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矢动平衡仪振动采集系统
1
作者 于大永 孙俊杰 +1 位作者 陈磊 代瑞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99,103,共3页
以全矢动平衡方法为基础,针对当前动平衡仪器在信息全面性、信息同步性及信息处理精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ARM11微处理器和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全矢动平衡分析的嵌入式振动采集系统;介绍了全矢动平衡方法的原... 以全矢动平衡方法为基础,针对当前动平衡仪器在信息全面性、信息同步性及信息处理精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ARM11微处理器和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全矢动平衡分析的嵌入式振动采集系统;介绍了全矢动平衡方法的原理,设计了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的硬件平台及软件平台。振动采集系统实现了多通道信号的同步整周期采集,对键相信号进行了特殊处理。系统的开发为旋转机械转子的动平衡分析提供了新的支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矢动平衡 振动采集 ARM WINCE 多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研制便携式红松球果振动采集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探讨
2
作者 张兰 杨建闽 张堃 《森林工程》 1995年第3期51-51,44,共2页
文内对研制使携式红松球果振动采集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振动采集 红松球果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多通道微弱振动信号采集系统
3
作者 王红亮 高春林 林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3,84,共5页
针对多体飞行器分离时分离面恶劣的力学影响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包括前端微振动传感器和变换器的多通道微弱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用于测量多体飞行器分离面径向微振动加速度。系统使用AD7616芯片采集压阻式传感器及变换器接收的微振... 针对多体飞行器分离时分离面恶劣的力学影响问题,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包括前端微振动传感器和变换器的多通道微弱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用于测量多体飞行器分离面径向微振动加速度。系统使用AD7616芯片采集压阻式传感器及变换器接收的微振动信号,使用2片8 GB的NAND FLASH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为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正确性,对存储前后的数据采用RS编码和解码,通过RS422或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地面设备进行通信,完成加速度信号数据的回读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集存储器可以正确采集存储6路微振动模拟信号,并绘制各通道的模拟量曲线,工作稳定,可靠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采集 千兆以太网接口 RS422总线接口 FPGA AD7616 NAND FLA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调制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调频方法
4
作者 张庆宏 王志飞 +3 位作者 周晨媛 周丹 蔡玲珑 李运甲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15-2424,共10页
面向电力应用场景,为克服复杂电磁环境对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干扰,并实现器件谐振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相匹配,提出基于软磁材料进行磁场调制的调频方法。通过研究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模型与磁场耦合分布模型,明确了磁力非线... 面向电力应用场景,为克服复杂电磁环境对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干扰,并实现器件谐振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相匹配,提出基于软磁材料进行磁场调制的调频方法。通过研究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模型与磁场耦合分布模型,明确了磁力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器件谐振频率的作用机制。探究了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对能量采集器内部磁场分布的影响,完成调频单元及器件整体结构设计,制备了样机并开展性能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软磁材料的调频方法可实现96~139Hz范围调频,相对调频范围44.8%。与基于永磁体进行调频的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实现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较宽范围、较高精度调频,还可进一步屏蔽外界磁场干扰并约束内部磁场泄漏,有利于提升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在强磁场环境中的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 磁场调制 频率调节 软磁材料 磁场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扩频理论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
5
作者 李治宏 张佳佳 +3 位作者 张金雨 王佳 马云宾 牟笑静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以同时提升多模态采集和增加带宽为研究方向,结合多模态扩频理论,建立了一套多模态宽频且能多方向工作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能量采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两个模块。其中,采集器包括4种谐振频率,组成了较宽的工作频带,保证了... 以同时提升多模态采集和增加带宽为研究方向,结合多模态扩频理论,建立了一套多模态宽频且能多方向工作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能量采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两个模块。其中,采集器包括4种谐振频率,组成了较宽的工作频带,保证了该采集器在低频振动工作环境下高效率地收集振动能量;电源管理电路将采集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再对电容或电池等储能元件充电以供微电子器件使用。经过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对采集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度6 m/s^(2)简谐力激励下,工作频带为16.1~27.8 Hz,输出电压最高可达35.75 V,阻抗匹配后最优阻值为200 kΩ,此时输出功率为115.85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多方向 宽频带 压电 振动能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振动数据采集的AGC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潮 陈立 郭永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针对随机采集场合中事前难以确定幅值的大小,无法设置最合适的增益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卡尔曼滤波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的设计方案。详述了设计方案的硬件原理、实现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不仅能实现振动数据采集中的... 针对随机采集场合中事前难以确定幅值的大小,无法设置最合适的增益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卡尔曼滤波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的设计方案。详述了设计方案的硬件原理、实现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不仅能实现振动数据采集中的自动增益控制功能,而且不需预设增益初值的情况下可获得宽广的增益幅度动态范围,对高动态范围的数据采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采集 自动增益控制(AGC) 卡尔曼滤波 峰值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采集器的建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5
