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体含水率对振动压实的影响及电阻率演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佳文 陈高明 +3 位作者 田世龙 韩博文 冯怀平 杨志浩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5,共10页
土体含水率对路基振动压实的影响不可忽略,电阻率法被认为是实现含水率连续测试的有效手段。为研究不同含水率的土体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电阻率演化规律,基于非饱和土的巴塞罗那基本模型,结合非饱和渗流的Richards方程和表征... 土体含水率对路基振动压实的影响不可忽略,电阻率法被认为是实现含水率连续测试的有效手段。为研究不同含水率的土体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电阻率演化规律,基于非饱和土的巴塞罗那基本模型,结合非饱和渗流的Richards方程和表征土体电阻率的Archie推广公式,建立了考虑土体振动压实的水-力-电多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数值模型分别对四组不同含水率的土体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变形、回弹模量和电阻率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压实过程中,土体含水率对于土体的变形影响显著,土体沉降最终会趋于平衡状态,含水率越低,土体达到平衡状态越快;大于最佳含水率的土体,其最终的沉降和塑性变形幅值趋于一致;土体回弹模量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随着逐渐压密而相应增大,强振作用下回弹模量的增长尤为突出;振动荷载作用下电阻率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虽然振动荷载会造成土体电阻率的周期性波动,但最终达到稳定后这种波动很小,并不会影响土体电阻率反映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变形状态。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土体电阻率法测含水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验证了电阻率实时反映土体压实状态的理论与应用的合理性,可为考虑含水率的土体连续振动压实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土 振动压实 含水率 电阻率演化规律 水-力-电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加筋路基振动压实行为及预应力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阳 卢正 +4 位作者 颜廷舟 李剑 唐楚轩 邱煜 姚海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71-782,共12页
通过建立路基离散元模型和土工格室有限差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FDM-DEM)耦合数值计算,探明了土工格室加筋路基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压实行为。进一步揭示了土... 通过建立路基离散元模型和土工格室有限差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FDM-DEM)耦合数值计算,探明了土工格室加筋路基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压实行为。进一步揭示了土工格室对路基压实后水平残余应力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室加筋路基的预应力效应,以体现施工期格室填料在经历加载并卸载后引起的格室撑阔对加筋效果的提升。结合微观接触组构、配位数变化、压实过程的应力路径,探讨土工格室加筋路基预应力效应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加筋路基,土工格室可以提高加筋路基的回弹模量,增加压实路基的水平残余应力。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土工格室呈现上开口的喇叭形,土工格室口袋被撑阔,格室壁的最大应变为0.17%~0.21%。接触力分布也表明,在振动压实作用后,力链由竖直向水平方向发展,这体现在水平残余应力的增加,而土工格室则进一步提升了颗粒的横向接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加筋路基 振动压实 数值计算 FDM-DEM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级配碎石振动压实状态评价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康 李泰灃 +3 位作者 肖宪普 陈晓斌 张千里 王业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以重锤击实法中的最优含水率为高速铁路基床级配碎石振动压实法中含水率确定标准,振动压实过程中产生冒泥现象,劣化了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为研究含水率对振动压实法的影响机制,以不同土体结构类型的级配碎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室内振... 以重锤击实法中的最优含水率为高速铁路基床级配碎石振动压实法中含水率确定标准,振动压实过程中产生冒泥现象,劣化了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为研究含水率对振动压实法的影响机制,以不同土体结构类型的级配碎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室内振动压实和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级配碎石的压实状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波谷,且含水率过高时,振动压实中会出现粗粒料黏着、冒泥等现象;采用压实烘干后,临界含水率作为振动压实法的加水量,压实中未产生翻浆现象,且干密度满足现场碾压标准;临界含水率下CEI和TDI处于最佳区间,颗粒破碎率最低,同时保证压实后填料的刚度、强度最大;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解释孔隙水对填料振动压实的影响,即在含水率超过临界含水率后、外界总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有效应力减小,导致成型后填料强度下降。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粗粒土填筑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振动压实 临界含水率 智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中后期振动轮与压实路面的接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景旭 路永婕 +1 位作者 王建西 商祥志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8,共8页
