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立式混凝土落地声屏障振动放大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必灯 宋瑞祥 +2 位作者 邬玉斌 吴琼 吴瑞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4,412,413,共10页
以普速铁路路侧落地安装直立式混凝土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列车运行下屏障板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结合悬臂板理论模态分析了屏障板相对其基础的振动放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钢轨-轨枕-道床-声屏障基础... 以普速铁路路侧落地安装直立式混凝土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列车运行下屏障板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结合悬臂板理论模态分析了屏障板相对其基础的振动放大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钢轨-轨枕-道床-声屏障基础振动递减,屏障板较其基础加速度平均放大2倍,振级平均增大6 dB,道床和基础竖向振动卓越频率为63.5 Hz,水平向放大显著频段为6~8 Hz和40~50 Hz,竖向放大显著频率为63.5 Hz和160 Hz。理论模态分析显示,屏障板水平向前2阶自振频率为7 Hz和46 Hz,竖向1阶自振频率为170 Hz,说明水平放大效应与其前2阶自振频率相关,竖向放大效应与其1阶自振频率和基础激励频率相关。将屏障板振动响应估算简化为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耦合振动模型,以考虑其受地基激励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双重影响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声屏障 振动放大效应 地基土-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 加速度时程和频谱特征 原位试验 普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行引起地面局部振动放大现象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啟乐 刘林芽 李纪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以南昌地铁一号线穿越的土层为研究对象,建立轨道—隧道—大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粘弹性人工边界,从隧道埋深,场地土层弹性模量等角度分析了由地铁运行所诱发的地面振动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地面振动的衰减并不是随着与隧道中心距... 以南昌地铁一号线穿越的土层为研究对象,建立轨道—隧道—大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粘弹性人工边界,从隧道埋深,场地土层弹性模量等角度分析了由地铁运行所诱发的地面振动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地面振动的衰减并不是随着与隧道中心距离的增加呈严格意义单调递减,而是距离线路某一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隧道埋深越深,振动放大区出现在距离隧道越远的位置,而且振动放大区出现的次数会增加;土层越硬振动放大区越靠近隧道,振动放大区出现的次数会越多。振动放大区第一次出现在距离隧道约20 m^30 m处,振动反弹量比较大,被放大频率带主要分布在6 Hz^28 Hz,其中8 Hz^12 Hz最为集中,如果侵入建筑群,需特别关注。第二次第三次振动反弹量小,重视程度可以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有限元模型 振动放大 隧道埋深 土层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在岩质边坡坡面的放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明 赵逢泽 +2 位作者 张威 卢文波 程豪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岩质边坡坡面的爆破振动放大现象,影响着边坡爆破振动监测及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现象,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根据振型分析理论揭示了边坡坡面振动放大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振动放大现象... 岩质边坡坡面的爆破振动放大现象,影响着边坡爆破振动监测及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现象,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根据振型分析理论揭示了边坡坡面振动放大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坡振动放大现象主要发生在台阶坡顶线附近区域,受台阶突出物几何尺寸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随着平台宽度增大、台阶高度减小、台阶坡比减小以及岩体工程质量等级的降低,台阶坡顶线位置振动速度峰值相对于台阶坡底线位置的振动放大现象逐渐显著,但第一主应力分布与振动速度峰值分布规律相反,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爆破振动安全评价,建议将监测点布置于台阶坡底线位置。振型分析结果表明:台阶突出物的低阶振型中坡底线位置与坡顶线位置的振动速度峰值之比随着台阶几何尺寸及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边坡坡面的振动放大效应主要由台阶突出物几何尺寸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决定的低阶振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振动放大 振型分析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对微振动的放大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苗润才 王文成 +1 位作者 许佳婷 谢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5-1210,共6页
根据表面波声光效应的原理,实验上建立了固体表面微振动的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当激光斜入射到微振动引起的液体表面波上,观察到了清晰、反衬度非常高的衍射图样.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衍射图样进行扫描,得到了衍射光斑的光强分布图,并根... 根据表面波声光效应的原理,实验上建立了固体表面微振动的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当激光斜入射到微振动引起的液体表面波上,观察到了清晰、反衬度非常高的衍射图样.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衍射图样进行扫描,得到了衍射光斑的光强分布图,并根据衍射图样宽度与表面波振幅的解析关系式,求出了液体表面波的振幅,其大小在微米量级.改变样品池中液体的深度,测得不同深度下液体表面波的振幅,给出了表面波振幅与液体深度之间的解析关系,并发现了液体对微振动的放大效应.利用液体对微振动的放大效应,求出了固体表面微振动的振幅,实现了固体表面微振动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振动放大 衍射 液体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晃动的流体对渡槽结构振动的抑制与放大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遇春 邸庆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06-110,共5页
