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指纹档案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传义
马凌云
陈执
-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4,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利用的视角 ,简要叙述了指纹图像的计算机采集和存档及指纹档案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的处理方法 。
-
关键词
计算机模式识别
指纹档案识别
应用概况
-
分类号
G20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论新时期指纹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史海青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5-137,共3页
-
文摘
从刑事证据的角度来看 ,指纹是物证之首的观点早已被世界各国警察机构认可。我国目前指纹档案管理的一些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指纹档案管理工作 ,使之与国际接轨 ,才能更好地打击犯罪 ,维护社会的稳定。
-
关键词
指纹档案
管理取向
现代化
素质
自动识别
-
分类号
D918.9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指纹档案信息库健全问题研究
- 3
-
-
作者
郭立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3,共1页
-
文摘
虽然我国各地从1956年同意了全国十指纹编码方案后,都试图建起了指纹档案库,力图建立健全指纹管理系统,但随着社会发展,指纹存储量大大增加,实质上是没有建立起来的,更没有档案处理和专门的档案机构,加上事故多发、流窜犯罪大幅上升,指纹档案的建构工作极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国指纹档案尚未建立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公共服务部门在成本意识上做得不到位。世界各国基本上采取的是事故临时处理法,
-
关键词
指纹档案
档案信息库
社会发展需要
编码方案
管理系统
档案机构
档案处理
流窜犯罪
-
分类号
G270.7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试论档案价值及其对鉴定、利用工作的意义
- 4
-
-
作者
刘莉
-
机构
江苏省档案局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8年第6期22-25,共4页
-
文摘
任何类型的档案,都具有价值,这是档案的最基本的属性。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涉及档案的归档、整理、鉴定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可以认为,档案价值问题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档案的价值以及档案价值的延伸和转化对档案工作发展的意义,谈些浅见。
-
关键词
档案价值
学术利用
档案鉴定工作
文物价值
指纹档案
档案利用
江苏省档案局
档案史料
基层档案
人事档案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台港档案工作二则
- 5
-
-
作者
吴晓珊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8-38,共1页
-
文摘
指纹档案电脑系统可望近期装机据台报报道,台湾“内政部警政署”推动的“指纹电脑化”计划,历经三年多的选择,终于去年底决定采用日本NEC株式会社的“指纹自动析鉴系统”,并计划6月装机后,投入侦防犯罪工作中。
-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指纹档案
台港
电脑系统
林义雄
警政
历史档案
明清档案
两岸学者
两岸关系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档案: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武器
- 6
-
-
作者
黄臻睿
-
机构
上海市公安局档案处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5年第5期44-45,共2页
-
文摘
档案: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武器黄臻睿1914年4月,在摩纳哥召开了由14个国家法律学家和警察参加的第一届国际刑事警察会议,成立了“以搜集情报和进行咨询为目的,服务于各国警察机构”的“国际档案中心”,建立起大批的已查明和辑捕的个人卷宗和已破案件的卷宗,从...
-
关键词
打击刑事犯罪
档案部门
档案信息系统
犯罪档案
上海市公安局
刑事犯罪信息
指纹档案
美国联邦调查局
档案材料
侦破工作
-
分类号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书讯
- 7
-
-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54,共2页
-
文摘
《刑事技术》是具有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刊物。十六开本双月刊。内部发行。主要介绍法医、毒物化验、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照相、指纹档案管理、电子计算机及其它大型仪器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科研成果、技术动态、经验和创新。
-
关键词
刑事技术
技术专业
指纹档案管理
大型仪器
文件检验
刑事照相
痕迹检验
理论探讨
刑事科学
学术性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