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递路径理论的车辆传动轴不平衡振动噪声控制方法
1
作者 张宏波 李慧明 赵跃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车辆传动轴为长管结构,其不平衡引起的噪声和振动是后驱/四驱车辆开发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疑难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传递路径理论的车辆传动轴不平衡振动噪声控制方法,运用转子不平衡动力学原理,实现传动系统不平衡激励求解与加载;然后... 车辆传动轴为长管结构,其不平衡引起的噪声和振动是后驱/四驱车辆开发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疑难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传递路径理论的车辆传动轴不平衡振动噪声控制方法,运用转子不平衡动力学原理,实现传动系统不平衡激励求解与加载;然后,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传递路径原理相结合,综合考虑传动轴柔性挠度及各系统解耦;最后,完成系统模态和传动系统柔性的匹配设计。基于传统动力学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传动轴挠度与整车底盘传动系模态及车身结构集成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后驱/四驱车型的车内噪声前期优化设计,有效避免了实车阶段传动系统不平衡激励引起的性能抱怨,缩短了车辆开发周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 传递路径 车辆传动轴 传动系统 匹配设计 动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插入损失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薇 周娜 张义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3,258,共5页
为了从振动传递方面着手分析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建立了由激励源、传递路径、接受体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模型.其中振动路径的传递特性直接决定着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因此各路径对系统接受体振动响应的贡献量分析是系统减... 为了从振动传递方面着手分析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建立了由激励源、传递路径、接受体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模型.其中振动路径的传递特性直接决定着系统的输出响应特性,因此各路径对系统接受体振动响应的贡献量分析是系统减振降噪的重要环节.应用路径分离方法,提出了路径插入损失的概念,并推导了方便有效的计算公式,解决了频域内振动传递路径系统路径贡献量的度量问题.通过数值算例得出了理想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路径插入损失作为路径贡献量的一种评价指标,可以切实有效地分析机械振动系统各传递路径的重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振动特性 传递路径 路径贡献量 插入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刚度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群 张义民 赵晋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74-1177,共4页
针对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根据功率流理论、四端参数法建立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力学模型,进而得出系统的响应和功率流特性.研究当振动传递路径系统中分别存在材料非线性刚度和分段线性刚度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隔振器导纳,并用灵... 针对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根据功率流理论、四端参数法建立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力学模型,进而得出系统的响应和功率流特性.研究当振动传递路径系统中分别存在材料非线性刚度和分段线性刚度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隔振器导纳,并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功率流对隔振器阻尼的灵敏度,对系统中存在材料非线性刚度和分段线性刚度时功率流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出了系统特性对这些参数的敏感程度,清楚地表明了系统灵敏度的敏感区域,直观地给出了系统参数对系统功率流的贡献度,从而指导系统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 振动 传递路径 隔振系统 功率流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灵敏度分析
4
作者 秦净净 王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1-34,共4页
基于一般概率摄动有限元法和结构系统响应的随机性分析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SIMULINK,以传递路径的传递率为度量指标,描述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传递率的排列顺序,并对振动传导路径系统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路径阻尼的灵敏度大于路... 基于一般概率摄动有限元法和结构系统响应的随机性分析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SIMULINK,以传递路径的传递率为度量指标,描述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传递率的排列顺序,并对振动传导路径系统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路径阻尼的灵敏度大于路径刚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 振动系统 随机性 传递路径 系统灵敏度 传递 频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解耦和传递路径分析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何亚运 张代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65-70,共6页