对渡槽结构横向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及其幅频响应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分析表明:①结构体系存在二个横向振动固有振动频率ω1、ω2,当系统以较小的频率ω1(同相位频率)振动时,结构振动的方向与流体的晃动方向一致;当系统以较大的频率... 对渡槽结构横向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及其幅频响应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分析表明:①结构体系存在二个横向振动固有振动频率ω1、ω2,当系统以较小的频率ω1(同相位频率)振动时,结构振动的方向与流体的晃动方向一致;当系统以较大的频率ω2(异相位频率)振动时,结构振动的方向与流体的晃动方向相反。②当外动力荷载的频率(或卓越频率)与ω1(或ω2)接近时,结构体系会发生共振反应,流体对结构振动会产生放大效应。③渡槽结构体系还存在一个特殊的振动频率ω3,当外动力荷载的频率(或卓越频率)与ω3接近时,晃动的流体对结构起到减振的作用。④渡槽内的流体质量可以分为固定质量与晃动质量两部分,其中固定质量会加大结构顶端的动力惯性反应,可能会对结构安全构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的晃动影响 结构振动 振动抑制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致地面振动舒适度评价与放大区振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颖 张君秋 +3 位作者 马开强 张增德 刘浩 汪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
为提高地铁沿线新建建筑物的舒适度,有必要在开发前对地面进行地铁车致振动测试与舒适度评价,并将地铁振动激励考虑到拟开发建筑的设计中。文中选取上海某地铁运营线正上方待开发地块进行振动测试,采用加速度时程和频谱分析对地铁致振... 为提高地铁沿线新建建筑物的舒适度,有必要在开发前对地面进行地铁车致振动测试与舒适度评价,并将地铁振动激励考虑到拟开发建筑的设计中。文中选取上海某地铁运营线正上方待开发地块进行振动测试,采用加速度时程和频谱分析对地铁致振动的传播规律开展了研究,并利用Z振级、1/3倍频程和四次方振动计量值对区域内竖向振动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随着测点与轨道距离的增加,三向加速度整体呈衰减趋势。距离轨道水平距离40~50 m处有竖向振动放大区,其Z振级放大效应大于加速度放大效应,Z振级值最高达79.4 dB,放大区内1/3倍频程评价在12 Hz附近均超限,应对放大区内结构采取相应的振动控制措施,提高其舒适度。研究结果可为地铁运行所致振动传播规律分析、新开发建筑的振动控制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现场实测 振动放大 舒适度评价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顾邦平 孔德军 +3 位作者 赖金涛 张明月 汤志鹏 潘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研究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对高频振动时效消除AISI 1045钢淬火试样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振幅放大倍数可以达到7.30、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可以低至0.68;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能够显著的放大电磁式激振器的输出振幅,同时能够输出相对均匀的振幅;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基于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方案的数目,提高设计的效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有限元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 优化设计 高频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引起沿线砌体结构振动局部放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政 金浩 郑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63-270,共8页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对沿线砌体结构的振动影响愈发显著,并存在振动局部放大的现象。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地层-砌体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砌体结构模态分析,对某地铁线路临近1~6层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对沿线砌体结构的振动影响愈发显著,并存在振动局部放大的现象。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地层-砌体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砌体结构模态分析,对某地铁线路临近1~6层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当列车车型采取B型车、运行速度为60 km/h时,沿线低层(1~2层)砌体结构受地铁运行影响较小,较高层(3~6层)砌体结构出现振动响应放大现象;当砌体结构总层数为3~6层时,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均在第2层取得最大值,第1层取得最小值。②从砌体结构模态分析结果来看,2~6层均在特定层数出现振动响应放大,且不同层数出现响应放大的振型频率范围在23~46 Hz之间,1层结构响应放大不明显。③砌体结构出现振动响应放大现象的振动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基本一致,且在此频率下,列车激振造成的楼层响应放大现象与自振模态中振动最大值出现的层数也基本一致,故列车荷载诱发砌体结构本身的自振,从而产生振动响应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振动 砌体结构 模态分析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行振动对周边建筑影响监测及分析
9
作者 俞翔 张启迪 +4 位作者 柏文 邵志鹏 戴君武 俞涵 周以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2,共12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建筑的振动影响,选取某临近地铁线的在建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轨道交通车致激励下,建筑在基础处、沿着高度方向和沿着楼层水平方向的振动监测,并以1/3倍频程铅垂向振级加速度级、竖向四次方振...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建筑的振动影响,选取某临近地铁线的在建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轨道交通车致激励下,建筑在基础处、沿着高度方向和沿着楼层水平方向的振动监测,并以1/3倍频程铅垂向振级加速度级、竖向四次方振动剂量值等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距离隧道内侧轮廓55 m时,结构内仍能监测到明显的轨道交通车致振动,且相关评价量值可能超过规范限值;此外,现有规范未明确地铁振动的选取依据,按照不同取值方法确定的评价量值可能严重低估轨道交通振动的影响;沿结构高度方向,地下1层至地上3层测点的竖向振动响应未明显降低,并且在顶部出现放大;楼板中心处的竖向振动相对于楼板边缘处存在明显的放大,板中心处的竖向四次方振动剂量值可达板边处的345%,对应的竖向振动加速度级最大值可增大12.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致振动 结构 楼板 振动放大 振动加速度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结构局部响应放大的现象研究
