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蒜种振动排序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兆磊 耿爱军 +2 位作者 李汝莘 路世康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8-142,147,共6页
为了解决目前大蒜播种机对蒜种调头能力差、播种不能满足农艺生产要求的问题,设计了蒜种振动排序试验台,为研究大蒜播种机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改变对蒜种排序有影响的曲柄长度、振动槽倾角、曲柄回转中心高度及振动频率4个振动试验台参数... 为了解决目前大蒜播种机对蒜种调头能力差、播种不能满足农艺生产要求的问题,设计了蒜种振动排序试验台,为研究大蒜播种机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改变对蒜种排序有影响的曲柄长度、振动槽倾角、曲柄回转中心高度及振动频率4个振动试验台参数,进行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最重要影响因素为曲柄长度,最佳试验组合A2B1C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种 振动排序 振动试验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文政 何进 +3 位作者 李洪文 李学强 魏忠彩 刘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80,116,共12页
为提升中国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机械化播种水平,根据微型薯物理特性及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基于受迫振动原理,通过对微型薯单列排序输送投种、... 为提升中国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机械化播种水平,根据微型薯物理特性及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基于受迫振动原理,通过对微型薯单列排序输送投种、振动回种等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播种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采用调节板高频低幅往复运动,动态微量调节落种口尺寸,避免薯种在种箱内的结拱;利用离散元仿真模拟,明晰振动板较合理的振动频率及相应的驱动连接轴转速。开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起垄装置前后依次布置,先后完成开沟、种薯覆土和起垄工序。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种薯播种重播指数为4.6%,漏播指数为5.6%,合格指数为89.8%,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6.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播种机 振动排序 覆土起垄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排序的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东兴 于天成 +3 位作者 杨丽 崔涛 和贤桃 张耀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玉米定向播种即种子尖端朝向一致和胚面朝向一致,可明显提高产量。为了实现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设计了胚面定向装置螺旋轨道上的选向机构和定向机构,探明了玉米种子胚面定向原理,确定了选... 玉米定向播种即种子尖端朝向一致和胚面朝向一致,可明显提高产量。为了实现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设计了胚面定向装置螺旋轨道上的选向机构和定向机构,探明了玉米种子胚面定向原理,确定了选向机构和定向机构的尺寸参数和空间位置。采用试验方法对该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控制器输出电压、翻面机构1终点到侧壁的垂直距离和翻面机构1终点到轨道表面的垂直距离为试验因素,以胚面定向成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旋转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输出电压101 V、翻面机构1终点到侧壁的垂直距离4.38 mm、翻面机构1终点到轨道表面的垂直距离7.96 mm为最优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胚面定向成功率为94.82%,且排料速度可达85个/min。为验证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对不同品种玉米的适应性,进行了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玉米品种的胚面定向成功率均大于91%,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定向播种 胚面定向装置 振动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钵苗振动排序正位装置的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平 林妙玲 赵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4-78,共5页
根据有序抛秧机的分秧要求,提出了一种水稻钵苗振动排序正位装置,把从秧盘上取下的无序钵苗整理成土钵在前的有序排列。对钵苗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的受力情况、钵苗的重心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钵苗的重心在土钵内或在靠近土钵上表面的... 根据有序抛秧机的分秧要求,提出了一种水稻钵苗振动排序正位装置,把从秧盘上取下的无序钵苗整理成土钵在前的有序排列。对钵苗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的受力情况、钵苗的重心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钵苗的重心在土钵内或在靠近土钵上表面的秧株内,为钵苗在惯性力作用下自动正位提供了保证。通过对单棵和群体钵苗的试验与高速摄影观察与分析,证明钵苗能够在惯性力作用下,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自动正位,钵苗自动正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抛秧机 钵苗 振动排序 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 被引量:2
5
作者 房世博 张旭 +3 位作者 赵子豪 刘志博 周围 张思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方法根据放射性粒籽源的结构特点,采用振动送料技术实现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装填,利用光电检测原理实现对装填的放射性粒籽源精准计数,使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对放射性粒籽源进行辐射值...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方法根据放射性粒籽源的结构特点,采用振动送料技术实现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装填,利用光电检测原理实现对装填的放射性粒籽源精准计数,使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对放射性粒籽源进行辐射值检测。结果放射性粒籽源的装填效率是目前人工装填的15倍,保护了放射性粒籽源,同时也减少了辐射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结论实现了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化装填,保障医疗安全,实现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籽源 介入治疗 振动排序 自动装填 医疗安全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排序的小麦种子自动计数装置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万新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7期79-82,共4页