7
作者 贺学锋 杜志刚 +2 位作者 赵兴强 温志渝 印显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71-1778,共8页
为了根据环境振动和电学负载的特点对悬臂梁式微型压电振动能采集器进行优化,本文考虑质量块质心与悬臂梁末端的位置差异,建立了在基础激励作用下采集器的运动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引入常数,建立了对单压电层、双压电层并联和双压... 为了根据环境振动和电学负载的特点对悬臂梁式微型压电振动能采集器进行优化,本文考虑质量块质心与悬臂梁末端的位置差异,建立了在基础激励作用下采集器的运动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引入常数,建立了对单压电层、双压电层并联和双压电层串联的3个悬臂梁式微型压电振动能采集器均适用的耦合电路方程,得到了采集器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表达式,推导了简谐基础激励和任意基础激励作用下的输出电压表达式。实验结果显示,对于3个振动能采集器样机而言,以上固有频率和输出电压表达式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0%和20%,表明该模型基本满足微型压电振动能采集器优化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振动采集 悬臂梁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复合磁电换能器的宽带振动能量采集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进 文玉梅 +2 位作者 李平 白小玲 岳喜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63-2869,共7页
采用磁致伸缩/压电层合磁电换能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振动能量采集器,采集器由多个悬臂梁、磁电换能器和永磁体组成,将磁电换能器和提供磁场的永磁铁分别与悬臂梁构成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弹性结构,从而响应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推导了... 采用磁致伸缩/压电层合磁电换能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振动能量采集器,采集器由多个悬臂梁、磁电换能器和永磁体组成,将磁电换能器和提供磁场的永磁铁分别与悬臂梁构成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弹性结构,从而响应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推导了换能器和永磁体组间磁力作用下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电输出模型;借助磁场分析软件Ansoft's Maxwell研究了影响能量采集器的频率特性及电能输出的因素,为获得最优性能的能量采集器提供设计依据。根据分析设计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振动加速度为0.2 g(g=9.8 ms-2)时,当两悬臂梁间频率差为3.6 Hz时,振动能量采集器响应频带宽度从单梁结构的0.8 Hz增加到双梁结构的5.0 Hz,负载电阻为1 900Ω时,其上的功率达到最大0.2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振动能量采集 磁致伸缩材料 压电材料 Ansoft’s MAX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向宽频磁电式振动能量采集器 被引量:21
9
作者 岳喜海 杨进 +2 位作者 文玉梅 李平 白小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1-1967,共7页
针对目前振动能量采集器只能拾取环境振动中一个方向的能量,以及响应频带较窄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由弹性圆柱悬臂梁、环形磁路和复合磁电换能器组成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能量采集器。圆柱悬臂梁具有在其横截面内沿任意方向振动的特... 针对目前振动能量采集器只能拾取环境振动中一个方向的能量,以及响应频带较窄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由弹性圆柱悬臂梁、环形磁路和复合磁电换能器组成的多方向宽频带振动能量采集器。圆柱悬臂梁具有在其横截面内沿任意方向振动的特性,同时,借助磁力耦合,使任意方向振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从而采集器实现多方向宽频带振动能量拾取。理论推导了磁力作用下圆柱悬臂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以及电压输出模型;借助磁场分析软件AnsoftMaxwell分析了矩形、圆形和环形永磁铁分别组成3种磁路的磁场分布,研究了不同磁路中磁力、磁场强度及其变化量等因素对动力学方程和电压输出的影响,为获得更优性能的采集器提供了设计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5.88m/s。的加速度下,具有环形磁路的采集器能够拾取0°~180°多方向的振动能量,各个方向响应频带宽度达到4.4~5.6Hz;负载电阻为3MQ时,采集器输出0.5mW的最大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向非线性振动 宽频带振动能量采集 磁力耦合 弹性圆柱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志刚 丁旭升 +1 位作者 刘福贵 杨茁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5-260,共6页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和对微机电技术研究的逐渐深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微型电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微型电源的一个分支,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可将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可以长...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和对微机电技术研究的逐渐深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微型电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微型电源的一个分支,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可将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可以长期有效的为传感器件供电。简单介绍了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物理模型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在正弦激励下采集器的振动特性,分析了采集器结构的固有频率与振动形式,并利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结构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结构与传统单一永磁体结构相比,输出电压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采集 有限元 微电源 微电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佩红 戴旭涵 赵小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98,111,共6页
