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激发对高超声速气动力/热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子健 刘云峰 姜宗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626,共11页
随着飞行马赫数的不断提高,空气的高温气体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热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高温气体效应对气动力/热的影响机理复杂,影响参数众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发生高温气体效应时,多个非线性物理过... 随着飞行马赫数的不断提高,空气的高温气体效应越来越明显,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热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高温气体效应对气动力/热的影响机理复杂,影响参数众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发生高温气体效应时,多个非线性物理过程耦合在一起,地面试验和数值模拟无法将这些过程解耦,无法给出关键物理机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两步渐进新方法:先通过牛顿迭代法得到发生振动激发过程的斜激波无黏解;再将该无黏解的结果作为边界条件,求解边界层的黏性解.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振动激发过程对二维斜劈的气动力/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激发过程对斜激波后的温度、密度、马赫数、雷诺数和斜激波角影响较大,而对压力和速度影响较小.斜激波波后的无黏流动与边界层流动是耦合在一起的.发生振动激发后,斜激波波后雷诺数的增大会导致边界层厚度减小,结合多个物理量的变化,如速度增大和温度减小,共同对边界层内的摩擦阻力和气动热产生影响.对比完全气体的结果发现,振动激发使壁面摩阻升高,而使壁面热流降低.分别通过影响激波层和边界层,振动激发对摩阻的影响是弱耦合的,而对热流的影响则是强耦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 气动力/热 边界层 高温气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LiCs与CO_2碰撞中的振动-转动能量转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淑英 范雯萱 +3 位作者 高永明 白雪 戴康 沈异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8-683,共6页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 受激发射泵浦得到的LiCs高位振动态与CO_2碰撞,研究了LiCs不同能量对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瞬时激光感应荧光(LIF)测量得到CO_2(0000,J=2-74)原生转动态分布.转动布居数的半对数描绘给出了一个双指数结构,得到了一个T_a=660±73K[对LiCs(E=4300cm^(-1))]和550±61K[对LiCs(E=3700cm^(-1))]的低能分布,一个T_b=2380±261K[对LiCs(E=4300cm^(-1))]和1980±217K[对LiCs(E=3700cm^(-1))]的高能分布,低能分布属于弹性或弱非弹性碰撞,高能分布属于强非弹性碰撞.转动分布对LiCs能量是敏感的.但弹性与非弹性分支比基本是相同的.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测量了各J态的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它们仅弱依赖于LiCs激发能.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对不同LiCs能量基本一致,是振动-转动/平移弛豫轨道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转移 瞬时荧光测量 原生转动态分布 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 振动激发Li CS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4+)Si_3反应动力学:振动激发态对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宗荣 高艳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处于振动激发态的硅原子团簇与硅原子团簇碰撞的反应动力学.计算表明:对于Si4+Si3反应,当反应物团簇处于振动激发态时,有利于生成更小团簇的碎片,而对生成Si6十Si及Si5+Si2影响不大.
关键词 硅原子团簇 团簇 反应动力学 振动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激发对H+CH反应矢量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子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1-654,共4页
基于从头算势能面CH2(1A'),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研究了不同振动激发(v=0-3)下反应H+CH→H2+C(1D)的动力学性质.在质心坐标系下计算了四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Ds),计算并讨论了描述k-j'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函数和描述k-k-&#... 基于从头算势能面CH2(1A'),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研究了不同振动激发(v=0-3)下反应H+CH→H2+C(1D)的动力学性质.在质心坐标系下计算了四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Ds),计算并讨论了描述k-j'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函数和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二面角分布P(φr).研究结果表明势能面上的深势阱和不同的振动态对产物分子H2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方法 振动激发 产物极化 矢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许雪松 李磊 +1 位作者 荆波 杨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0-1394,共5页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讨论了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和(2π/σ)(dσ22+/dωt)3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产物分子转动角动...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讨论了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O+DCl→OD+Cl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子的振动激发对(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和(2π/σ)(dσ22+/dωt)3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产物分子转动角动量取向程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变化规律反映出反应物分子的高振动激发使产物分子倾向于在平行于散射面的平面内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Cl反应 振动激发 极化微分反应截面 矢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的乙烯分子与钠原子V-E能量转移的温度关系
6
作者 李全新 俞书勤 +1 位作者 陈从香 马兴孝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91-291,共1页
振动态至电子态的V—E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至今还是为数不多的。本实验室曾提出了一种研究V—E能量转移的新的实验方法,最近已测定了C<sub>2</sub>H<sub>4</sub>—Na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此工作是研究该... 振动态至电子态的V—E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至今还是为数不多的。本实验室曾提出了一种研究V—E能量转移的新的实验方法,最近已测定了C<sub>2</sub>H<sub>4</sub>—Na体系中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此工作是研究该体系的V—E能量转移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V—E能量转移是在热管炉反应器中进行的。利用三路进气系统可以调节反应器中金属钠蒸汽的分压。TEA CO<sub>2</sub>激光将反应器中乙烯分子激发到高振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 V-E 能量转移 速率常数 进气系统 金属钠 电子态 高振 实验方法 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与H_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动量迁移截面的研究
