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十节”纪念中振兴实业之呼声——近代工商界纪念辛亥革命之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英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0,共8页
在近代中国"双十节"纪念中,工商界始终是较为重要的民间社会力量之一,并且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其所谈论的话题主要并非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与经济密切相关。工商界除了在"双十节"纪念中感慨辛亥革命之后的实业衰... 在近代中国"双十节"纪念中,工商界始终是较为重要的民间社会力量之一,并且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其所谈论的话题主要并非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是与经济密切相关。工商界除了在"双十节"纪念中感慨辛亥革命之后的实业衰败,也借此特殊政治场域从各方面大力呼吁振兴实业,并借助"双十节"促销国货,从而使商业与政治得以有机结合,产生独特的作用与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忽略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长久而持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节 工商界 振兴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的经济思想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环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孙中山历来重视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在其《实业计划》和《三民主义》等著作中 ,一再指出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振兴实业的途径、原则、政策和计划。孙中山在其发展农业的思想基础上 ,已具... 孙中山历来重视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在其《实业计划》和《三民主义》等著作中 ,一再指出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振兴实业的途径、原则、政策和计划。孙中山在其发展农业的思想基础上 ,已具有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思想。孙中山很重视发展实业 ,把发展实业视为“中国存忘之关键”。在振兴实业中 ,孙中山非常重视修筑铁路、开发矿业 ,并决心用全部精力从事铁路建设。为完成筑路计划 ,孙中山主张对外开放 ,引进外资。在引进外资问题上 ,孙中山一贯主张既要利用外资 ,又要确保主权。孙中山发展农业、振兴实业的思想 ,尤其是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经济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发展农业 振兴实业 利用外资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振兴实业”夭折的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天瑜 周积明 《江汉论坛》 1982年第3期57-63,共7页
十九世纪末叶,正当李鸿章的北洋势力经甲午战败的沉重打击,其赫赫声威大见衰落之际,洋务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清朝中央政府支持下,主持了“湖北新政”,以振兴实业、编练新军、举办文教设施,耸动朝野视听,造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 十九世纪末叶,正当李鸿章的北洋势力经甲午战败的沉重打击,其赫赫声威大见衰落之际,洋务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清朝中央政府支持下,主持了“湖北新政”,以振兴实业、编练新军、举办文教设施,耸动朝野视听,造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格局。其中,振兴实业又是这个“新政”的基础。在张之洞主持下,湖北出现了一批官办近代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实业 洋务派 官办企业 资本主义工业化 近代企业 李鸿章 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工业化 汉阳铁厂 盛宣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謇“振兴实业”的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建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他大声疾呼:“救贫之法惟实业,致富之法亦惟实业。”他提出“振兴实业”的主张并付诸实践,表达了他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和设想,本文试对张謇“振兴实...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他大声疾呼:“救贫之法惟实业,致富之法亦惟实业。”他提出“振兴实业”的主张并付诸实践,表达了他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和设想,本文试对张謇“振兴实业”的思想与实践活动作一初步探索。一、抵御外敌、富国强兵是“振兴实业”的目的张謇“振兴实业”的思想,既不同于打着“自强”、“求富”的幌子,投靠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具有很大买办性的洋务派;也不同于只是依靠无权的皇帝,高喊“实业”而又拿不出具体行动的早期改良派。张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把“振兴实业”作为抵御外敌、富国强兵的手段。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在中国沿海港口兴办工厂,在中国内地开垦矿山和修筑铁路,一方面使中国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另一方面,严重地摧残了中国刚刚萌芽起来的民族工业。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实业 思想与实践 张謇 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资产阶级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实业救国 早期改良派 经济侵略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利用外资振兴中国的实业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吗?
