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浸渗中的包抄现象及气孔形成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平 高升吉 +3 位作者 陈睿 董斌 沈保罗 涂铭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4,共6页
用中断挤压铸造法研究了ZL109合金液在莫来石纤维预制块中的流动状况。发现微观上流动前沿存在许多合金液的“包抄”,这种包抄可能导致孔洞的形成;讨论了复合材料中孔洞的形成模型,分析了预制块中纤维间最小间隙在形成孔洞中的... 用中断挤压铸造法研究了ZL109合金液在莫来石纤维预制块中的流动状况。发现微观上流动前沿存在许多合金液的“包抄”,这种包抄可能导致孔洞的形成;讨论了复合材料中孔洞的形成模型,分析了预制块中纤维间最小间隙在形成孔洞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浸渗 合金液包抄 气孔 复合材料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挤压浸渗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和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田君 李文芳 +1 位作者 韩利发 彭继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3-56,共4页
采用挤压浸渗法制备Al2O3-SiO2/AZ91D复合材料。改进制备工艺,利用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的硅酸铝短纤维作增强体,用磷酸铝作黏结剂制得预制体。在预制体温度660℃、模具温度560℃、浇注温度760℃和压力30~50MPa下,通过挤压浸渗工艺制备AZ... 采用挤压浸渗法制备Al2O3-SiO2/AZ91D复合材料。改进制备工艺,利用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的硅酸铝短纤维作增强体,用磷酸铝作黏结剂制得预制体。在预制体温度660℃、模具温度560℃、浇注温度760℃和压力30~50MPa下,通过挤压浸渗工艺制备AZ91D镁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分析、XRD衍射分析、SEM扫描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镁与磷酸铝黏结剂反应后在界面上生成一定数量的MgO颗粒和少量的MgAl2O4颗粒,致使硅酸铝增强纤维和镁合金基体之间形成较强界面结合。复合材料组织致密、无明显孔洞及夹杂等铸造缺陷。其界面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有MgO、Mg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基复合材料 硅酸铝短纤维 挤压浸渗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浸渗法制备C_(sf)/Al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3
作者 张广安 罗守靖 程远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1-353,359,共4页
以M40石墨短纤维为增强体,LY12铝合金为基体,用挤压浸渗法制备了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渗工艺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和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碳纤维体积分数下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冷却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浸... 以M40石墨短纤维为增强体,LY12铝合金为基体,用挤压浸渗法制备了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渗工艺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和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碳纤维体积分数下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冷却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浸渗温度即铝液的浇注温度对界面反应及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740~780℃时界面反应不明显或有轻微的界面反应,材料的性能较好.高于800℃时,碳纤维有氧化现象发生,材料的性能严重下降,甚至低于基体性能.随着碳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浸渗 Csf/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Pr对Al_2O_3-SiO_2(sf)/ZL109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鹰 李文芳 蒙继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199,191,共5页
本文采用挤压浸渗法 ,制得不同稀土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铸造显微组织 ,分析了稀土含量对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稀土相进行了观察 ,探索了稀土相的分布位置... 本文采用挤压浸渗法 ,制得不同稀土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铸造显微组织 ,分析了稀土含量对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稀土相进行了观察 ,探索了稀土相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 ;并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sf)/ZL109复合材料 组织 性能 稀土复合材料 硅酸铝短纤维 挤压浸渗 稀土相 磨擦磨损 铝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