在考虑随振土体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三自由度振动压路机-土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振动轮的时频域图、Poincaré截面图、最大Lyapunov指数和轮-土动态接触力等响应,研究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在压实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数值仿... 在考虑随振土体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三自由度振动压路机-土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振动轮的时频域图、Poincaré截面图、最大Lyapunov指数和轮-土动态接触力等响应,研究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在压实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路基压实度的增大,振动轮由单一周期运动演变为多周期运动,最终进入混沌状态;在演变过程中,振动轮加速度的频域特征由最初的单一基频向基频伴随有整倍频谐波过渡,最终以基频和1/2倍次谐波为主要部分;在进入混沌状态后减小激振力和增大激振频率都可以使混沌状态退化至近似单一周期运动,其中减小激振力对响应特征的影响为:频域响应存在较弱的1/3倍、2/3倍及高倍次谐波;而增大激振频率对响应特征的影响为:振动轮压实运动的单一周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振动 振动压实 非线性接触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颗粒嵌锁点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质量控制新方法
5
作者 邓志兴 谢康 +3 位作者 李泰灃 王武斌 郝哲睿 李佳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5-1849,共15页
为解决基于干密度评估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颗粒嵌锁点的高铁级配碎石(high-speed railway graded aggregate,简称HRGA)振动压实控制新方法。首先,结合力学指标动刚度Krb和修正地基系数K2... 为解决基于干密度评估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颗粒嵌锁点的高铁级配碎石(high-speed railway graded aggregate,简称HRGA)振动压实控制新方法。首先,结合力学指标动刚度Krb和修正地基系数K20完善振动压实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出了压实控制嵌锁点Tlp指标,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Tlp前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及适用性;其次,通过振动压实试验建立了Tlp与HRGA的各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简称GRA)算法分析了Tlp的主控特征;最后,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称ML)方法提出了Tlp预测模型,结合三层次优选体系选择最佳Tlp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最佳ML模型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基于Tlp可确定最优振动时间,进而控制压实质量;基于GRA算法明确Tlp的主控特征为填料最大粒径dmax、级配参数b、级配参数m、扁平细长颗粒Qe和洛杉矶磨耗LAA;计算各Tlp预测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简称CEI)依次为改进粒子群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ANN)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SVR)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RF)模型,IPSO-ANN模型最佳;基于SHAP方法得到总体重要性值φ排序为dmax(17.31)>b(13.93)>m(6.59)>Qe(2.17)>LAA(1.54),该结果与GRA算法的结果相印证,表明SHAP方法可提升ML模型的可理解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振动压实的质量评估提供新思路,也为振动压实智能化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实 高铁级配碎石 最优振动时间 主控特征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智能振动压实系统研制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谢康 陈晓斌 +3 位作者 肖宪普 李泰灃 张千里 尧俊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针对现有振动压实设备的局限性,研制一种振动参数调节广、能够实时监测填料干密度的室内智能振动压实设备,并进一步量化评估填料压实状态动刚度和强度的新指标。基于振动理论,揭示室内振动压实设备稳定工作机制,提出振动参数动态优化方... 针对现有振动压实设备的局限性,研制一种振动参数调节广、能够实时监测填料干密度的室内智能振动压实设备,并进一步量化评估填料压实状态动刚度和强度的新指标。基于振动理论,揭示室内振动压实设备稳定工作机制,提出振动参数动态优化方法,基于表面沉降理论提出干密度实时计算方法,结合压密曲线建立压实性能评估方法,分别从滞后角修正刚度理论和相似修正强度理论,提出刚度和强度等力学指标对压实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方法;研发室内振动压实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分析系统部件的工作性能和指标的测试计算方法;最后,开展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容器直径和设备自重可显著提高填料干密度;当系统处于共振频率下,填料动刚度减小,承载能力增大;基于振动参数动态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减少30%振动能量输出,进一步提高压实效率,减少压实器械磨损及颗粒破碎。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振动压实成型机理的分析,为振动压实试验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建设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振动压实 振动理论 参数优化 表面沉降法 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振动压实响应特征分析与指标适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术剑 李小勇 +4 位作者 韩沛 刘代 王宗宝 矫芳芳 蒋红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72-10083,共12页
