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吕斯濠 张赵田 +1 位作者 蔡勋江 范洪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5-1121,1133,共8页
综述了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的组件形式、膜面剪切率的表征与计算、国内外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指出陶瓷膜的应用与新型组件的开发可能解决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装备的开发与工业化应... 综述了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的组件形式、膜面剪切率的表征与计算、国内外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指出陶瓷膜的应用与新型组件的开发可能解决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装备的开发与工业化应用的发展,并建议我国加强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的研究和装备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 振动中空纤维组件 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斯濠 秦琦 +2 位作者 张杰琳 范洪波 梁志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73-2383,共11页
对旋转剪切强化膜过滤(RSEMF)技术的组件形式、剪切强化机理、渗透特性以及技术经济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激光流场测速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对认识RSEMF的剪切强化机理、临界膜通量与单位... 对旋转剪切强化膜过滤(RSEMF)技术的组件形式、剪切强化机理、渗透特性以及技术经济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激光流场测速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对认识RSEMF的剪切强化机理、临界膜通量与单位通量能耗率对于评价RESMF的渗透特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意义。指出RSEMF的研究应着重解决如何提高膜表面剪切强化作用的效果、简化膜组件的结构、提高有效膜面积的填充密度、降低单位通量能耗率以及膜组件的单位售价等问题。建议RSEMF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关注组件的优化、创新,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物料的处理以及不同技术的集成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过滤 旋转组件 剪切强化 渗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技术强化膜分离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鹏 韩严和 +2 位作者 李雪峰 陈家庆 张晓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5,47,共6页
为了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剪切强化膜分离技术成为当前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剪切强化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旋转管式剪切膜分离技术、旋转盘式剪切膜分离技术和振动剪切膜分离技术。旋转管式和旋转盘式剪切膜分离技术都是通过旋转使膜... 为了降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剪切强化膜分离技术成为当前膜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剪切强化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旋转管式剪切膜分离技术、旋转盘式剪切膜分离技术和振动剪切膜分离技术。旋转管式和旋转盘式剪切膜分离技术都是通过旋转使膜表面产生剪切力来减少膜表面的污染物。振动剪切膜分离是通过扭转弹簧将偏心块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过滤膜盘,振动产生的剪切力使污染物不易沉积。旋转管式和旋转盘式剪切膜分离技术因设备旋转耗能较大,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的广泛性。振动剪切膜分离技术能耗较低,且可以浓缩浓度较高的液体,但其核心技术被垄断而限制了推广。因此,振动剪切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开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技术 旋转管式 旋转盘式 振动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强化络合-超滤技术处理含锰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钦梦园 邱运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5,100,共5页
在络合-超滤过程中引入旋转盘强化过滤过程处理含锰废水,选择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PMA)作为络合剂,主要探究了PMA和Mn(Ⅱ)形成络合物PMA-Mn的剪切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H=6、P/M(络合剂/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比)=12为PMA与Mn(Ⅱ)的最佳络... 在络合-超滤过程中引入旋转盘强化过滤过程处理含锰废水,选择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PMA)作为络合剂,主要探究了PMA和Mn(Ⅱ)形成络合物PMA-Mn的剪切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H=6、P/M(络合剂/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比)=12为PMA与Mn(Ⅱ)的最佳络合条件,此时Mn(Ⅱ)截留率高达99.1%;pH=4、5、6时,PMA-Mn络合物分别在800、1200、1400 r/min临界转速下发生解络,对应的临界剪切速率分别为5.32×10^4、1.10×10^5和1.47×10^5 s^-1;通过剪切诱导解络,可高效再生P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 络合剂 旋转盘 络合-超滤 剪切强化 分离技术 解络 废水处理 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研究方法在膜超(微)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菡 李建明 陈文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3,共6页
在对超(微)滤的过滤性能及过程的研究中,实验研究作出了很多贡献,但实验研究存在着结论对具体实验体系有很大依赖性、研究费用较高等缺点.介绍几种较经典的扩散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其建模思路、适用范围和存在问题;提出借助理论分析... 在对超(微)滤的过滤性能及过程的研究中,实验研究作出了很多贡献,但实验研究存在着结论对具体实验体系有很大依赖性、研究费用较高等缺点.介绍几种较经典的扩散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其建模思路、适用范围和存在问题;提出借助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设计实验,再根据实验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普用性模型的新方法.对于方程的求解,介绍了简化法、摄动法、数值计算与模拟等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超(微)滤研究中的应用,认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超(微)滤机理及膜器优化设计必将成为今后超(微)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摄动法 过滤性能 超滤技术 微滤技术 孔径 剪切应力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