为解决小麦种子人工计数麻烦、枯燥且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小麦种子为主要计数对象的电子自动计数系统,自动计数装置主要由振动送料底盘、弹簧片、料斗、电磁振动控制器、螺旋送料轨道、出口控制装置等构成。料斗内放入的种子,由... 为解决小麦种子人工计数麻烦、枯燥且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小麦种子为主要计数对象的电子自动计数系统,自动计数装置主要由振动送料底盘、弹簧片、料斗、电磁振动控制器、螺旋送料轨道、出口控制装置等构成。料斗内放入的种子,由于受到这种螺旋振动的作用,沿螺旋送料轨道排列上升,直到送到出料口,通过出口控制装置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并拉开间距。自动计数装置利用光电检测装置自动计数下落种子的数量,控制系统具有语音提示的功能,出口控制装置可以调节出口大小以适应不同的种子,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计数装置 振动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夹自动排序供夹装置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凯 张骞 +2 位作者 王秀 冯青春 郭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56-261,共6页
设计了可对嫁接夹自动排序的供夹装置。以嫁接夹排序和自动上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嫁接夹在振动盘中的力学模型,确定了嫁接夹在输送过程中产生跳跃和连续滑移的条件。当顶盘加速度a2≥2.37 g时,嫁接夹便产生腾空跳跃;当顶盘加速度临界值a... 设计了可对嫁接夹自动排序的供夹装置。以嫁接夹排序和自动上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嫁接夹在振动盘中的力学模型,确定了嫁接夹在输送过程中产生跳跃和连续滑移的条件。当顶盘加速度a2≥2.37 g时,嫁接夹便产生腾空跳跃;当顶盘加速度临界值a1l=0.47g、a2l=0.41g时,嫁接夹可实现连续滑移。该装置包括振动盘送料器和自动上夹机构,振动盘采用逆时针输料和调频控制,自动上夹机构的推夹和上夹采用气缸驱动。试验结果表明:在振频48 Hz、排夹滑道倾角45°和推夹压力0.4 MPa条件下,振动盘排料速度为60只/min,上夹成功率为96%,能够满足TJ-800型嫁接机上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夹 振动排序 供夹装置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CMW-4 B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周勋 岳仁才 +4 位作者 祝珊 李少川 孙景彬 李学强 王相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4,共5页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脱毒微型原种的种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微型原种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脱毒微型原种的种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微型原种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履带式的播种机构,具有较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效率和播种精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播种间距合格率为92.0%,重种率为5.7%,漏种率为3.9%,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相关马铃薯播种要求,对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微型马铃薯 振动排序 高效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for optimizing manipulator's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selecting reducers 被引量:4
9
作者 杜志江 肖永强 董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35-1244,共10页
A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robotic manipulators design.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deriv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a two-DOF manipulator. The flexib... A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robotic manipulators design.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deriv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a two-DOF manipulator. The flexibility of links and joints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imensions optimizatio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in which Timoshenko model was used to discretize the hollow links. Two criteria, i.e. maximization of fundamental frequency and minimization of self-mass/load ratio, were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manipulators. The NSGA-II (fast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How the joints flexibility affects the manipulators design was analyzed and shown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examp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multaneous consideration of the joints and the links flexibility is very necessary for manipulators optimal design. Finally, several optimal combinations were provid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proved by comparing with ADAMS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elf-mass/load ratio error of the two methods is within 10%. The maximum error of the natural frequency by the two methods is 23.74%.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work provides a fast and effective pathway for manipulator design and reducers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manipulator optimal design reducer selection flexible links flexible jo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