振动压实是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施工的重要工程工法之一,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基于振动压实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与管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振动轮响应特征,... 振动压实是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施工的重要工程工法之一,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路基材料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基于振动压实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与管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究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振动轮响应特征,以及常用的谐波比类压实质量实时评价指标在不同压实阶段的适用性,通过对振动轮-路基系统进行作用分析,分别构建了接触与脱空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阶跃函数δ(F c)实现两种工况下动力学方程的统一构建,并利用Simulink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振动压实响应特征和指标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压实过程可根据振动轮-土体接触力变化周期T_(c)与激振周期T_(0)的比较分为T_(c)=0、T_(c)=T_(0)、T_(c)=2 T_(0)、T_(c)>2 T_(0)4个阶段,在T_(c)=T_(0)阶段会出现整数倍的谐波信号且谐波幅值会随着土体刚度增加而增大,在T_(c)=2 T_(0)阶段会出现0.5倍次谐波信号;CCV(compaction control value)、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指标相较于CMV(compaction meter value)指标在压实全过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RMV(resonance meter value)指标能够精准反映出压实过程达到阶段三(T_(c)=2 T_(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压实 动力学模型 响应特征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机制研究
8
作者 肖宪普 谢康 +3 位作者 李新志 郝哲睿 李泰灃 邓志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1713,共13页
揭示振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的影响机制对提高路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智能振动压实仪开展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试验,探究级配碎石填料物理指标干密度ρd、力学指标动刚度K与振动压实劣化的相关性;其次... 揭示振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的影响机制对提高路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智能振动压实仪开展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试验,探究级配碎石填料物理指标干密度ρd、力学指标动刚度K与振动压实劣化的相关性;其次,对不同振动压实阶段的级配碎石填料进行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试验,揭示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劣化主控因素建立不同劣化程度的高精度三维振动压实离散元模型,探究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与主控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揭示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细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压实过程中,可通过动刚度K曲线的“拐点”表征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状态;通过X-CT试验明确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主控因素为粗颗粒研磨破碎,进一步提出研磨度DF指标量化级配碎石填料的压实劣化程度;振动压实离散元模型中级配碎石填料的细观结构演化特征表明,随着DF的增加,填料各向异性、力学配位数、粗颗粒接触力均逐渐减小,从而使级配碎石填料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和动刚度K减小,且当DF≥0.68时,各向异性、力学配位数、粗颗粒接触力链与动刚度K减小速率均降低。研究结果对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的振动压实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基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劣化 粗颗粒研磨 X-CT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填料最优振动压实模式判断准则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永 史存林 +2 位作者 张千里 陈锋 朱宏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7,共3页
选取工程性质相差较大的2种路基填料进行现场振动压实试验,采用连续压实检测系统识别振动压实状态,系统地研究了振动压实模式对连续压实检测曲线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弱振碾压遍数增加,振动压实值增长幅值逐渐减小;而转换为强... 选取工程性质相差较大的2种路基填料进行现场振动压实试验,采用连续压实检测系统识别振动压实状态,系统地研究了振动压实模式对连续压实检测曲线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弱振碾压遍数增加,振动压实值增长幅值逐渐减小;而转换为强振模式后,振动压实值有较大增长,直至达到目标值。同时选取填料的目标振动压实值作为基数计算振动压实值变化率,通过分析在弱振模式下每1遍碾压后振动压实值变化率的发展规律,初步提出以振动压实值变化率≤8%作为最优振动压实模式判断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判断准则 现场试验 振动压实模式 振动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过程的连续动态监控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光辉 高辉 王哲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 通过对压实机具与级配碎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可以用级配碎石对压实机具的抗力的变化来表征压实状态的变化。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材料压实过程中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根据级配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判断压实的质量,并得到了结构抗力与压实密度之间的关系,突破了评价材料压实状态必须用密度指标的体系,为现场级配碎石基层结构压实质量的连续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 抗力 加速度 连续动态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填石路堤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爱军 张家生 +1 位作者 贺建清 王志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1-156,共6页
