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研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宇松 曹国洲 +4 位作者 逯庆国 侯小宝 龚朝辉 郭红燕 吴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超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μm,振实密度高达4.5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超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μm,振实密度高达4.5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应中,溶剂去离子水用量与分散剂用量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振实密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振实密度 正交试验 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微米级球形银粉的制备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庆丰 张牧 +6 位作者 高宇 李晓东 霍地 刘绍宏 李文林 黄富春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1)时,抗环血酸的还原能力较弱,获得片状或枝晶状银粉.pH值过大(>8),远离等电点,颗粒之间排斥力大,颗粒尺寸细小.pH值在4左右时,制得的银粉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1 g/cm3,振实密度为4.3 g/cm3,收率为9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粉 化学还原 合成 球形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_(0.5)Co_(0.3)Mn_(0.2)O_2粉末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与前驱体形貌有良好的继承性,均为理想的球形。XRD物相分析表明,在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Ni0.5Co0.3Mn0.2O2产物均为具有α-NaFeO2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在较高合成温度下所得材料的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7~4.3V的电压范围内,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在0.2C倍率下为168.1mA·h/g,在1C倍率下为157.6mA·h/g;经50次循环后,两种放电条件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和97.2%,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振实密度 LiNi0.5Co0.3Mn0.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LiFePO_4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时喜喜 郭春雨 +2 位作者 易炜 付亚娟 郝明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8-851,共4页
LiFePO4低的振实密度使得LiFePO4电池的体积比能量较低,限制了LiFePO4的实际应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提高LiFePO4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结论:合成球形颗粒是提高材料振实密度的有效途径,提高振实密度并兼顾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是提高体... LiFePO4低的振实密度使得LiFePO4电池的体积比能量较低,限制了LiFePO4的实际应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提高LiFePO4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结论:合成球形颗粒是提高材料振实密度的有效途径,提高振实密度并兼顾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是提高体积比能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正极材料 振实密度 体积比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铁源制备高振实密度LiFePO_4/C正极材料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孝东 赵浩川 +3 位作者 文嘉杰 钟本和 刘恒 唐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以铁粉为铁源,LiH2PO4和酒石酸分别作为锂源和络合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振实密度较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同其它制备高振实密度磷酸亚铁锂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无需预先将原料制... 以铁粉为铁源,LiH2PO4和酒石酸分别作为锂源和络合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振实密度较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同其它制备高振实密度磷酸亚铁锂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无需预先将原料制备成高振实密度、球形的中间体,因此大大地简化了工艺,易于实现工业化。研究认为机械活化时间对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重点考查了制备过程中机械球磨活化时间对材料物化性质的影响,发现球磨时间过短导致原材料反应活性较低、产物中出现杂相物质、颗粒粒径较大且分布不均,从而导致电化学性能较差,而球磨时间对材料的振实密度影响不大。在球磨活化原料6 h,于700℃高温反应10 h后制得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振实密度到达1.84 g·cm-3,正极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高达870 W·h·L-1,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锂 铁源 振实密度 机械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Li_4Ti_5O_(12)高倍率性能和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星 瞿美臻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高倍率性能差及振实密度低是阻碍其商品化的主要障碍。综述了提高其高倍率性能和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纳米粒径、多孔结构L... 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高倍率性能差及振实密度低是阻碍其商品化的主要障碍。综述了提高其高倍率性能和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纳米粒径、多孔结构Li4Ti5O12的制备及导电性能的提高有利于其高倍率性能的改善,而通过球型Li4Ti5O12的制备可以提高其振实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掺杂对Li_4Ti_5O_(12)的电化学性能和振实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辰云 华宁 +2 位作者 康雪雅 吐尔迪 韩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26-129,135,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掺杂Zn2+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2xZn3xTi5-xO12(0≤3x≤0.2)。