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断面超浅埋偏压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控制与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闫磊 姜渝 +4 位作者 岳志良 张昕 苟小英 冉兴雯 郭正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1-95,共15页
针对山岭隧道洞身浅埋段地形偏压、围岩风化严重、爆破施工风险高等问题。首先,通过岩石力学性能试验获取砂泥岩互层区岩石的物理和力学参数;其次,对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全过程仿真分析,研究适用于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施工的参数优化... 针对山岭隧道洞身浅埋段地形偏压、围岩风化严重、爆破施工风险高等问题。首先,通过岩石力学性能试验获取砂泥岩互层区岩石的物理和力学参数;其次,对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全过程仿真分析,研究适用于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施工的参数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超浅埋偏压隧道安全施工综合减振措施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分析;最后,对采用综合减振措施施工的超浅埋偏压隧道开展爆破振动试验与现场监测,并研究在砂泥岩互层区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段间延时爆破、改变楔形掏槽孔形式以及调整楔形掏槽孔布设位置的综合减振措施后,超浅埋偏压段峰值振速得到控制,平均减振率近30.00%;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中爆破主频频率主要集中在10~50 Hz,且各测点振速均在安全允许质点振速内;现场爆破试验后试验掌子面破岩效果良好,围岩未出现超欠挖情况,岩壁稳定;测点距离爆源越近,受地形影响越小,数值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率就越高,最高拟合率达98.82%;基于量纲原理建立的考虑岩性、高程差和坡度的爆破振速预测公式与现场爆破振动试验数据拟合精度更高,其相关性高达0.92。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超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振动响应的控制,同时也为该类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偏压隧道 爆破振动控制 爆破试验及监测 振动传播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交通枢纽结构振动传播规律及隔振/震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航 荆国强 +1 位作者 马长飞 吴巧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结构作为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具有投资巨大、建设规模庞大、使用功能繁杂等特点。保证此类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免遭破坏或损伤同时保留其使用功能,以及在多重立体交通作用下使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具有实... [目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结构作为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具有投资巨大、建设规模庞大、使用功能繁杂等特点。保证此类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免遭破坏或损伤同时保留其使用功能,以及在多重立体交通作用下使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问题,因此需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方法]综述了各类交通荷载引起的沿线地面和建筑物等的环境振动问题,以及交通枢纽结构常采用的减隔振/震装置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在振动响应实测、振动预测模拟和振动传播规律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阐述了在交通枢纽结构环境振动控制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结果及结论]国内外对于三维复合隔振/震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沿线或上盖建筑物的地铁振动隔振,且主要集中在对所提隔振/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和减隔振/震效应的试验研究。目前,对三维复合隔振/震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三维复合隔振/震的应用还未普及并形成相关体系,相关装置的研发及其减振机理、力学性能、理论模型等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枢纽 振动传播规律 隔振/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振动传播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楚娟 戚月昆 +1 位作者 邢诒 梁常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1,共5页
通过对深圳市已建成运行的前海湾车辆段和横岗车辆段的试车线在运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横向传播和上盖物业的垂向传播影响进行实地监测,研究试车线在正常运营情况下的振动影响源及传播情况,结果表明,试车线振动在水平方向上的传播,均随着... 通过对深圳市已建成运行的前海湾车辆段和横岗车辆段的试车线在运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横向传播和上盖物业的垂向传播影响进行实地监测,研究试车线在正常运营情况下的振动影响源及传播情况,结果表明,试车线振动在水平方向上的传播,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不断下降趋势,距离越近,衰减速率越快,距离越远,衰减越慢;振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影响分布,整体上均是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段 试车线 振动传播规律 前海湾车辆段 横岗车辆段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翟才雅 李安龙 +1 位作者 刘涛 苏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4-831,共8页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出包含上述因素的经验公式.