对贵州三穗-黎平高速公路风化板岩路堤试验段路基不同深度埋设动土压力盒,用两种重型压路机振动压实测试不同深处竖向、水平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振动波在土中近距离传播时频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土粒在动应力作用下处于加压-卸载... 对贵州三穗-黎平高速公路风化板岩路堤试验段路基不同深度埋设动土压力盒,用两种重型压路机振动压实测试不同深处竖向、水平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振动波在土中近距离传播时频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土粒在动应力作用下处于加压-卸载的循环过程;大功率压路机对表层土产生明显推挤作用并造成表层填料松散;动应力在土中以一定角度向下扩散,不同压路机扩散角亦不同;据波动理论推导所得动应力在土中随深度以指数函数衰减获得试验数据验证,竖向动应力衰减系数是水平动应力衰减系数的2倍;超大功率压路机产生的动应力水平远大于重型压路机,重型压路机在土中局部产生共振现象;实测动侧压力系数非固定值且随深度增加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实 填石路堤 动应力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能力与道路基层材料可压实性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龙 解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7,共5页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材料可压实性评价参数——可压实性系数;对典型道路材料的可压实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实效果的影响上,当激振强度大于3.5时,振动压实工艺才具有较强的压实能力;材料的振动压实塑性变形与振动时间呈对数关系,在振动压实50s后,塑性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在材料可压实性方面,沥青混合料的可压实性最差,二灰结合料可压实性最好,基层材料的可压实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用振动压实工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和道路材料产生单位塑性变形所需的压实应力,来评价振动工艺的压实能力与被压材料可压实性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压实 动态监测 能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振动压实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青哲 杨人凤 戴经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2-95,共4页
为研究黄土振动压实机理,优选振动压实作业参数,以名义振幅、振动频率和碾压速度为影响因素,在实验室进行3因素3水平振动压实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下,压实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不同;振幅对压实度影响最... 为研究黄土振动压实机理,优选振动压实作业参数,以名义振幅、振动频率和碾压速度为影响因素,在实验室进行3因素3水平振动压实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下,压实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率不同;振幅对压实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碾压速度,而振动频率对压实度影响较小;在同一振动压实过程中,压实度增长速率也不同,前8遍压实度增长较快,8遍后压实度增长速率降低.最佳的振动压实作业参数为:振幅1.6 mm,振动频率30 Hz,碾压速度为0.8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 振动压实 作业参数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振动压实下动态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秦四成 程悦荪 +2 位作者 李忠 戴培清 白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该文根据振动压路机的载荷特征 ,选择典型的土壤介质 ,在三轴仪上进行静、动态压实试验 ,将压实过程分为三种不同的变化阶段 ,并给出不同阶段的土壤性能复刚度 。
关键词 土壤 振动压实 动态性能试验 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石料的振动压实变形特性及压实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明华 曾广冼 刘江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进行填石料常规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填石料振动压实的室内试验模型,采用平板振动器对填石料分层进行振动压实,利用水准仪观测填石料在振动压实中的沉降量,利用动土压力计观测填石层内的压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压实遍数的增... 在进行填石料常规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填石料振动压实的室内试验模型,采用平板振动器对填石料分层进行振动压实,利用水准仪观测填石料在振动压实中的沉降量,利用动土压力计观测填石层内的压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压实遍数的增加,填石层的沉降增加,密实度提高,但当沉降达到一定值以后,随着振动压实遍数的增加,填石层的沉降不增加反而减少,密实度降低。根据填石料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土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应力波理论揭示填石料在振动压实中的压实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石料 振动压实 室内模型试验 变形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振动压实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杨 刘挺 +1 位作者 冯霏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8,118,共4页