对材料进行了SEM、XRD、激光粒度分析、振实密度、循环伏安测试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Zn2+的掺杂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使材料的振实密度有了明显提高,...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掺杂Zn2+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2xZn3xTi5-xO12(0≤3x≤0.2)。对材料进行了SEM、XRD、激光粒度分析、振实密度、循环伏安测试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Zn2+的掺杂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使材料的振实密度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1.56g/cm3。实验结果表明,Zn2+的掺杂改善了Li4Ti5O12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了电极的极化,提高了Li4Ti5O12的循环稳定性;当各元素摩尔比为n(Li)∶n(Zn)∶n(Ti)=3.933∶0.100∶4.967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优,1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51mAh/g,经过6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在13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4TI5O12 锌掺杂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粉振实密度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憨鹰 李倩 +2 位作者 马生华 王惠 白晋涛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0,共11页
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利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远低于理论最大值(31%)。本文首先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高分散的微米(D_(50)=2.78μm)和亚微米(D_(50)=0.56μm)球形银粉,然后将微米银粉和亚微米银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利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远低于理论最大值(31%)。本文首先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高分散的微米(D_(50)=2.78μm)和亚微米(D_(50)=0.56μm)球形银粉,然后将微米银粉和亚微米银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借助XRD、SEM、ED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银粉的振实密度对前电极栅线的横截面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池接触界面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银粉的振实密度高于纯微米或亚微米银粉的振实密度,当亚微米银粉在混合银粉中质量分数为15%时银粉的振实密度最高。且当银粉的振实密度最高时,前电极栅线的横截面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池的接触界面结构最优,电池的电性能最佳。综上,银粉的振实密度对电池的电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太阳能电池 振实密度 串联电阻 填充因子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对Mo-W-Co合金粉末粒度和振实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钟建华 林师朋 张聚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92,共4页
研究了球磨工艺对Mo-W-Co合金粉末颗粒的粒度与振实密度的影响,通过改变球磨时的转速以及球磨时间,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粒度测试和振实密度测试,得出了最佳的球磨工艺。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20h,球磨转速300r/min时,得到的M... 研究了球磨工艺对Mo-W-Co合金粉末颗粒的粒度与振实密度的影响,通过改变球磨时的转速以及球磨时间,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粒度测试和振实密度测试,得出了最佳的球磨工艺。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20h,球磨转速300r/min时,得到的Mo-W-Co粉末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以及较小的粉末粒度。Co元素的分布情况也较低转速与短时间球磨更加均匀且稳定,从而得出较好的球磨工艺参数,即转速300 r/min球磨2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微观形貌 粉末粒度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煅烧法制备高振实密度钛酸锂负极材料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志红 李劼 +1 位作者 张治安 赖延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87-2392,共6页
以Li2CO3和纳米TiO2为原料,通过二步煅烧固相反应法制备Li4Ti5O12负极材料。研究前驱体球磨以及球磨时间对合成Li4Ti5O12样品振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RD、SEM、振实密度仪和充放电测试仪、电化学综合测试仪表征Li4Ti5O12材料... 以Li2CO3和纳米TiO2为原料,通过二步煅烧固相反应法制备Li4Ti5O12负极材料。研究前驱体球磨以及球磨时间对合成Li4Ti5O12样品振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RD、SEM、振实密度仪和充放电测试仪、电化学综合测试仪表征Li4Ti5O12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磨工艺能够提高Li4Ti5O12的纯度,并有效提高其振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球磨时间为2 h时,所得材料的振实密度达1.70 g/cm3,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4 mA.h/g,5C放电比容量达124.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负极材料 振实密度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提高球形银粉振实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明利 余琼 刘江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以链烷醇胺为分散剂,用对苯二酚C6H4(OH)2还原硝酸银,通过调节硝酸银浓度、还原剂配比以及分散剂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实现对银粉粒径的控制。用扫描电镜(SEM)表征银粉的形貌、球形度和分散性;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不同粒径银粉的粒度分布;... 以链烷醇胺为分散剂,用对苯二酚C6H4(OH)2还原硝酸银,通过调节硝酸银浓度、还原剂配比以及分散剂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实现对银粉粒径的控制。