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指脉氧监测在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指导价值
1
作者 王诗绮 陈幼花 +4 位作者 徐小俊 宋玮 李莉 赵新云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目的:分析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即指脉氧监测对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共纳入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101例,持续指脉氧监测组56例,常规指脉氧监测组45例。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动脉... 目的:分析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即指脉氧监测对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共纳入病毒性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101例,持续指脉氧监测组56例,常规指脉氧监测组45例。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动脉血气次数、氧疗过程,以及两组治疗第(7±1)天的氧合指数和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差异。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发生氧疗升级事件,将持续指脉氧监测组分成升级组和未升级组并分析两亚组监测数据。分析SpO_(2)及脉率相关参数与炎症和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升级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氧疗后48 h内再发生氧疗升级事件的SpO_(2)监测数据。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pO_(2)监测参数对诊断早期氧疗升级事件的价值。结果:(1)持续指脉氧监测组的动脉血气次数、氧疗启动升级日和到达最高参数日少于常规指脉氧监测组(P<0.05)。与常规指脉氧监测组相比,持续指脉氧监测组入院第(7±1)天的PaO_(2)/FiO_(2)更高,IL-6和CRP的水平更低(P均<0.05)。(2)持续指脉氧监测组监测参数中最低SpO_(2)(SpO_(2L)),平均SpO_(2)(m SpO_(2)),每日SpO_(2)低于86%、88%、90%、92%、94%的时间百分比(T_(86)、T_(88)、T_(90)、T_(92)、T_(94)),24 h内SpO_(2)的标准偏差在升级组和无升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6、CRP和免疫球蛋白G与SpO_(2)参数相关。(3)持续指脉氧监测组BiPAP日有突发的SpO_(2)失饱和,并伴有脉率上升的现象,这类低氧事件发现与脱机有关,且SpO_(2)失饱和的下降面积(descending area,DA)在升级组和未升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诊断BiPAP呼吸支持下早期氧疗升级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5),提示DA可作为预测氧疗升级事件的指标。结论:持续指脉氧监测参数T92可早期识别进行性加重的低氧事件风险,有助于及时调整氧疗方案。BiPAP日脱机下的SpO_(2)失饱和的DA可作为预测氧疗升级事件的指标。持续指脉氧监测有助于指导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氧疗方案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低氧血症 搏血氧仪 氧疗 指脉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甄严杰 侯倩 +4 位作者 石杉杉 冯雪 任建平 曹叶 崔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6-1639,共4页
目的:探讨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心脏内科住院的病人5148例,先后采用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对病人双手进行评估。结果:与经典Allen试验相比,双... 目的:探讨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心脏内科住院的病人5148例,先后采用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对病人双手进行评估。结果:与经典Allen试验相比,双侧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用时较短(P<0.001),且阴性率更高(右手:0.68%与0.64%,P<0.001;左手:0.51%与0.45%,P<0.001)。两试验的结果存在一致性,左手5148个点中有21个点(0.41%)位于一致性界限范围以外,右手5148个点中有23个点(0.45%)位于一致性界限范围以外。对试验耗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判读时间节点相似(右手:曲线下面积为0.781,截断点10 s;左手:曲线下面积0.833,截断点9.5 s或10.5 s)。结论:指脉氧监测下的Allen试验与经典Allen试验的判读时间节点及结果均存在一致性,但前者的判读更为直观迅速,可作为一种无创、易得、经济有效的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脉氧监测 经典Allen试验 桡动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评分联合指脉氧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媛媛 陈良玉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1,8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COPD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COPD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and SpO2,CATS)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少症状组(CAT<10分)、多症状组(CAT≥10分)患者指脉氧的差异。结果: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静息指脉氧(SpO2B)、最低指脉氧(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CATS与FEV1%pred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少症状组生活状态评分及SpO2B与FEV1%pred有相关性;多症状组CAT总分、生活状态评分、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多症状组的SpO2B与SpO2L均低于少症状组,而ΔSpO2高于少症状组。结论:指脉氧监测有助于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中的生活状态评分较症状相关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关系更为密切;指脉氧监测与CAT评分联合即CATS有助于COPD的管理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CAT 指脉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活动指脉氧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管理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良玉 张雅文 +2 位作者 李媛媛 孙培莉 黄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4-549,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日常活动中指脉氧(SpO_2)及脉率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评价日常活动指脉氧监测在区分COPD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64例,急性加重...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日常活动中指脉氧(SpO_2)及脉率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评价日常活动指脉氧监测在区分COPD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64例,急性加重期54例,同时选取24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监测指脉氧及脉率变化,比较各组的指脉氧及脉率是否具有差异,并分析稳定期COPD组指脉氧及脉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1)日常活动过程中,COPD急性加重期指脉氧指标,包括:静息SpO_2、平均SpO_2、最低指脉氧(SpO_(2L))、指脉氧波动值(ΔSpO_2)、ΔSpO_2百分比、SpO_(2L)/ΔSpO_2,与稳定期或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ΔSpO_2≥6.50%、ΔSpO_2百分比≥6.20%对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3)重度及以上稳定期COPD与轻中度相比,日常活动中SpO_(2L)/ΔSpO_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COPD稳定期平均脉率与FVC%pred呈负相关,平均SpO_2与FEV_1呈正相关,其余指标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1)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更易发生日常活动过程中的低氧血症,且指脉氧下降幅度明显;(2)COPD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后,ΔSpO_2、ΔSpO_2百分比可作为COPD管理中早期识别急性加重的监测指标;(3)稳定期COPD患者日常活动指脉氧的下降可能与肺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日常活动 急性加重 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指脉氧监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管理价值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佳娣 张雅文 +2 位作者 陈良玉 孙培莉 黄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评价运动指脉氧(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监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管理价值。