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灰碎石垂直振动试验方法及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应军 杨秀荣 +2 位作者 李宁方 张毅 董鑫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结合二灰碎石现场振碾特性,研究了振动压实仪(VVTE)及选型标准,提出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并通过对比研究室内静压法(SPCM)、振动法及现场振碾方式对二灰碎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试件成型方法优越性.结果表明:振动压实仪... 结合二灰碎石现场振碾特性,研究了振动压实仪(VVTE)及选型标准,提出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并通过对比研究室内静压法(SPCM)、振动法及现场振碾方式对二灰碎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试件成型方法优越性.结果表明:振动压实仪的工作频率为30Hz,名义振幅为1.2mm,工作质量为300kg时模拟效果最佳,振动120s时的最大干密度与现场所能达到最大干密度相等;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芯样强度之比可达90%,而静压法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芯样强度之比不足52%;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是静压成型试件的1.7倍以上.垂直振动法比静压法成型试件更能准确反映二灰碎石基层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灰碎石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振动参数 最大干密度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建筑幕墙振动台试验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任祥香 卢文胜 曹文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35-240,共6页
分析建筑幕墙地震作用机理,提出考虑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并以某超高层建筑内层玻璃幕墙体系为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体结构各楼层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 分析建筑幕墙地震作用机理,提出考虑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方法,并以某超高层建筑内层玻璃幕墙体系为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体结构各楼层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将主体结构地震反应包络值作为输入,对典型幕墙单元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加速度和位移输入对幕墙单元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的影响规律,探讨影响幕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薄弱环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速度和位移输入对幕墙单元地震加速度反应有较大影响,位移输入对幕墙试件的动力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该超高层建筑幕墙试件的加速度放大系数远大于现行规范的规定取值,即基于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对超高层建筑幕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式建筑幕墙 振动试验方法 加速度输入 位移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绝缘子串机械振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明振 张锐 张志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91-2596,共6页
为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导线和金具的机械振动疲劳性能研究,参考国内外现有试验方法和标准,采用D-300-2型振动台和KD-3正弦振动控制仪,开发了国内第1套绝缘子串振动试验系统,并在国内首次对盘形悬式绝缘子串和棒形悬式复合绝缘... 为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导线和金具的机械振动疲劳性能研究,参考国内外现有试验方法和标准,采用D-300-2型振动台和KD-3正弦振动控制仪,开发了国内第1套绝缘子串振动试验系统,并在国内首次对盘形悬式绝缘子串和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串进行了大量机械振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对悬垂串绝缘子强度基本无影响,对耐张串影响较大。瓷绝缘子耐张串试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约15%),玻璃绝缘子耐张串试验结果变化较小。压接式复合绝缘子经3000万次的振动试验后的机械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高下降程度为14%,且分散性较大。基于大量试验研究、工程运行经验和现有技术认识,建议针对现有的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对不同结构型式的绝缘子串的振动疲劳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的合理性及判定准则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能有效地评价其振动疲劳特性。应重点关注复合绝缘子的耐振强度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线路经过的易振区,建议采用直径≥24mm的耐酸芯棒,并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甚至采用多串并联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绝缘子串 振动性能 疲劳 振动试验方法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标810F与振动试验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同发 《火箭推进》 CAS 2002年第4期27-31,共5页
主要介绍了美军标810F在振动试验技术上的进步点.并针对这些新技术重点提出了我们在夹具设计、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应受到的启示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美军标810F 夹具动力学设计 夹具-试件相互作用 振动试验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压实SRX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薛金顺 蒋应军 +1 位作者 陈豫 舒永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7-1392,1429,共7页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均随着相对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且相对含水率为0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力学强度随着SR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压实度在96%~100%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SRX-SCS抗压强度提高4%~8%,劈裂强度提高6%~10%,回弹模量提高7%~11%;SRX石灰岩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是SRX砂岩稳定碎石、SRX花岗岩稳定碎石的1.27倍、2.19倍,劈裂强度是砂岩、花岗岩的1.23倍、2.03倍,回弹模量是砂岩、花岗岩的1.21倍、2.20倍;抗压强度R_c与劈裂强度R_i之间满足R_c=16.6Ri,抗压强度R_c与回弹模量E_c之间满足E_c=118.4Rc。该成果可为SRX-SCS的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RX稳定碎石 振动试验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二级发动机一级飞行段力学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玫 袁军社 +1 位作者 刘军彦 高乐乐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4期22-29,共8页
