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索磁流变液阻尼器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金海 关新春 +1 位作者 刘敏 欧进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7-830,共4页
桥梁斜拉索是一种小阻尼、大柔度结构,在各种环境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剧烈振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斜拉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山东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减振需要,研究了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 桥梁斜拉索是一种小阻尼、大柔度结构,在各种环境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剧烈振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斜拉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山东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减振需要,研究了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材料与器件的性能实验以及现场振动控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磁流变液 磁流变液阻尼器 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装置PID振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亚良 傅龙珠 +1 位作者 梅德庆 陈子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在仿生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和隔振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隔振技术建立了超精密装置隔振系统结构及动力学模型.结合超精密装置隔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采用闭环PID主动控制系统,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在仿生啄木鸟头部独特生物构造和隔振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隔振技术建立了超精密装置隔振系统结构及动力学模型.结合超精密装置隔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采用闭环PID主动控制系统,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振动控制系统宽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该系统可应用于超精密测量、超精密制造设备的隔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装置 仿生学 主动振动控制 PID控制 隔振系统 啄木鸟 头部构造 MATLAB软件 振动控制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隔振平台主动振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浦军 梅德庆 陈子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3,共3页
建立了超精密隔振平台的结构及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向电磁作动器,并采用PID控制算法建立了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模型,经Matlab软件仿真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关键词 超精密隔振平台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 设计 双向电磁作动器 振动控制 PID控制 精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控制系统控制作用最优分布 被引量:6
4
作者 滕军 刘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是结构抗震抗风及抵抗动力扰动的新技术。对于多点设置控制作用的结构系统,系统控制作用有一个最优分布的问题。本文针对LQG问题的离散时间系统和连续时间系统,给出了各自的性能指标对系统控制作用设置矩阵的灵敏度。...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是结构抗震抗风及抵抗动力扰动的新技术。对于多点设置控制作用的结构系统,系统控制作用有一个最优分布的问题。本文针对LQG问题的离散时间系统和连续时间系统,给出了各自的性能指标对系统控制作用设置矩阵的灵敏度。对系统最优控制灵敏度分析,本文研究了系统控制作用设置对系统最优控制的影响及系统最优控制性能指标增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各控制作用对系统最优控制的贡献,给出了系统控制作用优化分布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振动控制系统 抗震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与电流变液结合的声学与振动控制系统(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全禄 李媛 黄朝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41-2345,共5页
通过分别制备高性能压电陶瓷FD3-PZT,FD4-PZT和复合电流变液并测量它们的性能之后,研究和制作了由压电陶瓷与电流变液结合的一种新型声学与振动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的压电陶瓷与电流变液之间连接有一高压延迟电路)。当外界施加一个瞬时... 通过分别制备高性能压电陶瓷FD3-PZT,FD4-PZT和复合电流变液并测量它们的性能之后,研究和制作了由压电陶瓷与电流变液结合的一种新型声学与振动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的压电陶瓷与电流变液之间连接有一高压延迟电路)。当外界施加一个瞬时冲击力作用于该新型声学和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压电陶瓷上时,压电陶瓷由于压电效应产生瞬时高压(d-ccurrent)输入复合电流变液,电流变液在短时由于其具有的流变性(其电致流变性可逆)而迅速由液态变为固态,从而抵消了外来的瞬时冲击力。该新型声学与振动控制系统在振动控制和声学方面极有应用前景,例如抗(防)次声、声震波和爆炸冲击波的危害以及用于制造高效防弹衣、防护头盔(安全帽)等;在声学方面可制备新型电控激励器、制动器、强振隔离体、无后坐力装备及各种抗震、减振、防噪所需装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电流变液 声学与振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系统
6
作者 路小波 陶云刚 何延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254,共3页
为了研究柔性结构振动控制 ,研制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的控制系统 ,本文阐述了神经网络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导出了控制算法 ,描述了控制系统构成 ,重点介绍了以 PC4 86和 TMS3 2 0 C2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系统复合摄动的鲁棒H~∞控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普 孙庆鸿 陈南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应用 H∞ 控制原理 ,研究了具有复合摄动的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系统对外扰响应衰减的鲁棒控制设计问题 ,提出了设计鲁棒控制器的方法 ,其思路是 :先选取鲁棒加权函数 ,虚拟评价函数 ,将复合摄动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转化为参数不确定系统... 应用 H∞ 控制原理 ,研究了具有复合摄动的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系统对外扰响应衰减的鲁棒控制设计问题 ,提出了设计鲁棒控制器的方法 ,其思路是 :先选取鲁棒加权函数 ,虚拟评价函数 ,将复合摄动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转化为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能设计 ,然后将参数不确定问题转化为标准 H∞ 控制问题求解。数值仿真表明 ,本文的方法对复合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H^∞控制 复合摄动 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控制振动系统的多步反向极点配置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星德 汪凤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0,共3页
在多步极点配置的基础上 ,为实现系统部分极点的重新配置 ,引入了反向极点配置策略 .同时对欲配置极点选择采用频率靠近低频值的处理 ,这样不仅系统不会出现控制力很大的现象 ,而且系统配置很容易实现 ,这对于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实现具... 在多步极点配置的基础上 ,为实现系统部分极点的重新配置 ,引入了反向极点配置策略 .同时对欲配置极点选择采用频率靠近低频值的处理 ,这样不仅系统不会出现控制力很大的现象 ,而且系统配置很容易实现 ,这对于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实现具有实际的意义 ,同时该方法具有思路简单、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算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极点配置 反向极点配置 低频值 多输入控制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轴承(CSFDB)主动控制转子系统振动
9
作者 贺尔铭 顾家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本文以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轴承(CSFDB)为系统主控元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柔性转子——支承系统振动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案,来主动控制系统稳态不平衡响应和突加不平衡响应。对模型转子仿真结果表明,该闭环控制对转子——支承系统的... 本文以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轴承(CSFDB)为系统主控元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柔性转子——支承系统振动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案,来主动控制系统稳态不平衡响应和突加不平衡响应。对模型转子仿真结果表明,该闭环控制对转子——支承系统的振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CSFDB代替SFDB可望成为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的主要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振动控制 挤压油膜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磊 冯志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电控特性方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研究控制系统的激励源、数据采集系统、电流控制器等主要模块,设计了一种基于MTS810材料试验机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符合理论计算模... 在分析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电控特性方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研究控制系统的激励源、数据采集系统、电流控制器等主要模块,设计了一种基于MTS810材料试验机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符合理论计算模型。该方法对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力学性能测试及结构改进研究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磁流变液 振动控制系统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结构振动的AMD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欧进萍 王刚 田石柱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5-90,共6页