7
作者 冯灏 孙卫国 +1 位作者 王小炼 曾阳阳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4-86,101,共4页
采用体心坐标系下振动密耦合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的动量迁移截面(momen-tum transfer cross section,MTCS)。通过对包含18个振动态、8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的研究,得到了收敛的密耦合框架下的v=0→v′=5,6,7,8,9,1... 采用体心坐标系下振动密耦合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高振动激发散射的动量迁移截面(momen-tum transfer cross section,MTCS)。通过对包含18个振动态、8个分波和16个分子对称性的研究,得到了收敛的密耦合框架下的v=0→v′=5,6,7,8,9,10等几个振动跃迁通道的动量迁移截面值,为进一步精确研究低能电子与H2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子散射 动量迁移截面 振动激发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振动激发态吡嗪碰撞传能的QCT计算研究
8
作者 周建华 马万勇 +3 位作者 姜海辉 张纪明 王少坤 顾月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 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吡嗪(C4N2H4)与N2、O2、NH3、基态吡嗪之间的碰撞传能.C4N2H4通过计算发现,高振动激发态C4N2H4与N2、O2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传能,与NH3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R传能,与基态C4N2H4碰撞发生的主要是V鄄V(R)传能.通过比较高振动激发态C4N2H4、C6F6、C6H6与其基态分子的碰撞传能,发现此类碰撞传能中,若分子的对称性高,则V鄄V传能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 振动激发 碰撞传能 QCT计算 传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υ)高振动激发态向C_2H_2的振动传能研究
9
作者 王宝山 郭敬忠 +2 位作者 顾月姝 毛文涛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用时间分辨窝里叶红外发射谱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CO向C2H2的传能,得到了CO(v=1-3)各振动态布展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微分法解出弛豫微分方程组,获得CO(v=1-3)向C2H2的传能速率常数分别为:2.0±0.1,6.0±0.2和9.1&... 用时间分辨窝里叶红外发射谱研究了高振动激发态CO向C2H2的传能,得到了CO(v=1-3)各振动态布展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微分法解出弛豫微分方程组,获得CO(v=1-3)向C2H2的传能速率常数分别为:2.0±0.1,6.0±0.2和9.1±0.8(10-13cm3·molecule-1·s-1).传能速率随着振动量子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CO的振动能应向C2H2的对称伸缩模v2近共振V-V传递.传能过程中还可能形成二聚体络合物,加速了CO(v)向C2H2的传能.用abinitio方法确定了CO...C2H2两种可能的直线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激发 V-V传能 一氧化碳 乙炔 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势能面和振动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语晖 先晖 +1 位作者 谢代前 鄢国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91-1294,共4页
采用振动自洽场 -组态相互作用 (SCF-CI)方法通过实验振动光谱优化了 CO2 分子的势能函数 ,由该势能函数计算得到的纯振动光谱数据与实验值相比 ,所有能级的误差均在 4 cm- 1 以内 ,均方根偏差为 1 .50 cm- 1 ,所预测的 Π态振转光谱也... 采用振动自洽场 -组态相互作用 (SCF-CI)方法通过实验振动光谱优化了 CO2 分子的势能函数 ,由该势能函数计算得到的纯振动光谱数据与实验值相比 ,所有能级的误差均在 4 cm- 1 以内 ,均方根偏差为 1 .50 cm- 1 ,所预测的 Π态振转光谱也与实验值很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面 振动激发 二氧化碳分子 SCF-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激励产生高振动激发ν_1模的NO_2分子
11
作者 李红志 李强 +1 位作者 朱起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2-384,共3页
The photon-excited NO2 at 308 nm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a-Resolved FTIR spectroscopy. The IR fluorescence from highly excited NO2(X2 A1) in u1 vibrational mode has been observed. These excited states are resulted ... The photon-excited NO2 at 308 nm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a-Resolved FTIR spectroscopy. The IR fluorescence from highly excited NO2(X2 A1) in u1 vibrational mode has been observed. These excited states are resulted from the strong vibronic mix ing of electronic excited A2 B2/B2 B1 states with the grou-nd X2 A1 state. It is considered that symmetric stretching v1 mode is reserved from the photolysis because its vibrational style is unsuitable for disso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谱 振动激发 二氧化氮 光解
全文增补中
O_3势能面和振动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12
作者 先晖 谢代前 鄢国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The excited vibrational states of the ozone molecule are studied using the vibrationally self-consistent field-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SCF-CI) procedure. 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vibrational band origins ... The excited vibrational states of the ozone molecule are studied using the vibrationally self-consistent field-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SCF-CI) procedure. 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observed vibrational band origins well,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for the electronic ground state of O3 is optimized using the recently observed vibrational band origins up to 4400 cm-1.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this fitting for the 30 observed vibrational energy levels is 0.47 cm-1.All the calculated band origins are within 1.0 cm-1 of the observe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振动激发 势能面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与N_2分子碰撞的振动共振激发散射截面的密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立 戴伟 +2 位作者 刘秀英 冯灏 孙卫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使用经孙卫国教授改进后的振动密耦合散射方法和基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得到的静电、交换与极化散射作用势,研究了低能电子与N2分子的振动激发散射截面.研究表明在振动密耦合计算中使用18个振动波函数和12个分波数目,可以得到收敛的0→5,1... 使用经孙卫国教授改进后的振动密耦合散射方法和基于量子力学从头计算得到的静电、交换与极化散射作用势,研究了低能电子与N2分子的振动激发散射截面.研究表明在振动密耦合计算中使用18个振动波函数和12个分波数目,可以得到收敛的0→5,1→5等高激发散射的积分和微分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分子碰撞 振动激发 散射截面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转动激发对反应X+Na_2→[NaNaX]^(≠*) →NaX+Na~*(X=F,Cl)过渡态[NaNaX]^(≠*)的发射谱的影响
