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方法的挠性空间结构模态参数的辨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一武 张洪华 吴宏鑫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0,70,共11页
研究挠性空间结构密集模态参数的小波辨识方法。利用系统脉冲响应的小波变换 ,对挠性空间结构低频密集模态的频率、阻尼与增益参数进行辨识。当小波的分析频率较大时 ,小波变换具有分离密集低频的能力。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模态参数 仿真试验 参数辨识 挠性空间结构 小波变换 低频密集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低维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洪华 吴宏鑫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7,24,共11页
首先分析了具有Voigt型粘性阻尼的挠性梁的动力学特性;构造了系统的有限维模态逼近模型,证明了其在H∞意义下的收敛性;进而构造了系统的低维控制规律,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形成了具有潜在工程应用前景的挠性空间... 首先分析了具有Voigt型粘性阻尼的挠性梁的动力学特性;构造了系统的有限维模态逼近模型,证明了其在H∞意义下的收敛性;进而构造了系统的低维控制规律,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形成了具有潜在工程应用前景的挠性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低维控制 溢出镇定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可辨识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华 严拱天 +1 位作者 吴宏鑫 陈义庆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5-84,共10页
本文重点研究挠性空间结构系统的可辨识性。研究表明,系统的可辨识性取决于系统构形和控制器、敏感器的配置模式。对于配置了分布式测量敏感器的挠性体系统,系统模态在整个空间区域上的取值可由输入输出数据确定,条件是控制向量与系... 本文重点研究挠性空间结构系统的可辨识性。研究表明,系统的可辨识性取决于系统构形和控制器、敏感器的配置模式。对于配置了分布式测量敏感器的挠性体系统,系统模态在整个空间区域上的取值可由输入输出数据确定,条件是控制向量与系统有关模态不正交;对于配置了点测量敏感器的挠性体系统,系统模态在控制点和测量点的取值信息可由输入输出数据确定,条件是控制向量与系统有关模态不正交并且测量点与系统模态的零点不重合。由此,本文针对一般挠性空间结构系统,提出了系统完全可辨识和部分可辨识性的概念,给出了系统可辨识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可辨识性 无亏算子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动力学系统的可辨识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9,共5页
研究了挠性空间结构系统的可辨识性。依据该无穷维动力学系统的固有基本特性 ,利用函数空间分析方法 ,得到了 2种观测器模式下 ,系统的部分可辨识和完全可辨识的充分必要条件 。
关键词 动力学系统 挠性空间结构系统 可辨识性 函数空间方法 观测器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输出反馈控制
5
作者 李争学 王本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83-1588,共6页
研究了挠性空间结构的鲁棒镇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象参数的对称性质以及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同位布置的特点,采用LaSalle不变原理构造了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仅利用测量到的位置输出反馈,不依赖于对象的任何其他结构参数及模态阶数,... 研究了挠性空间结构的鲁棒镇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象参数的对称性质以及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同位布置的特点,采用LaSalle不变原理构造了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仅利用测量到的位置输出反馈,不依赖于对象的任何其他结构参数及模态阶数,因此对结构的参数不确定性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也具有工程实用性。同时,若在结构上布置了多处同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提出的控制器还可以相应的分散设计。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输出反馈 姿态控制 振动抑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挠性空间结构控制系统性能与整体性的综合设计
6
作者 阎杰 陈新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9-623,共5页
针对大型抗性空间结构(LarseFlexibleSpaceStructure,简称LFSS)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其整体性(Integrity)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所设计的LFSS控制系统不但具有... 针对大型抗性空间结构(LarseFlexibleSpaceStructure,简称LFSS)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其整体性(Integrity)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所设计的LFSS控制系统不但具有期望的动态性能,而且当某一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系统仍然具有基本的稳定性以避免结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反馈控制 整体性 飞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挠性空间结构控制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与设计
7
作者 阎杰 陈新海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针对大型挠性空间结构(LargeFlexibleSpaceStructure,简称LFSS)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伺服控制机构的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整体性分析和设计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所设计的LFSS控制系统不但具有期... 本文针对大型挠性空间结构(LargeFlexibleSpaceStructure,简称LFSS)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伺服控制机构的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整体性分析和设计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所设计的LFSS控制系统不但具有期望的动态性能,而且当某一传感器或伺服控制机构发生故障时,系统仍然具有基本的稳定性以避免结构损坏。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与传感器和伺服控制机构故障紧密相关的冗余传感器和伺服控制机构的配置问题。文中以一个带有两块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空间站系统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所提出的控制系统整体性分析和设计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方法所设计的闭环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期望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反馈控制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密集频率的小波辨识
