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权按份责任诉讼形态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司法适用为中心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春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43,共12页
侵权按份责任具有"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是其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的重要区别。在诉讼形态的选择上,针对"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有适用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两种对立的观点。案例分析表明,实... 侵权按份责任具有"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是其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的重要区别。在诉讼形态的选择上,针对"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有适用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两种对立的观点。案例分析表明,实践中对待侵权按份责任所适用诉讼形态亦呈现出多样化、任意化的特点,未形成统一做法。其原因包括我国缺少将债与诉讼形态相联系这一大陆法系的基本方式,且我国民事程序法的诉讼形态规定过于粗疏而缺乏可操作性。应采取特殊化、具体化的解释路径解决此问题,允许权利人起诉全部或部分按份责任人承担责任。基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和权利实现的可能性,撤回部分起诉应受到时间和具体理由的限制。在权利人部分起诉时,基于查明事实和保障其他侵权人利益的目的,其他侵权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加入诉讼。在存在未知名侵权人时,适用单独诉讼,直接对此作出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按份责任 诉讼形态 按份之债 必要共同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有之债的理论解析——《物权法》第102条之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中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5-164,259,共11页
“共有之债”并不是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概念。《物权法》第102条对共有之债的实现方式统一采用连带性的原则可以商榷。因共有财产产生的债务,按份或共同共有人以承担连带债务为原则;但给付共有财产的债务,对按份共有人应适用按份债务规... “共有之债”并不是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概念。《物权法》第102条对共有之债的实现方式统一采用连带性的原则可以商榷。因共有财产产生的债务,按份或共同共有人以承担连带债务为原则;但给付共有财产的债务,对按份共有人应适用按份债务规则,对共同共有人则应适用协同债务规则;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某些因共有财产产生的债务无须共有人共同负责。因共有财产产生的债权,对共有人原则上应适用协同债权规则;但按份共有人对可依数量进行分割的给付标的享有的债权适用按份债权规则,家事代理领域和没有委托执行人的合伙关系领域的共同共有债权则适用连带债权规则。共有人为返还共有物之请求,参照共有债权的规则;共有人为妨害排除之请求,原则上准用连带债权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之债 不可分之债 按份之债 连带之债 协同之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数人之债:认识错位的制度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响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我国在多数人之债的制度设计上,继受了苏联民法的模式,进而作"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划分。但在学理解释上,我学者却通常将"按份之债"等同为于德日等国民法中的"可分之债"。这种错位的认识... 我国在多数人之债的制度设计上,继受了苏联民法的模式,进而作"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划分。但在学理解释上,我学者却通常将"按份之债"等同为于德日等国民法中的"可分之债"。这种错位的认识本身就凸显出了我国多数人之债制度的"先天"不足。通过对多数人之债的制度解析,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摒弃现行法上的二元划分体系,并采"可分之债"、"不可分之债"及"连带之债"的制度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人之债 可分之债 不可分之债 按份之债 连带之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