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基可食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万海
董海洲
+2 位作者
侯汉学
任伟伟
高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甘油为增塑剂,普兰多糖为黏合增强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技术制备热塑性淀粉,再挤出吹塑制备淀粉基可食膜。研究甘油对热塑性淀粉流变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变焓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湿度环境对可食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甘油对淀粉...
以甘油为增塑剂,普兰多糖为黏合增强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技术制备热塑性淀粉,再挤出吹塑制备淀粉基可食膜。研究甘油对热塑性淀粉流变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变焓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湿度环境对可食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甘油对淀粉可食膜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能有效的改善了热塑性淀粉的流变性和微观结构,降低热塑性淀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淀粉结晶熔融焓变减小。实验制备的热塑性淀粉膜适宜在湿度40%的环境下使用;且在该湿度条件下,甘油添加量28%时,淀粉可食膜的纵向拉伸强度为5.2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7.9%,横向拉伸强度为4.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挤压吹塑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挤压吹塑过程中淀粉的粉、母粒、膜三态结构演变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洁
崔波
+2 位作者
高伟
王琨
贾思强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8,共6页
目的:研究淀粉在挤压吹塑过程中粉、母粒、膜三态的结构演变规律。方法:以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原料,通过挤压吹塑制备淀粉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FTIR-ATR)、X-射线衍射(XRD)、热稳定分析仪(TGA)、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
目的:研究淀粉在挤压吹塑过程中粉、母粒、膜三态的结构演变规律。方法:以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原料,通过挤压吹塑制备淀粉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FTIR-ATR)、X-射线衍射(XRD)、热稳定分析仪(TGA)、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手段,分析淀粉在粉态、母粒态和膜态下的结晶结构、热稳定性及分子结构变化。结果:经挤压后,淀粉晶型由粉态的A型转变为母粒态和膜态的V型,且膜态样品的衍生峰强度相比于母粒态增加;淀粉分子发生降解导致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同时,三态样品的水分含量和溶解度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挤压吹塑过程中,挤压机的高温、高剪切,促进成了膜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破坏了淀粉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吹塑
粉态
母粒态
膜态
结晶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方式及马来酸酐添加量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3 位作者
秦洋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1-229,共9页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直接添加处理)和PHA先与MAH干法改性,再与淀粉共混挤出(干法改性处理),且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3%和5%。研究改性方式及MAH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透光率,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和相容性,且具有较为平滑均匀的微观结构;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的断裂伸长率较高,膜表面较为平整光滑。PHA质量分数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且微观结构较为平滑均匀;由干法改性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MAH的添加能够增强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当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优的性能;当PHA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的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改性方式
挤压吹塑
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辅增塑剂种类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2 位作者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9,共7页
以甘油(GLY)为主增塑剂,对辅增塑剂乙二醇(EG)、聚乙二醇200(PEG200)、聚乙二醇400(PEG400)、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改善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膜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塑体系EG/GLY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增塑体系P...
以甘油(GLY)为主增塑剂,对辅增塑剂乙二醇(EG)、聚乙二醇200(PEG200)、聚乙二醇400(PEG400)、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改善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膜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塑体系EG/GLY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增塑体系PEG200/GLY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增塑体系ATBC/GLY所成膜具有较好的阻水性;增塑体系PEG200/GLY和PEG400/GLY所成膜对O2和CO2的阻隔性较好,膜表面比较光亮,且前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X-射线衍射(XRD)表明,辅增塑剂PEG200和PEG400的加入增大了膜的结晶度;扫描电镜(SEM)表明,增塑体系PEG200/GLY所成膜具有最均匀与平滑的微观结构;红外光谱(FTIR)表明,复合增塑体系的增塑效果优于GLY单一增塑。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辅增塑剂PEG200和PEG400对淀粉、PHA有较好的增塑效果,且PEG200的增塑效果优于PEG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增塑剂
挤压吹塑
淀粉/PHA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菌包装膜对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翟秀超
王金鹏
+1 位作者
焦爱权
金征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60-263,320,共5页
缓释型抗菌包装是具有缓慢释放抗菌成分性能的一种活性包装。利用β-环糊精包埋异硫氰酸烯丙酯制备抗菌复合物,并将复合物与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挤压吹塑制备了抗菌包装膜,研究了抗菌包装材料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
缓释型抗菌包装是具有缓慢释放抗菌成分性能的一种活性包装。利用β-环糊精包埋异硫氰酸烯丙酯制备抗菌复合物,并将复合物与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挤压吹塑制备了抗菌包装膜,研究了抗菌包装材料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规律和对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挥发性抗菌剂经过环糊精包埋,其耐热性得到明显提高,热加工损失率从98.77%降低到75.56%;抗菌包装控制抗菌剂释放的速率随着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此抗菌包装对常见食品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酵母、霉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埋
挤压吹塑
控制释放
抗菌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基可食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万海
董海洲
侯汉学
任伟伟
高伟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AA100407)
文摘
