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类厚度误差影响下单边微谐振器模态耦合动力学研究
- 1
-
-
作者
冯晶晶
王冲
郝淑英
胡文华
吴梦玉
-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25-332,34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12072233,12072234,1200223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JCYBJC00510)。
-
文摘
通过表面加工技术制造的微谐振器不可避免的存在加工误差,该文章引入了用于描述微梁上下表面变化的截面参数,并基于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研究了厚度形态误差下微梁谐振器模态间的耦合振动。应用Galerkin离散和多尺度方法获得了相应的非线性耦合方程,得到了不同截面参数误差下产生耦合振动的临界阈值,对频率响应曲线理论解进行了数值验证,表明了模态耦合可以有效地抑制微梁中点位移;同时截面参数的减小会促进系统内部的模态耦合,更大程度地抑制了微梁中点位移并且拓宽了系统的频率响应带宽。该研究中所分析的不同截面参数下系统模态耦合共振问题对于提升微谐振器系统稳定性和额定电压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微谐振器
截面参数
多尺度法
模态耦合振动
-
Keywords
micro-resonator
section parameters
multi-scale method
modal coupled vibration
-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V26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
题名内燃动车组柴油发电机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春平
贺小龙
-
机构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443)~~
-
文摘
建立了柴油发电机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分析了机组的六阶振动模态,研究了机组的模态耦合特性;同时计算了柴油机组的激励,基于新型预测-校正积分法对机组振动响应进行了时域积分,得到了机组各阶自由度的振动响应,并采用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的频域计算方法计算了机组的振动烈度,最后对机组隔振器悬挂刚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机组的横摆、侧滚、摇头三阶模态因为模态耦合的缘故使得机组的横向振动过大;机组的纵移和点头模态虽然耦合在一起,但由于纵向不存在激励,机组纵向振动可以忽略不计;而机组的沉浮模态解耦度较高,单独参与了机组的垂向振动;机组隔振器优化后,机组的横向振动烈度由优化前的26.39mm/s降低至16.65mm/s,机组的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
关键词
柴油机组
振动模态耦合
振动烈度
隔振器刚度优化
-
Keywords
diesel generator sets
vibration mode coupling
vibration severity
stiffness optimization of vibration isolator
-
分类号
U266.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K4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基于动态分岔的谐振式力传感器检测机理研究
- 3
-
-
作者
王发光
杨威
刘晨
李英蕊
李磊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902182)。
-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岔特性的压电驱动力传感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谐振式力传感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建模,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载荷下力传感器的模态振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分析了附加力对微谐振式力传感器分岔特性和幅频响应的影响。利用L型谐振结构的分岔行为实现了0.204~0.816 N微小附加力的定量检测。基于谐振式力传感器的分岔特性实验,提出了一种与微谐振器配合工作的可调阈值电压预警电路。搭建了检测电路和微谐振器的实物连接,验证了在一定附加力范围内,可调节阈值电压预警的微谐振式力传感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关键词
模态耦合振动
磁力扰动
分岔跳跃
压力传感器
可调电压阈值预警
电路仿真
-
Keywords
modal coupled vibration
magnetic disturbance
bifurcation jump
pressure sensor
adjustable voltage threshold warning
circuit simulation
-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N79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
-
题名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风性能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永乐
邸月龙
赵彤
姜孝伟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
-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9-2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91500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802)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2009-15-406)
-
文摘
以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的3种桥型方案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对其自振频率和振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自主研究开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利用二维平面流场理论和多模态耦合振动分析的方法,对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结构在静风荷载下的稳定性和由脉动风引起的抖振位移及抖振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高墩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结构整体较柔,各方案之间因结构差异导致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响应的差别不容忽视。
-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动力特性
多模态耦合振动
风致响应
抗风性能
-
Keywords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multi-mode coupling vibration
wind-induced response
wind resistance behavior
-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