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学科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神经浅支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立鑫 黄瀛 +4 位作者 纪荣明 范溥生 周世臣 朱吉林 党瑞山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310-313,共4页
观察了15具成年尸体的30例桡神经浅支。桡神经浅支的深段、浅段和无损伤分离段的长度分别为139.67±3.56毫米、30.14±2.10毫米和43.77±2.93毫米,浅、深段共长170.04±4.33毫米。在深段中点、浅出处和分支处:前后经分... 观察了15具成年尸体的30例桡神经浅支。桡神经浅支的深段、浅段和无损伤分离段的长度分别为139.67±3.56毫米、30.14±2.10毫米和43.77±2.93毫米,浅、深段共长170.04±4.33毫米。在深段中点、浅出处和分支处:前后经分别为0.71±0.04毫米、0.74±0.04毫米和0.81±0.06毫米;横径分别为2.07±0.11毫米、2.73±0.14毫米和3.21±0.13毫米;神经束分别为3.97±0.23束、4.47±0.32束和4.59±0.39束。桡神经浅支起始点的位置,80%在外上髁平面下方(5—30毫米)。讨论了桡神经浅支供作移植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神经浅支 长度 出处 分支 前臂 无损伤 后支 神经浅支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浅支的血供 被引量:2
2
作者 汪立鑫 黄瀛 +4 位作者 纪荣明 范溥生 周世臣 朱吉林 党瑞山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4期271-275,共5页
观察了15具(30例)成人尸体的桡神经浅支的营养动脉及其来源动脉的数目、外径等。平均每条神经有3.47±0.22支营养动脉,外径平均0.23±0.07毫米。营养动脉的来源动脉,直接由桡动脉发出者占17.31±3.71%;间接从桡动脉的分支... 观察了15具(30例)成人尸体的桡神经浅支的营养动脉及其来源动脉的数目、外径等。平均每条神经有3.47±0.22支营养动脉,外径平均0.23±0.07毫米。营养动脉的来源动脉,直接由桡动脉发出者占17.31±3.71%;间接从桡动脉的分支发出者(主要是桡侧返动脉、桡侧伸腕肌支和桡动脉的皮支等)占82.69±3.71%。除桡动脉外,其余来源动脉的外径平均为0.64±0.03毫米。观察结果表明,以来源动脉为蒂,作为桡神经浅支移植的吻接血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动脉 外径 长度 平均 前臂 挠神经浅支 神经浅支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3
作者 曹斌 翟振华 +4 位作者 范启申 王成琪 蒋纯志 郑隆宝 李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2,共1页
我们自1980~1989年采用显微外科方法切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16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12~66岁,平均34岁。病程半年~10年。神经瘤部位:臂丛神经2例、正中神经4例。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治疗 神经 正中神经 神经 神经 神经鞘膜瘤 臂丛神经 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受压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寿民 邵静山 朱晞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为了观察压迫桡神经的腱性结构及其有关解剖,共研究了40具成人及10具新生儿的100侧上肢。在80侧成人上肢中均可见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及旋后肌弓,有肱三头肌纤维桥的48侧(60%),肱桡肌纤维桥的34侧(42.5%)。在20侧新生儿上肢中,这些腱... 为了观察压迫桡神经的腱性结构及其有关解剖,共研究了40具成人及10具新生儿的100侧上肢。在80侧成人上肢中均可见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及旋后肌弓,有肱三头肌纤维桥的48侧(60%),肱桡肌纤维桥的34侧(42.5%)。在20侧新生儿上肢中,这些腱性结构尚未完全发育,仅少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起始部与旋后肌弓近侧缘可出现一些结缔组织。测量了桡管上、中、下三段的长度,观察了各段内桡神经的毗邻关系。桡神经的浅、深支分叉部位在髁间线以上的33侧(41.25%),髁间线以下者29侧(36.25%),平髁间线的18侧(22.5%)。熟悉这些解剖内容,有助于桡神经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弓 肌纤维 伸肌 福洛斯弓 肌细胞 臂丛 神经 挠神经 侧腕 臂外侧肌间隔 综合病症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皮神经的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晋宝 秦月琴 王永珍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关于我国人手背皮神经的分布类型,潘铭紫、张宗铭等曾在北京和西北地区作过调查。本文报导在华东地区收集的100具成人尸体的解剖结果。其中男性55具,女性45具。全部操作,从剥皮开始,均由作者自己完成。观察结果一、手背皮神经的分布类... 关于我国人手背皮神经的分布类型,潘铭紫、张宗铭等曾在北京和西北地区作过调查。本文报导在华东地区收集的100具成人尸体的解剖结果。其中男性55具,女性45具。全部操作,从剥皮开始,均由作者自己完成。观察结果一、手背皮神经的分布类型按照潘铭紫与张宗铭等的标准,根据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各指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 分布区 臂丛 挠神经浅支 手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神经损伤漏诊12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勤山 祁洪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四肢神经损伤 诊断 漏诊 挠神经断裂 神经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桡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的体会
7
作者 谭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挠神经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巨细胞瘤施行段截术一例报告
8
作者 褚大由 《安徽医学》 1981年第3期75-76,共2页
段截术或段截再植术为治疗肢体某些恶性或有恶性倾向的肿瘤提供了新有途径,也是断肢再植的一个发展。此手术的优点在于能根除肿瘤病变,又能保留肢体的一定功能,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对低度恶性和有恶性倾向的肿瘤,疗效尤佳,可避免截肢所... 段截术或段截再植术为治疗肢体某些恶性或有恶性倾向的肿瘤提供了新有途径,也是断肢再植的一个发展。此手术的优点在于能根除肿瘤病变,又能保留肢体的一定功能,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对低度恶性和有恶性倾向的肿瘤,疗效尤佳,可避免截肢所带来的终身残废。我院于1977年4月施行一例段截术治疗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术后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观察,情况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疗效 患者 肢体 肿瘤骨 挠神经浅支 再植术 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家鸽上纹状体对DIVA单位活动的影响