随着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和微机电系统的迅速发展,供电问题正成为它们进入实用化、产业化的一大障碍。现有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首先给出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工作原理、物理模型和设计原则,然后详细介绍目前国... 随着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和微机电系统的迅速发展,供电问题正成为它们进入实用化、产业化的一大障碍。现有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首先给出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工作原理、物理模型和设计原则,然后详细介绍目前国内外各研究小组研制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几何模型、结构参数、输出结果和技术特点,最后简单分析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振动能量采集 电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微悬臂梁振动能量采集器谐振频率和功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艳宁 李雯 +4 位作者 任平 郭彤 鄢志丹 傅星 胡小唐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且一直向微型化电源的目标迈进.为此,以矩形压电微悬臂梁结构作为换能单元,通过对压电层等效电流源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理论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得出微能量功率的计算公...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且一直向微型化电源的目标迈进.为此,以矩形压电微悬臂梁结构作为换能单元,通过对压电层等效电流源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理论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得出微能量功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看出,在实际设计压电振动能量采集装置时,可采用适当增加质量块质量和减小梁长度的方式来满足整体结构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低频谐振、获得较大的功率输出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悬臂梁 微能源 振动能量采集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光庆 岳玉秋 +2 位作者 展永政 李萧均 高帅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65,共5页
为改善线性单频谐振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研制了双自由度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样机模型,搭建了样机实验测试平台,研究了系统刚度比和负载电阻等参数对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系统刚度比,不仅可以拓宽压电振动... 为改善线性单频谐振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研制了双自由度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样机模型,搭建了样机实验测试平台,研究了系统刚度比和负载电阻等参数对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系统刚度比,不仅可以拓宽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工作率带,还提高了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结果表明:在基础振动加速度为40m/s^2和负载电阻为471kΩ条件下,双自由度宽频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工作频带是单频系统的7倍,最大输出功率是单频系统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 弹性放大系统 样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光庆 崔素娟 +2 位作者 武海强 王学保 李秀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263,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双线性弹性元件耦合的多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线性弹性元件的大变形引起采集器结构几何构型的变化,使采集器产生单稳态、双稳态和三稳态等非线性振动特性,达到提高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目的。建立了双线性弹性元件耦... 提出了一种双线性弹性元件耦合的多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线性弹性元件的大变形引起采集器结构几何构型的变化,使采集器产生单稳态、双稳态和三稳态等非线性振动特性,达到提高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目的。建立了双线性弹性元件耦合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Rayleigh-Ritz模态分析法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能量采集器的集总参数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动力学模型无量纲化处理后,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能量采集器的静力学特性(如非线性恢复力、势能、静态平衡点及其分岔)和动力学特性(振动位移、速度、相图、采集电压等)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该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参数α=β≠0时能量采集器表现出光滑连续的单稳态、双稳态和三稳态等动力学特性,其中双稳态和三稳态振动时的能量采集输出功率比线性能量采集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采集 非线性振动 线性弹性元件耦合 机电耦合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光庆 杨斌强 +2 位作者 徐文潭 李萧均 廖维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为改善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在基础低幅值激励条件下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带有线性放大器的非线性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线性放大器对基础低幅值激励进行一级放大后,激发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进入高能轨道的大幅值周期振... 为改善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在基础低幅值激励条件下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带有线性放大器的非线性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线性放大器对基础低幅值激励进行一级放大后,激发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进入高能轨道的大幅值周期振动,从而提高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根据力学和电学平衡方法建立了非线性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两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并对系统模型进行时域和频域求解,仿真分析了系统质量比、刚度比等参数对系统输出特性(振动位移、速度、相图和输出电压等)的影响。最后,通过与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非线性宽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在较小的激励幅值作用下具有更高的输出特性和更宽的工作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 线性放大器 非线性模型 两自由度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弹性放大器的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斌强 徐文潭 +2 位作者 王学保 李秀玲 王光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4-691,共8页