5
作者 王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念.他1919年主持编著的《实业计划》,是一个包括六大建设计划的中国大规模发展实业的宏伟蓝图.他认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苦于商品销售困... 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念.他1919年主持编著的《实业计划》,是一个包括六大建设计划的中国大规模发展实业的宏伟蓝图.他认为,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苦于商品销售困难,大批工厂停产,大量工人失业,急着找寻新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如果中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规模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就能够很快振兴实业.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有些同志认为,孙中山的这个利用外资以振兴中国的实业计划,“不具备实现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孙中山 振兴中国 利用外资 可能实现 振兴实业 投资场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外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圣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93-98,共6页
张謇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以资产阶级实业家、教育家、君主立宪派领袖而知名于世.在其一生的活动中,倡导并力行“实业救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近代思想史和经济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以便通过张謇的思... 张謇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以资产阶级实业家、教育家、君主立宪派领袖而知名于世.在其一生的活动中,倡导并力行“实业救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近代思想史和经济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以便通过张謇的思想和实践,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救国” 张謇 发展实业 大生纱厂 清政府 振兴实业 君主立宪派 资本 民族资产阶级 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业计划》的三重使命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宏雨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1918—1920年间,孙中山写就了著名的《实业计划》。从目标上看,该计划承载了利用外资发展实业、改善民生和维护国际和平三重使命。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以"养民"为目的... 1918—1920年间,孙中山写就了著名的《实业计划》。从目标上看,该计划承载了利用外资发展实业、改善民生和维护国际和平三重使命。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以"养民"为目的,要积极预防资本主义文明的弊害。他还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谐相联系,认为一个富强、繁荣、文明、进步、稳定的中国是世界的福音;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相契合的先进国际政治理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助、合作才能和平、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利用外资 振兴实业 社会主义 世界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华侨归国发展实业
8
作者 李树权 《湖北社会科学》 1987年第8期48-52,共5页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说:“今民国成立,振兴实业,诚为急务。”并断言;“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之一事也。”面对清末腐败政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后果,
关键词 孙中山 发展实业 南洋华侨 振兴实业 辛亥革命 归国 民主革命 帝国主义侵略 兴办实业 学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4
9
作者 康欣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张荫棠为清末西藏新政的开拓者,是系统提出西藏近代化改革的第一人。他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振兴实业论,对外商战论,创办西藏银行及进行币制改革论。文章认为,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虽然在现实层面贯彻很不理想,... 张荫棠为清末西藏新政的开拓者,是系统提出西藏近代化改革的第一人。他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振兴实业论,对外商战论,创办西藏银行及进行币制改革论。文章认为,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虽然在现实层面贯彻很不理想,甚至有些思想不现实不准确,但对西藏此后的经济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西藏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棠 西藏 经济思想 振兴实业论 对外商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孙中山的近代国家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学照 《安徽史学》 1998年第1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孙中山 近代国家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振兴实业 社会主义 复合性思维 民权主义 “超越”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方略》与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秋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3,共6页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工业化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大众的社会福利,改善中国几亿民众的生活状况;中国工业化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生...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工业化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大众的社会福利,改善中国几亿民众的生活状况;中国工业化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生产,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铁路建设和钢铁生产;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是打破闭关自守局面,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大胆利用外资和外国人才。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经济实践中被验证,并对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建国方略》 工业化 振兴实业 交通运输 利用外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小康思想及其历史定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10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历史定位 大同理想 现代化目标 小康目标 南方讲话 “一大二公” 中国现代化道路 平均地权 时代内容 振兴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源流和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欣农 炎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32,24,共9页
“科学救国”本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潮,建国后它曾被视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想而遭到不应有的抨击批判。本文通过对“科学救国”思想的缘起与流变、性质和作用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潮在... “科学救国”本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潮,建国后它曾被视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想而遭到不应有的抨击批判。本文通过对“科学救国”思想的缘起与流变、性质和作用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潮在历史上产生的进步意义,鲜明地提出应重新评估它的功绩,重视它在现今所能给予人们的思想启迪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救国思想 科学精神 反封建 振兴实业 源流 西方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社 科学知识 怀疑批判 封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学熙东游与中国职业教育发端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凯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2-104,共3页
