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挤压体制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奋其 王成善 +1 位作者 朱利东 向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7-25,共9页
笔者在盆 山构造及构造地貌发育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和沉积记录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新生代以来河西走廊与北祁连山的耦合关系。区内盆地和山脉是于38Ma前在准平原基础上发育起来的;38~17Ma,研究区处于挤压凹陷状态,随着Ⅰ级夷平面... 笔者在盆 山构造及构造地貌发育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和沉积记录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新生代以来河西走廊与北祁连山的耦合关系。区内盆地和山脉是于38Ma前在准平原基础上发育起来的;38~17Ma,研究区处于挤压凹陷状态,随着Ⅰ级夷平面解体而盆地范围扩大;17Ma以来,盆地南缘不断抬升,沉积中心向北迁移,于4.96~3.66Ma、0.93~0.84Ma和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初形成向北推进的Ⅱ级、Ⅲ级、Ⅳ级夷平面。盆山构造的运动方式有前展式、掀斜式和对冲式3种。前展式是盆山演化的主要方式且发生时代相对较早,后两者明显活动于0.93~0.84Ma,其中掀斜式运动是盆地内横向隆起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冲式运动的标志是盆地北缘龙首山、合黎山的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祁连山 盆地 断裂 区域挤压体制 盆-山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林 王庆飞 +5 位作者 赵世宇 李华健 赵鹤森 董超一 刘学飞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 造山型金矿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挤压和伸展背景下深成-中成-浅成造山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控矿断裂形成过程、构造控制流体流动、流体就位机制以及矿化样式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综述了岩石破裂原理、挤压和伸展体制断裂网络结构,全面梳理全球不同构造体制和成矿深度造山型金矿的构造控矿样式、矿脉几何学和蚀变矿化网络结构,取得以下认识:(1)在挤压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逆冲剪切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和层压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逆冲剪切带、褶皱转折端的滑脱空间和里德尔剪切派生裂隙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层压状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剪切带和次级毛细裂隙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研究表明上述不同成矿深度金矿构造-蚀变-矿化差异由构造、流体压力、水岩反应强度和岩石抗张强度等共同控制,流体就位和矿质沉淀机制由深部的强构造流体互馈、弱水岩反应强度向浅部的弱构造流体互馈、强水岩反应强度转换。(2)在伸展背景下,深成金矿通常受韧-脆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蚀变带、大脉状矿石以及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磁黄铁矿等蚀变矿化组合;中成金矿受脆-韧性张剪断裂带控制,发育窄-中等宽度蚀变带、断层充填脉和网脉状矿石以及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浅成金矿受脆性断层角砾破碎带控制,发育宽蚀变带、角砾状和浸染状矿石以及绢云母-碳酸盐-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等蚀变矿化组合。伸展体制控矿构造多为先存断裂改造和再活化,当先存断裂优选定向时断裂发生再活化,成矿流体以充填断裂成矿为主,当先存断裂差异定向时流体压力驱动水力破裂形成新的断裂并改造先存构造。造山型金矿构造控矿研究已由传统的二维空间定性精细刻画逐渐向三维空间定量可视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挤压体制 伸展体制 矿化样式 构造控矿 流体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