8
作者 刘一武 张洪华 吴宏鑫 《控制工程(北京)》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利用脉冲响应的小波变换,对挠性空间结构的密集低频进行辨识。当小波的分析频率较大时,小波变换具有分离密集低频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密集频率 小波变换 辨识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与边界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建国 王照林 陈士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在函数空间中研究了具有阻尼和角动量储存的挠性空间结构分布参数系统,得到了挠性结构系统解的特征结构;论证了具有正定阻尼的无控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弱阻尼下挠性空间结构的边界控制律及相应受控系统的强稳定的条件,解决了系统的... 在函数空间中研究了具有阻尼和角动量储存的挠性空间结构分布参数系统,得到了挠性结构系统解的特征结构;论证了具有正定阻尼的无控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弱阻尼下挠性空间结构的边界控制律及相应受控系统的强稳定的条件,解决了系统的镇定问题;最后将理论研究结果成功地应用于弹一刚系统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稳定性 边界控制 镇定 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控制律设计
10
作者 张洪华 吴宏鑫 《控制工程(北京)》 1994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章给出了挠性多体空间结构H_∞控制律的显式表达,并指出了H_∞控制与LQG控制的联系,由此说明早期提出的具有双层观测器的LQG控制,当有适当控制增益和观测增益时,则同样具有鲁棒性。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控制律 H∞控制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空间结构的H_∞辨识
11
作者 张洪华 严拱天 +1 位作者 吴宏鑫 陈义庆 《控制工程(北京)》 1993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重点研究挠性空间结构的 H_∞辨识算法的构造及其收敛性问题。研究表明:(1)挠性体系统的 H_∞辨识算法是对系统模态截断和系数参数估计的综合;(2)挠性体系统 H_∞辨识算法的收敛性取决于系统的脉冲响应的一致指数稳定性和模型脉冲... 本文重点研究挠性空间结构的 H_∞辨识算法的构造及其收敛性问题。研究表明:(1)挠性体系统的 H_∞辨识算法是对系统模态截断和系数参数估计的综合;(2)挠性体系统 H_∞辨识算法的收敛性取决于系统的脉冲响应的一致指数稳定性和模型脉冲响应的一致指数稳定性;(3)挠性体系统 H_∞辨识算法不仅给出系统的低维模型,而且给出模型误差的 H_∞范数上界估计。因此该算法特别适合与 H_∞控制结合,进而形成挠性体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H∞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密集空间结构的振幅优化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一武 张洪华 吴宏鑫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可控性差且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模态密集空间结构 ,提出一种基于振幅优化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通过减小可控性差模态的振幅来改进控制性能。首先对结构的标称模型进行振幅优化设计 ,然后以之为参考模型对实际结构进行自适应控制设... 针对可控性差且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模态密集空间结构 ,提出一种基于振幅优化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通过减小可控性差模态的振幅来改进控制性能。首先对结构的标称模型进行振幅优化设计 ,然后以之为参考模型对实际结构进行自适应控制设计。理论上证明了 ,对于一定范围的参数时变不确定性 ,该方法能保证被控结构的渐近稳定。仿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密集模态 振幅优化 鲁棒自适应控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密集空间结构的振幅优化鲁棒自适应控制
13
作者 刘一武 张洪华 吴宏鑫 《控制工程(北京)》 2000年第3期13-19,共7页
可控性差是密集模态空间结构控制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振幅优化控制方案,在适当配置系统极点的同时,优化可控性差模态的振幅;为适应不确知的初始状态,提出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在线实现振幅优化控制,目的是驱动密... 可控性差是密集模态空间结构控制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振幅优化控制方案,在适当配置系统极点的同时,优化可控性差模态的振幅;为适应不确知的初始状态,提出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在线实现振幅优化控制,目的是驱动密集模态结构去跟踪一个慢变部分振幅较小的动态。理论上证明了,即使存在一定范围的时变的模型不确定性,该方法仍能保证被控结构的渐近稳定。仿真结果也表明,该方法为解决密集模态结构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密集模态 振幅优化 鲁棒自适应控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挠性结构系统的非线性边界控制与镇定
14
作者 徐建国 刘济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在无穷维函数空间中研究了具有阻尼和陀螺部件的挠性空间结构的分布参数系统 ,得到了挠性结构系统状态的结构特征 ;特别是针对挠性空间结构弱阻尼的特点 ,设计了一类非线性边界控制律 ,使得相关受控系统强稳定 ,解决了系统的镇定问题 ;... 在无穷维函数空间中研究了具有阻尼和陀螺部件的挠性空间结构的分布参数系统 ,得到了挠性结构系统状态的结构特征 ;特别是针对挠性空间结构弱阻尼的特点 ,设计了一类非线性边界控制律 ,使得相关受控系统强稳定 ,解决了系统的镇定问题 ;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弹—刚耦合系统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弱阻尼 边界控制 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挠性结构主动控制动力学系统基本特性研究
15
作者 徐建国 刘济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对大型挠性空间结构多体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含有阻尼、分布式陀螺部件和约束阻尼的多体挠性空间结构系统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利用算子半群理论,在无穷维函数空间中研究了上述系统的基本特征问题,包括可控性、可观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多体挠性空间结构 主动控制动力学 可控可观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卫星振动抑制的变结构主动控制方案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军 李季苏 +2 位作者 牟小刚 汪春涛 吴宏鑫 《控制工程(北京)》 1994年第6期7-12,共6页
文章从工程角度出发,以具有挠性太阳帆板的卫星为背景,着重研究了挠性空间结构的低阶模型变结构控制方案。针对卫星的"飞轮—喷气"执行机构工作模式设计了算法简单的变结构控制律,并基于单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系统成功地进行... 文章从工程角度出发,以具有挠性太阳帆板的卫星为背景,着重研究了挠性空间结构的低阶模型变结构控制方案。针对卫星的"飞轮—喷气"执行机构工作模式设计了算法简单的变结构控制律,并基于单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国内首次挠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空间结构 结构控制 航天器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