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方式测定木材弹性模量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厚江 申世杰 +2 位作者 崔英颖 苗毅 王瀛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4,共4页
该文介绍了振动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理论依据,组建了由脉冲锤、加速度计、计算机等组成的测试系统,对测试基本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横向振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测得木板试材的固有频率值,测定效果好;而纵向振动方式不能测得试材的固有... 该文介绍了振动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理论依据,组建了由脉冲锤、加速度计、计算机等组成的测试系统,对测试基本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横向振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测得木板试材的固有频率值,测定效果好;而纵向振动方式不能测得试材的固有频率值,不能作为测量木材弹性模量的方法.在横向振动测量方式中,激振点与拾振点间距离应位于试材两端部附近,两者间间距应尽量远.通过与静态测试结果比较,发现振动方式测得的弹性模量值比静态方式测得的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激振点 拾振点 横向振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方式对攻丝加工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贵成 朱金辉 +2 位作者 王磊 裴宏杰 马利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7-860,共4页
在对常用的分离式和歩进式两种振动攻丝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振动攻丝方式——进-停-退-停-进-停,并利用不同振动攻丝方式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新振动方式不仅保持了分离... 在对常用的分离式和歩进式两种振动攻丝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振动攻丝方式——进-停-退-停-进-停,并利用不同振动攻丝方式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新振动方式不仅保持了分离式振动的良好加工效果,而且也具有歩进式振动攻丝提高丝锥寿命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振动攻丝加工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方式 攻丝加工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和钟之双音鎛钟的声频特征和振动方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建政 兰从庆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1,共6页
本文对中华和种之中央 钟的声频特性和振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谱估计对其辐射声信号进行了谱分析;利用时频分析.研究了其谱结构随时间变化情况;为了了解其频率变化及音高情况,计算了其不同时刻的瞬时平均频率.同时,通过不同位... 本文对中华和种之中央 钟的声频特性和振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谱估计对其辐射声信号进行了谱分析;利用时频分析.研究了其谱结构随时间变化情况;为了了解其频率变化及音高情况,计算了其不同时刻的瞬时平均频率.同时,通过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谱分析,重建了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Bo钟 声频特性 振动方式 中国 古乐器 谱估计 中华和钟 编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动方式下的钛合金超声振动铣削表面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武民 马利杰 +1 位作者 王占奎 苏建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4-170,共7页
钛合金在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其加工表面完整性对钛合金工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工件施加不同振动方向的超声振动,开展了不同振动方向下的TC4钛合金超声振动侧铣平面试验,分析了不同振动方式的运... 钛合金在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其加工表面完整性对钛合金工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工件施加不同振动方向的超声振动,开展了不同振动方向下的TC4钛合金超声振动侧铣平面试验,分析了不同振动方式的运动学轨迹特征,研究了振动方式、切削参数对钛合金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法向振动铣削后的表面形貌变形程度、表面粗糙度均大于切向振动和轴向振动;随振幅的增大,法向振动铣削和切向振动铣削表面粗糙度呈上升趋势,轴向振动铣削呈下降趋势;法向振动铣削的表面显微硬度大于轴向振动铣削与切向振动铣削,当振幅大于3.5μm时随着振幅的增加三者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法向振动铣削的表面残余应力均大于轴向振动铣削和切向振动铣削,振幅为3.5μm时的残余应力均大于振幅为5.4μm时的残余应力。与普通铣削相比,超声振动铣削能够提高加工表面的显微硬度和残余压应力,对于改善工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铣削 钛合金 振动方式 加工表面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锰尖晶石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冯传启 张克立 孙聚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9-281,共3页
本文对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由于锂锰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锂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8a位置),锰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16d位置)。根据群论的知识,对锂锰尖晶石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 本文对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由于锂锰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锂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8a位置),锰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16d位置)。根据群论的知识,对锂锰尖晶石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推断:位于618.6和501.5cm^(-1)的红外吸收带分别来源于Mn(Ⅳ)-O和Mn(Ⅲ)-O键在晶体中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单元为Mn(Ⅳ)O_6和Mn(Ⅲ)O_6八面体),位于1124cm^(-1)的弱红外吸收带来源于Li-O键的不对称伸缩(单元为LiO_4四面体)。还有一些低于400cm^(-1)的可能吸收带在400~4000cm^(-1)范围内未能检测到。这一结论的可靠性通过锂锰尖晶石和掺杂的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尖晶石 红外光谱 离子 振动方式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红外活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奏法共振频率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胥必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与人的发声原理一样,音色决定于发声的内容和声音中的共振频率。研究国内外大量钢琴声学文献,得出不同奏法对钢琴共鸣腔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产生不同音色的已知命题。在钢琴3种基本弹奏法中,选例最能代表钢琴"金属性"音色特征的... 与人的发声原理一样,音色决定于发声的内容和声音中的共振频率。研究国内外大量钢琴声学文献,得出不同奏法对钢琴共鸣腔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产生不同音色的已知命题。在钢琴3种基本弹奏法中,选例最能代表钢琴"金属性"音色特征的非连奏法(non legato)为研究对象,通过"VOICE-BOX,The MATLAB toolboxfor speech processing"软件,在立式"卡瓦依"钢琴上用不同奏法和相同奏法下不同触键方式的采样、切割对比分析,用求得的物理量和趋势线形图对已知命题加以证明,探究非连奏法中触键方式的不同,对共振频率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奏 钢琴音色 触键技巧 振动方式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铁的还原对绿脱石红外光谱的影响
7
作者 黄卫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1,共5页
伴随 Fe2 +浓度增加和还原反应的进行 ,绿脱石红外光谱中位于 3570 ,1 0 30和 82 1 cm- 1 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 ,其相应的振动方式分别为 O-H伸缩振动、Si-Ob(基部氧 )面内振动和 Fe O-H变形的振动 .还原反应对 Si-Oa(顶部氧 )相互作用在... 伴随 Fe2 +浓度增加和还原反应的进行 ,绿脱石红外光谱中位于 3570 ,1 0 30和 82 1 cm- 1 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 ,其相应的振动方式分别为 O-H伸缩振动、Si-Ob(基部氧 )面内振动和 Fe O-H变形的振动 .还原反应对 Si-Oa(顶部氧 )相互作用在 1 1 1 0 cm- 1 处产生的肩峰没有影响 ,结构铁的还原导致 84 8cm- 1的吸收峰向较高能量方向移动 ,但在结构羟基完全重氢化后 ,Fe-OH振动在 84 0 cm- 1产生的吸收峰仍然保持不变 .由于四面体和八面体薄层中间的压力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绿脱石 还原反应 结构铁 粘土矿物 振动方式 亚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