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密桩法在加固可液化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余庆 孙建生 +1 位作者 韩仲卿 邹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介绍了笔者自1984年以来在高烈度区的三个场地利用振动挤密碎石桩加固可液化饱和轻亚粘土地基的主要经验。研究表明,用挤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特别是可液化轻亚粘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文中对评价复合地基... 本文介绍了笔者自1984年以来在高烈度区的三个场地利用振动挤密碎石桩加固可液化饱和轻亚粘土地基的主要经验。研究表明,用挤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特别是可液化轻亚粘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文中对评价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一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判断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的简化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挤密桩法 液化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彦鹏 李亚胜 +1 位作者 李京榜 张艺鑫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137,共5页
西北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目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理论研究仍然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如何经济、高效、合理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成为西北地区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通过西北某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 西北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湿陷性强,目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理论研究仍然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如何经济、高效、合理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成为西北地区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通过西北某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得出该地区综合管廊工程挤密桩法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建议桩长、桩间距、以及桩身填料.通过研究发现使用挤密桩法挤密后的地基土体湿陷表现形式,并由此提出针对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层铺设防水土工布的地基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密桩法 自重湿陷性黄土 间距 浸水试验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土挤密桩法的计算分析
3
作者 刘洋 《林业科技情报》 2018年第1期46-48,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越来越复杂,其中,需要地基处理的工业厂房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实例来论证土挤密桩法的计算分析过程。
关键词 工业厂房 软土地基 挤密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土挤密桩法在金沙滩水库坝基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付梁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土挤密桩法由原苏联阿别列夫教授于1934年首创,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北黄土地区进行土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在万家寨引黄入晋北干线金沙滩水库工程的大坝基础处理中,采用了素土挤密桩法,取得了较... 土挤密桩法由原苏联阿别列夫教授于1934年首创,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北黄土地区进行土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在万家寨引黄入晋北干线金沙滩水库工程的大坝基础处理中,采用了素土挤密桩法,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介绍了素土挤密桩法的技术参数、施工方法及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土挤密桩法 地基处理 金沙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高坪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胡燕妮 米海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12-315,共4页
根据兰州地区3处大厚度高坪黄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土粒比重等物理性质指标沿深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分析了计算值-天然孔隙比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黄土天然孔隙比简化的计算公式。藉此分析强夯法、挤密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 根据兰州地区3处大厚度高坪黄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土粒比重等物理性质指标沿深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分析了计算值-天然孔隙比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黄土天然孔隙比简化的计算公式。藉此分析强夯法、挤密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计参数:对于强夯法,平均夯沉量可以作为初步设计参数和质量检测指标;对于挤密桩法,确定了加固深度和处理后的孔隙比,即可确定桩间距和桩径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高平地区 黄土 孔隙比 强夯 挤密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荣露 熊治文 +1 位作者 孙润东 梁恒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42,154,共6页
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导致其所在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不良地基导致的涵洞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以青海民和—小峡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2座涵洞为例,分别采用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对这2座涵洞地基进... 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导致其所在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不良地基导致的涵洞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以青海民和—小峡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2座涵洞为例,分别采用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对这2座涵洞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处理后对这2座涵洞进行为期1 a的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1 a累计沉降量分别为25.0 mm和18.2 mm,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都能有效消除涵洞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较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1 a后沉降趋于稳定,与灰土换填法相比,灰土挤密桩法对降低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更加有效。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涵洞 灰土换填 灰土挤密桩法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措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永虎 米维军 +3 位作者 孙润东 屈耀辉 荣露 梁恒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74,共6页
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后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新建民小一级公路沿线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采用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 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后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新建民小一级公路沿线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采用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分别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对其处理效果和地基沉降变形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都能有效减弱或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涵洞地基承载力;(2)灰土挤密桩法对提高地基土压缩模量比换填法更有效;(3)通过现场监测得到,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涵洞地基的一年累计沉降量分别为25.0 mm和18.2 mm,分别完成最终沉降量的79.9%和78.1%,两种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稳定的变化趋势;(4)经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处理过的涵洞地基累计沉降量都在稳定可控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涵洞结构的安全性,相比于换填法,灰土挤密桩法对降低湿陷性黄土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更为有效;(5)本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公路 涵洞 换填 灰土挤密桩法 地基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