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挤压破坏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周墨臻 张丙印 +1 位作者 张宗亮 冯业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6-1432,共7页
面板挤压破坏是影响超高面板堆石坝安全的核心问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数座典型超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中发生的面板挤压破坏现象及特征。论述了面板纵缝转动接触挤压效应的发生机制,认为由坝体变形所导致的面板转动挤压和位移挤压是导致面... 面板挤压破坏是影响超高面板堆石坝安全的核心问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数座典型超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中发生的面板挤压破坏现象及特征。论述了面板纵缝转动接触挤压效应的发生机制,认为由坝体变形所导致的面板转动挤压和位移挤压是导致面板发生挤压破坏的本质原因。基于非线性接触力学的方法,自主开发了可描述面板坝复杂多体接触特性的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系统。使用局部子结构模型对面板纵缝的转动接触挤压效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转动挤压和位移挤压均可在纵缝两侧面板表面部位引发严重的应力集中,可从量值上解释面板发生挤压破坏时面板中部挤压应变实测值和计算值仍远低于混凝土极限抗压应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面板堆石坝 混凝土面板 挤压破坏 转动接触挤压效应 非线性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治疗的急性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保守治疗的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开伟 段宏 +2 位作者 梁凯路 李浪 项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中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thigh,ACST)患者在延迟治疗后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6例遭受非接触性挤压伤的ACST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平均延迟治疗35.4 h后接受了综合保守治疗...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中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thigh,ACST)患者在延迟治疗后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6例遭受非接触性挤压伤的ACST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平均延迟治疗35.4 h后接受了综合保守治疗。对出院前后的肢体损伤严重程度(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score,MESS)及肾功能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伤后2.5年评估其临床结果。结果:6例患者均保存肢体,伤后2.5年患肢的功能恢复良好;MESS及初次治疗时间均与肾功能无相关关系(均P>0.05);二者各自均与感觉及运动开始恢复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均r>0.8,P<0.05)。结论:ACST只要遭受非接触挤压伤,如MESS<7,即使延迟的保守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延迟治疗 接触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BTA深孔钻削自导向成孔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李旭波 郑建明 +3 位作者 于彪 周雅楠 杜勇强 靳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
为探究BTA深孔钻削自导向成孔机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BTA深孔加工导向条与孔壁挤压仿真模型,研究导向条与孔壁挤压接触状态,获得挤压接触倾角、导向条表面挤压应力分布、孔壁挤压变形量及加工孔径随钻削进给量和钻削深度的变化... 为探究BTA深孔钻削自导向成孔机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BTA深孔加工导向条与孔壁挤压仿真模型,研究导向条与孔壁挤压接触状态,获得挤压接触倾角、导向条表面挤压应力分布、孔壁挤压变形量及加工孔径随钻削进给量和钻削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导向条与孔壁挤压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挤压应力集中区域位于靠近切削刀齿的导向条顶部,与钻头实际磨损区域吻合;第1导向条的塑性变形量约为第2导向条的2.43倍;BTA深孔钻成孔孔径的仿真和试验结果一致,有限元模型正确,研究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加工 BTA钻头 导向条 挤压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沉箱相互作用的直立式核电护岸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梅 王桂萱 赵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以某核电站海域工程直立护岸为背景,通过运用接触单元对直立式沉箱在地震作用时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结合PL-Finn大变形模型,对比研究沉箱护岸在考虑沉箱间相互作用与不考虑相互作用情况下的地震响应,从沉箱间的接触挤压力、加速度时程... 以某核电站海域工程直立护岸为背景,通过运用接触单元对直立式沉箱在地震作用时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结合PL-Finn大变形模型,对比研究沉箱护岸在考虑沉箱间相互作用与不考虑相互作用情况下的地震响应,从沉箱间的接触挤压力、加速度时程、位移时程、结构变形、超孔压比、液化区域等方面定量评价护岸结构并总结地震响应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沉箱间的接触挤压作用将会加剧地震的作用效果,对加速度、变形以及砂土液化都会产生影响;且地震作用引发地基液化变形,沉箱易出现向海侧倾斜;砂土层超孔压比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置换砂以及回填砂附近;所得到的结论可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护岸 接触 接触挤压 PL-Finn模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