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结构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孙广俊
李爱群
-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485-490,共6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3A04)资助
-
文摘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时,为了在满足所需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需要对振型数量进行合理的选择,而振型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结构各阶振型对总体反应的贡献。通过数学推导,对振型贡献及振型数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振型参与系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能够反映结构振型贡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对这些参数的力学含义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证明;其次,对有效质量法、振型位移控制法等基于不同振型贡献标准的确定振型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合理性和不足。本文研究对进一步理解结构振型贡献和振型数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关键词
结构振型
振型参与系数
振型贡献
有效质量法
-
Keywords
structural vibration mode
modal participation factor
modal contribution
effective modal mass method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铁路自复位高墩的高阶模态贡献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杜骞
夏修身
陈兴冲
孙学先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3-101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68033,51668035)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201801)(lzjtu(201801)EP support)
-
文摘
针对高阶模态对自复位桥墩的影响,以某铁路58 m高墩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模型。输入近场地震动强震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出了墩身塑性铰的形成及发展规律。基于模态分解法讨论了前3阶模态对墩身弯矩和墩顶位移的影响,引入一种定量指标评价了各阶模态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近场地震作用下,自复位高墩墩底提离后只会减小第1阶模态响应对墩身的作用,使墩底不出现塑性铰;受高阶模态地震响应的影响,墩身中部仍会出现塑性铰区,墩底提离不能消除高阶模态的作用。
-
关键词
自复位高墩
高阶模态
振型贡献率
地震反应
-
Keywords
self-centering tall pier
high order mode
mode contribution rate
seismic response
-
分类号
U2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基于反应谱方法的双曲冷却塔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军锋
陈淮
李静斌
-
机构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016)
-
文摘
为明确冷却塔结构的振型特征、不同振型在地震响应中贡献及地震内力环向分布特点,便于冷却塔结构设计,以某大型双曲冷却塔为例,在动力特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反应谱方法进行地震响应计算,并与其它荷载作用下内力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冷却塔振型可据其形状、方向分为环向与子午向谐波耦合振型、侧向弯曲振型、竖向伸缩振型及竖向扭转振型4类。第1类振型为冷却塔主振型;水平、竖向地震响应贡献分别来自第2、3类振型,第1、4类振型对地震作用均无贡献。侧弯振型的截面变形特征决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塔筒内力在环向呈正弦或余弦分布。无论水平或竖向地震作用,塔筒中主要产生双向轴力,在下支柱主要产生轴力及弯矩,且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远大于竖向地震。较其它荷载作用效应,地震作用对塔筒的关键效应为塔筒中下区段内子午向拉力及塔筒顶端0.2HS范围内环向拉力,且地震效应对下支柱影响明显大于对塔筒影响。
-
关键词
双曲冷却塔
地震响应
振型贡献
内力环向分布
荷载效应组合
-
Keywords
hyperboloidal cooling towers
seismic response
mode's contribution
latitude distributions of internalforces
load effect combination
-
分类号
TU3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271.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大跨度斜拉立体桁架的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建琴
李从林
吴敏哲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9,共5页
-
基金
兰州交通大学"青兰"人才工程基金资助计划资助(QL-08-05A)
-
文摘
大跨度斜拉立体桁架是一种频谱密集周期较长的杂交结构体系,以该结构的两塔三跨和一塔两跨两种体系为对象,研究了通过控制振型参与质量贡献率来确定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时参与组合所需的振型数,探讨了水平地震反应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地震反应振型组合需取前20阶振型具有足够的精度,桁架最大竖向位移和塔顶水平位移及桁架和索的内力反应不大,而塔根的内力反应较大,设计时应给予足够重视。对一塔两跨体系,时程分析结果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普遍偏大,该结构体系在设计时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
关键词
大跨度
斜拉立体桁架
水平地震响应
振型参与质量贡献率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
Keywords
long span
cable-stayed space truss
horizontal seismic response
modal mass contribution ratio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time history analysis procedure
-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