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L-M算法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徐克彬
陈祖斌
+3 位作者
刘玉海
任勇强
白田增
冉令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5-769,790,共6页
由于可引入复杂速度模型,基于振幅叠加网格搜索类定位方法大大提高了微地震定位的可信度。为保证定位精度,常规振幅叠加网格搜索定位方法需对目标区域进行较细网格划分,导致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压裂实时监测的要求。本文以振幅叠加网...
由于可引入复杂速度模型,基于振幅叠加网格搜索类定位方法大大提高了微地震定位的可信度。为保证定位精度,常规振幅叠加网格搜索定位方法需对目标区域进行较细网格划分,导致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压裂实时监测的要求。本文以振幅叠加网格搜索方法为基础,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粗网格剖分,然后在能量叠加较高的局部区域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反演算法逐次迭代寻找能量叠加最大值点。该方案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计算效率,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定位
网格搜索
振幅叠加
L-M反演算法
水力压裂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辛伟瑶
李剑
+1 位作者
王小亮
李禹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2-297,共6页
针对地下能量场聚焦模型中能量聚焦点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利用逆时振幅叠加的方法将传感器阵列获取的震动数据逆时重建为三维能量场图像样本序列,并将其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数据...
针对地下能量场聚焦模型中能量聚焦点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利用逆时振幅叠加的方法将传感器阵列获取的震动数据逆时重建为三维能量场图像样本序列,并将其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数据。采用3D-CNN模型搭建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在前期训练时将已知震源坐标作为输入标签,且将获取的数据和标签输入到网络中进行训练测试,形成三维能量场到震源坐标的端到端学习模型,并输出聚焦点坐标,即震源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能量场聚焦点,适用于地下浅层震源定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浅层定位
逆时聚焦
振幅叠加
三维能量场图像序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三一
王尚旭
田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地震勘探菲涅耳带在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研究横向分辨率、确定最优偏移孔径及地震解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空间水平界面,给出了不同炮检距菲涅耳带三个特征参数理论表达式及其与零炮检距有关的近似表达式,并从能量的角度验证...
地震勘探菲涅耳带在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研究横向分辨率、确定最优偏移孔径及地震解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空间水平界面,给出了不同炮检距菲涅耳带三个特征参数理论表达式及其与零炮检距有关的近似表达式,并从能量的角度验证了(第一)菲涅耳带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存在一个临界炮检距,当实际炮检距小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实际炮检距大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大,即存在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炮检距
最小菲涅耳带
反射界面深度
横向
叠加
振幅
观测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在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伍顺伟
董岩
+4 位作者
李志宏
朱越
朱键
王英伟
邓玉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波形振幅偏移叠加的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得到的微地震事件结果与实钻井产液剖面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微地震事件计算出的压裂改造体积与钻井的生产情况契合度高,微地震事件密度和水力裂缝长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处理结果不仅实现了研究区低信噪比信号的准确定位,而且实现了对压裂改造效果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处理
走时拾取
震源空间成像
波形
振幅
偏移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M算法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徐克彬
陈祖斌
刘玉海
任勇强
白田增
冉令刚
机构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吉林大学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5-769,790,共6页
文摘
由于可引入复杂速度模型,基于振幅叠加网格搜索类定位方法大大提高了微地震定位的可信度。为保证定位精度,常规振幅叠加网格搜索定位方法需对目标区域进行较细网格划分,导致计算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压裂实时监测的要求。本文以振幅叠加网格搜索方法为基础,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粗网格剖分,然后在能量叠加较高的局部区域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反演算法逐次迭代寻找能量叠加最大值点。该方案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计算效率,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微地震定位
网格搜索
振幅叠加
L-M反演算法
水力压裂
实时监测
Keywords
microseismic localization
grid search
amplitude stacking
Levenberg-Marquardt(L-M) inversion algorithm
hydraulic fracturing
real-time monitor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辛伟瑶
李剑
王小亮
李禹剑
机构
中北大学信息探测与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2-2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61901419)
山西省面上青年科学基金(201801D221205)
山西省高校创新项目(201802083)。
文摘
针对地下能量场聚焦模型中能量聚焦点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利用逆时振幅叠加的方法将传感器阵列获取的震动数据逆时重建为三维能量场图像样本序列,并将其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数据。采用3D-CNN模型搭建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在前期训练时将已知震源坐标作为输入标签,且将获取的数据和标签输入到网络中进行训练测试,形成三维能量场到震源坐标的端到端学习模型,并输出聚焦点坐标,即震源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能量场聚焦点,适用于地下浅层震源定位领域。
关键词
地下浅层定位
逆时聚焦
振幅叠加
三维能量场图像序列
深度学习
Keywords
positioning of underground shallow
inverse time focusing
amplitude superposition
image sequence of three-dimensional energy field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三一
王尚旭
田楠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GB209600)资助
文摘
地震勘探菲涅耳带在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研究横向分辨率、确定最优偏移孔径及地震解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空间水平界面,给出了不同炮检距菲涅耳带三个特征参数理论表达式及其与零炮检距有关的近似表达式,并从能量的角度验证了(第一)菲涅耳带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存在一个临界炮检距,当实际炮检距小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实际炮检距大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大,即存在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问题。
关键词
临界炮检距
最小菲涅耳带
反射界面深度
横向
叠加
振幅
观测系统设计
Keywords
critical offset,min Fresnel zone,depth of reflecting interface,lateral stack amplitude,geometry desig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N820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在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伍顺伟
董岩
李志宏
朱越
朱键
王英伟
邓玉森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源烃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kt2018-13-02)。
文摘
探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不同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为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从玛湖地区微地震信号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找出微地震信号成像的技术瓶颈,针对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提出了采用震源空间成像微地震处理技术。结果表明波形振幅偏移叠加的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得到的微地震事件结果与实钻井产液剖面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微地震事件计算出的压裂改造体积与钻井的生产情况契合度高,微地震事件密度和水力裂缝长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处理结果不仅实现了研究区低信噪比信号的准确定位,而且实现了对压裂改造效果的有效评估。
关键词
微地震处理
走时拾取
震源空间成像
波形
振幅
偏移
叠加
Keywords
microseismic processing
travel time pickup
focal space imaging
waveform amplitude migration superposi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L-M算法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徐克彬
陈祖斌
刘玉海
任勇强
白田增
冉令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方法
辛伟瑶
李剑
王小亮
李禹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
袁三一
王尚旭
田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震源空间成像技术在玛湖地区低信噪比微地震处理中的应用
伍顺伟
董岩
李志宏
朱越
朱键
王英伟
邓玉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