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被引量:9
1
作者 俞强 林明德 +1 位作者 时涛 王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6,共4页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熔体中诱导了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PE大分子自由基的主要反应方式是偶合扩链,而PS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导致断链.加入多官能团单体可以抑制PS大分子自由基的降解.对...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熔体中诱导了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PE大分子自由基的主要反应方式是偶合扩链,而PS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导致断链.加入多官能团单体可以抑制PS大分子自由基的降解.对质量配比为80/20的PS/LLDPE(聚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反应挤出共混物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相界面上DCP和多官能团单体可促进PS/PE接枝共聚物的形成,改善了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反应性挤出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研究(Ⅰ)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伟强 潘恩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研究了噁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RPS)与聚碳酸酯(PC)的共混反应,对反应性共混物及相应的非反应性共混物作了应力-应变试验及动态力学分析(DMA),并测定其接枝率及密度,发现反应性挤出共混提高了PS/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反应性 挤出共混 聚苯乙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改性纳米CaCO_3的共混挤出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梦军 陈建定 卢振潇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67,共5页
通过共混挤出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改性纳米CaCO3复合材料,分析测试其冲击强度和弯曲性能及维卡软化温度,并表征了纳米CaC,3子在PS中的分散状态。当w(nano-CaCO3)为2.5%-5.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显著提高,对热性能... 通过共混挤出方法制备聚苯乙烯(PS)/改性纳米CaCO3复合材料,分析测试其冲击强度和弯曲性能及维卡软化温度,并表征了纳米CaC,3子在PS中的分散状态。当w(nano-CaCO3)为2.5%-5.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显著提高,对热性能影响较小,维卡软化温度仍维持在98℃左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表明,纳米CaCO3粒子在复合材料中仍呈纳米分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碳酸钙 复合材料 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仿真的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挤出-注塑成形全流程模拟
4
作者 沈关成 王子钦 +6 位作者 司亮 杨于霄 周孟源 李龙辉 李茂源 张云 周华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90,共11页
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共混挤出和注塑成形是其最常见的制备和成形工艺。现有共混挤出与注塑成形的模拟仿真存在材料和工艺信息孤立、产品优化协同困难的问题,难以满足聚合物产品高端化与定制化的发展需求... 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共混挤出和注塑成形是其最常见的制备和成形工艺。现有共混挤出与注塑成形的模拟仿真存在材料和工艺信息孤立、产品优化协同困难的问题,难以满足聚合物产品高端化与定制化的发展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挤出-注塑成形过程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共混挤出过程全区域流场计算模型,基于流场模拟实现纤维断裂和纤维长度分布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纤维含量的流变与压力-比容-温度(PVT)模型计算材料等效热力学参数,通过模流-结构性能求解注塑拉伸试样的纤维取向与弹性模量分布,实现共混挤出-注塑成形全流程模拟。纤维质量分数为20%,30%和40%的玻纤增强尼龙6注塑拉伸试样弹性模量实验与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9.94%,8.32%和3.72%,验证了联合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聚合物 纤维断裂 挤出 注塑成形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与淀粉干法共混挤出制备塑料新工艺
5
作者 章信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淀粉 干法挤出 制备 塑料 水溶性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212/SEBS-g-MA/DIDP/BSBA共混体系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静 王玉东 +3 位作者 赵清香 刘民英 李相魁 赵天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3,31,共3页
选择SEBS g MA和两种不同的小分子增塑剂DIDP、BSBA ,采用共混挤出的方法 ,制备了尼龙 12 12(PA12 12 ) /SEBS g MA/DIDP/BSBA共混合金 ,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SEBS g MA质量分数的增加 ,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明显提... 选择SEBS g MA和两种不同的小分子增塑剂DIDP、BSBA ,采用共混挤出的方法 ,制备了尼龙 12 12(PA12 12 ) /SEBS g MA/DIDP/BSBA共混合金 ,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SEBS g MA质量分数的增加 ,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当SEBS g MA质量分数为 10 %时 ,其缺口冲击强度为 89 3kJ/m2 ,是PA12 12的 2 0倍左右 ;拉伸强度保持率是PA12 12的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12 SEBS-g-MA 力学性能 增塑剂 DIDP BSBA 材料 挤出 质量分数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注塑制备黄麻增强PLA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姜爱菊 刘乾轩 +1 位作者 单翔翔 贺豪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挤出共混、造粒、注射成型的方式制备了黄麻纤维填充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黄麻与PLA之间的微观界面形貌。结果表明:黄麻的加入,并没有很好地改善黄麻/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碱处理后的黄麻... 通过挤出共混、造粒、注射成型的方式制备了黄麻纤维填充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黄麻与PLA之间的微观界面形貌。结果表明:黄麻的加入,并没有很好地改善黄麻/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碱处理后的黄麻与PLA之间的界面性能有所改善;碱处理黄麻的加入,改善了黄麻/PL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与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纤维 聚乳酸 挤出共混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PEN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王广妮 李鸿 +3 位作者 郝新彦 陈抒天 任浩浩 严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8-1781,共4页
通过挤出法制备了石英纤维(quartz fiber,QF)/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naph-thalate,PEN)复合材料,通过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中石英纤维含量和材料的均一性进行了检测;用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IR、XRD、SEM... 通过挤出法制备了石英纤维(quartz fiber,QF)/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naph-thalate,PEN)复合材料,通过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中石英纤维含量和材料的均一性进行了检测;用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IR、XRD、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用L929成纤维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进行了细胞毒性评价。结果表明,石英纤维在PEN基体中的分布均匀;QF与PEN基体之间有氢键的结合,形成了稳定的界面;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比单纯聚合物基体有明显增强,当纤维含量为30%和45%时,QF/PEN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为80.21和87.96MPa,弯曲强度分别为125.71和137.79MPa,与骨组织生物力学匹配;细胞实验表明两类复合材料细胞毒性为1级,无细胞毒性。可见,QF/PEN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承重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挤出共混 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海群 范大鹏 王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7-612,共6页
针对聚乳酸制品制备成本过高以及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以消旋乳酸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质含量约为70%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制备出的生物质/聚... 针对聚乳酸制品制备成本过高以及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以消旋乳酸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质含量约为70%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制备出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与市售商品聚乳酸共混,测量其共混产物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及断口形貌。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原位聚合处理确实可以形成生物质与聚乳酸之间牢固的界面结合,可使生物质/聚乳酸的拉伸强度达到33.4 MPa,同时可以形成缺陷较少的界面,能够保证较好的耐热性和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乳酸 聚乳酸 聚合反应 缩聚反应 塑化 可降解树脂 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