结合我国渤海JZ2 0 2MUQ平台的实际背景 ,设计制作了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 1∶10比例模型。利用传递函数法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的系统识别 ,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比较。采用主动质量驱动控制系统 (AMD) ,利用容易实现的平台结构加速度... 结合我国渤海JZ2 0 2MUQ平台的实际背景 ,设计制作了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 1∶10比例模型。利用传递函数法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的系统识别 ,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比较。采用主动质量驱动控制系统 (AMD) ,利用容易实现的平台结构加速度输出反馈 ,设计并实现了平台结构的LQG控制算法。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AMD控制系统 ,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振动控制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证实了AMD控制系统对平台结构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本文的研究和结果为新建和现役平台结构的AMD振动控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振动控制 AMD 系统识别 结构振动 主动控制 试验 油气田工程 JZ20—2MUQ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惯性型作动器与结构耦合系统建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春巍 欧进萍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5,共7页
针对结构振动与电磁驱动AM D控制系统(以下简称EM D系统)的相互作用问题,提出了是否考虑、以及考虑何种程度相互作用的三种理论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试验比较了EM D系统在正弦扫频控制电压输入下各阶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 针对结构振动与电磁驱动AM D控制系统(以下简称EM D系统)的相互作用问题,提出了是否考虑、以及考虑何种程度相互作用的三种理论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试验比较了EM D系统在正弦扫频控制电压输入下各阶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异,验证了各模型对系统的描述精度;其次以E l C en tro地震波输入为例,试验比较了3种计算模型在3种控制算法共9种试验工况下,EM D控制系统对结构地震响应控制效果的影响。本文所有试验结果均表明只有考虑相互作用、并且充分考虑高阶相互作用才能最佳地描述EM D控制系统在结构中真实的工作状态,才能充分发挥EM D系统对结构振动的控制作用,从而为实现高性能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 结构振动-控制系统相互作用 力-电关系模型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force in vibration control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华平 彭娅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59-464,共6页
A kind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was presented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Dynamical equation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wa... A kind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was presented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Dynamical equation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was built,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representing vibration control was also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moving process from startup to brake. Then optimization vibration control model of system driving load was founded by applying theory of optimization control, which takes rigid body moving variable of braking moment as the known condi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equation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was converted into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e transient control algorithm of vibration was put forward, which is the analysis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the multi-body system driving load can decrease the vibration of system with du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l multi-body system ac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based on active damping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华平 唐运军 陶功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417-421,共5页
A kind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was presented based on active damping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Dynamical equation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 A kind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 was presented based on active damping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Dynamical equation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an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ntelligent structure was built. The optimum driving load was calculated by applying the presented method. The self-sensing and self-tuning closed-loop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in quick startup and brake process was realized. The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local velocity negative feedback, i.e. the output of a sensor only affects the output of the actuator collocated, can induce damping effectively to actively suppress the system vibration.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with quick startup and bake, the active damping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ntelligent structure was used to farther suppress the vibration of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numerical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makes the vibration of system decrease more than the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driving load of multibod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multibodv system. active control: niezoelectric actu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active control of a vehicle suspension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15
作者 蒋学争 王炅 胡红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39-1845,共7页
A semi-activ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damper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by using a quarter car models. A full-scale tw... A semi-activ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damper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by using a quarter car models. A full-scale two-degree-of-freedom quarter car experimental set-up wa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vehicle suspension. On-off skyhook controller and Fuzzy-Lyapunov skyhook controller (FLSC) were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input current for MR damper so a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amping force. Tests were done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MR damper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vibration.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active MR vehicle suspension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is feasible. In comparison with OEM damper, on-off and FLSC controlled MR damper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cceleration of vehicle sprtmg mass by about 15% and 2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vehicle suspension semi-ac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