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致弯曲驱动曲梁的挠曲线方程求解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卫祥 朱玉田 +2 位作者 符星球 陈茂林 邢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针对新型光致形变聚合物的特点,根据光致弯曲驱动曲梁的平面弯曲模型,引入光致应变、光致轴力和光致弯矩的概念,建立了光致弯曲驱动曲梁平面弯曲变形的挠曲线方程。在半圆形曲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轴向约束、径向约束、轴向加径向约... 针对新型光致形变聚合物的特点,根据光致弯曲驱动曲梁的平面弯曲模型,引入光致应变、光致轴力和光致弯矩的概念,建立了光致弯曲驱动曲梁平面弯曲变形的挠曲线方程。在半圆形曲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轴向约束、径向约束、轴向加径向约束的三种情况下,求解出光致弯曲驱动曲梁在光照后的驱动力及其变形。数值算例求出了一端固定一端轴向和径向约束的半圆梁在紫外线光照前后的变形量和驱动力大小,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望用作微机械系统的执行部件,为光致形变驱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弯曲驱动曲梁 光致应变 光致轴力 光致弯矩 挠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法与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联合应用
2
作者 陶传迁 解恒燕 +2 位作者 郑鑫 薛辉 陈希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位移法是结构力学中一种重要方法,其应用前提是已知杆件单元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力。求解杆件单元固端力这类问题除了用力法之外,还可通过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位移法共同求解。分析这类结构的变形条件后发现,可先把原结构化为静定结... 位移法是结构力学中一种重要方法,其应用前提是已知杆件单元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力。求解杆件单元固端力这类问题除了用力法之外,还可通过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位移法共同求解。分析这类结构的变形条件后发现,可先把原结构化为静定结构,用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计算结点位移,然后把静定结构还原为原结构,此过程中施加的力即为固端力,该固端力可用位移法基本公式计算。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法 曲线微分方程 固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弯曲时弯曲线挠曲变形及解决措施研究
3
作者 韩锋 吴桐 +1 位作者 方斌 陈晓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0-196,共7页
针对V形部件弯曲加工时出现的挠曲变形问题,基于材料力学和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分析了V形部件弯曲变形区内单元体的应力、应变分布,并结合V形部件实际受力和变形情况,确定弯曲线挠曲变形成因、力学模型和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长度、材质... 针对V形部件弯曲加工时出现的挠曲变形问题,基于材料力学和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分析了V形部件弯曲变形区内单元体的应力、应变分布,并结合V形部件实际受力和变形情况,确定弯曲线挠曲变形成因、力学模型和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长度、材质、厚度、角度的V形部件的弯曲试验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V形部件弯曲线长度方向和材料厚度方向的塑性应变符合材料力学弯曲应力-应变理论,且沿弯曲线长度方向上对应点应变均布;材料力学的均布载荷简支梁力学模型和挠曲线方程适用于V形部件弯曲线挠曲变形;V形部件弯曲线挠曲变形的挠度值与内应力、V形部件长度成正比,与材料的弹性模量、V形断面对中性层的惯矩成反比;V形弯曲变形程度大时,产生的内应力大,弯曲线挠曲变形大,反之则弯曲线挠曲变形小。最后,提出了通过提高部件惯矩、在模具上给出反变形等办法来解决V形部件弯曲线挠曲变形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弯曲 曲变形 应力-应变 挠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福吉 刘巍 +2 位作者 贾振元 刘慧芳 赵显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静力学特性是超磁致伸缩薄膜(giant magnetostrictive thin film,GMF)的重要特性,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是应用GMF的基础.结合材料力学的相关理论,求解了不同尺寸、不同基底材料GMF双层悬臂梁的中性轴和等效惯性矩;将双层GMF悬臂梁的磁致... 静力学特性是超磁致伸缩薄膜(giant magnetostrictive thin film,GMF)的重要特性,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是应用GMF的基础.结合材料力学的相关理论,求解了不同尺寸、不同基底材料GMF双层悬臂梁的中性轴和等效惯性矩;将双层GMF悬臂梁的磁致伸缩作用等效为分布弯矩作用,建立了静态磁致伸缩过程中薄膜悬臂梁的挠曲线方程.采用悬臂梁式GMF进行变形特性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挠曲线方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磁致伸缩过程中薄膜的磁学量与力学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为动态磁致伸缩效应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薄膜 悬臂梁 挠曲线方程 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切割音圈电机特性测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选择 晏红 唐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63-265,共3页
采用线切割方法设计了音圈电机结构.应用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推导了线切割结构的载荷与位移关系,并给出了由于微分近似导致的误差.应用电感传感器和D/A功放电路测试了电机静动态特性.应用阶跃响应法导出电机传递函数的模型参数.