以某卡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量解耦为目标,悬置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在消声室内进行实车工况数据和频响函数采集,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根据传递函数分解理论利用Matlab编写传递路径... 以某卡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量解耦为目标,悬置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在消声室内进行实车工况数据和频响函数采集,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根据传递函数分解理论利用Matlab编写传递路径分析程序,并将ADMAS优化得到的悬置刚度数据代入程序中进行贡献量和车内目标点振动分析,寻找贡献量较大路径,对相应的悬置继续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能量解耦和较低的车内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能量解耦 频响函数 传递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噪声振动传递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鹏 储成龙 +4 位作者 蒲栋 张从慧 刘渠海 张汉青 李盈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3-1845,共13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逐渐成为考察列车乘坐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轨道车辆静止时的主要噪声源,空调送风系统产生的噪声会深刻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体验,控制其噪声水平意义重大。传递路径分析可以评价分析激励点到响应点每条...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逐渐成为考察列车乘坐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轨道车辆静止时的主要噪声源,空调送风系统产生的噪声会深刻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体验,控制其噪声水平意义重大。传递路径分析可以评价分析激励点到响应点每条路径的贡献量,从而得到减弱噪声振动危害的方法。为了降低轨道车辆空调机组运行时通过风道传递到客车室内的噪声,对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进行噪声振动传递路径的试验和仿真研究。首先,采用现场传递路径分析试验技术,获取其声/振能量传递的详细数据,并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法(OTPA)对各传递路径的贡献量进行初步分析。随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SEA)对空调送风系统噪声进行仿真分析,利用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验证仿真的有效性。最后,使用修正后的仿真模型探讨送风过程中空气噪声和机械结构振动噪声的产生及在客室内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客室噪声声压级峰值集中在315~1 000 Hz左右的中低频段;空气声是列车客室噪声的主要来源;空气振动是列车客室地板振动的主要来源;噪声激励源按对中部客室的噪声贡献率从大到小排行,依次为送风口,废排口,空调蒸发腔,回风口,空调冷却腔。研究工作可为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的减振降噪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空调送风系统 噪声振动 传递路径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英英 成玮 +1 位作者 陆建涛 张周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59-367,共9页
分析了近年来传统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运行工况TPA(operational TPA,OTPA)、OPAX(operational-X TPA)以及混合TPA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和不足以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功率流法在TPA领域的潜在应用;重点针对OTPA方法,考虑了参... 分析了近年来传统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运行工况TPA(operational TPA,OTPA)、OPAX(operational-X TPA)以及混合TPA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和不足以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功率流法在TPA领域的潜在应用;重点针对OTPA方法,考虑了参考点距离的影响,设计了辐射球声源声传递路径仿真系统和激振器激励矩形板振动传递路径实验系统。结果表明:OTPA值与理论值和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和8%,与此同时,OTPA方法对噪声很敏感,当噪声较小时,较近参考点有利于提高OTPA方法的精度,因此,应合理布置传感器和设计运行工况;最后,对TPA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 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功率流 传递路径仿真系统 振动传递路径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功率流法的汽车悬架系统隔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上官文斌 陈成峰 +2 位作者 李利平 俞宏 祁振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9,38,共8页
为优化衬套和车身车架的结构,建立汽车悬架系统衬套和减振器上端支撑的隔振分析模型,推导了各子结构间连接点处力和位移向量的表达式;在路面不平度激励下,运用振动功率分析方法,介绍了经由悬架各个衬套传递到车身车架的功率计算方法;以... 为优化衬套和车身车架的结构,建立汽车悬架系统衬套和减振器上端支撑的隔振分析模型,推导了各子结构间连接点处力和位移向量的表达式;在路面不平度激励下,运用振动功率分析方法,介绍了经由悬架各个衬套传递到车身车架的功率计算方法;以一麦弗逊悬架为例,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其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在路面激励下经悬架衬套和减振器上端支撑传递到车身车架的功率,从而识别出振动能量传递的最大路径;最后,基于该方法分析了衬套特性对功率传递的影响,并就一液压衬套对车辆侧向激励引起的车身振动的衰减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系统 衬套 减振器 振动功率流 传递路径 隔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高压油路系统接插件振动失效问题研究
9
作者 许睿 王艳军 陈明 《汽车与新动力》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汽车发动机的油轨及油轨进油管的结构、布置形式会直接影响到油路系统的振动水平。针对发动机油路系统安装布置,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振动性能分析。采用台架振动测试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振动传递路径进行评估。运用有限元... 汽车发动机的油轨及油轨进油管的结构、布置形式会直接影响到油路系统的振动水平。针对发动机油路系统安装布置,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振动性能分析。采用台架振动测试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振动传递路径进行评估。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油路传递路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有效降低高压油管的振动幅值,避开共振频率,解决振动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路系统 油轨 进油管 振动传递路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AX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克 徐征涵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11,24,共5页