用扫描电镜(SEM)表征银粉的形貌、球形度和分散性;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不同粒径银粉的粒度分布;参照GB 5162-85测试不同粒径粉体和级配后粉体的振实密度。结果表明:制备的银粉表面粗糙度低、球形度和密实度高,其流动性随粒径的减小变差,振实密度随之减小。合适的颗粒级配能有效提高粉体的振实密度,其最大值达到4.75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粉 超细粉体 振实密度 颗粒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硅藻土助滤剂振实密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壹城 高惠民 +3 位作者 任子杰 管俊芳 印航 苑大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振实密度是表征硅藻土助滤剂孔隙度的重要指标,文章考察了助熔剂种类、助熔剂添加量、升温速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硅藻土焙烧前的入料细度对硅藻土助滤剂振实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临江硅藻土,Na Cl、Na2CO3、Na OH、KCl作... 振实密度是表征硅藻土助滤剂孔隙度的重要指标,文章考察了助熔剂种类、助熔剂添加量、升温速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硅藻土焙烧前的入料细度对硅藻土助滤剂振实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临江硅藻土,Na Cl、Na2CO3、Na OH、KCl作为助熔剂时获得的硅藻土助滤剂的振实密度比较理想,其中Na2CO3综合指标最优;硅藻土助滤剂产品的振实密度随着助熔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Na2CO3添加量为7%时,助滤剂综合指标最佳;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对助滤剂振实密度的影响规律相同,都使其增大,考虑助滤剂综合指标,温度1000℃,焙烧时间1.5 h效果最优;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加,助滤剂振实密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5℃/min时振实密度最低;随着入料粗颗粒的逐渐加入,助滤剂产品的振实密度先降低后增加,入料细度-150μm时,振实密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助滤剂 焙烧 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振实密度的单分散和亚微米级球形银粉的合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迪 李秋影 +3 位作者 车延超 纪康宁 杨亚利 张晨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9,共7页
本文采用传统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为银源,明胶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振实密度高、单分散、球形的亚微米级银粉。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分散剂用量,溶液pH值,原料添加方式和反应温度对银颗粒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本文采用传统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为银源,明胶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振实密度高、单分散、球形的亚微米级银粉。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分散剂用量,溶液pH值,原料添加方式和反应温度对银颗粒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色散谱(EDS)对所制备银粉的特性进行了表征。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结果表明银粉呈单分散的球形,粒径范围在(0.40~1.05)μm。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银粉的振实密度为4.55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 银粉 亚微米尺寸 振实密度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银粉的制备及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屈新鑫 王来兵 +4 位作者 杨志先 熊雅玲 张夏 陆凯凯 杭云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3,60,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运用Minitab软件中的山口实验设计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银溶液滴加时间和pH三因素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并对最佳参数组合所得的样品进行气流粉...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运用Minitab软件中的山口实验设计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银溶液滴加时间和pH三因素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并对最佳参数组合所得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对比了气流粉碎前后银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因子中,硝酸银滴加时间对银粉振实密度影响显著,其余两因子为非显著因子,最佳参数组合为反应温度35℃,滴加时间90 min,pH=1,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银粉振实密度为4.90 g/cm^(3)。对该条件下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后测试分析,发现样品粒度分布减小,表面形貌比粉碎前光滑圆润,XRD半高宽变大,晶粒尺寸变小,振实密度增加到5.42 g/cm^(3),说明气流粉碎处理可改善银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粉 振实密度 方差分析 Minitab软件 气流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富锂正极材料Li[Li_(0.133)Ni_(0.300)Mn_(0.567)]O_2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涛 陈慧明 +2 位作者 张克金 王丹 米新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6,共4页
采用羟基共沉淀法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振实密度、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133Ni0.300Mn0.567]O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实密度仪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振实密度进行了分析.XRD结... 采用羟基共沉淀法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振实密度、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133Ni0.300Mn0.567]O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实密度仪分别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振实密度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材料属α-NaFeO2型层状结构;SEM结果显示材料平均颗粒尺寸为600 nm,且颗粒之间分散比较均匀,无明显的团聚现象;材料的振实密度为2.1 g/cm3,相对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材料有较大提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2.0~4.6 V电压区间、20~100 mA/g的较大电流密度变化幅度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正极材料 羟基共沉淀 熔盐法 振实密度 Li[Li0 133Ni0 300Mn0 567]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碳化硼粉的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仲文 蔺雷亭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9,31,共3页