针对目前大推力火箭二级发动机在全工作寿命周期内力学环境考核不充分的问题,开展了发动机整机一级飞行段振动力学环境试验考核方法研究。以某型运载火箭芯二级四机并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箭体条件下模态频率的仿真分析,确定试... 针对目前大推力火箭二级发动机在全工作寿命周期内力学环境考核不充分的问题,开展了发动机整机一级飞行段振动力学环境试验考核方法研究。以某型运载火箭芯二级四机并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箭体条件下模态频率的仿真分析,确定试验方案及边界条件,通过正弦振动、随机振动试验获取加速度及应变数据判别结构薄弱环节,对比试验前后特征级扫描数据评估发动机结构一致性,为发动机优化改进提供依据,最终以振动试验后产品再次试车的数据正常与否作为发动机力学适应性的判据。该型运载火箭首飞及后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验证了发动机整机振动试验考核方法行之有效,可实现二级发动机全寿命周期的力学环境考核覆盖,对发动机及火箭工作可靠性至关重要,并为其他各型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一级飞行段环境适应性考核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发动机 一级飞行段 力学环境 整机振动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成型CTB-50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增长规律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应军 王煜鑫 +3 位作者 周传荣 李明杰 杨明 蒋学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45-3054,共10页
为表征最大粒径为53 mm水泥稳定碎石(CTB-50)的抗压强度,评价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的可靠性,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增长规律,建立了抗压强度增长方程及预测模型,并分析了级配类型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表征最大粒径为53 mm水泥稳定碎石(CTB-50)的抗压强度,评价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的可靠性,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增长规律,建立了抗压强度增长方程及预测模型,并分析了级配类型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VVTM试件抗压强度与试验段芯样相关性较高,可达91%左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在养护初期强度增长较快,60 d后强度趋于稳定;建立的抗压强度增长方程、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不小于0.982、0.976,预测值误差绝对值分别小于3%、6%;CTB-50的初始、极限抗压强度分别约为传统水泥稳定碎石(CTB-30)的1.25倍、1.09倍,相同的强度控制指标下,CTB-50可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基层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CTB-50水泥稳定碎石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 抗压强度 增长方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蒋应军 王瑞祥 +1 位作者 刘鹏 陈浙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与施工现场压实效果相关性更好的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维掺量以及纤维类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等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先增大后减... 采用与施工现场压实效果相关性更好的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维掺量以及纤维类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等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先增大后减小.此外,与不掺加纤维冷再生混合料相比,试验选用的4种纤维对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效果总体上均不明显;掺加木质素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最好,动稳定度可提高79%,其最佳掺量为0.4%;掺加聚酯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最好,弯拉应变可提高19%,其最佳掺量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纤维 路用性能 冷再生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浆体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頔 陈忠达 +1 位作者 任皎龙 蒋应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695,共9页
为了了解浆体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配比下水泥粉煤灰浆体与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特性,分析了浆体强度和龄期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而实现了基于浆体强度的水泥粉煤灰稳定... 为了了解浆体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配比下水泥粉煤灰浆体与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特性,分析了浆体强度和龄期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而实现了基于浆体强度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预估。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浆体强度随龄期增长和水泥—粉煤灰掺量比降低而增大;在60 d前,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随龄期和细集料—粉煤灰掺量比的增长而增大,之后,随细集料—粉煤灰掺量比的增长而先增大后减小;浆体强度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具有较高相关性;提出的预估方程符合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变化规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建议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内掺粉煤灰掺量为4%~6%,外掺水泥剂量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浆体强度 振动试验方法 力学特性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