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特征与振兴发展路径
1
作者
张玉
闫珂
+1 位作者
文琦
曹莎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析是乡村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乡村发展问题...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析是乡村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乡村发展问题区域,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振兴发展路径。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经历恢复增长—转型调整—谋求高质量发展3个阶段,总体上各项功能向优化提升方向演进,其中农业生产功能呈现“稳定—倒退—再稳定”的特征,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演化轨迹出现峰值右移倾向。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从低水平平衡过渡到多层级失调再向高水平耦合的螺旋式递进的演化规律,黄河下游的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境内耦合协调度较高。研究共识别出制约乡村发展的5类35个问题区域,针对农业生产功能滞后型、经济发展功能滞后型、社会保障功能滞后型、生态服务功能滞后型和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失调型等不同类型区域问题表现,分区分类提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耦合协调度
演化特征
振兴发展路径
黄河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特征与振兴发展路径
1
作者
张玉
闫珂
文琦
曹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省高校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D17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D1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221)。
文摘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析是乡村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乡村发展问题区域,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振兴发展路径。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经历恢复增长—转型调整—谋求高质量发展3个阶段,总体上各项功能向优化提升方向演进,其中农业生产功能呈现“稳定—倒退—再稳定”的特征,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演化轨迹出现峰值右移倾向。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从低水平平衡过渡到多层级失调再向高水平耦合的螺旋式递进的演化规律,黄河下游的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境内耦合协调度较高。研究共识别出制约乡村发展的5类35个问题区域,针对农业生产功能滞后型、经济发展功能滞后型、社会保障功能滞后型、生态服务功能滞后型和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失调型等不同类型区域问题表现,分区分类提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耦合协调度
演化特征
振兴发展路径
黄河中下游地区
Keywords
rural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特征与振兴发展路径
张玉
闫珂
文琦
曹莎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