为提高碳化硼粉的振实密度,对所用的料源的粒度、振实密度及颗粒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料源之间的配比进行了系列试验,得出碳化硼粉振实密度与粒径比和小颗粒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供给客户的两个样品被对方确认。选择气流... 为提高碳化硼粉的振实密度,对所用的料源的粒度、振实密度及颗粒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料源之间的配比进行了系列试验,得出碳化硼粉振实密度与粒径比和小颗粒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供给客户的两个样品被对方确认。选择气流粉碎加工的碳化硼粉,控制适当的粗、细颗粒的质量比和粒径比,可使整个体系的振实密度大于1.66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粉 振实密度 气流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低氧铌化物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远 金明亚 曹洪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氧化铌靶材广泛应用于变色玻璃及低辐射玻璃镀膜,用于制备靶材的氧化铌要求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为提高氧化铌产品的振实密度,采用聚乙烯醇(PVA)黏结剂混合氧化铌粉体、压块,真空烧结炉于1 200℃高温烧结3 h,然后进行粉碎过筛,制备出黑色... 氧化铌靶材广泛应用于变色玻璃及低辐射玻璃镀膜,用于制备靶材的氧化铌要求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为提高氧化铌产品的振实密度,采用聚乙烯醇(PVA)黏结剂混合氧化铌粉体、压块,真空烧结炉于1 200℃高温烧结3 h,然后进行粉碎过筛,制备出黑色的铌氧化物粉体;并用XRD、TEM等手段对粉体物相、成分,颗粒大小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粉体粒度分布、振实密度及氧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粉体D50=6.64μm,振实密度2.28 g/cm^3,失氧量为粉末中总氧含量(质量)的13.6%,铌氧化物分子式接近Nb O_2,达到喷涂靶材用原料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铌 高温烧结 振实密度 靶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银粉的正交实验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艇 马光 +2 位作者 操齐高 郑晶 孟晗琪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8,共5页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球形微米银粉时的主要因素对振实密度和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酸性条件下制备的微米银粉分散性较好。正交实验表明,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底液pH、硝酸银浓度、分散剂PVP用量...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球形微米银粉时的主要因素对振实密度和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酸性条件下制备的微米银粉分散性较好。正交实验表明,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底液pH、硝酸银浓度、分散剂PVP用量和实验温度。经过对银粉进行粒度、SEM和XRD等测定表征发现,优化条件下可制备得到振实密度为4.2 g/cm^3,平均粒径2.5μm,分散性良好的类球形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微米银粉 振实密度 正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盐法合成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
19
作者 汤宏伟 朱志红 +2 位作者 常照荣 吴锋 陈中军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的步冷曲线和t-x相图,该体系的最低共熔点为175.7℃。利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与高密度前驱体Ni0.8Co0.2(OH)2混合经2个恒温阶段烧结(...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的步冷曲线和t-x相图,该体系的最低共熔点为175.7℃。利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与高密度前驱体Ni0.8Co0.2(OH)2混合经2个恒温阶段烧结(600℃恒温6 h、800℃恒温24 h)制备出了振实密度高达3.23 g/cm3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LiNi0.8Co0.2O2具有规整的层状NaFeO2结构。电性能测试表明:在0.5 mA/cm2放电电流密度和3.0—4.3 V的电压范围内,LiNi0.8Co0.2O2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5(mA.h)/g,放电比容量为163(mA.h)/g,库仑效率为93%。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能够制备出电化学性能良好的锂离子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熔融盐 振实密度 LINI0.8CO0.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LiNi_(0.5)Mn_(1.5)O_4前躯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20
作者 苗超林 陈改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76-1680,共5页
采用二次干燥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LiNi0.5Mn1.5O4电池正极材料的前躯体。通过研究反应物浓度、聚沉剂、滤饼含水量和干燥方式等对产物晶体结构和振实密度的影响,得到制备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躯体的适宜条件为:NiSO4为0.375 mo... 采用二次干燥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LiNi0.5Mn1.5O4电池正极材料的前躯体。通过研究反应物浓度、聚沉剂、滤饼含水量和干燥方式等对产物晶体结构和振实密度的影响,得到制备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躯体的适宜条件为:NiSO4为0.375 mol/L,少量多次的添加聚沉剂,滤饼含水量为28%以及采用二次干燥的方式;该条件下可得到振实密度为1.74 g/cm3的LiNi0.5Mn1.5O4前躯体粉末。化学分析、能谱分析、XRD以及SEM等结果表明:前驱体是镍锰比为1:3,具有较高结晶度的片状结构材料。充放电测试表明:以此高密度前躯体所制备的LiNi0.5Mn1.5O4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实密度 前躯体 LINI0.5MN1.5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