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收获机三角平面铲不同倾角挖掘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锋 张锋伟 +3 位作者 杨小平 戴飞 宋学锋 胡芳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9,共10页
针对黄芪收获机收获黄芪时三角平面铲挖掘效果不佳且易损坏问题,采用离散元法和有限元法,以土壤宏观和微观扰动、三角平面铲应力应变为指标,研究不同倾角三角平面铲作业过程,结合分析结果选适宜黄芪收获作业的三角平面铲倾角,开展田间... 针对黄芪收获机收获黄芪时三角平面铲挖掘效果不佳且易损坏问题,采用离散元法和有限元法,以土壤宏观和微观扰动、三角平面铲应力应变为指标,研究不同倾角三角平面铲作业过程,结合分析结果选适宜黄芪收获作业的三角平面铲倾角,开展田间验证试验。离散元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1)三角平面铲倾角越大,对土壤抬升距离越大,纵向土壤扰动越大,应力越大,应变越大,变形量越大;(2)倾角为25°时,土壤宏观和微观扰动、三角平面铲应力应变综合结果最优,所标记4种土壤颗粒X轴平均坐标值变化量分别为102.3、119.6、139.8和121.7 mm,Y轴平均坐标值变化量分别为158.6、154.6、141.5和153.8 mm,最大移动距离平均值为345.8 mm,最大变形为1.59 mm,最大应力为353.68 MPa,应变为1.798×10^(-3)mm·mm^(-1)。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平面铲综合结果最优倾角25°作业时,黄芪平均挖净率为97.54%,平均损伤率为1.77%,符合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研究可为黄芪等长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收获机 三角平面铲 挖掘特性 离散元法 有限元法 土壤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靶向激励的居民用电碳普惠套餐设计方法
2
作者 陈璐 郑天奥 +1 位作者 高辉 石家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5,224,共8页
建立公平合理的居民用电碳普惠机制是实现碳排感知和引导社会减碳的前提条件。在碳普惠套餐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计及居民差异用电特性,实现对居民碳峰谷时段用电的定向激励及引导。引入动态碳排因子,综合考虑碳配额、基础碳排量和奖惩碳... 建立公平合理的居民用电碳普惠机制是实现碳排感知和引导社会减碳的前提条件。在碳普惠套餐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计及居民差异用电特性,实现对居民碳峰谷时段用电的定向激励及引导。引入动态碳排因子,综合考虑碳配额、基础碳排量和奖惩碳排量,设计居民用电碳信用核算模型;考虑碳普惠套餐成本,以传统居民用电碳信用模型为参考,建立以碳信用偏差最小为目标的居民用电碳普惠套餐决策模型。结合基于碳排峰谷比的居民聚类结果,以5000户居民用电数据验证所提模型具有来源可溯、接受度强、成本可控、靶向激励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普惠 碳信用 动态碳排因子 特性挖掘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DC/AC变频器在煤矿防爆蓄电池重型车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3,共3页
为提高煤矿防爆蓄电池重型车系列整车性能,防爆低压DC/AC变频技术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程序控制上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分析了防爆35t铲板式支架搬运车运行时的变频器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变频器散热功能及整车载重能力,"挖掘特性&q... 为提高煤矿防爆蓄电池重型车系列整车性能,防爆低压DC/AC变频技术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程序控制上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分析了防爆35t铲板式支架搬运车运行时的变频器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变频器散热功能及整车载重能力,"挖掘特性"的牵引系统提高了车辆低速大扭矩软特性,实现转速和转矩的反比例变化,提高整车牵引力,同时电机输出端电流与额定电流基本相同,工作效率最高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DC/AC变频技术 挖掘特性 低速大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感知的用户画像技术 被引量:15
4
作者 尤明辉 殷亚凤 +1 位作者 谢磊 陆桑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8-614,638,共8页
为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构建用户画像,提出基于行为感知的用户画像技术.采用智能手机内置的惯性传感器,可以感知识别用户使用手机的行为(如浏览阅读、打字聊天、通话等).通过识别的用户行为挖掘用户特性,如性别、社交性格、压力状态等... 为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构建用户画像,提出基于行为感知的用户画像技术.采用智能手机内置的惯性传感器,可以感知识别用户使用手机的行为(如浏览阅读、打字聊天、通话等).通过识别的用户行为挖掘用户特性,如性别、社交性格、压力状态等,构建初步的用户画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用户行为并构建用户画像,其中行为识别的准确率为87.2%,针对性别、社交性格、压力状态3个具体用户特性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1.8%、72.7%、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惯性传感器 行为感知 用户特性挖掘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