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环境下单相喷雾冷却试验研究
1
作者 陈新文 杜爱民 +3 位作者 朱忠攀 韩业扬 李航 梁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56,共6页
车载电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均涉及振动条件,而有效的振动控制能够改善热环境中流体的对流传热,但目前振动工况对单相喷雾冷却传热性能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为研究各种振动工况下单相喷雾冷却的传热性能,本文构建了一个闭环振动表面喷雾... 车载电子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均涉及振动条件,而有效的振动控制能够改善热环境中流体的对流传热,但目前振动工况对单相喷雾冷却传热性能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为研究各种振动工况下单相喷雾冷却的传热性能,本文构建了一个闭环振动表面喷雾冷却系统,结合试验研究,探讨了振动雷诺数(Re_(v))、量纲为一加速度数(A_(c))、振幅及频率对单相喷雾冷却传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Re_(v)和振幅的增加会导致传热系数和传热增强因子被抑制,当加热功率为200W、Re_(v)为4947时,喷雾冷却被抑制了37%;相对地,高A_(c)和频率可以改善喷雾冷却的传热,在加热功率为200 W、A_(c)为3.6时,喷雾冷却传热性能增强了17%。研究结果可供基于振动工况下的喷雾冷却热管理系统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系统 单相喷雾冷却 振动雷诺数 量纲一加速度数 传热系数 振动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剂化效应的BDE-15分子振动光谱增强特征振动研究
2
作者 姜龙 孟冲 李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59-3464,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与自洽反应场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分别计算气态及24种不同极性溶剂中4,4’-二溴二苯醚(4,4’-di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BDE-15)的分子振动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气态分子振动光谱为基准,筛选出对溶剂极... 利用密度泛函与自洽反应场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分别计算气态及24种不同极性溶剂中4,4’-二溴二苯醚(4,4’-di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BDE-15)的分子振动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气态分子振动光谱为基准,筛选出对溶剂极性敏感的特征振动作为指标构建溶剂对BDE-15振动光谱溶剂化效应指标体系,探究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频率、红外/拉曼峰强溶剂化效应及综合效应,并寻求显著增强BDE-15分子特征振动频移/强度的溶剂。研究表明:从分子振动频率角度,溶剂极性敏感的(频移>1cm-1)分子特征振动均为伸缩振和面外弯曲振,但24种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频率溶剂化效应并不显著;从分子振动峰强角度,24种溶剂对BDE-15分子振动光谱峰强的增强效应主要发生在红外光谱的中低频区及拉曼光谱的高频区,其中起显著增强(红外/拉曼效应指标值分别大于6与5)的溶剂为醇类、乙腈、二甲亚砜、硝基苯;不同极性溶剂对BDE-15拉曼峰强溶剂化效应及综合效应指标值均表现出随溶剂介电常数增长由线性到对数的增长趋势,而红外峰强只保留低介电常数溶剂时的线性关系。利用上述BDE-15分子振动光谱峰强增强方法对BDE-153,BDE-154和BDE-209进行验证,醇类、乙腈、二甲亚砜、硝基苯对三者的振动光谱红外/拉曼峰强的效应指标值分别大于6与5,且最大峰强增倍数皆大于33,说明所建BDE-15分子振动光谱增强特征振动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基于分子振动光谱的PBDEs同系物间辨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二苯醚 量化计算 分子振动光谱 溶剂化效应 增强特征振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三键振动探针的非线性红外光谱
3
作者 王建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6,共2页
利用飞秒红外光谱实验和计算化学手段,我们研究了含碳碳三键(C≡C)的多个分子体系的结构与超快动力学。首先是六(三甲基硅-乙炔基)苯(HTEB),我们发现C≡C基团的振动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其跃迁偶极矩的强度可与典型的碳氧双键媲美。发现了... 利用飞秒红外光谱实验和计算化学手段,我们研究了含碳碳三键(C≡C)的多个分子体系的结构与超快动力学。首先是六(三甲基硅-乙炔基)苯(HTEB),我们发现C≡C基团的振动强度得到显著增强,其跃迁偶极矩的强度可与典型的碳氧双键媲美。发现了对称性破缺,导致简并的C≡C振动发生劈裂,并研究了两种非简并的C≡C振动模式之间发生在皮秒时间尺度上的分子内能量再分布过程。进一步,我们将含有C≡C基团的分子引入DNA碱基和肽分子中,作为这些分子体系的外源结构坛子,探测其局部结构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炔键伸缩振动增强 二维红外光谱 能量转移 分子局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增强压电悬臂梁震动发电装置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权威 李坤 +3 位作者 严玲 周金龙 王雨 陈王丽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92,共5页
在压电悬臂梁的自由端施加非均匀磁力增加梁的振幅,探索研究了磁力对悬臂梁的谐振频率漂移、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非均匀磁场斥力,压电悬臂梁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当负载电阻为100 kΩ,振动台(LDS)用0... 在压电悬臂梁的自由端施加非均匀磁力增加梁的振幅,探索研究了磁力对悬臂梁的谐振频率漂移、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非均匀磁场斥力,压电悬臂梁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当负载电阻为100 kΩ,振动台(LDS)用0.200 V正弦电压驱动时,由尺寸75 mm×7.8 mm×0.35 mm的锆钛酸铅镧(PLZT)长压电片和80 mm×7.8 mm×0.10 mm黄铜片构成的压电悬臂梁在谐振频率的电压和功率输出分别为19.02 V和1.8 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悬臂梁 振动传感器 压电发电 磁场增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绕流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5
作者 邹琳 吴伟男 +2 位作者 王家辉 郑云龙 徐汉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亚临界雷诺数为3 900时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的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对其升阻力特性、尾流干涉效应及三维流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2个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受下游波浪锥柱影响较小,下游波浪锥柱处于...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分析了亚临界雷诺数为3 900时三角形排列波浪锥柱的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对其升阻力特性、尾流干涉效应及三维流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2个波浪锥柱的升阻力特性受下游波浪锥柱影响较小,下游波浪锥柱处于上游双波浪锥柱尾流中,其升阻力特性受横流向间距比和顺流向间距比影响更为显著.3个波浪锥柱间的流动状态可分为邻近干扰、漩涡撞击和涡相互作用状态.在漩涡撞击状态下,上游波浪锥柱尾涡得以发展充分,周期性撞击在下游波浪锥柱表面,从而产生较大的脉动升力.横流向间距比、顺流向间距比分别为3和6时,下游波浪锥柱脉动升力系数较单直圆柱提升了20.9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锥柱 三角形排列 大涡模拟 流动结构 振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