振动压实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物料受到压实作用而发生弹塑性形变,因而该系统的弹性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呈现非线性与滞后性.为研究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带有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环的二自由度系统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该模型,对... 振动压实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物料受到压实作用而发生弹塑性形变,因而该系统的弹性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呈现非线性与滞后性.为研究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带有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环的二自由度系统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该模型,对该模型中各单元的状态进行相关的数学描述,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与传递矩阵方程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这表明所提出振动压实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接近实际情况,对相关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 传递方程 滞回环 不对称滞回系统 振动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丽丽 梁继辉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建立含有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与渐近法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利用YZC-1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较准确;在压实过程中下车的固有频率随着物料... 建立含有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与渐近法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利用YZC-1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较准确;在压实过程中下车的固有频率随着物料刚度增大及阻尼的减小而逐渐增大;提高激振频率增大激振力可以提高物料的压实效果,但这样会使系统的振动加剧,引起操作人员的身体不适,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激振频率;利用混沌运动可以提高压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变参数 振动压实 分段线性化 渐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振动在振动压实中的应用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本学 冯忠绪 董秀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0-54,共5页
针对当前单频振动压实机械的压实性能不足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合成技术的双频振动压实机械,建立了该机械的动力学的模型。经过试验研究,得出双频振动压实优于单频振动压实,以及相位角选择在(-300,300)对深层压实效果较好,两激振频... 针对当前单频振动压实机械的压实性能不足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合成技术的双频振动压实机械,建立了该机械的动力学的模型。经过试验研究,得出双频振动压实优于单频振动压实,以及相位角选择在(-300,300)对深层压实效果较好,两激振频率比选择为3:2,即高频为33.98 Hz,低频为22.44 Hz时,压实效果较好的结论。并给出了在设计双频振动压路机时,频率、振幅、相位角等影响压实重要参数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振动压实 幅值比 相位角 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临高速公路强夯振动压实黄土的力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骆凤涛 王家鼎 +1 位作者 宋飞 何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为黄土地带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黄土动力学依据和优选新的施工法。方法以山西境内祈临高速公路北张沟高填路段为例,主要从黄土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质上分析,并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论证,综合比新法与常规法的异同点。结果强夯压实法在黄... 目的为黄土地带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黄土动力学依据和优选新的施工法。方法以山西境内祈临高速公路北张沟高填路段为例,主要从黄土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质上分析,并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论证,综合比新法与常规法的异同点。结果强夯压实法在黄土地基加固处理中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随着夯击能量的增大,压缩模量显著增大;击数越大,强度增长幅度也越大,但击实功过大会使试件的初期强度降低;压实力大于300 kPa时,随龄期变化很明显;静力触探结果表明强夯压实后黄土强度显著提高。结论强夯振动压实法简单、实用,能快速有效地提高黄土地基和路基的强度,确保工程实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强夯振动压实 常规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材料振动压实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广杰 徐光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6-710,共5页
为了准确描述碎石材料的压实状态,对碎石材料压实成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利用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系统对碎石材料成型过程中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材料压实状态的变化可以用其结构抗力的变化来描述,而结构抗力... 为了准确描述碎石材料的压实状态,对碎石材料压实成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利用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系统对碎石材料成型过程中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材料压实状态的变化可以用其结构抗力的变化来描述,而结构抗力的变化可以用压实机具加速度响应的变化来表征;压实过程中,碎石结构压实状态的变化是一个弹塑性变形交替出现的过程,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不断变化的,呈阶梯式上升.研究成果有助于碎石路基压实状态的现场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材料 振动压实特性 抗力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