以甘油为增塑剂,普兰多糖为黏合增强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技术制备热塑性淀粉,再挤出吹塑制备淀粉基可食膜。研究甘油对热塑性淀粉流变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变焓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湿度环境对可食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甘油对淀粉可食膜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能有效的改善了热塑性淀粉的流变性和微观结构,降低热塑性淀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淀粉结晶熔融焓变减小。实验制备的热塑性淀粉膜适宜在湿度40%的环境下使用;且在该湿度条件下,甘油添加量28%时,淀粉可食膜的纵向拉伸强度为5.2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7.9%,横向拉伸强度为4.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18.0%。
关键词
甘油
挤压吹塑
流变性
Keywords
propertyglycerol, extrusion blow molding, rheological behaviour,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S2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挤压吹塑过程中淀粉的粉、母粒、膜三态结构演变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洁
崔波
高伟
王琨
贾思强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
出处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D1002704)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YSP024)
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编号:2019JZZY010722)。
文摘
目的:研究淀粉在挤压吹塑过程中粉、母粒、膜三态的结构演变规律。方法:以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原料,通过挤压吹塑制备淀粉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FTIR-ATR)、X-射线衍射(XRD)、热稳定分析仪(TGA)、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手段,分析淀粉在粉态、母粒态和膜态下的结晶结构、热稳定性及分子结构变化。结果:经挤压后,淀粉晶型由粉态的A型转变为母粒态和膜态的V型,且膜态样品的衍生峰强度相比于母粒态增加;淀粉分子发生降解导致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同时,三态样品的水分含量和溶解度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挤压吹塑过程中,挤压机的高温、高剪切,促进成了膜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破坏了淀粉分子结构。
关键词
挤压吹塑
粉态
母粒态
膜态
结晶结构
热稳定性
Keywords
extrusion blowing
powder state
masterbatch state
film state
crystal 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方式及马来酸酐添加量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秦洋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1-2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74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8B1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CM016)
文摘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直接添加处理)和PHA先与MAH干法改性,再与淀粉共混挤出(干法改性处理),且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3%和5%。研究改性方式及MAH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透光率,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和相容性,且具有较为平滑均匀的微观结构;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的断裂伸长率较高,膜表面较为平整光滑。PHA质量分数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且微观结构较为平滑均匀;由干法改性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MAH的添加能够增强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当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优的性能;当PHA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的性能较优。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改性方式
挤压吹塑
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
性能
Keywords
maleic anhydride
modification method
extrusion blowing
starch/polyhydroxyalkanoate composite films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36.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辅增塑剂种类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8B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74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CM016)
文摘
以甘油(GLY)为主增塑剂,对辅增塑剂乙二醇(EG)、聚乙二醇200(PEG200)、聚乙二醇400(PEG400)、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改善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膜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塑体系EG/GLY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增塑体系PEG200/GLY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增塑体系ATBC/GLY所成膜具有较好的阻水性;增塑体系PEG200/GLY和PEG400/GLY所成膜对O2和CO2的阻隔性较好,膜表面比较光亮,且前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X-射线衍射(XRD)表明,辅增塑剂PEG200和PEG400的加入增大了膜的结晶度;扫描电镜(SEM)表明,增塑体系PEG200/GLY所成膜具有最均匀与平滑的微观结构;红外光谱(FTIR)表明,复合增塑体系的增塑效果优于GLY单一增塑。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辅增塑剂PEG200和PEG400对淀粉、PHA有较好的增塑效果,且PEG200的增塑效果优于PEG400。
关键词
辅增塑剂
挤压吹塑
淀粉/PHA复合膜
性能
Keywords
coplasticizer
extrusion blowing
starch / PHA composite films
properties
分类号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菌包装膜对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翟秀超
王金鹏
焦爱权
金征宇
机构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60-263,3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230057)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7B03)
文摘
缓释型抗菌包装是具有缓慢释放抗菌成分性能的一种活性包装。利用β-环糊精包埋异硫氰酸烯丙酯制备抗菌复合物,并将复合物与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挤压吹塑制备了抗菌包装膜,研究了抗菌包装材料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规律和对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挥发性抗菌剂经过环糊精包埋,其耐热性得到明显提高,热加工损失率从98.77%降低到75.56%;抗菌包装控制抗菌剂释放的速率随着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此抗菌包装对常见食品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酵母、霉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埋
挤压吹塑
控制释放
抗菌包装
Keywords
cyclodextrin
inclusion
extrusion blow molding
controlled release
antibacterial packaging
分类号
TS20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基可食膜及其性能表征
孙万海
董海洲
侯汉学
任伟伟
高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挤压吹塑过程中淀粉的粉、母粒、膜三态结构演变规律
朱洁
崔波
高伟
王琨
贾思强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性方式及马来酸酐添加量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孙圣麟
刘鹏飞
秦洋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辅增塑剂种类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孙圣麟
刘鹏飞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抗菌包装膜对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规律研究
翟秀超
王金鹏
焦爱权
金征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