10
作者 梁君 范宣华 +2 位作者 肖世富 陈红永 鄂林仲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7-565,共9页
针对弹体装药安全性问题,开展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过程中装药动态响应机理的研究。结合实际弹体结构的典型特征,建立了含间隙结构装药非线性响应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揭示不同间隙或不同载荷频率下结构的局部响应放大现象;采用有限元... 针对弹体装药安全性问题,开展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过程中装药动态响应机理的研究。结合实际弹体结构的典型特征,建立了含间隙结构装药非线性响应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揭示不同间隙或不同载荷频率下结构的局部响应放大现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设计了振动台试验进一步验证理论与模拟仿真的结果的真实性。通过理论、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低强度载荷作用下装药点火与起爆现象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弹体在逐层侵彻多层混凝土靶时,弹体结构产生的振动对弹体力学响应、装药安定性有着较大影响,弹体结构存在一定的振动响应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结构 特征 非线性响应 振动响应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闫维明 聂晗 +3 位作者 任珉 冯军和 张袆 陈建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7-191,共5页
本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某地铁交通1号线沿线典型区段引起的环境振动实况和振动特性及传播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振动Z振级主要由测点到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决定,并且在离开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范围内,地面振动Z振级... 本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某地铁交通1号线沿线典型区段引起的环境振动实况和振动特性及传播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振动Z振级主要由测点到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决定,并且在离开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范围内,地面振动Z振级存在振动放大区。此外,本文还根据实测资料和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该地铁1号线引起环境振动Z振级的统计回归公式。该式从数学表达式的角度反映了振动信号的放大效应,可为预测或估计地铁运营诱发的环境振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环境振动 振动实测 Z振级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交通引起地面振动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73
12
作者 闫维明 聂晗 +3 位作者 任珉 冯军和 张衤韦 陈建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某地铁1号线沿线典型区段地铁引起的地面振动实况和振动特性及其传播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诱发地面振动的振级主要由测点到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决定,并且在离开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范围内,存在一...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某地铁1号线沿线典型区段地铁引起的地面振动实况和振动特性及其传播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诱发地面振动的振级主要由测点到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决定,并且在离开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地面振动存在一个主要的响应频带,在此范围内的建筑物若其自振周期处于这一频带,则会受到地铁交通的显著影响。此外,还对地面振动实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为评估地铁运营诱发的环境振动与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环境振动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进出站相邻地下空间振动烦恼率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毅 张巍 +3 位作者 孙可 唐心煜 周远航 孙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29,共6页
地铁列车进出站引发相邻地下空间振动影响不容忽视,基于烦恼率模型可对该振动环境中人体舒适度做出定量评价。以紧邻地铁车站的某大型地下空间为例,基于Imote2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对地铁列车进出站阶段该地下空间楼层Z向振动加速度... 地铁列车进出站引发相邻地下空间振动影响不容忽视,基于烦恼率模型可对该振动环境中人体舒适度做出定量评价。以紧邻地铁车站的某大型地下空间为例,基于Imote2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对地铁列车进出站阶段该地下空间楼层Z向振动加速度进行了实测,获得了时、频响应,并对响应特性做出了分析。基于计权振动加速度谱,计算得到了不同区域条件下的最大烦恼率,据此对测区设计使用条件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列车减速进站时相邻地下空间振动响应较大;测试区域不宜设计为人体舒适度要求较高的I类区域,但可以设计为Ⅱ~Ⅳ类区域;弹性波在地下空间楼层内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振动放大区即烦恼率回弹区,实际使用中,应对该局部回弹区域加以规避,以降低其对人体舒适度及健康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下空间 振动响应 烦恼率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邻近建筑物振动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成龙 高亮 +1 位作者 侯博文 王艺臻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0,39,共9页