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爆破条件下地表及临近建筑物的振动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最大振速随比例距离基本呈指数的形式衰减,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最大振速值逐渐减小;(2)爆破引起的振动主频随比例距离分布较为随机,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主频多在20~70Hz范围内;(3)建筑物内部中三矢量方向上的最大振速均随着楼层的增高呈-定的增加趋势,建筑物外部的地表振速要大于内部质点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区 地铁隧道 钻爆法 振动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振动传播规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雷振 贺路 +2 位作者 吴桂义 高正华 袁玉宝 《工程爆破》 CSCD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解决爆破地震波对高层建筑影响的问题,基于爆破地震波的特征及相关因素,以贵阳市观山湖区某一道路爆破工程为例,通过爆破振动现场测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测点的垂向振动... 为了解决爆破地震波对高层建筑影响的问题,基于爆破地震波的特征及相关因素,以贵阳市观山湖区某一道路爆破工程为例,通过爆破振动现场测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测点的垂向振动速度恒大于切向和径向振动速度;随着距爆源高差的增加,爆破振动速度逐渐增大;随着距爆源水平距离的增加,爆破振动速度逐渐减小。通过拟合分析,得出衰减系数α随着高差的降低也逐渐减小;高程影响系数在测点和爆源最大高差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 爆破振动 高差 振动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轨道交通的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减振降噪研究与未来展望
6
作者 颜子瑶 刘枫 +1 位作者 张高明 申朝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建筑在列车影响下的振动数值预测方法及其部分参数的选取、车致振动相关标准与计权曲线对比、振动在土壤及建筑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可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包括振源振动控制、传播途径振动控制和受振体振动控制三大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振动研究应着眼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展望。大量研究表明:应当进一步精细化车-轨-道床模型,提高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精度;确定列车长期运营后的激励水平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国内各车致振动相关规范应当更加合理,避免出现矛盾与歧义;应提高对二次噪声的重视程度,实现振动与二次噪声一体化分析;对现有减振降噪措施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建筑物抗震效果影响进行研究,开发更多的减振降噪措施,实现列车振动控制的综合应用以及震振双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振动 列车振动激励 数值预测方法 振动评价标准 振动传播规律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响应分析及传播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志雯 赵兰浩 +2 位作者 杜帅群 朱晗玥 张陆陈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1,74,共7页
为研究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场地振动响应。以国内某工程为例,计算不同工况下场地振动响应,分析泄洪量和泄洪调度方式对场地振动的影响,揭示不同岩... 为研究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场地振动响应。以国内某工程为例,计算不同工况下场地振动响应,分析泄洪量和泄洪调度方式对场地振动的影响,揭示不同岩体条件下振动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各种泄洪方式都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泄洪量越大,下游场地振动响应越大,当3个溢洪洞泄洪条件一致时,采用2号洞泄洪最不利;同等泄洪条件下,采用4洞均分泄洪的振动响应小于按设计开度泄洪的振动响应;模型范围内放大振动波的主因是断层左右岩体性质的差异,断层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振动 黏弹性人工边界 泄洪调度方式 振动传播规律 有限元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间距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春梅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分析爆破振动对临近既有隧道的影响。施工前对既有隧道进行结构病害检测并评估其安全状况,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爆破振动速度进行现场监测,以确保爆破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分析爆破振动对临近既有隧道的影响。施工前对既有隧道进行结构病害检测并评估其安全状况,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爆破振动速度进行现场监测,以确保爆破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确定了爆心距以及分段装药量对于爆破振速传播规律影响,将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衬砌的影响根据爆破振动速度分为无影响、微影响、较大影响和安全性影响4个等级。针对于小净距隧道工程特点,提出爆破安全控制技术措施及处治建议,包括合理开挖工法的选择、分段装药量的确定及掏槽形式的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间距隧道 振动监测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 爆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列检库车致振动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艳明 冯青松 +2 位作者 刘庆杰 刘文武 罗信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2-538,623,共8页
