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铸造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磨损机理研究
1
作者 罗忠民 张堃 +1 位作者 刘东雷 艾凡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63-7166,7171,共5页
通过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中粉煤灰的体积分数可达30%以上。采用SEM、金相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粉煤灰含量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 通过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中粉煤灰的体积分数可达30%以上。采用SEM、金相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粉煤灰含量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部分粉煤灰相对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高,在较低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较高载荷作用下主要呈现剥层磨损与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法 粉煤灰 颗粒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法制备双连续β-Si_3N_4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元 贠柯 +2 位作者 杨旭 吕恒 丁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气孔率为53.4%-70.2%的β-Si3N4多孔预制体,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双连续β-Si3N4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随着β-Si3N4陶瓷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由383.9 MPa增加到584.8 MPa,显微硬度由162.7HV增加到24... 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气孔率为53.4%-70.2%的β-Si3N4多孔预制体,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双连续β-Si3N4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随着β-Si3N4陶瓷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由383.9 MPa增加到584.8 MPa,显微硬度由162.7HV增加到241.5HV,断裂韧性由11.9 MPa·m1/2下降到9.5 MPa·m1/2。铝合金基体的断裂模式是韧性断裂,β-Si3N4棒状晶的断裂模式受到晶粒取向的影响。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主要有负荷传递、位错增殖、裂纹桥联、裂纹偏转和微裂纹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法 复合材料 强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月英 刘勇兵 +1 位作者 曹占义 杨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越于基体铝合金,摩擦因数也稳定地低于基体铝合金;而在较高载荷和滑动速度下,同基体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改善有所降低,但摩擦因数仍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变化,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转化.对Al2O3·SiO2颗粒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特性 挤压铸造法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双连续β-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鲁元 李京龙 +1 位作者 杨建锋 李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通过常压烧结法制备了气孔率为53.43%的多孔氮化硅预制体,并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双连续β-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位错增殖强化理论和界面反应理论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 通过常压烧结法制备了气孔率为53.43%的多孔氮化硅预制体,并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双连续β-氮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位错增殖强化理论和界面反应理论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铝合金基体发生位错增殖,β-氮化硅增强体和铝合金基体的界面反应程度增强,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增高,断裂韧性降低,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复合材料断裂模式从沿晶韧性断裂转变为沿晶脆性断裂。当热处理温度为850℃,复合材料的界面层厚度约为20~50nm,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法 复合材料 界面反应 位错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f)+Cr/ZL109混杂复合材料的复合振动钻削加工
5
作者 代汉达 刘耀辉 +1 位作者 高印寒 杜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三氧化二铝短纤维和碳短纤维混杂增强 ZL109合金复合材料,并采用永磁复合激振方式进行了轴向与扭转复合振动钻削加工,研究了该材料的钻削加工性及振幅和振动频率对钻削力、钻头磨损和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这...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三氧化二铝短纤维和碳短纤维混杂增强 ZL109合金复合材料,并采用永磁复合激振方式进行了轴向与扭转复合振动钻削加工,研究了该材料的钻削加工性及振幅和振动频率对钻削力、钻头磨损和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复合振动钻削方式,可更明显降低钻削力和提高加工精度。选择合理的振动参数,也可以减轻刀具磨损,因而可改善 Al_2O_(3f)+C_f/ZL109混杂复合材料的钻削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钻削 钻削力 钻削加工 刀具磨损 加工精度 合金 钻头 混杂复合材料 挤压铸造法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