关键词 线切割 挠曲线方程 阶跃响应 近似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鹏 赵晓冬 邓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为探究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在竖向加载下的变形性能,对12片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进行竖向两点加载试验,探究其裂缝开展、挠度与延性性能等变形性能。采用分型维度理论对各试件裂缝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利用Euler梁理论与Timoshenko梁... 为探究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在竖向加载下的变形性能,对12片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进行竖向两点加载试验,探究其裂缝开展、挠度与延性性能等变形性能。采用分型维度理论对各试件裂缝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利用Euler梁理论与Timoshenko梁理论分别推导梁的挠曲线方程,进而推出梁的跨中挠度计算值;计算预应力部分外包钢组合梁位移延性系数、截面曲率延性系数与能量延性系数,并采用灰度关联分析法进行3种延性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施加一定程度预压应力的部分外包钢组合梁在破坏时裂缝开展最充分;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挠曲线方程与跨中挠度计算值最接近真实值;截面面积是试件位移延性系数与曲率延性系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型钢锚固形式则为能量延性系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分型维度 挠曲线方程 延性系数 灰度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强冲击条件下的身管稳定性校核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良 秦俊奇 +1 位作者 狄长春 刘林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炮口强冲击模拟火炮的射击过程是一种技术可行的火炮动力后坐模拟方法。针对炮口强冲击条件下身管可能失稳的问题,将试验装置中的某型火炮身管近似为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多阶梯变截面构件,分别采用了挠曲线方程法和ABAQUS屈曲分析... 通过炮口强冲击模拟火炮的射击过程是一种技术可行的火炮动力后坐模拟方法。针对炮口强冲击条件下身管可能失稳的问题,将试验装置中的某型火炮身管近似为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多阶梯变截面构件,分别采用了挠曲线方程法和ABAQUS屈曲分析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在强装药条件下的炮口最大冲击载荷小于身管失稳临界载荷,身管能够保持稳定。研究结论为炮口冲击式火炮试验装置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身管 多阶梯变截面 挠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弯曲直梁的回弹变分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英杰 郭清超 +1 位作者 周梦飞 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11217-11224,共8页
由于在建筑结构中,荷载作用下弹塑性梁的变形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在模具生产中,材料的受力回弹会产生弹塑性材料的弯曲变形及回弹变形问题,从而干扰冲压成型构件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导出弹塑性材料的变形方程和回弹方... 由于在建筑结构中,荷载作用下弹塑性梁的变形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在模具生产中,材料的受力回弹会产生弹塑性材料的弯曲变形及回弹变形问题,从而干扰冲压成型构件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导出弹塑性材料的变形方程和回弹方程,以有限变形回弹反耦联系统和反耦方程为基础,应用有限变形回弹反耦联方程和加权余量法建立有限变形回弹变分原理。并应用回弹变分原理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求解了弹塑性悬臂梁和简支梁的回弹挠曲线方程。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模拟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所推导弹塑性弯曲直梁回弹变分原理正确,研究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变形 回弹挠曲线方程 最小势能原理 回弹变分原理 最小余能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的互等法在简谐分布力矩下矩形板受迫振动问题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英杰 郭敦 +1 位作者 董静波 姜佳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1-636,761,共7页
从功的互等法出发,研究了薄板在简谐分布力矩作用下的受迫振动问题。给出了三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简支、三条边固定另一条自由矩形板受迫振动的挠曲线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运算,得到了一系列数据。通过与给出的Ansys值对比,其误差小于5%,表明... 从功的互等法出发,研究了薄板在简谐分布力矩作用下的受迫振动问题。给出了三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简支、三条边固定另一条自由矩形板受迫振动的挠曲线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运算,得到了一系列数据。通过与给出的Ansys值对比,其误差小于5%,表明了给出的挠曲线方程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给出的计算矩形板受迫振动问题的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庞大的高阶偏微分方程组和复杂的求解过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直接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的互等法 受迫振动 矩形薄板 挠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记 秦溯 +2 位作者 李云安 任娜娜 鲁贤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7-182,190,共7页
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根据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实际受力特点,视均布荷载及中部集中力为路基与桥基下伏溶洞顶板所受... 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稳定性判断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根据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实际受力特点,视均布荷载及中部集中力为路基与桥基下伏溶洞顶板所受上部压力,将溶洞顶板简化为两种荷载作用下的3类简单梁结构模型,即简支梁模型、两端固定梁模型和悬臂梁模型,并基于材料力学理论引入奇异函数的初参数法,推导出6个溶洞顶板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的挠曲线方程。以广东韶关丹霞高速公路互通区路桥基下伏溶洞为例,利用推导出的挠曲线方程计算出对应简化计算模型的挠度分布,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端固定梁模型的挠度分布曲线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最为接近,实际工程中宜采用两端固定梁模型作为路桥基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桥基 溶洞顶板稳定性 力学简化计算模型 挠曲线方程 数值模拟 两端固定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