为研究列车运行引起下沉式地铁车辆段振动特性,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内列检库振源特性和振动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在列检库运行速度约为9~14 km/h情况下,其钢轨... 为研究列车运行引起下沉式地铁车辆段振动特性,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内列检库振源特性和振动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在列检库运行速度约为9~14 km/h情况下,其钢轨振动加速度峰值地下负1层约为12.7 m/s^(2),地下负2层约为2.7 m/s^(2);支撑立柱振动加速度峰值地下负1层约为0.6 m/s^(2),地下负2层约为0.2 m/s^(2),其主频段约为100~200 Hz。列车运行引起上盖平台的振动随着与行车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呈线性衰减规律,端部股道行车时线性衰减率约为0.2 dB/m,中部股道行车时约为0.1 dB/m,在50~200 Hz频段呈单调递减规律,而在10 Hz以内低频段衰减缓慢。列车从地下负1层行车时,平台盖板的振动相对地下负1层的楼板衰减约6.2 dB,但其振动值已接近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值,需重点关注地下负1层行车引起上盖建筑物的振动。研究成果可为下沉式地铁车辆段的振动预测、振动舒适度评价及减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式车辆段 现场实测 振动源强 振动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凿岩冲击对邻近堤岸影响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振锋 魏立新 +1 位作者 杨春山 刘东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673-8680,共8页
水下凿岩棒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破岩清礁技术,然而凿岩冲击强大能量的瞬间释放引起的岩土层振动将波及邻近建(构)筑物,进而削弱其正常服役能力。依托广州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站配套码头工程取水口凿岩清礁项目,通过现场实测,探索水下... 水下凿岩棒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破岩清礁技术,然而凿岩冲击强大能量的瞬间释放引起的岩土层振动将波及邻近建(构)筑物,进而削弱其正常服役能力。依托广州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站配套码头工程取水口凿岩清礁项目,通过现场实测,探索水下凿岩冲击作用下堤岸振动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下凿岩冲击作用下堤岸振速响应很快达到峰值后逐渐衰减,单次凿岩堤岸振动持续时间0.2~0.5 s,距离凿岩点越近,振动响应越及时,响应衰减得也越快;堤岸振速峰值随凿岩点距增大而衰减,其中竖向衰减最显著,垂直堤岸方向衰减较弱,此外堤岸呈现出整体向垂直堤岸方向运动趋势;堤岸峰值振速随落锤高度增大而增大,但当落锤高度增大至一定时,继续增大落锤高度,堤岸振动响应增大并不明显。参考水下爆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通过求解凿岩锤水下运动方程,给出了水下凿岩邻近结构振动速度峰值实用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凿岩 堤岸动力响应 现场试验 振动传播规律 实用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减震孔降震效果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崔源 薛里 +2 位作者 刘世波 孟海利 付天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7-242,共6页
为了有效降低爆炸振动对运营地铁的影响,对减振孔减震效果进行了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有无减振孔情况下不同距离处的振动速度,进而分析得到振动速度衰减规律和单双排减振孔的减振率。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有... 为了有效降低爆炸振动对运营地铁的影响,对减振孔减震效果进行了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有无减振孔情况下不同距离处的振动速度,进而分析得到振动速度衰减规律和单双排减振孔的减振率。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有无减振孔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对有无减振孔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将计算得到的不同距离处振动速度与试验拟合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拟合结果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孔的减振规律可以为实际的控制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振动传播规律 深基坑 减振孔 爆破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性效应的爆破震动区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志文 李建春 +2 位作者 洪胜男 李海波 张国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7-114,共8页
由于波阵面的几何扩散和介质的吸收作用,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幅值和频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探究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将岩体考虑为黏弹性介质,并将爆破荷载等效地施加在震动区边界上,然后从频域求得该问题的积分解,最... 由于波阵面的几何扩散和介质的吸收作用,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幅值和频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探究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将岩体考虑为黏弹性介质,并将爆破荷载等效地施加在震动区边界上,然后从频域求得该问题的积分解,最后对积分解进行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爆破荷载上升时间越短,震动区边界的振动幅值越大;爆破荷载总持续时间越长,震动区边界的振动持续时间越长,但振动幅值不受影响。在相同爆破荷载作用下,介质的弹性模量和黏性系数越小,震动区边界的振动幅值越大。爆破地震波的几何衰减分为近区衰减和远区衰减,近区衰减的速率明显大于远区衰减的速率。随着黏性系数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增大,介质对爆破地震波的吸收更明显。随爆破地震波传播距离增加其高频成分相对低频成分减少,黏性系数越大,减小的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介质 爆破振动 振动传播规律 振动幅值 爆破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