14
作者 陈茂笃 王明良 +1 位作者 韩克利 丁世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7-58,共2页
利用以LEPS势为势能面的准经典轨线(QCT)计算来研究振动转动激发对反应F+Na2和Cl+Na2的过渡态发射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振动激发能显著影响两个反应发射谱翼的形状和浓度,而转动激发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转动激发 过渡态 发射谱 激发态势能面 振动激发 Na2 回转点 分子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 准经典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的高激发态振动能级的李代数计算
15
作者 郑雨军 丁世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1-22,共2页
用Lie代数方法,计算了H2O的高振动能级直至解离态。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H2O 振动激发 LIE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激发结构振动响应预测模型及激振力的识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德葆 苏铭德 +3 位作者 诸葛洪程 王波 张延教 孙保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13,共8页
本文引入模态分析方法用以建立流体诱发结构振动的应变响应予测模型。具体讨论了处于横向流作用下的单根圆柱的振动应变响应问题,推导了用模态参数表达的应变传递函数矩阵及应变响应的表达式,叙述了应用电阻应变计来测量应变响应和应变... 本文引入模态分析方法用以建立流体诱发结构振动的应变响应予测模型。具体讨论了处于横向流作用下的单根圆柱的振动应变响应问题,推导了用模态参数表达的应变传递函数矩阵及应变响应的表达式,叙述了应用电阻应变计来测量应变响应和应变传递函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测量了在某一流场条件下的振动应变响应,据此识别了流体激励力谱。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10~4左右时,流体的激振力主要来自旋涡脱落,湍流脉动所起作用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结构 激发振动 应变 激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声激发超声导波评估皮质骨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珍黎 徐峰 他得安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2-445,共4页
利用振动声激发超声导波来评价长骨是一种较新的思路。基于超声轴向传播方法,首先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导波在长骨中的传播进行建模仿真,再根据接收波形求解0A导波模式的相速度,最后依据理论相速度频散曲线得出皮质骨厚度。对不同厚度(2~6... 利用振动声激发超声导波来评价长骨是一种较新的思路。基于超声轴向传播方法,首先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导波在长骨中的传播进行建模仿真,再根据接收波形求解0A导波模式的相速度,最后依据理论相速度频散曲线得出皮质骨厚度。对不同厚度(2~6 mm)的骨板仿真的结果表明,皮质骨厚度估计的平均误差仅为2.61%。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皮质骨厚度,对发展超声导波反演长骨的新技术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为临床超声导波长骨诊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皮质骨 超声导波 振动激发 厚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线型四原子分子高激发振动能级的动力学李代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东太 丁世良 王美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99-1301,共3页
The highly excited vibrational states of quasi-linear tetraatomic molecule HCNO are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U(4) algebra. By using symmetric group with which the tetraatomic molecules satisfy, we construct the alg... The highly excited vibrational states of quasi-linear tetraatomic molecule HCNO are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U(4) algebra. By using symmetric group with which the tetraatomic molecules satisfy, we construct the algebraic Hamiltonian that not only includes Majorana operator M 12 but also M 13 and M 23 which are very useful for getting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d force constants in Lie algebra method. And the eigenvalue of the Hamiltonian are obtained by Lie algebra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线型四原子分子 激发振动能级 动力学 李代数方法 代数Hamilton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辐射板弯曲振动复频换能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鲜晓军 林书玉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2-1013,共2页
超声清洗以它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地渗透到各行各业的高精度清洗领域.其中低频有利于大污垢较高强度的清洗.而高频则有利于缝隙、间隙、深孔等的清洗,为了获得最佳的清洗效果,需要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产... 超声清洗以它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地渗透到各行各业的高精度清洗领域.其中低频有利于大污垢较高强度的清洗.而高频则有利于缝隙、间隙、深孔等的清洗,为了获得最佳的清洗效果,需要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产生多个共振频率的弯曲矩形板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器由纵向振动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和一个弯曲振动矩形板组成.纵向振子产生的振动激发矩形板的弯曲振动。由于矩形板的弯吐振动模式很多,同时由于纵向振子与矩形板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系统具有多个共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换能器 弯曲矩形板 弯曲振动 辐射板 超声清洗 共振频率 清洗效果 振动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原子分子振动光谱的相互作用模式计算
20
作者 许宗荣 高艳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5-559,共5页
关键词 振动光谱 相互作用模式 振动激发 三原子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