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平与效率: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追求 |
刘照蓉
范晓宇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2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李顺发
张雪梅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5
|
|
3
|
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 |
杨欢进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4
|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 |
陶菁
张敬陶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5
|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
余陶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7 |
11
|
|
6
|
试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
王广信
|
《理论学刊》
CSSCI
|
1998 |
5
|
|
7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卢嘉瑞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00 |
10
|
|
8
|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
余陶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7
|
|
9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白书祥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0
|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兼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
田秋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1
|
再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
何临勇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3
|
|
12
|
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与实质——两种“对立”的分配方式为什么可以结合 |
刘解龙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3
|
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内涵的再认识 |
胡炳麟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4
|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
陈斐
康松
康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5
|
完善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
敖带芽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8 |
2
|
|
16
|
对我国现时期收入分配方式的思考——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分配 |
王智军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7
|
价值创造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
李富阁
|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市场分配论——兼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任太增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9
|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要解决若干认识问题 |
蔺艳芳
|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0
|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
苏雪串
|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