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实验治疗学应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顾兵
张政
李华南
孟玮
余日跃
-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59-156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60448)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20072036)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GJJ09546)
-
文摘
脊髓损伤的机制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动物模型的复制为开展脊髓损伤的实验治疗学研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该文就国内外已经建立的脊髓挫伤、压迫损伤、横断损伤、缺血损伤、牵张损伤和化学损伤等模型的进展作系统综述,同时列举了这些模型在实验治疗学上的应用,为实验性新药的筛选提供科学指导。
-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挫伤模型
压迫损伤模型
横断损伤模型
实验治疗学
-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animal model
contusion injury model
compression injury model
transection injury model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363-332
[医药卫生—病理学]
-
-
题名股中间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立新
朱道立
-
机构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701,共5页
-
基金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资助项目(S2008022)
-
文摘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股中间肌卫星细胞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为提高对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取体外培养SD大鼠股中间肌卫星细胞悬液(实验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损伤部位,观察比较两组动物损伤修复进程及差异。结果:移植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恢复效果好。(1)卫星细胞移植后5、10、15天,实验组肌肉组织内荧光标记的肌卫星细胞逐渐减少,形成肌管并最终融合成肌纤维参与损伤修复;(2)移植后5、10、15天大鼠肌电图的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均逐渐减少,而实验组大鼠异常自发活动的消失较对照组早,且损伤侧肌肉肌电强度振幅和波宽依次增大,逐渐接近正常侧,而对照组肌电强度振幅与波宽则增加缓慢;(3)随着损伤修复的进程,实验组肌肉湿重恢复率逐渐降低并接近1;(4)随着修复的进程,HE染色灰度值逐渐增加,且实验组灰度值大于对照组。结论:股中间肌卫星细胞移植对骨骼肌钝挫伤有明显修复作用。
-
关键词
股中间肌卫星细胞
骨骼肌
钝挫伤模型
移植
修复
-
Keywords
femoral muscle satellite cell
skeletal muscle
contusion mode
transplantation
repair
-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