为评价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对整车振动的影响,采用传递路径分析和悬置隔振率计算结合的方法。以某SUV为研究对象,将座椅导轨作为目标点,进行振动测试试验,采集加速工况下悬置主、被动端及车内响应点振动加速度信号和频响函数,计算隔振率,... 为评价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对整车振动的影响,采用传递路径分析和悬置隔振率计算结合的方法。以某SUV为研究对象,将座椅导轨作为目标点,进行振动测试试验,采集加速工况下悬置主、被动端及车内响应点振动加速度信号和频响函数,计算隔振率,并识别目标点振动的各传递路径贡献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确定找出对车内振动影响最大的悬置及方向,为后续有针对性的优化提供良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悬置系统 振动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卡驾驶室振动测试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美颖 上官文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5期83-87,共5页
通过某轻卡样车驾驶室振动及其传递路径的分析,确定其振动是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不当所致。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内的振动测试,可以判断振动的原因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发动机横向干扰激励的减振性能欠佳。采用改进后的悬置系统,... 通过某轻卡样车驾驶室振动及其传递路径的分析,确定其振动是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不当所致。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车内的振动测试,可以判断振动的原因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发动机横向干扰激励的减振性能欠佳。采用改进后的悬置系统,该样车驾驶室的振动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验证诊断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驾驶室振动 传递路径分析 测试 悬置系统 隔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客车振动试验分析及动力总成隔振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少华 谭博欢 +2 位作者 张邦基 黎志鹏 曾梦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6-232,共7页
汽车电动化使动力总成的振动噪声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带来了新的NVH问题,作为短途客运主要运输工具的纯电动客车尤为明显。针对某纯电动客车在行驶中存在振动较大的问题,结合实车试验与理论仿真,研究其振动传递特性及隔振优化。首先,基于L... 汽车电动化使动力总成的振动噪声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带来了新的NVH问题,作为短途客运主要运输工具的纯电动客车尤为明显。针对某纯电动客车在行驶中存在振动较大的问题,结合实车试验与理论仿真,研究其振动传递特性及隔振优化。首先,基于LMS Test.lab振动噪声测试平台,采集了车内地板与底盘关键点的振动信号进行振动试验分析,根据车内地板振动响应特性对18条振动传递路径进行振动贡献量分析,求解出各个传递路径对车内目标点振动的贡献量,确定振动的主要贡献路径。其次,根据传递路径分析结果,针对主要贡献路径上的减振关键环节(动力总成悬置)进行隔振性能分析,结果显示电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较差的隔振性能是引起车内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为此,进一步建立了六自由度动力总成优化模型,采用多岛遗传优化方法对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匹配设计。结果表明,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获得了显著提升,车内振动过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振动试验 传递路径分析 悬置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振动途径的分析与改善
13
作者 朱斌 《汽车制造业》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车内振动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降低整车振动,首先要找到主要振动源和传递路径,然后根据振动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整车的振动。汽车最主要的振动源是动力总成,此外还包括底盘的零部件、半轴、传动轴和消声器等。
关键词 整车振动 振动 系统工程 传递路径 动力总成 零部件 消声器 传动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型乘用车方向盘摆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绍军 李世珍 +3 位作者 张涵 杨蔚 黄元毅 韦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180-187,共8页
某配置麦弗逊前独立悬架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交叉型乘用车在试制阶段出现方向盘摆振现象,且每台车出现问题时的车速和摆振程度不一。分析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转向悬架系统传递路径结构和特性、麦弗逊前悬架后摆臂后衬套动态性能、转向... 某配置麦弗逊前独立悬架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交叉型乘用车在试制阶段出现方向盘摆振现象,且每台车出现问题时的车速和摆振程度不一。分析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转向悬架系统传递路径结构和特性、麦弗逊前悬架后摆臂后衬套动态性能、转向器安装衬套结构形式和刚度、齿侧间隙大小等因素对方向盘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引起的周期变化的激振力和力偶矩是方向盘摆振源头,悬架转向系统的几何参数是影响摆振的重要因素,车辆摆振传递路径的振动传函在摆振频率范围内均出现峰值,方向盘旋转模态频率在摆振频率范围内,摆臂后衬套刚度阻尼不足及转向器安装刚度过大加剧方向盘的摆振,齿侧间隙影响齿条振动的阻尼,适当减小齿侧间隙、增大阻尼有利于降低摆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传递路径 转向系统 悬架衬套 方向盘模态 方向盘摆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商用车行驶抖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寅生 岳涛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15期129-132,共4页
行驶抖动即在满载、特定档位下加速到一定车速(发动机特定转速),驾驶室振动明显突增,座椅振动峰值达0.37g,主观评价无法接受;对振动传递路径以及传动系扭振测试,确定引起行驶抖动的原因,并进行优化及方案验证,解决该问题,为后期该问题... 行驶抖动即在满载、特定档位下加速到一定车速(发动机特定转速),驾驶室振动明显突增,座椅振动峰值达0.37g,主观评价无法接受;对振动传递路径以及传动系扭振测试,确定引起行驶抖动的原因,并进行优化及方案验证,解决该问题,为后期该问题提供整改思路及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驶抖动 动力传动系统 扭转振动 振动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