况下“三高”(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数据处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叠前深度偏移 有限差分 误差补偿 波动方程 速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其在三江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明德 王璞珺 +3 位作者 铁映春 杨云飞 胡艳莎 田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37-642,共6页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和参数(如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和参数(如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然后对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的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得到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较高(约提高了4%);最后,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叠前时间偏移 KIRCHHOFF积分法 地震数据处理 振幅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墙成像的关键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志伟 王彦春 +2 位作者 王建立 刘学清 王永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9-565,682+512,共7页
泥岩墙是一种特殊岩性构造,具有纵向构造幅度小、条带分布窄等特点,是块状岩性储层的典型代表。为了准确刻画泥岩墙横向边界和纵向厚度,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一般岩性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保幅保真,但往往造成... 泥岩墙是一种特殊岩性构造,具有纵向构造幅度小、条带分布窄等特点,是块状岩性储层的典型代表。为了准确刻画泥岩墙横向边界和纵向厚度,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一般岩性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保幅保真,但往往造成分辨率较低;而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方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又损失了振幅保真性。本文在分析地震资料处理中影响振幅保真性和分辨率的主要处理技术基础上,从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CRP道集调谐反褶积和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入手,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分析不同技术对岩性处理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探索出适用于泥岩墙等薄互层成像的岩性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墙 岩性处理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地表一致性振幅 调谐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刘其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 有效压力 饱和度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岩石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银霞 申屠海港 +1 位作者 宋海斌 刘建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共5页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 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 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上、下方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和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某些主要物理性质,如沉积物的 空隙率、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等,由此来评估海底天热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并研究其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拟海底反射层 地震资料处理 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在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顺伟 董岩 +4 位作者 李志宏 朱越 朱键 王英伟 邓玉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波形振幅偏移叠加的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得到的微地震事件结果与实钻井产液剖面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微地震事件计算出的压裂改造体积与钻井的生产情况契合度高,微地震事件密度和水力裂缝长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处理结果不仅实现了研究区低信噪比信号的准确定位,而且实现了对压裂改造效果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处理 走时拾取 震源空间成像 波形振幅偏移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