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车内噪声源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克 姜少玮 张晓冬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2-661,共10页
为了识别出振动、声学激励及路径传递率对车内噪声的具体影响,根据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建立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搭建了汽车振动与噪声测试采集系统.采用奇异值分解和主分量衰减方法确定较小主成分的剔除率,提出了输入激励实测信号和... 为了识别出振动、声学激励及路径传递率对车内噪声的具体影响,根据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建立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搭建了汽车振动与噪声测试采集系统.采用奇异值分解和主分量衰减方法确定较小主成分的剔除率,提出了输入激励实测信号和路径传递率二者与车内噪声响应信号之间的因果效应,完善了现阶段贡献量分析时的分析条件,准确定位了对车内噪声异常峰值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将完整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某乘用车的车内噪声识别.通过车内噪声的合成响应与实测响应对比分析及响应修正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奇异值分解 降噪 路径传递率 贡献量分析 噪声源识别 振动与噪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志超 赵乙光 +1 位作者 胡义华 柳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某汽车驱动桥桥壳主减速器的振动特性。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在OptiStruct模块中,进行模态分析,求解主减速器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行了模态实验和振动与噪声测试。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 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某汽车驱动桥桥壳主减速器的振动特性。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在OptiStruct模块中,进行模态分析,求解主减速器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行了模态实验和振动与噪声测试。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主减速器壳的固有频率大于1.2 kHz,刚度较大。模态振型主要集中于主减速器壳的后端。验证了主减速器壳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转速1800~2000 r/min工况下,振动与噪声水平超标。分析其频率与倍频,推测与主减速器轮齿的振动有关。这些结果可为后续驱动桥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驱动桥 主减速器壳 有限元方法 模态分析 振动与噪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低频轰鸣声故障诊断与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江艳 贺岩松 陈远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348,412,413,共8页
针对某电动汽车低频轰鸣声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首先,基于整车及单品台架声振测试,运用阶次分析、传递路径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故障车和零部件进行诊断分析,确认车内轰鸣声为压缩机1阶振动激励经安装支架传递至车身致使薄壁钣金结构... 针对某电动汽车低频轰鸣声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首先,基于整车及单品台架声振测试,运用阶次分析、传递路径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故障车和零部件进行诊断分析,确认车内轰鸣声为压缩机1阶振动激励经安装支架传递至车身致使薄壁钣金结构共振所产生;其次,按照源、路径和响应的噪声振动控制思路逐一分析,并基于工程化需求确定传递路径为优选改善方向;最后,提出2种增加安装支架隔振量的技术方案进行实车验证,确认了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善传递路径可有效降低该车零部件振动导致的车内轰鸣声,噪声总值降低可达11.9 dB(A),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压缩机 轰鸣声 振动与噪声测试 传递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