方法 :选取23例稳定期COPD患者,同时选取20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 目的:评价运动指脉氧(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监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管理价值。方法 :选取23例稳定期COPD患者,同时选取20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在接受运动平板试验时监测指脉氧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COPD组运动指脉氧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ores,m MRC)评分及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结果:(1)COPD组亚极量运动过程中最低指脉氧(SpO_2M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PD组SpO_2ML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相关,与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无明显相关性,与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无明显相关性;(3)COPD组运动过程中CAT评分与静息SpO_2、SpO_2ML及SpO_2波动值(ΔSpO_2)无相关性。m MRC评分与SpO_2ML及ΔSpO_2相关,与静息SpO_2无相关性。结论:(1)COPD患者更易发生运动相关的低氧血症,且肺功能受损越重,运动中手指脉氧下降更显著。(2)COPD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后,SpO_2ML可作为COPD管理中一项有临床意义的监测指标,有望成为COPD筛查的一项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亚极量运动 指脉 肺功能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浩 孙倩 周晓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应用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中2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6)和观察组(n=107)。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应用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中2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6)和观察组(n=107)。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压迫器减压穿刺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视化指脉氧体积描记波监测下非阻塞性压迫穿刺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时长、术后1 h压迫疼痛程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迫器压迫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1.93±0.44)h比(9.66±0.76)h,t=91.166,P<0.001];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76±0.97)分比(3.54±1.27)分,t=17.982,P<0.001];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比11.32%,χ^(2)=7.746,P=0.005),RAO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比14.15%,χ^(2)=10.93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可减轻患者压迫疼痛程度,降低压力性损伤和RAO发生率,且可缩短压迫器压迫时长,减少减压次数,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脉氧体积描记波 非阻塞性压迫止血 冠状动造影 冠状动介入治疗 桡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低氧训练后急性低氧暴露对健康男性大学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国东 罗冬梅 +3 位作者 徐飞 胡扬 李岳 腾轶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低氧训练后急性低氧暴露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45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其在6周实验期内,常氧常压、急性低氧暴露(模拟海拔4 800 m)、3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模拟海拔2 500 m、3 500 m、4 800... 目的:探讨渐进式低氧训练后急性低氧暴露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45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其在6周实验期内,常氧常压、急性低氧暴露(模拟海拔4 800 m)、3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模拟海拔2 500 m、3 500 m、4 800 m)、再次4 800 m低氧暴露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3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显著提高脑氧饱和度和SpO2;急性低氧暴露运动中脑氧饱和度和SpO2相对有效下降值存在相关性(r=0.792,P<0.01)。结论:3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改善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产生耐缺氧适应;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随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暴露 低氧运动 脑血氧饱和度 指脉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淹溺淡水污水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疗效观察
8
作者 尹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5-2075,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支气管肺泡灌洗 呼吸衰竭 指脉 吸氧浓度 呼吸生理 呼吸机管道 活检钳 气管支气管粘膜 斑片状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院前筛查模型的初级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久 陈良玉 +2 位作者 李媛媛 倪艾珺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0-162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特异性相关因素,构建COPD院前筛查模型,以提高COPD高危人群肺功能检查实施率,从而降低COPD的漏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入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对照组4... 目的:通过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特异性相关因素,构建COPD院前筛查模型,以提高COPD高危人群肺功能检查实施率,从而降低COPD的漏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入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对照组40例,收集基本资料,同时进行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运动中脉率和指脉氧检测及肺功能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与COPD相关的自变量,构建COPD筛查模型,用Hosmer-Lemeshow检验进行校正,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进行判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稳定期COPD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AT评分、最低指脉氧(S_(P)O_(2L))、最高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指数、CAT评分、S_(P)O_(2L)构成筛查模型,用来估计COPD的概率(probability of COPD,P_(COPD)),P_(COPD)的最佳阈值为57.1%。筛查模型中影响因素的最佳阈值为吸烟指数≥220支·年、CAT评分≥7.5分、S_(P)O_(2L)≤93.5%。该模型的AUROC为0.938,模型判别能力强,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P=0.789,模型校正良好。结论:吸烟指数,CAT评分,SpO_(2L)构成了COPD院前筛查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和校正,且P_(COPD)≥57.1%可能为COPD高危患者,建议其进行肺功能检测以明确诊断,从而降低COPD的漏诊率。吸烟指数≥220支·年、CAT评分≥7.5分、S_(P)O_(2L)≤93.5%时,对COPD筛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AT评分 指脉 筛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