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劳分配制度体系走向完善的30年--从效率优先到公平正义的权衡与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言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8期10-14,共5页
该文提出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三次历史性飞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与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 该文提出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三次历史性飞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与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既是公平、效率、共富、和谐关系规律和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见之于实践的现实必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进入到建构公平正义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效率优先型按劳分配制度 公平正义型按劳分配制度 人的异化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改革分配体制的必定路向——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发展的追溯与前瞻 被引量:5
2
作者 程言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0,共7页
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作为一个以企业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制度体系,基于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发展,决定于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追溯其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三次重大变革、两次... 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作为一个以企业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制度体系,基于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发展,决定于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追溯其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三次重大变革、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三种历史形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标志着公平高效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历史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制度体系 公平初步型 效率优先型 公平高效型 人力产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制度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3
作者 蔡松鹤 李益翰 《求实》 1983年第2期10-13,9,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要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有的同志担心: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要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有的同志担心: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否会与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产生矛盾。他们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就不宜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利于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坚持按劳分配制度与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二者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按劳分配制度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生活 劳动态度 胡耀邦 社会主义公有制 劳动者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制度——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按劳分配问题论述的体会
4
作者 盛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8-20,共3页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怎样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我认为,一要牢牢地掌握马克思...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怎样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我认为,一要牢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者 按劳分配制度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历史经验 生产资料 集体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的制度修正
5
作者 陈端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6,共4页
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但在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又应有其各自不同的实现形式。经典作家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只适合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我国现有的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又普遍存在忽视劳动力所有权资本权益的缺陷。... 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但在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又应有其各自不同的实现形式。经典作家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只适合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我国现有的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又普遍存在忽视劳动力所有权资本权益的缺陷。按劳分配的制度修正,即重视实现劳动力所有权资本的权益,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按名义劳动力使用权分配+按实际劳动力使用权分配+按劳动力所有权资本分配的“三位一体”式市场经济型按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 名义劳动力使用权 实际劳动力使用权 劳动所有权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按劳分配的若干问题——十问刘祥峰先生
6
作者 关柏春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刘祥峰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经济 非公有制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公有制企业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7
作者 刘祥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笔者...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笔者认为,当前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就要在分配中既要体现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又要体现按劳动贡献分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企业 按劳分配制度 实现形式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扬弃式结合
8
作者 涂自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与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分配领域中如何处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一花独放,还是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是以所有制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与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分配领域中如何处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一花独放,还是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是以所有制为标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划出楚河汉界,二者分而治之;还是不管什么所有制均同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按劳分配 劳动力市场 社会化商品经济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效益系数 价格系数 非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规律与按劳分配的内在联系
9
作者 张永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6-47,共2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之一。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关系 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内在联系 公有制 资本主义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按劳分配的多层次性和非纯粹性——兼评否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观点
10
作者 王敬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16,共8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同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有显著区别,而表现出某些新的特点。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是低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些特点表现得...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同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有显著区别,而表现出某些新的特点。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是低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些特点表现得越突出。一些同志的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分别论述了这些特点,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发展。但也有的同志认为,这些特点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形式已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而是一种“劳动所得”。《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多层次性 马克思 社会劳动 劳动者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纯粹性 联合劳动 社会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
11
作者 严平 《企业经济》 1983年第11期23-25,共3页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一部光辉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关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对我们坚持按劳分配,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邓小平文选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者 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原则 劳动态度 有中国特色 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按劳分配和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12
作者 马根生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6期14-16,23,共4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这是我们进行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按劳分配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者 劳动者 按劳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 物质文明 正确认识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13
作者 黄昌保 肖继文 《求实》 1983年第6期7-11,共5页
关于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目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有一种意见认为,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事情,同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政策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实行按劳分配就不能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关键词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劳动者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资产阶级法权 按劳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按劳分配
14
作者 邓以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31-34,共4页
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思想宣传与现行政策的关系,其中特别是要正确地认识提倡共产主义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 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思想宣传与现行政策的关系,其中特别是要正确地认识提倡共产主义精神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共产主义者 共产主义思想 思想指导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阶段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按要素贡献分配”及其与收入差距扩大关系的思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谷书堂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3,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在实践中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思想在我国具有其广泛存在的沃土和背景,是按劳分配制度的一个更为合适的贯彻原则。对于当前按要素贡献分配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在实践中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思想在我国具有其广泛存在的沃土和背景,是按劳分配制度的一个更为合适的贯彻原则。对于当前按要素贡献分配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本文认为决不能将其与剥削问题等同,而应当区别对待,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要素贡献分配 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 按劳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决定、实现和分配的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扬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配制度 商品价值 价值决定 社会劳动 按劳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平均分配”说质疑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希魁 《经济问题》 1982年第9期25-29,共5页
《经济问题》1982年5期发表了王勤同志的《试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读后觉得有些新意,但对王文中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必然是相对平均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并存的分配”、“相对平均分配也具有... 《经济问题》1982年5期发表了王勤同志的《试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读后觉得有些新意,但对王文中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必然是相对平均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并存的分配”、“相对平均分配也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说法实在不能苟同。对此,我想谈点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者 平均主义 生产力水平 劳动力 个人消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按劳分配与政治挂帅——对杨樾同志“关于按劳分配与政治挂帅问题”一文的意见
18
作者 廖庆薪 《学术研究》 1959年第9期52-54,共3页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客观存在。它具有客观性质。它的产生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为人们的意志所创造、制定、改造或废除。杨樾同志认为我们必须更好地认识它、依靠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客观存在。它具有客观性质。它的产生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为人们的意志所创造、制定、改造或废除。杨樾同志认为我们必须更好地认识它、依靠它、积极地利用它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条件下 共产主义 充分发展 马克思主义 劳动能力 按劳分配原则 合理性 社会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之我见
19
作者 王贵庭 《武汉财会》 1990年第11期19-19,共1页
一、医疗制度是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社会中,居民的医疗费支出都只能来自于这个社会成员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和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从社会所取得的个人收人。因此,医疗制度总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同样要... 一、医疗制度是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社会中,居民的医疗费支出都只能来自于这个社会成员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和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从社会所取得的个人收人。因此,医疗制度总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同样要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受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的影响,并与当时的分配制度相适应。二、公费医疗制度是按劳分配制度所不能接受的超前分配制度我国现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目前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综合作用的产物。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不仅在目前,就是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制度 重要内容 社会成员 公费医疗制度 生产力水平 思想觉悟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综合作用 相适应 分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几点思考
20
作者 孙兢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3-16,共4页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还同时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几种所有制。在资本家的企业里,只能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开始时还只能沿用原来的工资制度,仅...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还同时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几种所有制。在资本家的企业里,只能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开始时还只能沿用原来的工资制度,仅仅废除了“包工制”和“包身工”等封建性的剥削方式,并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配不公 平均主义 几点思考 津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按劳分配制度 奖金 工资制度 工资增长机制 分配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