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立式混凝土落地声屏障振动放大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必灯
宋瑞祥
+2 位作者
邬玉斌
吴琼
吴瑞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4,412,413,共10页
以普速铁路路侧落地安装直立式混凝土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列车运行下屏障板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结合悬臂板理论模态分析了屏障板相对其基础的振动放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钢轨-轨枕-道床-声屏障基础...
以普速铁路路侧落地安装直立式混凝土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列车运行下屏障板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结合悬臂板理论模态分析了屏障板相对其基础的振动放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钢轨-轨枕-道床-声屏障基础振动递减,屏障板较其基础加速度平均放大2倍,振级平均增大6 dB,道床和基础竖向振动卓越频率为63.5 Hz,水平向放大显著频段为6~8 Hz和40~50 Hz,竖向放大显著频率为63.5 Hz和160 Hz。理论模态分析显示,屏障板水平向前2阶自振频率为7 Hz和46 Hz,竖向1阶自振频率为170 Hz,说明水平放大效应与其前2阶自振频率相关,竖向放大效应与其1阶自振频率和基础激励频率相关。将屏障板振动响应估算简化为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耦合振动模型,以考虑其受地基激励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双重影响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声屏障
振动放大效应
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
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
原位试验
普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楠
邓亚虹
+5 位作者
慕焕东
孙龙飞
蒋青江
钱法桥
刘凡
王梦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616,共10页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边坡剩余推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地震边坡剩余推力和安全系数的程序,得到了一种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应用已开发的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地震动特性、坡体材料特性、坡体几何形状、地形放大效应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输入地震动的初始相位呈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土体放大系数不会改变其波动周期;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土体放大系数、地震动波长与坡高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λ/H等于2是拟动力安全系数由急剧减小到趋于稳定的转折点,λ/H值越小,拟动力安全系数与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λ/H值越大,拟动力安全系数与拟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当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拟动力安全系数可能小于拟静力安全系数,因此,无论从安全还是经济的角度出发,拟动力法都比现行的拟静力法更合理,应该是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拟动力法
剩余推力法
振动放大效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立式混凝土落地声屏障振动放大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必灯
宋瑞祥
邬玉斌
吴琼
吴瑞
机构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4,412,413,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2019,8232024)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年学者资助项目(YS202102)。
文摘
以普速铁路路侧落地安装直立式混凝土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列车运行下屏障板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结合悬臂板理论模态分析了屏障板相对其基础的振动放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钢轨-轨枕-道床-声屏障基础振动递减,屏障板较其基础加速度平均放大2倍,振级平均增大6 dB,道床和基础竖向振动卓越频率为63.5 Hz,水平向放大显著频段为6~8 Hz和40~50 Hz,竖向放大显著频率为63.5 Hz和160 Hz。理论模态分析显示,屏障板水平向前2阶自振频率为7 Hz和46 Hz,竖向1阶自振频率为170 Hz,说明水平放大效应与其前2阶自振频率相关,竖向放大效应与其1阶自振频率和基础激励频率相关。将屏障板振动响应估算简化为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耦合振动模型,以考虑其受地基激励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双重影响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落地声屏障
振动放大效应
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
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
原位试验
普速铁路
Keywords
noise barrier sitting on the ground
amplification effect
soil-barrier-interaction
tim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celeration
in-situ testing
normal-speed railway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B533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楠
邓亚虹
慕焕东
孙龙飞
蒋青江
钱法桥
刘凡
王梦晨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6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772275)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专项项目(资助号:20JK0801)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资助号:2022JQ-289)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号:300102262505)。
文摘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边坡剩余推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地震边坡剩余推力和安全系数的程序,得到了一种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应用已开发的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地震动特性、坡体材料特性、坡体几何形状、地形放大效应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输入地震动的初始相位呈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土体放大系数不会改变其波动周期;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土体放大系数、地震动波长与坡高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λ/H等于2是拟动力安全系数由急剧减小到趋于稳定的转折点,λ/H值越小,拟动力安全系数与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λ/H值越大,拟动力安全系数与拟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当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拟动力安全系数可能小于拟静力安全系数,因此,无论从安全还是经济的角度出发,拟动力法都比现行的拟静力法更合理,应该是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拟动力法
剩余推力法
振动放大效应
安全系数
Keywords
Seismic slope stability
Pseudo-dynamic method
Residual thrust method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effect
Safety factor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立式混凝土落地声屏障振动放大效应
刘必灯
宋瑞祥
邬玉斌
吴琼
吴瑞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杨楠
邓亚虹
慕焕东
孙龙飞
蒋青江
钱法桥
刘凡
王梦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