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及大地-房建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子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车辆、轨道、下部基础及房建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相关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隧道埋深、建筑高度、楼板厚度、车... 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及大地-房建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子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车辆、轨道、下部基础及房建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相关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隧道埋深、建筑高度、楼板厚度、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对建筑物振动特性和振动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隧道埋深在11.6m至21.6m间变化时,地表距离隧道中心线10~60m的范围存在振动放大区;隧道埋深从11.6m增大至21.6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8.3~13.4dB,建筑物振动模态从以高阶振型为主转变成以低阶振型为主;地铁线附近建筑物层数越低,结构的振动响应越小;楼板厚度由0.15m增加至0.25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0.9~7.4dB;车辆速度由80km/h降低至40km/h,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5.7~6.9dB.可见,当地铁线路先于建筑物存在时,适当增加建筑物楼板厚度、降低行车速度、避开振动放大区是控制建筑物结构振动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建筑物振动特性 数值模拟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振动离心机筛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兰柱 徐洪 +2 位作者 闫维忠 李键 王永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71,共10页
在对VM1400卧式振动离心机关键部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核心振动部件——筛篮。通过三维实体建模、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工况采样试验等方法,得到了该筛篮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特性响应。综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对采样数据的计算,... 在对VM1400卧式振动离心机关键部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核心振动部件——筛篮。通过三维实体建模、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工况采样试验等方法,得到了该筛篮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特性响应。综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对采样数据的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在离心机稳态运行时,初级振动体受到较小激振力,由筛篮、主轴等组成的二级振动体可以获得较大的激振力,这是一个振动放大的过程,振动频率接近于工作频率,是非常理想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振动离心机 筛篮 有限元分析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车站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屈迪 林皋 +1 位作者 李建波 尹训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选取上海地铁交通9号线沿线近车站典型区段为对象,以基于LabVIEW2010开发平台的振动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地铁运行时隧洞中心线对应的地表处3个方向,以及距中心线不同距离地表处垂直地面方向的振动响应实况和... 选取上海地铁交通9号线沿线近车站典型区段为对象,以基于LabVIEW2010开发平台的振动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地铁运行时隧洞中心线对应的地表处3个方向,以及距中心线不同距离地表处垂直地面方向的振动响应实况和振动特性及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地面振动以垂直地表方向振动为主,振动幅值距离隧洞中心线越远越小,在15m左右存在放大区,且放大的敏感频率为15~25Hz。本次实验地点靠近9号线某车站,实验数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可为完善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环境振动实测 近车站振动 1 3倍频程计权振级 振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拟动力法和剩余推力法的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楠 邓亚虹 +5 位作者 慕焕东 孙龙飞 蒋青江 钱法桥 刘凡 王梦晨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616,共10页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 由于常用的拟静力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将更合理的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拟动力法与边坡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剩余推力法,推导了考虑振动放大效应的边坡地震力求解公式及地震边坡剩余推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编写了计算地震边坡剩余推力和安全系数的程序,得到了一种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应用已开发的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地震动特性、坡体材料特性、坡体几何形状、地形放大效应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输入地震动的初始相位呈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土体放大系数不会改变其波动周期;地震边坡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土体放大系数、地震动波长与坡高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λ/H等于2是拟动力安全系数由急剧减小到趋于稳定的转折点,λ/H值越小,拟动力安全系数与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λ/H值越大,拟动力安全系数与拟静力安全系数越接近;当考虑振动放大效应时,拟动力安全系数可能小于拟静力安全系数,因此,无论从安全还是经济的角度出发,拟动力法都比现行的拟静力法更合理,应该是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边坡稳定性 拟动力法 剩余推力法 振动放大效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安全吊装结构的断裂原因及改进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相宁 李建锋 +5 位作者 刘东亮 贾尚帅 李明高 孙晖东 郭涛 高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针对209P型客车转向架摇枕安全吊装结构螺栓孔处发生多起断裂问题,基于安全吊装结构受力分析,对断口进行理化检验,表明断裂为疲劳断裂,起源于应力集中的螺栓孔边缘处。