9
作者 王彬 胡昌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30-30,共1页
在30只实验鸽的丘脑DIVA(nucleus dorsalis intermedius ventralis anterior)记录了桡神经或坐骨神经传入发生反应的单位共60个,其中42个单位有自发活动背景。在此60个单位中,有42个单位对桡神经和坐骨神经都发生反应,占70%;8个单位只... 在30只实验鸽的丘脑DIVA(nucleus dorsalis intermedius ventralis anterior)记录了桡神经或坐骨神经传入发生反应的单位共60个,其中42个单位有自发活动背景。在此60个单位中,有42个单位对桡神经和坐骨神经都发生反应,占70%;8个单位只对桡神经传入发生反应,占13.3%;5个单位只对坐骨神经传入发生反应,占8.3%。这些单位的反应型式基本相似,潜伏期35—212毫秒,锋电位2—1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电刺激 纹状体 DIVA dorsalis 挠神经 锋电位 NUCLEUS 反应型 躯体感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后肌拱桥的观察
10
作者 陈玉敏 杨再明 沈家维 《解剖学通报》 198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临床上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原因:一种是由于直接遭受外伤(骨折、脱位、刺伤、切割伤等)而引起神经麻痹较为多见,诊断容易,报导也多[1-4];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局部解剖学上的特点,使神经容易被牵拉、受压迫而产生神经麻痹[5],这种原因国内外... 临床上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原因:一种是由于直接遭受外伤(骨折、脱位、刺伤、切割伤等)而引起神经麻痹较为多见,诊断容易,报导也多[1-4];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局部解剖学上的特点,使神经容易被牵拉、受压迫而产生神经麻痹[5],这种原因国内外报导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 拱道 深支 挠神经损伤 拱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肌肌肉注射进针部位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松林 于彦铮(指导)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前言临床上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采用臀大肌和三角肌。三角肌肌肉注射从未明确划分注射区域,一般认为整块三角肌都能注射。据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门诊近十年来发现,有25例桡神经损伤的病例是因药物经三角肌肌肉注射而引起的... 前言临床上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采用臀大肌和三角肌。三角肌肌肉注射从未明确划分注射区域,一般认为整块三角肌都能注射。据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门诊近十年来发现,有25例桡神经损伤的病例是因药物经三角肌肌肉注射而引起的,其中3例(12%)因肌肉注射时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桡神经所致。而其他病例虽针头未直接刺入桡神经,但总是离神经较近。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三角肌有关的神经、血管的局部解剖安排作进一步的观察,以便确定三角肌肌肉注射最安全的进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长度 厚度 挠神经 肌内注射 肌肉注射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带加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宇汝哲 王涵 戴勤瑶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0年第1期16-17,共2页
我院自1980~1987年12月,采用弹力带,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分离移位骨折61例,通过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治疗 移位骨折 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分离移位 骨折断端 挠神经损伤 肩关节前屈 骨折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脓深动脉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13
作者 田菊霞 任家武 张克劬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61-62,共2页
本文观察了50具成人尸体共计100侧肱深动脉的起点、行径、起始高度和分支情况,分布用两脚规测量了动脉的长度及外径。观察结果如下:一、肱深动脉的起点:根据肱深动脉的起点分为5型:1.单干型:以单干直接起于肱动脉者57侧57%。2.共干型:又... 本文观察了50具成人尸体共计100侧肱深动脉的起点、行径、起始高度和分支情况,分布用两脚规测量了动脉的长度及外径。观察结果如下:一、肱深动脉的起点:根据肱深动脉的起点分为5型:1.单干型:以单干直接起于肱动脉者57侧57%。2.共干型:又分4个亚型:亚型A(肱尺型):肱深动脉与尺侧上副动脉共干18侧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尺侧 中侧 亚型 外径 挠神经 干型 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旋后肌弓的调查
14
作者 周国庆 高祝学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264-265,共2页
材料与方法采用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26具(男22具,女4具)52侧上肢,用放大镜和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如下:一、旋后肌弓的形态:本组旋后肌弓有二种形态,弓形和斜线形,其中弓形48侧占92.3±3。7%,斜线形4侧占7... 材料与方法采用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26具(男22具,女4具)52侧上肢,用放大镜和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如下:一、旋后肌弓的形态:本组旋后肌弓有二种形态,弓形和斜线形,其中弓形48侧占92.3±3。7%,斜线形4侧占7.7±3.7%。52侧旋后肌弓均起于桡骨颈内侧,旋后肌深层的表面,然后以半园形下行约1cm左右即向外上方行走,止于桡骨颈外侧。本组结果与沈家维等观察结果相似,而与李承球等认为旋后肌弓起止于肱骨外上髁的报道不同。关于旋后肌弓的类型,文献中记载可分为腱性型,肌性型,膜性型和混合型四种。在本组标本中,只发现有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弓 深支 CM 福洛斯弓 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路臂丛阻滞
15
作者 Brockway MS Wildsmith JAW 杨德祖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2期95-96,61,共3页
1911年,Hirschel和Kulenkampff两人分别首次报道经皮腋路和锁骨上进路作臂丛阻滞获得成功。1925年,Etienne首次报道肌间沟法臂丛阻滞。
关键词 腋路臂丛阻滞 肌间沟法 斜角肌 阻滞范围 神经并发症 神经阻滞 肌皮神经 挠神经 血管收缩药 正中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