20世纪初,周学熙受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而他自定行程,额外参观考察了8所学校。在他所写的《东游日记》的“跋”中,鲜明地提出日本维新成功,在于“练兵、兴学、制造”三事。返国后,他受袁督命创建直隶工... 20世纪初,周学熙受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而他自定行程,额外参观考察了8所学校。在他所写的《东游日记》的“跋”中,鲜明地提出日本维新成功,在于“练兵、兴学、制造”三事。返国后,他受袁督命创建直隶工艺总局,并出任总办,致力“振兴实业”。与此同时,在富民强国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创设了隶属于总局的高、中、初、少、业余、大众科普等多层次职业教育实体,堪称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周学熙 发端 《东游日记》 近代职业教育 直隶总督 参观考察 振兴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兼论政治家成为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钧 任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29-35,共7页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张之洞死于1909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于1911年,两者至少在时序上发生了脱节。然而,张之洞的确与辛亥武昌首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深深浸润于时代氛围之中的关系,并未因张之洞职务上的调迁(1907年入参军机)而割断,也未...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张之洞死于1909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于1911年,两者至少在时序上发生了脱节。然而,张之洞的确与辛亥武昌首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深深浸润于时代氛围之中的关系,并未因张之洞职务上的调迁(1907年入参军机)而割断,也未因张之洞命归黄泉而消释。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对应,而是一种文化功能上的价值同构。我们谈论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的关系,并不是抹杀湖北革命党人的历史功勋。恰恰相反,充分剖析张之洞振兴实业与教育所导致的客观效果,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湖北革命党人的革命首创精神,因为前者为后者提供、创造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新质因子和重要条件。本文旨在论析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之间的文化传承机制,并且由此出发,对政治家成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这一具有宽泛意义的文化现象提出自己的若干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武昌首义 商战论 政治家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泛文化 湖北新政 近代化 商业贸易 振兴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16
作者 王毅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3-36,共4页
本文把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归纳为六个方面,说明孙中山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论证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必须克服的思想障碍和应当坚持的几条原则。
关键词 孙中山 振兴实业 开放主义 闭关自守 外国资本 对外开放思想 帝国主义列强 机器生产 外债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孙中山利用外资开发建设的思想
17
作者 张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文通过论述孙中山规划中国“建设之革命”,提出规模宏大的实业计划;中国实业建设分两路进行,而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实现中国工业化道路;实业建设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的具体形式和应把握的原则;向读者展示了孙中山... 本文通过论述孙中山规划中国“建设之革命”,提出规模宏大的实业计划;中国实业建设分两路进行,而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实现中国工业化道路;实业建设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的具体形式和应把握的原则;向读者展示了孙中山利用外资开发建设新中国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民生主义 开发建设 利用外资 实业建设 实业计划 振兴实业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中国 国家经营 中国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孙中山、毛泽东金融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柏道江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9年第1期77-78,共2页
孙中山先生对金融在发展实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的《钱币革命论》和《在广州中央银行成立典礼上的演说》两篇文章里。在孙中山看来,发展经济、振兴实业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很多,金融就是促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 孙中山先生对金融在发展实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的《钱币革命论》和《在广州中央银行成立典礼上的演说》两篇文章里。在孙中山看来,发展经济、振兴实业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很多,金融就是促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发展实业 方式和方法 金融思想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 振兴实业 货币发行 金融恐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孙中山在宁波的讲词
19
作者 纪仙 《浙江学刊》 1981年第2期64-66,共3页
近日偶见孙中山先生一九一六年在宁波发表的一篇讲演记录稿。现把这篇散佚在孙中山著作演讲集之外的讲词介绍出来,供研究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思想时参考。《讲词》的内容如下: “今兄弟之最希望于宁波者,在于实行地方自治。盖政... 近日偶见孙中山先生一九一六年在宁波发表的一篇讲演记录稿。现把这篇散佚在孙中山著作演讲集之外的讲词介绍出来,供研究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思想时参考。《讲词》的内容如下: “今兄弟之最希望于宁波者,在于实行地方自治。盖政治与社会有相互之关系,而政治之良否?必导源于社会。欲社会之进步而实行地方自治,犹如造屋之必先奠基础,地方自治,即为社会之基础。宁波风气之开,在各省之先,将来整顿有方,自可为各省之模范,以地位人材,均具有此项资格也。然欲求自治之有效,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地方自治 宁波 振兴实业 民主革命 整顿 小册子 经济建设 直接影响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的财政思想
20
作者 王赓唐 汤可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05-109,124,共6页
清代末年,国家财政收支竭蹶,财政制度败坏,提议清理、整顿、改革之说纷然而起,国外近代财政学说也开始介绍到国内。这期间,张謇作为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和最初一代民族资本家的领袖,也提出了关于财政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正因为张... 清代末年,国家财政收支竭蹶,财政制度败坏,提议清理、整顿、改革之说纷然而起,国外近代财政学说也开始介绍到国内。这期间,张謇作为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和最初一代民族资本家的领袖,也提出了关于财政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正因为张謇跻身于封建官僚集团而又主张改良,致力于创办资本主义企业而又不舍弃传统的儒学文化,再加上其丰富而复杂的社会活动经历,因而他的财政思想具有独特的思路和独到的认识深度。(一) 对于财政原理,张謇并没有什么系统的论述。他之所以被同时代人目为“熟知中国理财法”,是因为他在提出有关经济计划、措施时,常常重视论证资金筹措、收益考成等具体的可行性。然而,透过这些具体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政治活动家 民族资本家 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振兴实业 清末民初 财政思想 工商业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