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安全吊装结构仿真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可知,... 针对209P型客车转向架摇枕安全吊装结构螺栓孔处发生多起断裂问题,基于安全吊装结构受力分析,对断口进行理化检验,表明断裂为疲劳断裂,起源于应力集中的螺栓孔边缘处。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安全吊装结构仿真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可知,螺栓孔边缘处在正常工况下受力不大,断裂主要与动应力有关。开展模态测试、线路动应力及振动加速度测试等动态试验进一步分析断裂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并进行运用考核。结果表明:安全吊座结构1阶模态92Hz与线路主频90Hz相近,引起列车运行过程中安全吊装结构振动放大,使安全吊座螺栓孔处承受较大的纵向交变动应力,导致螺栓孔薄弱处裂纹萌生并不断扩展,直至断裂;在保证安全吊装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将钢带结构的安全吊更改为钢丝绳结构的安全吊,通过改变安全吊装结构的模态可消除类似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吊装结构 安全吊座 安全吊 断裂 疲劳 动应力 振动放大 振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动式上变频压电俘能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新雅 董维杰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3-778,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弹簧振动平台的上变频压电俘能器,解决了低频振动能量收集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压电悬臂梁输出功率与激励频率的三次方正相关,解释了采用上变频收集低频振动能量的原因。应用赫兹接触理论分析了拨片与压电悬臂梁的接...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弹簧振动平台的上变频压电俘能器,解决了低频振动能量收集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压电悬臂梁输出功率与激励频率的三次方正相关,解释了采用上变频收集低频振动能量的原因。应用赫兹接触理论分析了拨片与压电悬臂梁的接触力,建立了拨动式激励的压电俘能器机电耦合模型。在综合考虑重叠长度和拨片厚度等影响因素后,选取厚度0.1 mm矩形不锈钢拨片。实验表明,在1 g(g=9.8 m/s^(2))、5.67 Hz的激励信号下,单拨动式上变频V25W型压电悬臂梁输出功率可达9.6 mW,具有很强的低频能量收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梁 能量收集 低频振动 上变频 振动位移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sons and laws of ground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induced by vertical dynamic load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蒙 刘维宁 +1 位作者 孙宁 王文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60-1671,共12页
The phenomenon of ground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caused by railway traffic was found and prov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amplification, a drop-weight test was performed. Then, the model for both ... The phenomenon of ground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caused by railway traffic was found and prov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amplification, a drop-weight test was performed. Then, the model for both homogeneous and layered soil subjected to a harmonic vertical load was built. With the help of this model, displacement Green's funct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propagation laws of ground vibration response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1) When applying a harmonic load on the half-space surface, the amplitude of ground vibrations attenuate with fluctuation, which is caused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bulk and Rayleigh waves. 2)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can be enlarg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mbedded source and the soil layers. 3) In practice, the fluctuant attenua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especially for the vibration receivers who are sensitive to single low frequencies(<10 Hz). Moreover, for the case of embedded loads, it should also be paid attention to that the receivers are located at the place where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is similar to embedded depth, usually 10 to 30 m for metro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traffic vibration amplification zone drop-weight test ground vibration fluctuant atten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