针对带弹性放大器的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Hamilton原理和Ra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机电耦合分布参数模型。重点分析了激励频率Ω≥1时系统质量比、刚度比、磁铁对间距等参数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研制了压... 针对带弹性放大器的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Hamilton原理和Ra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机电耦合分布参数模型。重点分析了激励频率Ω≥1时系统质量比、刚度比、磁铁对间距等参数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研制了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原理样机,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测试了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带弹性放大器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是一个非线性双自由度系统,具有两个双稳态运动区域;在激励频率Ω≥1时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需要较大的激励能量才能进入大幅值周期振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 弹性放大器 分布参数模型 仿真与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伟 车录锋 王跃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4-700,共7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横向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用于把周围环境中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能量采集器主要由两块长方形永磁体、螺旋铜线圈、质量块-弹性梁振动系统及衬底等构成。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器件结构...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横向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用于把周围环境中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能量采集器主要由两块长方形永磁体、螺旋铜线圈、质量块-弹性梁振动系统及衬底等构成。选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优化,并利用电镀技术制作螺旋铜线圈,KOH湿法腐蚀和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技术制作质量块-弹性梁振动系统,然后与永磁体一起组成了体积大约为100mm3的能量采集器样机。对制作好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样机的振动特性测试表明:质量块-弹性梁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41Hz;在频率为241Hz、加速度为2.8ms-2的外界振动激励下,负载两端产生的交流电压峰峰值为9.2mV。另外调节质量块和弹性梁的参数,还可以得到不同固有频率的能量采集器。该能量采集器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对无线传感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能量采集 振动能量采集 横向振动 微机电系统(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能量采集与振动控制序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明 赵林川 邹鸿翔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91-2093,共3页
振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振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人体、设备和设施造成损伤.研究人员一般从两个方面处理振动:一方面采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吸振、隔振、减振等,降低从振动源传输到主体的振动能量;另一方面采用能量采集技术,将振动能... 振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振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人体、设备和设施造成损伤.研究人员一般从两个方面处理振动:一方面采用振动控制技术,包括吸振、隔振、减振等,降低从振动源传输到主体的振动能量;另一方面采用能量采集技术,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低功耗电子设备供电,即能量的重新分配与利用.振动能量采集与振动控制具有相通的力学原理与方法.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振动能量采集与振动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自供能传感、重大装备减振降噪、自反馈振动控制等,促进我国高端智能化装备研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采集 振动控制 设备供电 振动 减振降噪 自反馈 自供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电源管理电路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金田 文玉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0,共5页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许多能量采集装置中都采用压电元件实现能量转换。分析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中压电元件采集的能量输出管理电路,包括标准能量采集电路、DC-DC变换的优化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电感同...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许多能量采集装置中都采用压电元件实现能量转换。分析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中压电元件采集的能量输出管理电路,包括标准能量采集电路、DC-DC变换的优化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电感同步开关采集电路和双同步开关采集电路等五种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能量采集输出效率,指出了各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元件 振动能量采集 电源管理电路 能量采集电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A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庆新 李岩 +3 位作者 林凯 高云红 赵树国 许瑾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0-743,共4页
采用智能材料磁控形状记忆合金(MSMA)将机械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为无线电子设备供电已备受关注。该文利用MSMA的维拉利效应(逆磁致伸缩效应)分析了MSMA振动能量采集器工作原理,计算并确定了振动能量采集系统的磁轭、线圈、保护系统、固... 采用智能材料磁控形状记忆合金(MSMA)将机械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为无线电子设备供电已备受关注。该文利用MSMA的维拉利效应(逆磁致伸缩效应)分析了MSMA振动能量采集器工作原理,计算并确定了振动能量采集系统的磁轭、线圈、保护系统、固定装置的尺寸和性能参数。利用ANSY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各部分结构参数和材料选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MSMA振动能量采集器样机,搭建了MSMA振动能量采集器实验平台,进行了振动力激振实验,得到了在不同输入频率和应力大小条件下感应电压的输出曲线,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MSMA材料可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振动能量收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形状记忆合金 振动能量采集 能量转换 感应电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